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拉薩,時光靜默如謎 > 俊巴 小湖相伴,春夏打魚 >

俊巴 小湖相伴,春夏打魚

「我們是西藏唯一打魚的村子」——拉薩曲水縣茶巴朗村的格桑扎西一邊扛著他的牛皮筏子一邊說。藏族人是不吃魚的,所以作為一個近臨拉薩如此之近的村莊,居然在打魚吃魚,就有些神奇的味道。

「我等所得一份飲食,是魚和麥子,吃起來是吃不完的,吃吧,又不想吃它……魚,的確是一條大魚啊,見到大魚就抓吧,把魚掛上鐵鉤子,能掛就把它掛上吧。」松贊干布傳記裡有這樣的歌詞,證明在佛教傳入之前,魚也是西藏人的食物之一,現在人們不吃魚,主要是受到了佛教的影響。

春天的魚國王都吃不到,秋天的魚乞丐都不吃——西藏的俗語證明在佛教傳入之前,西藏人不僅吃魚,還對魚大有研究。扎西尼瑪說他們村子每年春天的1月到3月和秋天的7到9月才打魚,其他的時間,漁船基本上不下水的。

問村子裡人們從什麼時候開始打魚的,扎西說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就打魚了,什麼時候開始,不知道了哎。那過去的人們用什麼樣的網來打魚呢?扎西說,他爺爺打魚的時候用的是羊毛線織成的網,現在打魚的網是從拉薩買的現成的。

拉薩河邊上的俊巴村,山頂上有一座小小的寺院,對於村莊的歷史,漢語只能達到初級交流級的扎西沒有辦法說得清。有資料顯示,偏居拉薩河谷裡的俊巴村早在吐蕃時期就已存在,形成村落進行漁業生產大概在公元17世紀末18世紀初,西藏第五世達賴喇嘛時期。俊巴漁村按照拉薩河流域分為「俊孜巴」(「孜巴」意為上村)和「俊雪巴」(「雪巴」意為下村),隨著時間的流逝和自然環境的變化,「俊孜巴」慢慢移遷至「俊雪巴」,現在「俊孜巴」已經不復存在。

俊巴漁村的「俊巴」二字在藏語裡原發音「增巴」,意思是「捕手」或「捕魚者」。公元1656年以後,藏傳佛教教主五世達賴的政治作用日益加大,讓每個寺屬莊園向格魯派寺院集團交納一定數量的實物地租,作為以打魚為傳統的村莊,俊巴漁村在當時也按照封建統治者的規定歸屬拉薩的哲蚌寺,每年必須定期向哲蚌寺按規定賦稅。

每年春天,雅魯藏布江上總是能見到牛皮筏子。俊巴村人打魚用的就是牛皮筏子,扎西現在用的皮筏子是他爸爸做的,已用了好多年了。一條皮筏子看似構造簡單但製作起來卻很麻煩。用木頭做船架、牛皮做船體。製作一條這樣的船要用四張上好牛皮,而且必須是公牛的皮。先把新鮮的牛皮放在水裡浸泡幾天褪毛之後才能使用。做架子的木棍也需要提前浸泡。縫合起四張牛皮的過程是製作中最後的程序,縫線是用犛牛尾巴上的毛搓成的。成型的皮筏子船身約3米多長,寬和高2米左右。這種船相對木船而言輕得太多,去打魚一個人背著就到河邊了。神奇的是,牛皮船不僅是俊巴人獨有的生產工具,也成了他們的舞蹈的道具,每逢喜慶節日時,他們會跳起牛皮船舞蹈。

5月到俊巴村,剛好錯過了他們的捕魚時節。扎西還是扛著他的皮筏子,穿過一片小樹林,帶我們到了白瑪拉措。白瑪拉措是在俊巴村南邊的山腳下一個小湖,當地人將此湖稱之為「白瑪拉措」神湖,意為蓮花聖潔之湖。在當地人的傳說中,此湖是諾桑王子(八大藏戲之一《諾桑王子》中的主人公)的神湖。整個神湖的外形猶如一個左向旋轉的白海螺,每年藏歷四月份湖水開始漸漲,每當藏歷六月鄰近,神湖將會成為各種鳥類的天堂。

傳說古時候俊巴漁村恰好處在雅魯藏布江與拉薩河的交匯處,由於匯聚了一江一河的天地靈氣,這裡的魚繁殖速度非常快,河裡已經容不下更多的魚。無奈之下,許多魚便生出翅膀飛到天上尋找新的生存空間。漸漸地,長翅膀的魚在天上越來越多,多的把太陽和月亮都遮蓋住了,而地上的萬物生靈因為得不到日月精華的普照和滋潤,開始慢慢死去。這時,天神看到這個情況,便下到人間告訴俊巴漁村的先民們可以捕魚和吃魚,並赦免他們由此帶來的罪過。從此,俊巴漁村民捕魚和吃魚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在西藏,從來都不會缺少故事。俊巴漁村偏居雅魯藏布江一隅,青山綠水,小湖相伴,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不吃魚的地區,卻一直怡然自然地過著春夏捕魚,春耕秋種的田園生活,本身就很神奇。而至於那些神話傳說,不過是茶餘飯後自我娛樂的一種方式吧,樂天知命的藏族人,從來都是懂得自娛自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