讀古今文學網 > 拉薩,時光靜默如謎 > 修這座城 藝術與時間 >

修這座城 藝術與時間

一座因為信仰而建立的城,總少不了能工巧匠的陪襯,他們創造奇跡,然後消失在奇跡背後。布達拉宮就是一座神奇的城,這座城池的建造者只有一個名字——雪堆白。

據歷史文獻記載,五世達賴喇嘛執政時期,為了解決修繕和塑造大昭寺、布達拉宮等殿堂和佛像所需的技術人員等問題,將以「惹瑪崗」地方的銅匠大師傅公夏為首的一部分手工業者集中起來,成立了一個組織,命名為「堆白」,意思是「能興建一切享受物品者」,將其廠址設在布達拉宮下的「雪」區,並給予特殊的待遇,這就是雪堆白的初始。

獨特的西藏建築將建築技術和繪畫、雕塑、工藝美術等融為一體,從建築外觀看,鎏金銅瓦頂及屋頂上的法輪、寶幢、八寶等飾物帶來了外觀上金碧輝煌的效果;從內部看,雕樑畫棟、滿壁彩繪,大量雕像。當初的雪堆白各種工具俱全,在其編制內有27名銅匠和26名鏨花工匠,他們分別是從前後藏兩地殷實富戶的政府差民中徵調來的;12名鑄工、6名泥塑工和3名畫匠,他們是從山南地區涅覺熱、拉加裡等地屬民中征來的;3名雕刻匠,是從塔布地區的殷實富戶中徵調的;6名鑽石鑲嵌工和6名鐵匠,是從前後藏兩地有名的工匠中徵調來的;2名木匠是從拉薩石木工會中挑選的技術高超者;另外從專管達賴喇嘛臨時物資收支的機構——徹德勒空轄區——羊卓白帝卡徵調8名婦女充任助手。她們的主要工作是擦拭銅器,鍍銀,在鍍金物品上拋光,還給銅匠、鑲嵌工等工種充當助手。

雪堆白先後出現了很多名震全藏的建築工藝大師,被稱為「烏欽」,藏語口語中尊稱他們為「欽莫啦」,意思是技藝精湛的大師傅。

「雪堆白」一度流散,1980年西藏古藝建築美術公司成立,很多原來屬於雪堆白的老工匠又被聘請,險些流失的技藝才得以傳承。從清真寺大門前的三岔路口向北走到盡頭就是公司的大院,院子的一角焊光閃閃,切割聲陣陣,金屬加工工藝首先練的就是力氣活,剪切,打製,焊接,在西藏各大寺院銅佛像及後面的背光、金頂經幢、佛塔及各種裝飾物件,都是這麼一點點打磨出來的。大院總是開放的,一樓是大刀闊斧的各種金屬碰撞,走過幽暗的樓梯到二樓,才更像是一間手工作坊,手工打制各種細節和雕飾,那些佛手、雕花就是一下下敲打出來的。

將近3歲的拉珍就是在三樓研磨顏料的房子裡長大的,每天看著媽媽用從房頂上吊下來的木棍攪拌石筒裡的各種顏色,挑選、研磨再浸泡,拉珍都差不多熟悉了流程。藏式建造中必然少不了傳統的礦物、植物顏料,就是在這間看似簡陋的房間裡的看似原始的傳統加工手法,卻已被列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藏畫顏料的保護點。所有的顏料都取自於天然,不是珍貴的礦物,就是稀罕的植物,有的還可能是稀土,配製也完全靠手工操作,技藝總是在經驗的基礎上完善。白色和黃色需要力氣較大的年輕人男人來打磨,而藍色和綠色則需要有耐心的人慢慢研磨,每一種顏色都是在不同的地區選取。金粉的製作工序更加複雜,只有用真正的金粉繪製出來的唐卡和壁畫才能保證歷經歲月而鮮艷如新。

來自達孜縣的貢覺念扎已經在這裡學了2年唐卡,還是在起稿階段,他說學習6年以後,才能真正開始在畫布上彩繪。拉薩學習唐卡的地方很多,基本上都需要有人推薦,能到這裡學習的孩子是幸運的,畢竟是可以靠近「雪堆白」。中午一點,午休時間到了,安靜的大院立刻活躍,畫師,銅匠,鏨花工匠,鑄工,泥塑工,雕刻師,鑽石鑲嵌師,鐵匠,縫紉師——他們分工而做,此時融於一體,正像是雪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