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聽三毛講遠行 > 情定撒哈拉沙漠 >

情定撒哈拉沙漠

因為偶然看到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介紹,於是三毛來到了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

「不記得在哪一年以前,我無意間翻到了一本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那期書裡,它正好在介紹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釋的,屬於前世回憶似的鄉愁,就莫名其妙,毫無保留的交給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面對這片淒艷寂寥、殘陽如血的大沙漠,三毛幾乎不能自已,她逐漸愛上了沙漠的狂暴與沉靜,愛上了沙漠的美麗星空。

「從機場出來,我的心跳得很快,我很難控制自己內心的激動,半生的鄉愁,一旦回歸這片土地,感觸不能自己。」

來到沙漠,她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家庭主婦,經常用中餐款待荷西和他的朋友們;經常教鄰居的女孩們識字,並且用簡單的醫療知識解除他們的病痛;甚至她曾在剛結婚不久一個人跟著運水車,深入沙漠的腹地,瞭解真正的沙漠人的生活。

說起非洲,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應該是非洲大草原,但恐怕也沒人會忽略被稱為「沙漠之王」的撒哈拉沙漠吧,這片全世界最有名、最神秘、也最大的沙漠幾乎佔滿非洲北部版圖的全部。「死亡」與「荒涼」總是被人們當做沙漠的代名詞,撒哈拉更是如此,它是世界上除南極洲之外最大的荒漠,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長的地方之一。但就算如此,撒哈拉仍舊是冒險家們的樂園,同時也是浪漫主義者的天堂,由於沙漠的變幻莫測,不同的人來此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撒哈拉沙漠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有個性的地方,它既能讓人體驗生與死的選擇,又能帶給人們溫柔、甜蜜的感覺。有人說,去了撒哈拉沙漠你才能愛上這個世界,也會同樣愛上撒哈拉。台灣女作家三毛就是這樣愛著撒哈拉的:

「撒哈拉沙漠,在我內心的深處,多年來是我夢裡的情人啊!我舉目望去,無際的黃沙上有寂寞的大風嗚咽的吹過,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壯而安靜的。正是黃昏,落日將沙漠染成鮮血的紅色,淒艷恐怖。近乎初冬的氣候,在原本期待著炎熱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轉為一片詩意的蒼涼。」

這讓撒哈拉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一道唯美孤寂的風景,而也正是三毛所說的這份蒼涼使撒哈拉將大自然的究極之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悲涼而華麗的金色震撼

「這些沙堆因為是風吹積成的,所以全是弧形的,在外表上看去一模一樣。它們好似一群半圓的月亮,被天空中一隻大怪手抓下來,放置在撒哈拉沙漠裡,更奇怪的是,這些一百公尺左右高的沙堆,每一個間隔的距離都是差不多的。人萬一進了這個群山裡,一不小心就要被迷住失去方向。我給它取名叫迷宮山。」

——三毛

一粒沙子,代表一個原始的細胞;一座沙丘,代表一個旺盛的生命;一片沙漠,代表一世歷史的延續。站在這片沙漠之中,享受萬籟般的寂靜與寧靜。這讓我們更懂得了生的艱辛,更瞭解了活的可貴——為了那一汪的幽藍,那一叢的青綠。沙漠自然有其美麗的緣由,它的存在也無不合理性;遠離紅塵喧囂與名利的追逐,恪守著孤傲的虛無以及清醒。心靈的東西從此獲得了物質的形式,正是造物主讓人類在沙漠裡面看到了鮮花遍地開、泉水叮咚響的精神花園。即使是在深深的沙漠下,也依然有淙淙的流水,僅僅只是你還沒有挖掘到它罷了,這就猶如我們的人生。自己置身其中,發生的一切讓人目不暇接,唯有驚歎不已。大自然的傑作,堪稱是鬼斧神工,偏又奇妙無窮。有沙漠的地方,不一定只有荒蕪與悲涼。擁有沙漠的心也不會只被擱淺。

大漠孤煙直

「想起了沙漠就想起了水,想起了愛情就想起了你……」

——三毛

「撒哈拉」這個名稱來源於阿拉伯語,是從當地遊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引入的,在其語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可以說撒哈拉沙漠就是沙漠中的沙漠。

沙漠中是很少有人煙的,更別說綠色的植物了,這樣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當年三毛與荷西要冒險去總督的花園裡偷植物來裝飾自己的小家了:

「那個晚上,我們爬進了總督家的矮牆,用四隻手拚命挖他的花。」

如果讓人在沙漠中行走幾個小時,應該很少有人不暈的吧。但是,傳說在四千多年前,有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卻在這片沙漠裡走了三個多月,而他身後還帶領著200多名從埃及逃出來的以色列奴隸,這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摩西,他將帶著這些奴隸們穿越撒哈拉、橫貫紅海、翻越神山之巔,奔向上帝所指示的福地(《聖經舊約》之出埃及記)。雖然這只是個傳說,但是長久以來,撒哈拉沙漠的確猶如天險一般阻礙著旅行者的深入探險。時至今日,幾條穿越大漠的路線終於相繼開通,使冒險家們的夢想得以成真。沙漠中的旅行是對人的體力、耐力、心理承受能力與智力的挑戰,雖很煎熬,但卻奇異而刺激:遊走漫漫大漠,遠離城市的喧囂。穿越撒哈拉是世界十大奇旅之一。進入撒哈拉,起點一般始於突尼斯或摩洛哥。在深入大漠以前,可先遊覽沙漠周邊古老的城市,隨後乘坐專門的車輛,融入沙漠旅行隊,浩浩蕩蕩地啟程。穿越起伏連綿的沙丘,走訪神秘原始的部落,在綠洲集市上買賣尋寶。行程日期是不一定的,但是可做調整,基本上都在三周以上,有的甚至可延續兩個月。

撒哈拉沙漠的地形是複雜而多變的,就像三毛說的那樣,像迷宮一般。一個不注意就會迷失在其中。

「這些沙堆因為是風吹積成的,所以全是弧形的,在外表上看去一模一樣。它們好似一群半圓的月亮,被天空中一隻大怪手抓下來,放置在撒哈拉沙漠裡,更奇怪的是,這些一百公尺左右高的沙堆,每一個間隔的距離都是差不多的。人萬一進了這個群山裡,一不小心就要被迷住失去方向。我給它取名叫迷宮山。」

之所以說它複雜是因為沙漠裡包括了多種地形:盆地、大綠洲窪地、多石的高地,陡峭的山脈以及遍佈沙灘、沙丘和沙海,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差點讓荷西丟了性命的流沙般的泥淖:

「我打開車門一面叫一面向他跑去,但是荷西已經踏進這片大泥淖裡去了,濕泥一下沒到他的膝蓋,他顯然吃了一驚,回過頭去看,又踉蹌地跌了幾步,泥很快地沒到了他大腿,他掙扎了幾步,好似要倒下去的樣子,不知怎的,越掙扎越遠了,我們之間有了很大一段距離。」

那麼沙漠裡最缺的是什麼?自然是水源了。三毛曾這樣說過:

「常常聽到一首歌,名字叫什麼我不清楚,歌詞和曲調我也哼不全,但是它開始的那兩句,什麼——『想起了沙漠就想起了水,想起了愛情就想起了你……』給我的印象卻是鮮明的。這種直接的聯想是很自然的,水和愛情都是沙漠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東西,只是不曉得這首歌後段還唱了些什麼事情。」

撒哈拉沙漠的水源是非常之少的,只有幾條河源徘徊在撒哈拉沙漠外,為沙漠內提供了寶貴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撒哈拉沙漠中最有名的河流當屬尼羅河了,它的主要支流在撒哈拉沙漠彙集,並沿著沙漠東部邊緣向北流入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南面的查德湖,以及東北方向的蓄水層。

撒哈拉沙漠的氣候有時就像女人的脾氣,忽冷忽熱,一會兒柔情似水,一會兒又變得暴躁冷酷,令人捉摸不透。這主要歸功於撒哈拉沙漠的兩種氣候情勢:北部屬於乾旱副熱帶氣候,南部則歸乾旱熱帶氣候主宰。由於這兩種氣候情勢,造成了沙漠溫度常出現許多極端,比如,早晚溫差極大,白天最高溫有時能達到50℃以上,但是只要一到晚上,太陽一落山,氣溫驟降,馬上就到了零度以下,對於體質較弱的人是很吃不消的。三毛也吃過這方面的虧:

「夕陽黃昏本是美景,但是我當時的心情卻無法欣賞它。寒風一陣陣吹過來……太陽完全看不見了,氣溫很快地下降,這是沙漠夜間必然的現象。」

撒哈拉沙漠(不包括尼羅河谷)的居民人口數估計只有二百多萬,每平方公里不到一個人。偌大的面積基本上空無一人,但是只要瘦瘠的植被能供養牲畜,或有可靠的水源,散落的人群便會在這世界上最艱困的環境中和岌岌可危的生態環境下生存下去。三毛也稱讚過沙漠居民們頑強的生存能力:

「生命,在這樣荒僻落後而貧苦的地方,一樣欣欣向榮地滋長著,它,並不是掙扎著在生存,對於沙漠的居民而言,他們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著那些上升的煙火,覺得他們安詳得近乎優雅起來。」

撒哈拉居民大多數都是遊牧民族,三毛將他們稱為「撒哈拉威人」。三毛對於撒哈拉威人有過一段描述:

「撒哈拉威女人胖但是美麗,出嫁很早,裹著藍色布袍,皮膚也是藍色的。」

根據這一說法推斷,自然不可能真有什麼藍色皮膚的人,事實上應該是這些沙漠的遊牧民族,他們每天都要騎馬,致使流汗較多,讓藍色長袍沾了汗水脫色,所以把皮膚染藍了。說到遊牧民族,在撒哈拉沙漠裡最有名的就是圖阿雷格人。他們以好戰和狂熱的獨立個性聞名。並且仍保留女族長的組織,且圖阿雷格婦女享有不同尋常的自由,詳細說來,他們是生活在撒哈拉沙漠裡的一支遊牧民族,族人大多身材高大、皮膚白皙。此外圖阿雷格的男人臉帶面紗,據說是為了防止魔鬼從嘴巴進入身體;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很久以前圖阿雷格的男人們出去打仗,婦女們在家做好飯菜,等待著他們勝利歸來。到黃昏的時候,男人們才垂頭喪氣地回來了,他們失敗了。婦女們氣憤極了,紛紛將頭上的面紗扯掉扔到了男人們的腳下,說:「打了敗仗居然還有臉來見我們,從今以後你們就把臉用面紗遮起來吧!」男人們都羞愧地撿起面紗纏在了自己的頭上。這種面紗叫「達格裡」,最長的可長達五米。圖阿雷格人通常身配長劍、匕首和白羚羊皮製成的盾,以驍勇善戰而著稱。西面的摩爾人集團原先擁有強有力的部落聯盟;提貝斯提及其南部邊境的特達人主要是駱駝牧人,以獨立性和吃苦耐勞而著稱。

三毛是愛極了撒哈拉的。愛撒哈拉的黃沙,愛撒哈拉的綠洲,愛撒哈拉的人,愛撒哈拉的風。撒哈拉對於三毛來說既是親人,也是朋友,又似情人。三毛與撒哈拉是一語道不盡的:

「四周的世界,經過她魔術似的一舉手,好似突然漲滿了詩意的歎息,一絲絲地鑽進了我全部的心懷意念裡去。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撒哈拉了,也只有對愛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現它的美麗和溫柔,將你的愛情,用它亙古不變的大地和天空,默默地回報著你,靜靜地承諾著對你的保證,但願你的子子孫孫,都誕生在它的懷抱裡。」

古城迷蹤

「那個擦亮了我的眼睛,打開了我的道路,在我已經自願淹沒的少年時代拉了我一把的恩師,今生今世原已不盼再見,只因在他的面前,一切有形的都無法回報,我也失去了語言。」

——三毛

武俠小說裡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荒漠之中,大風肆虐,漫漫黃沙,風沙之後,在夕陽的照射下,顯示出了一座古城的輪廓,不多會兒,風暴驟停,古城矗立在了眼前,破敗、殘舊,但卻巍峨巨大。事實上,撒哈拉沙漠裡沒有古城,因為撒哈拉不是武俠,但是撒哈拉沙漠的周圍卻有許多充滿魅力與個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鎮等著人們去探索。

聖城——凱魯萬

走進凱魯萬麥地那,便見古街老巷彎彎曲曲,縱橫交錯,路似迷宮。兩旁房舍,牆白如粉,門窗湛藍,甚是悅目。沿途不時見到一座座清真寺尖塔、禮拜寺半露在街旁巷內,寺內總是擠滿了虔誠的信徒,匍匐在地向真主頂禮膜拜。沿街店肆林立,貨攤鱗次櫛比,眼前的商品琳琅滿目,耳邊叫賣聲此起彼伏,好一派醉人的阿拉伯市場風情。

城內寺廟星羅棋布,因此凱魯萬有「三百清真寺之城」的美譽,但最負盛名的是位於城東北隅的奧克巴清真寺,又稱為「大清真寺」。它不僅是北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且是與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齊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站在十幾公里之外,就可遙見大清真寺高聳的尖塔,它已成為凱魯萬的特殊標誌。該寺最初的設計、建造者是奧克巴·本·納菲,這位阿拉伯第三次遠征軍的統帥,既是一位驍勇善戰、富於謀略的軍事指揮官,又是一個有治國方略的總督。他意識到要治理北非這蠻荒民眾,除了行政的統治外,還必須用宗教從精神和思想上去教化他們。因此,他在創建凱魯萬城之初就決定建兩個機構——清真寺和總督府,凱魯萬正因擁有此寺而被阿拉伯世界譽為第四聖城。

說到阿拉伯的遠征,有段歷史不得不提。自公元7世紀以來,不斷興盛的哈里發東方阿拉伯帝國,經過多年的征戰,特別是自公元644年至公元713年的七十年「聖戰」終於征服了突尼斯土地上的柏柏爾人,不僅將阿拉伯文化帶到了突尼斯,而且使柏柏爾人從語言、文化到信仰、習俗完全歸化了阿拉伯民族。這段歷史,是突尼斯歷史上充滿神奇和英雄傳說的年代,它既使柏柏爾人感到自豪,又足以使阿拉伯人感到榮耀。這期間所建的奧克巴清真寺就是阿拉伯建築、文化、藝術的經典代表作。

奧克巴清真寺,建築風格獨特,設計佈局精妙。環繞大院四周的連拱柱廊、排排石柱和巍峨的尖塔,營造出莊嚴、肅穆、聖潔的氛圍。置身其中,倍感造化之神秘,宇宙之無窮,個人之渺小。

聖城凱魯萬,一個令人神往的世界,一個夢幻般迷人的古城。

藍色小鎮——西迪·布·撒以德

如詩如畫的西迪·布·撒以德位於突尼斯城以北20公里的地中海懸崖上,是北非最美麗的小村落,始建於13世紀。白屋藍窗的安達路西亞風格的小屋是這個美麗小鎮的特色,因為這裡的大多數居民都是當年為躲避迫害從西班牙遷徙而來的。如今這裡已經變為求婚者的天堂,因為在這裡說聲「I LOVE YOU」會使你和你的情人牢記一生。

不知道為什麼,不管當地人還是來自各國的遊客都更喜歡將這個小鎮稱為「藍色小鎮」。藍色小鎮坐落在風光秀麗的山包上,白、藍兩色是該鎮的代表色。放眼望去,鎮上白色的房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所有的院門、窗戶和樓梯扶手全都漆成天藍色,與地中海蔚藍色的海水構成和諧的畫面。

順著小鎮的柏油路而上,路兩旁有各種帶有撒哈拉沙漠特色的紀念品,遊人可盡情地和店主討價還價。到了山頂,還能躺在「草蓆」咖啡館內大土炕的草蓆上,享用地道的阿拉伯水煙。在突尼斯人眼中,藍色象徵著和平、安定。到其他城鎮和鄉村走一走,也能看到同樣風格的藍色房屋,難怪有人開玩笑說,在突尼斯賣藍色油漆的人最賺錢。

撒哈拉門戶——杜茲

由突尼斯的首都突尼斯市一直南下,不久之後就能抵達撒哈拉的門戶——杜茲。三毛筆下《撒哈拉的故事》一派奇趣和溫馨,促成了許多人的突尼斯之行,也使人們在貪戀古城、集市、海濱時也始終掛記著沙漠。

杜茲是突尼斯南部最靠近撒哈拉沙漠的綠洲,它是一座四周被沙漠包圍的村鎮,但是,在這裡,卻擁有設施十分完備的酒店。穿長袍的柏柏爾人和古老的阿拉伯建築使小鎮一直帶有天方夜譚般的神話氣息。

突然想起三毛說的話:

「遠離我們走過的路旁,搭著幾十個千瘡百孔的大帳篷,也有鐵皮做的小屋,沙地裡有少數幾隻單峰駱駝和成群的山羊,我第一次看見了這些總愛穿藍色布料的民族,對於我而言,這是走近另外一個世界的幻境裡去了。」

杜茲是四周被沙漠包圍的村鎮。這裡的人們仍保留著祖先飼養單峰駝的習慣。這裡也是騎單峰駱駝進行撒哈拉遠征的起點。

入夜,杜茲,滿天星斗,沙漠的夜空星星又亮又圓又大,雲一般成片分佈在暗藍色的天空裡。推薦在杜茲的TOUAREG酒店(有中心泳池的沙漠王宮)下榻,領略撒哈拉沙漠宮殿那永恆的魅力。

凌晨,早起,開著車進入沙漠看日出,為了方便遊客們去沙漠野營和看日出,飯店的早餐在凌晨三點鐘就開始。由於凌晨天氣非常冷,所以建議遊客們一定要多穿衣服才行。撒哈拉的太陽,總是恪盡職守相當準時的。天際出現了一點魚肚白,沙漠從漆黑到灰白顯出依依稀稀的樣貌,奇怪的是並沒有看見太陽的身影,但整個沙漠卻驟然變為了金黃色,晨光均勻地勾勒出沙丘連綿起伏的輪廓,猶如仙境一般的美麗!頓時就體驗了三毛所說的那種「只有在深入大漠裡,看日出日落時一群群飛奔野羚羊的美景時,我的心才忘記了現實生活的枯燥和艱苦」的感覺。

如果是12月份來到杜茲的話,還能趕上參加每年年底來自沙漠各處的部落族人舉行的撒哈拉節(Sahara Festival),聯歡節的開幕式是非常富有特色的,身披盔甲的壯士騎馬在前開路,1001峰駱駝組成的隊列緊隨其後,身著民族服裝的男女表演民族舞蹈。開幕式結束後,獨特的駱駝賽跑、斗駱駝等精彩表演相繼開始,入夜後,人們圍坐在篝火旁,一邊欣賞阿拉伯舞蹈,一邊品嚐烤羊肉的味道,盡情享受大沙漠獨有的歡樂。

蜜月聖地——西提普賽德

西提普賽德是突尼斯最美的小鎮,也是最浪漫的小鎮,因為它最適合情人散步,這是突尼斯人所公認的。西提普賽德面朝著迦太基海灣,白色樓房整齊地依山而建,顏色鮮艷的九重葛爬滿了白牆及水藍色的窗欞,加上又是屬於地中海型氣候,除了冬季經常下雨以外,這裡陽光終年普照。營造出仿若荷馬史詩般的希臘小鎮的情調。

西提普賽德位於突尼斯的北部地區,距離首都突尼斯城二十公里,小鎮的鎮名來自於13世紀的一位伊斯蘭教信徒Sufi,這位信徒結束麥加的朝聖之旅後,在這個小鎮定居,小鎮中心即是一座以Sufi為名的清真寺。

這裡也是突尼斯著名的藝術家村落。1914年,保羅克雷、奧古斯都馬克,以及路易斯馬雷三名年輕畫家選擇在此落地生根,並且開始以西提普賽德為主題作畫,創造出了一系列的小鎮風情畫,這組畫的重點是在於小鎮的藍天、地中海、希臘風格的建築以及中東造型的門。突然想到,三毛也是一個畫畫的好手,而且她的人生也是因為那個畫家老師而改變的,那個被三毛稱為「一種溫柔而可能瞭解你的人」。因為他,使在家裡自閉了三年的三毛重新走入社會:

「我向他跨近了一步,微笑著伸出雙手,就這一步,二十年的光陰飛逝,心中如電如幻如夢,流去的歲月了無痕跡,而我,跌進了時光的隧道裡,又變回了那年冬天的孩子——情怯依舊。那個擦亮了我的眼睛,打開了我的道路,在我已經自願淹沒的少年時代拉了我一把的恩師,今生今世原已不盼再見,只因在他的面前,一切有形的都無法回報,我也失去了語言。」

自此,西提普賽德在歐洲國家中聲名大噪,聲名鵲起。遊客、藝術家、攝影師,每年絡繹不絕地湧入這個小鎮,只為了捕捉如畫中的燦爛陽光、碧波蕩漾的海洋和地中海南岸的慵懶氣息。

歷史古城——丹吉爾

由摩洛哥往北望去,似乎隱約可見古城海港丹吉爾,這是一個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城市,位於直布羅陀海峽的入口,隔海相望於歐洲大陸,座落於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東進地中海與西出大西洋的船隻,都要從這裡經過抑或是停泊,而從大西洋東岸南來北往的船隻,也都要在這裡調整航向然後再重新出發,沒錯,這裡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爭奪之處。丹吉爾城沿著海濱山坡而建,一派風和日麗,萬里無雲,氣候宜人,綠色山野、白色住宅以及蔚藍海水交相輝映,相互襯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一座風光明媚的海濱山城。

丹吉爾是一座古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甚至比意大利的羅馬建城還要早得多。丹吉爾過去的名字是丁吉斯,阿拉伯語稱其為丹傑,意為「遼闊的海灣」,這個名字倒是與丹吉爾所處的地理環境以及規模職能相搭配,而丹吉爾城的周邊環境與三毛和荷西在加那利群島住宅的周邊環境極為相似,都是毗鄰海灣,而風光也都是一等一的秀麗:

「我們的新家,坐落在一個面向著大海的小山坡上,一百多戶白色連著小花園的平房,錯錯落落地點綴了這個海灣。」

丹吉爾城的名稱是有來歷的,那是當地自古流傳著的一個動聽故事:希臘英雄索法克斯是一個力大無窮,能夠力拔山河的人,傳說他能將塌下的天柱重新扶正,而丹吉爾城的奠基者就是他的兒子,為了紀念母親,將這個城市命名為「丹吉」。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傳說,還有另一種說法仍舊來自希臘神話,這個傳說認為是海王星的兒子安吉建立了這座城市,而城市的名稱原本就是叫「安吉」,只不過後來經過代代流傳就演變成了今天的「丹吉爾」。

丹吉爾分為新城和舊城兩個部分。新城大多是歐式建築,街道寬闊而筆直,高樓大廈林立,別緻典雅的民宅以及豪華的賓館格外引人注目。條條街道上,百花齊放、花木爭艷,街心公園和藝術噴水池則是隨處可見,整座城市就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讓人舒適、寧靜。看到舊城區,就好像看到《一千零一夜》裡所描繪的景象正在逐漸化為真實:石膏原料的房屋一個緊挨一個密集地靠在一起,式樣可謂是千姿百態;街巷的交錯,滿目是小食品攤點、雜貨店舖以及手工作坊,到處都充斥著軟木、皮革、蔬菜、柑橘、魚罐頭等物,這裡一天到晚都是人山人海,喧嘩而熱鬧。如果是初訪這裡的旅遊者,那簡直就如同進入了迷宮一般,讓人辨不清東南西北,找不著入口出口。在撒哈拉沙漠裡也有類似像迷宮一樣的東西呢:「人萬一進了這個群山裡,一不小心就要被迷住失去方向」。舊城區最繁華的地方要屬大索科廣場了,這裡一直以來都是商業廣場。在廣場的四周,咖啡館裡散發出了濃郁的薄荷香茶的味道,雜貨鋪裡的貨物琳琅滿目種類齊全,服裝店和綢布店則更是顯得五彩繽紛,讓人目不暇接。

丹吉爾作為一座歷史古城,可以供遊客參觀遊覽的景點自然是很多了。座落在舊城大索科廣場附近的是西迪·布阿比德清真寺,這座清真寺的頂部採用彩色陶瓷砌蓋,顯得端莊而樸素,宏偉而壯觀。幾百年來,卡斯巴城堡遺址一直雄踞在舊城與海港之間,遺址中保存有古代的清真寺、迎賓廳、法庭、蘇丹王宮和國庫等重要建築,這些都是遊客雲集的地方。如今的蘇丹王宮已經改建成了博物館,陳列著摩洛哥歷代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當年的豪華客廳以及御座大廳依然保存完好,有著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在這個海濱城鎮,游泳場可以說是比比皆是、遍地都有。儘管有時大西洋水面突然間霧氣濛濛,風急浪湧,但丹吉爾海濱卻依然寧靜而晴朗。面對遼闊浩茫的大西洋,斯帕特爾海角燈塔仍舊是塔身高聳,夜間則塔頂燈光透亮,來往船隻都要根據燈光來調整自己的航向,而遊客們總是以燈塔為背景來攝影留念。丹吉爾終年氣候宜人,素有「摩洛哥夏都」之稱的同時也享有「非洲旅遊勝地」的美譽。

白色城堡——卡薩布蘭卡

電影《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的一炮而紅使得這個摩洛哥的小城一瞬間聞名於世,當人們沉醉在電影異國情調的浪漫中時,又有誰會知道卡薩布蘭卡這個城市的原名叫達爾貝達?

達爾貝達(卡薩布蘭卡),是一座具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古城,同時也是摩洛哥的重要城市之一——「經濟首都」,最大商港、最大城市、最大工業基地以及世界最大的磷酸鹽輸出港,幾個「最」字都同時圍繞著這個城市,使得人們不得不猜想它是否受到了上天的特別眷顧。這個城市的第一個名字是柏柏爾人取的,為「安法」。當阿拉伯人進入這個地方並建立了阿拉伯國家時,安法也更加的繁榮昌盛。「安法」這個名字一直叫到西班牙人來為止,當西班牙的航海者來到此地時,看到面向蔚藍大海的白色城市,而背後則倚靠著濃綠的群山,宛如人間仙景一般,船上的西班牙人都不禁脫口而出「卡薩布蘭卡!」從此以後,西方國家的人們就稱它為「卡薩布蘭卡」。後來,城市被葡萄牙殖民者所毀壞,當摩洛哥政府在廢墟上重建新城時,將其命名為「達爾貝達」,「卡薩布蘭卡」和「達爾貝達」分別是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中的「白房子」的意思,這個含義既符合這個城市的特點,又有一種浪漫的童話感覺在裡面。達爾貝達城由古老的阿拉伯古城與現代化的新城兩部分組成。兩種城市風格各有千秋、不分上下。老城的房屋低矮,街道則曲折狹窄,但卻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格。新城則以穆罕默德五世廣場為中心。街道兩旁的建築大多數都是白色,街道寬闊平整,綠樹夾道,一陣微風吹過,碧綠的樹葉被吹的「唰唰」輕響。聯合國廣場一帶則一反這種寧靜清幽的意境,那裡繁華熱鬧,店舖林立,美麗的建築若有若無地掩映綠樹叢中。Hassan II清真寺是這個白色城市的驕傲,它有著世界第二大清真寺之稱。

此外,達爾貝達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阿拉伯式的舊街市Medina,曲曲折折用石板拼就而成的小街兩旁是排列整齊的小店,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你善於發現的話。街市隨著夜幕的降臨而顯得越來越有活力了,人們的夜生活馬上就要開始了,達爾貝達最繁忙的購物區分別是Rue Chakab Arsalane以及Rue de Fes,這裡也是當地人飲食消費的場所。

南部明珠——馬拉喀什

它是摩洛哥最受歡迎的一個旅遊城市,也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雖然地處撒哈拉沙漠的邊緣地帶,但是這裡氣候溫和,花果繁茂,林木蔥鬱,並且以眾多的名勝古跡以及幽靜的園林揚名於世,被讚譽為「摩洛哥南部明珠」。

「馬拉喀什」,在阿拉伯語裡意為「紅顏色的」,原因是當年馬拉喀什的城牆採用的是赭紅色岩石砌成,迄今為止,仍然保存完好。

馬拉喀什城內的弗納廣場是整個城裡最繁華的地方,每當午後,人們便從四面八方彙集過來,為了觀看弗納廣場上的各種露天表演。馬拉喀什的民間文藝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尤其以來自沙漠地區和山區的小型歌舞隊表演的那種帶有一絲鄉土氣息的阿拉伯民間歌舞最為著名,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平常這些歌舞都在廣場上自由的演出,而到了每年的5月,廣場上還會舉行盛況空前的聯歡節。整個廣場上,人群圍起了一個又一個的圓圈,而在這些圓圈裡,表演正在進行。除了歌舞表演之外,還有扣人心弦的耍蛇、驚險絕倫的雜技、說書人講的娓娓動聽的故事……廣場附近也不冷清,房屋密集,街巷交錯,店舖林立,到處都是頭上纏著白巾、身上穿著長袍的阿拉伯人;空氣中混合著各種味道,但並不令人討厭,有散發著濃烈的烤羊肉味、有烙麵餅的香味、有烤茶的清香,特色小吃店、露天飯鋪滿佈街頭,品嚐完美食之後,在這裡,你還可以找到質量上等的Babouches(摩洛哥傳統拖鞋)以及一流的jellaba(摩洛哥傳統服飾),這些商品都難得的按照服飾、地毯、皮革製品、鞋帽分成各個購物區;其中,波斯風格的古典卡倫地毯是絕對不可以錯過的,這種結編的地毯是從土耳其引進,另一種結編地毯,是以奶油色為主的柏柏爾風特色的厚地毯。沿著小街不管走得多麼小心謹慎,也仍然會迷路,整個市場完全是一派中世紀的繁華市面風貌。

新城區已經建立完成,這裡主要以歐式建築為主,街道寬闊乾淨,濃蔭密佈,使整個新城區充滿了現代化氣息。

馬拉喀什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其中,最吸引遊客的當屬庫圖比亞清真寺。清真寺是為了紀念擊敗西班牙人而建造的,是一種勝利的象徵。整個清真寺富麗堂皇,周圍環境更是清幽雅致,可以說是北非最優美的建築之一。與其他一般的清真寺相比,庫圖比亞清真寺有一個獨到之處,那就是當年在修建清真寺尖塔的時候,有近萬袋的名貴香料被拌入了用來粘合石塊的泥漿中,這樣,建成之後的清真寺時時都散發出濃郁的芳香,頗有一種七里香的意境。最難得的是,迄今為止,庫圖比亞清真寺依然是香味撲鼻,因而又有「香塔」的別稱。除此之外,庫圖比亞清真寺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那就是當年登上高塔帶領人們向神祈禱的宣禮員必須是盲人,這是為了防止有人趁著登高塔之際偷窺離清真寺不遠的王宮後院裡的嬪妃。其他著名的古建築還有巴希亞王宮、達西賽義德博物館以及薩阿迪王朝時代的圓頂陵墓等。

在馬拉喀什的東面有一片歷史悠久的橄欖園,這片橄欖園是馬拉喀什眾多園林之中最大的一個,步入橄欖園,園內橄欖樹生長茂密,一望無際,猶如一片綠色的海洋。園內除了橄欖以外還有小型的杏園和柑桔園,園內的蓄水池體積巨大,讓人歎為觀止,蓄水池裡用來澆灌園林的水水質透明甘冽,由上往下看去,一派清澈見底,水源是經過暗渠引來的阿特拉斯山上的純淨雪水,整片橄欖園有著大自然的樸素美,而樸素卻不簡陋,一直以來都吸引著眾多的遊客來此遊覽。

阿特拉斯山,位於馬拉喀什的城郊,終年積雪的峰頂,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閃,甚為奪目,遠遠望去,猶如進入了一個無限幽靜美麗的銀白世界;由山頂往下,積雪漸退,開始由白色過渡到綠色,而山腰更是林木青蒼,幼苗、古樹交錯生長,極為和諧,乍一看去猶如閃著綠色光芒的海,更似幽遠古樸的古玉;最終到達山腳,無邊無沿的綠草,彷彿一幅巨大的綠色地毯,而散落在上面的野花,就好像是點綴地毯的圖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顏色也頗為艷麗,有紅的、黃的、紫的、白的。阿特拉斯山間的還有壯觀的瀑布,似一條白練從山上飛落而下,整個過程輕盈無聲,「飛流之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就像敦煌飛天撒向人間的潔白花朵,秀美無比。

開國之都——非斯

非斯,「一千零一夜之城」,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城,已有將近三千年歷史,這裡是伊斯蘭教聖地之一,也是摩洛哥國土上最早建立起來的阿拉伯城市。非斯城也被稱為「聖水之城」,因為城內處處有泉水。

據說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曾孫,摩洛哥開國王朝的國王伊德裡斯二世在汪達爾人毀壞的城址上命人重新修建而成的,並將它定為了摩洛哥的第一個伊斯蘭王朝——伊德裡斯王朝的都城。非斯這個名字是由「法斯」演變而來的。在阿拉伯語中,「法斯」的意思是「金色的斧子」,據說當年伊德裡斯二世在主持該城的破土奠基儀式時,在面向麥加聖城的方向發現了一把金色的巨斧,當時的國王伊德裡斯二世感到這是吉祥的徵兆,當即就給城市定名為「法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法斯」這個名字逐漸被「非斯」所取代,並一直沿用至今。

精湛的伊斯蘭建築藝術是非斯城的一大特點,非斯也因這一特點而著稱於世。整個古城街道佈局十分複雜,狹窄而彎曲,兩旁的店面相隔也都很近,就算如此,仍然有很多商品直接放在店外售賣,這使得整個街區只能步行,有時迎面走來兩個人還得為了相互讓道而跨進店門,機動車在這裡是無法通行的,主要運輸工具就是馬、驢或者是平板車。站在高處,放眼瀏覽整個城市,古老城區的建築風格、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仍然表現出了濃厚的中世紀風貌。

在非斯古城裡,只能說歷史古跡遍地都是,而且這些古跡都被保護和維修得很好,實在難得。最早非斯古城內共有清真寺將近八百多座,而現在保存下來的仍有三百多座,其中以擁有270根圓柱的卡拉萬納清真寺與摩洛哥最古老寺院之一——昂達呂西昂清真寺最為著名。至於其他反映伊斯蘭建築藝術特色的宮殿、古城堡、博物館等等,那就比比皆是了。

非斯城內最有名的大學是卡魯因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學府,比英國的牛津大學早將近四百年,比法國巴黎大學早將近三百年。這裡是專門從事伊斯蘭教學習以及研究的高等學府,這所學校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因為圖書館內藏有各類伊斯蘭教書籍幾十萬冊,其中光珍貴的手抄本就有8000多冊。

非斯的名勝古跡很多,城市的南面和北面山坡上就各有兩座城堡,高高聳立,引人注目,最重要的是,迄今為止,依然保存完好。北面山坡上的城堡已經被改建成了兵器博物館,裡面陳列著摩洛哥歷代王朝製造的武器以及外國贈送的武器等,其中一把刻有漢字的寶劍,傳說是古代中國皇帝贈送給摩洛哥國王的禮物。

懸崖古城——拉巴特

拉巴特這個名稱來自於阿拉伯語,含「捆綁」之意。乍一聽,一般人都會吃驚,為什麼一個國家的首都要用這樣的名稱?原來很早以前,拉巴特只是大西洋沿岸的一個小村子,當時被國王逮捕的犯人以及擄來的戰犯,都會用繩子捆綁,並被士兵押送到這個村子來從事繁重的苦役,由於犯人數量增多,村子的規模逐漸擴大,最終形成了城市,並得到了一個奇怪的名稱——拉巴特。關於拉巴特的名稱來源還有另一種說法:1150年,當時摩洛哥的統治者為了戰爭需要,便在沿海建立了一座軍事要塞,稱為「裡巴特·法特赫」,就是現在的烏達亞城堡。阿拉伯語裡,「裡巴特·法特赫」意為「勝利的營壘」,據說是為了紀念當年戰爭的勝利。後來,隨著時間推移,這座軍事要塞逐漸發展為一座大城市,沿用舊名,簡稱「裡巴特」,最後,又演變成「拉巴特」,沿用至今。

拉巴特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是摩洛哥的首都,城內的歷史古跡也是拉巴特的價值之一。

拉巴特城內的哈桑清真寺,在北非是最大的清真寺,通體由玫瑰石塊砌成,規模宏偉,氣勢磅礡,充分顯示了摩洛哥古代勞動人民精湛高超的建築藝術。坐落在海角上的烏達亞城堡,也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風采,城堡內的花園裡至今仍生長著各種奇花異草,煞是好看。

拉巴特王宮,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宮殿建築,進入王宮,你能看到王宮的大道寬廣而筆直,王宮廣場的四周都有古炮,而在廣場中央則有一個很大的圓形噴水池,這個廣場也是摩洛哥國王親自迎接世界各地來訪的國家元首的廣場。整個王宮擁有眾多的、式樣各異的宮殿,屋頂為綠色玻璃瓦,整體感覺華麗而壯觀。最讓人驚訝、也可以說最讓人滿意的一點是你在摩洛哥拉巴特王宮門前是可以隨意拍照。

拉巴特的舊城區古香古色,有著濃厚的民族色彩,手工藝品作坊佈滿深街窄巷,就連這裡的居民生產、生活方式都保持著濃厚的中世紀風采,給人一種穿越時空,來到了中世紀的感覺。路邊的一戶戶人家也是賣藝術品的小店,門牌上掛著精緻的寫著歡迎參觀的小牌子,店主很熱情但卻不忙著推銷商品,一切都是客人自便,給人來去自如的輕鬆。

新城區是阿拉伯傳統建築與現代化建築相互混合搭建,交相輝映,錯落有致,街道兩側仍舊是綠樹成蔭,花團錦簇,隨處可見優雅別緻的街心公園。傍晚時分,輕鬆地漫步在大西洋岸邊的海濱大道上,望著西墜的落日,聆聽著浪濤的呼嘯,別有一番情趣。說到看日落,有一處地方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在城中最高處的盡頭是一個廣場,廣場之下是汪洋大海,這個廣場是傍著懸崖峭壁而建的,從這裡可以觀賞拉巴特的日落日出——民宅、古牆、花開花落、雲卷雲舒,一切的一切正在訴說著北非的浪漫風情。

貝殼城——努瓦克肖特

努瓦克肖特,一個以貝殼築成的小城。說到貝殼,讓我想起了台灣女作家席慕容的一篇同名散文。三毛與席慕容之間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她們生於同一年,有同樣的家鄉,有同樣的職業,有同樣的成就,甚至於同樣熱愛畫畫。但是,她們之間仍有不同之處,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藝術追求,以及不同的作品風格。席慕容的《貝殼》是一篇短小但不失神韻的散文,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篇風輕雲淡的美文吧:

在海邊,我撿起了一枚小小的貝殼。

貝殼很小,卻非常堅硬和精緻。迴旋的花紋中間有著色澤或深或淺的小點,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在每一個小點周圍又有著自成一圈的複雜圖樣,怪不得古時候的人要用貝殼來做錢幣。在我手心裡躺著的實在是一件藝術品,是捨不得拿去和別人交換的寶貝呀!

在海邊撿起這枚貝殼的時候,裡面曾經居住過的小小的柔軟的肉體早已死去,在陽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貝殼中生命所留下的痕跡已經完全消失了。但是,為了這樣一個短暫和細小的生命,為了這樣一個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蒼給它製作出來的居所卻是如此精緻、仔細、一絲不苟!

比起貝殼裡的生命來,我在這世間能停留的時間和空間是不是更長和更多一點呢?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更仔細、更加一絲不苟呢?請讓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歎的東西吧。

在千年之後,也許也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覆觀看,反覆把玩,並且會忍不住輕輕地感歎:「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哪!」

努瓦克肖特的東南北三面都被沙漠包圍,西面則面朝大西洋,就像是漂泊在金色沙漠與藍色海洋交匯處的一隻小小的扁舟,艱難但頑強不屈的向前航行。努瓦克肖特在當地語言中有著「風城」的含義,因為在努瓦克肖特,一年當中不論雨季還是旱季,只要刮起風來,整個城市都會天昏地暗,籠罩在鋪天蓋地的黃沙之中。

走進努瓦克肖特的市內,你會發現這裡的建築材料是別具一格的。無論是平房還是別墅區,用的磚都是由貝殼製成的,而市裡的馬路也大多是用瀝青混凝土和貝殼混合鋪成的,整車的貝殼在建材市場裡叫賣,始終是生意興隆,由於很有特色,所以一直很搶手。原來在數萬年前,努瓦克肖特這裡曾經是淺海,大量貝類生物在這裡繁衍後代,形成了一層很厚的堆積層,後來當海水退去時,堆積層成了陸地,經過測量,這裡的地下貝殼層有一米多厚呢!過去由於交通不便,建築石料無法運到這裡來,所以當地人就發明了使用這種貝殼,將其與水泥混合製成各種各樣的磚,再用這些磚建造各種各樣的建築,天長日久,努瓦克肖特就有了「貝殼城」的美譽,成了北非華麗的一景。

沙漠夢工廠

「一架英國飛機在飛越撒哈拉沙漠時被德軍擊落,飛機上的機師面部被全部燒傷,當地的人將他救活後送往了盟軍戰地醫院。這個機師由於受傷,不能想起自己是誰,因此只被叫做「英國病人」。護士漢娜是戰地醫院的一名護士,戰爭使她失去了男友麥根,在傷員轉移途中由於誤入雷區,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珍,這使她身心交瘁。於是她決定獨身留下來照顧這個「英國病人」。這是意大利的一個廢棄的修道院,遠離戰爭的喧囂,顯得寧靜而閒逸,「英國病人」靜靜地躺在房間的木床上,窗頭的一本舊書漸漸喚起了他的思緒……」

以上,是《英國病人》的劇情,這是一部獲得多項奧斯卡最佳獎項的電影,觀看這部電影,人們都被電影中美麗而又淒絕的沙漠景觀所吸引,而這部電影的拍攝地正是突尼斯的棕櫚之鄉——托澤爾。

托澤爾,突尼斯西南部沙漠最大的旅遊城鎮,遊客在這裡絡繹不絕,那用1001眼泉水澆灌著的棕櫚樹和椰棗林已經成為了突尼斯西南沙漠地區的代表性標誌以及特產。

在托澤爾向北走60公里處,就是著名的雪碧加山谷綠洲與達馬扎山泉。前者是荒山深谷內的片片椰林和一泓渠水,而後者正是奧斯卡獲獎影片《英國病人》的拍攝地,那眼溫潤的泉水至今仍在山澗裡歡快地奔騰,引得影迷們前來參觀,說不清是《英國病人》成就了達馬扎山泉,還是達馬扎山泉成就了《英國病人》。在靠近阿爾及利亞邊境線的米德斯則有壯觀的山澗供人欣賞,讓你彷彿有種到達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的感覺。

距離托澤爾西南60公里處的遠屋姆迦麥,則是當年拍攝另一部電影《星戰前傳》的其中一個地點。這個地方的沙子都呈白色,很特別,也很有拍攝電影的意境,看著在萬里白沙之中矗立著的十幾座圓弧曲線形狀的「外星城堡」,步入其中,真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宛如自己也成了電影中的一員。

說到《星戰前傳》,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這一系列的電影吧,也許已經有人如數家珍的說出了它的劇情、演員等內容,但是,除了上述的遠屋姆迦麥以外,還有一個地方也是《星戰前傳》的拍攝地。

瑪特馬他。北非原住民柏柏爾部落的總稱,這是一個迷人的村落,它大方地向外來者展示了沙漠穴居住宅這種獨特的建築。由於這裡長期受到陽光直射,所以氣溫很高。當地人為了躲避陽光而開鑿出了許多洞穴型的房屋,哪裡會想到,這居然成為了本地的特色,就連《星戰前傳》的導演都被吸引過來了。現在,多數的原住民都已經遷居到了現代化的多層樓房,而空出來的洞穴就改為了酒店用以招攬顧客。

在瑪特馬他的南部,高大褐石裸露的山巒遽然矗立在那裡,滿目望去,溝壑縱橫,深深淺淺,一些棕櫚樹在這裡艱難地生長著,據說《星戰前傳》廝殺戰鬥的場面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SIDIDRISS是當地一個酒店的名字,這個酒店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原因是它憑藉著獨特的人工洞穴和地貌被《星戰前傳》的製片人兩度看中,並在這裡拍出了影片。酒店裡面的洞穴房間沒有窗子,只有一道不上鎖的門,明明處在地下,但白天在裡面亦不感到悶熱,反而是夜裡還有些清涼。酒店中的客房是分院而建的,最大的院子裡有七個巖洞客房,而且這裡的接待前台、盥洗室、倉庫都是建立在了獨立的洞穴裡,在酒店的二層也有洞穴客房,酒店走廊的牆上則貼滿了當時斯皮爾博格拍攝《星戰》時的工作照。

電影,對於三毛來說應該是個永遠的痛吧,正所謂,愛的越深,恨的也越深。在《滾滾紅塵》的「前言」中,三毛告訴大家:

「我之選擇了以另一種文字形式來創作,主要動力仍出自對電影一生一世的摯愛。」

《滾滾紅塵》,是一部講述張愛玲與胡蘭成愛情故事的電影。而三毛正是這部電影的編劇,這是三毛的第一部影視劇作,也是她的最後一部作品。因為這部作品她投入的心血最多,但結局卻也令她最失望。當年,《滾滾紅塵》獲得了八項最佳,卻獨獨漏下了本該屬於三毛的「最佳原作劇本獎」,帶著失望,三毛以自殺的方式離開了這滾滾紅塵。陸士清、孫永超和楊幼力在他們合著的《三毛傳》中曾滿懷深意地寫道:「《滾滾紅塵》為三毛的藝術生涯揭開了新的一頁,也帶來了她生命的終結。」三毛就這樣走了,揮一揮衣袖,卻不帶走一片雲彩。

純粹的人類瑰寶

撒哈拉沙漠,與其說是一個被上帝拋棄的地方,倒不如說是一個被上帝始終眷顧的地方,因為它有著如此之多的珍貴的自然景觀與文化景觀,深厚的歷史沉澱更為它披上了一層讓人捉摸不透的面紗,但是它的魅力卻是不可否認的,三毛也同樣震撼於它的美麗:

「早晨的沙漠,像被水洗過了似的乾淨,天空是碧藍的,沒有一絲雲彩,溫柔的沙丘不斷地鋪展到視線所能及的極限。在這種時候的沙地,總使我聯想起一個巨大的沉睡女人的胴體,好似還帶著輕微地呼吸在起伏著,那麼安詳沉靜而深厚的美麗真是令人近乎疼痛的感動著。」

所以,在這裡會有這麼多的世界文化遺產出現並不奇怪,這只說明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承認它的美了。

卡斯巴哈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卡斯巴哈的評價:從空中俯瞰海島,有一座建於公元前四世紀的迦太基貿易驛站,這就是卡斯巴哈。卡斯巴哈是典型的麥地那式或伊斯蘭式的城市,是地中海最傑出的海岸景觀之一。這是一處促使人們回顧歷史的地方。它保留了城堡,古代寺院和奧斯曼宮殿,同時保留了傳統的城市建築以及根深蒂固的民族觀念。

卡斯巴哈是一座建立在小山頂上的城市,因為傾斜的地勢,使得狹窄而又錯綜複雜的小街夾雜著一段又一段的樓梯。一個小小的廣場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在那裡,你能看到一座古老的清真寺矗立在廣場之上。每天都會有五次悠揚而嘹亮的唱經聲從清真寺塔尖的喇叭中傳出,每次這個時候,整個城市都會因此而靜默,因虔誠而靜默,在誦經聲中,每個人都變得從容與安詳。

土黃低矮的圍牆,狹窄陰暗的小巷,毫無章法堆積的房屋,隨處可見的殘垣斷壁。這裡是阿拉伯人最古老的聚居地,但也是一個缺少人氣的地方。唯有這裡的孩子,他們像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一樣,永遠的快樂而陽光、天真爛漫,活潑可愛。頓時眼前一亮,剛才的陰鬱已不復存在。就像三毛說的一樣:

「風裡帶過來小女孩們遊戲時發出的笑聲。有了人的地方,就有了說不出的生氣和趣味。」

阿爾及爾人無論男女都是天生的卷髮,這些孩子由於膽怯,一開始只是遠遠地看著你,之後仰起可愛的笑臉,然後接近你,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彼此眼裡都充滿了友好。

提姆加德

提姆加德,恢弘、蒼涼而又衰敗的提姆加德,雖然現在只是一個廢墟,但仍然可以根據殘跡想像出其昔日的輝煌和繁華。整座城市沿著歐雷斯的北坡而建。有著正方形的高低石製圍牆、垂直方向的設計,伴著兩條貫穿東西和南北、穿越城市中心的交叉型十字石板大道,所有建築據此展開,這是美妙絕倫的羅馬式城市建築設計,城外有圍牆。是北非最大的,也是保存最為完好的羅馬遺址。該遺址位於阿爾及利亞東北部的奧雷斯山脈地區。城市的周圍被群山環繞著,依山伴水。

提姆加德的中心地帶海拔較低,而巨大的城市廣場就佔據在這裡,附近有一個露天劇場、四處主要浴室、一個圖書館以及朱庇特神殿。城市裡的其他建築還包括一些比較堅固的民用房屋及商店,郊區建築廣大而隨意地分佈在城市外圍的各處。這些建築物有很大一部分都只留下了基礎和廊柱,當然,也有一部分保存得非常完整。提姆加德是當時古羅馬設計的最完美的城堡,城內商舖雲集、客棧遍佈,技工們在自家店舖裡出售著自製手工用品。廣場建在城堡的中心,歌劇院則位於城堡的南部。在十字大道的石板上有兩條明顯的深約2—5厘米的平行凹痕,這兩道凹痕銘刻著數百年來川流不息的來往馬車在提姆加德城裡馳騁的盛況。城市中心的西北面是一座由北朝向南面的市政廳;東北面則是神廟,神廟比市政廳的地基高約3米,從東南西北四方均可拾級而上,顯示出了宗教在當時的顯赫地位,西南面是露天劇場,觀眾席是半圓形的,由整齊的條石呈階梯級狀鋪設,舞台與城市廣場在一條水平線上,兩者隔著石板路相對而望;城市的東南面就是商舖、公共浴室以及公眾圖書館等建築了。民居在十字石板大道兩側次第建設,井然有序,大小街巷貫穿其間,顯示出了當時較高的城市規划水准。

整個城市最顯眼的地方就是巨大的圓形石柱和巍峨的凱旋門。凱旋門位於市政廳和神廟的中間,整一個橫跨石板大道,整座凱旋門純石結構,呈現灰黃色調,由一高兩低的3個圓拱共同組成,再裝飾以圓形的石柱以及石雕,大門的前後均沿著石板大道的兩側矗立著兩排同等直徑的圓形石柱,使氣氛顯得異常的厚重與氣派莊嚴。整個遺址內有著數不清的圓形石柱,形態各不一致,有的或高或矮,有的直刺蒼穹,有的或長或短,有的僵臥路旁,幾乎所有的公共建築以及石板大道兩旁的房屋前均建有石柱,以此來體現古羅馬帝國上升時期大氣、典雅、莊嚴的建築風格。

提姆加德城裡保存最為完整,也可以說最有名的建築就是露天劇場。整個露天劇場可同時容納3500人,就當時來說已經很偉大了。在這個露天劇場裡自古以來不知上演了多少劇中以及現實人生的悲喜劇。從1978年開始至今,每年的7月份還會在這個露天劇場舉行為期兩周的提姆加德國際音樂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Timgad),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藝術家都曾在此演出過,在第26屆的提姆加德國際音樂節上,中國藝術家登台獻藝,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歡迎。音樂節通常都在夜晚舉行,晚上,遺址附近的霓虹燈被點亮,默默地點綴著那蒼茫的遺址,讓人猶如在古老和現代的時空裡穿越。劇場東南角的頂端自然風化出以紅磚為基座的、泥石結構組成的「馬頭」與「馬頸」,讓人不由地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與埃及的獅面人身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宛如一匹戰馬奮力從地下鑽出並引頸東望,一瞬間為蒼涼的遺址帶來無限生氣。

古代的提姆加德土壤肥沃,水源豐富,風景秀麗。據說,這裡最初是古羅馬某位皇帝在北非的一座行宮,有無數年輕漂亮的妃子居住在裡面,在夜深人靜之時倚著行宮居所的雕花欄杆吟唱幽怨綿長的古代歌謠,如今的夜幕裡似乎還隱隱約約飄忽的歌聲,聽起來是那麼的動人,但卻充滿了悲情,讓人內心的孤單寂寞之感噴薄而出,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把人的神思帶到了1900多年前的古羅馬時代。其實,提姆加德是那時古羅馬帝國在北非山區的一個重要的屯兵之所。為了解決羅馬士兵的親屬居住、傷殘老兵養老養傷以及後勤補給等問題,公元100年時,羅馬帝國的特拉讓皇帝下令在此大興土木,興建基地,於是,命令之後,這片原本荒蕪的地方開始熱鬧了起來,並逐漸成為了古羅馬帝國在北非最大的城市之一。雖說期間曾發生了柏柏爾人與羅馬人之間的戰爭,最後結果是柏柏爾人趕走了羅馬人,但提姆加德並未受到很大的影響,仍然繼續繁榮。直到最後,才由於氣候的急劇變化以及城市居民對植被的持續破壞,致使當地的水源枯竭,土壤沙漠化。終於,來自南部撒哈拉的黃沙毫不猶豫地掩埋了這個日益衰敗的城市,曾經繁華一時的提姆加德徹底被修建她的人類以及滋養她的自然同時拋棄。直至有一天被從英國而來的旅遊者在黃沙和荒草下發現了提姆加德其中的一些遺跡,提姆加德遺址才得以重見天日,時隔多年後撩開它那神秘的面紗供考古學家們研究解析以及遊人的憑弔與歎息。

提姆加德城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提姆加德博物館,裡面陳列著從遺址內發掘出的所有文物,包括有石器、木器、骨器、銀器、鐵器以及各種材質的飾品和雕刻,最有名的就要屬馬賽克畫作了,保存至今仍然色彩鮮艷,畫面依然清晰可辨,不僅重現了當時部分的社會風情,還體現出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水平。博物館外面還有很多的墓葬碑石及石雕,石雕的內容通常都是人物雕像,輪廓清晰、線條流暢、表情生動、動作優美,充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喪葬傳統。

姆扎卜河谷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姆扎卜河谷的評價:姆扎卜河谷景觀,是伊巴丹人在10世紀時圍繞著他們的五個吉蘇爾或稱為城堡而修建的,完工之快令人稱奇。簡單,實用並極適應環境。姆扎卜的建築結構是為群體居住而設計的,但同時也考慮到了家庭的結構。當今城市建築的設計者可以此為借鑒。

姆扎卜河谷位於撒哈拉沙漠的北部,也就是西部大荒漠的東北部,就好像是一片從石灰岩高地切割出來的谷地。進入姆扎卜河谷,就猶如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這裡是一個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整個河谷瀰漫著一派安靜、祥和的舒服氣氛。這個居住地是由回教的分支,信仰著伊巴德教派的莫查莫部族,在西元十世紀時圍繞著他們的五個村莊修建而成的,從此就被完整地被保存於姆扎卜山谷中,因此,河谷居民們有著相同的信仰。而這種簡樸、實用以及適應環境的特性,也是專門為了群居的生活而設計的,由此可見,姆扎卜河谷的居民們是非常重視家庭結構的,這種觀念放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是非常的難能可貴,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的,也許,這與河谷恬靜的生活環境以及居民們虔誠的信仰也有點關係吧。而姆扎卜河谷的建築對於近代的建築家而言則是設計靈感的泉源,這讓很多設計師如獲至寶。河谷內的五個村莊分別是:蓋爾達耶、貝尼·伊斯奎、艾·阿特烏弗、梅利以及克和布·諾拉。縱觀整個河谷,75平方公里的莫扎比特包括了五個防禦性的村莊、季節性的工事(也叫夏季「要塞」)、墓地以及茂密的棕櫚樹林。在河谷內順流而下,可以看出圍繞著河谷的五個村莊都分佈在五個各不相同的地型區域中:小島、山梁、丘陵頂端、峰頂以及盆地之中。姆扎卜河谷所處的這個位置可說是得天獨厚的,因為就連流動的遊牧部落也很少能到達這裡,這裡簡直就是一個無人打擾的理想居住地。

那麼,為什麼姆扎卜河谷的居民會長途遷移至此建立居住地呢?根據考古學家們的研究,姆扎卜河谷居住地莫扎比特建立於公元十一世紀,歷史上主要是起防禦的功能。公元十世紀時,由相當數量的非阿拉伯語伊斯蘭教徒組成的伊巴底斯教派(其中包括柏柏爾人)統治著馬格裡布的一部分。這一部分被稱為伊巴底王國,它的首都是塔赫特,這裡也是這個教派的聖城和發源地,每年都有很多信徒來此朝拜,這個教派的學說奉行兩個反對,即反對什葉教派,同時也反對遜尼教派。後來,沒過多少年,塔赫特被法蒂瑪王朝的締造者(信奉什葉教派)摧毀了。伊巴底斯仍舊倖存的教徒們逃亡了世界各地。他們在努力尋找,努力尋找新的領地以便定居下來,因為,他們已經厭煩並恐懼這種到處漂泊逃亡的生活了,於是,他們來到了姆扎卜河谷,並在這個與外界相對隔絕的姆扎卜河谷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更易於防守的定居點,然後,開始了雖然平淡,但卻安寧愜意的桃源生活。

五個防禦性村莊並不是互不來往的,他們之間經常相互往來交流,不僅如此,除了五個村莊以外,還有一個共同人口區,這些共同的人口在更大規模的一個城市中和平共處,倒也相安無事。每個村莊都分佈在從清真寺到城牆的若干同心圓中,非常規律,也非常齊整。而每個村莊都在其城牆的外面擁有夏季「要塞」,這樣,從表面來看,安全是很有保障的;這種夏季移民點往往沒有正式的固定形態,常常包括人工棕櫚樹林、清真寺以及公墓。每個防禦性的村莊房屋的外觀都是和諧的藍白相間,讓人不由的想起晴朗天空中的藍天白雲,這些村莊的房屋都建在擁有一個尖塔的防禦性清真寺的周圍,這座尖塔則擔負瞭望塔監督的作用,猶如眾星拱月一般。姆扎卜河谷的建築景觀是由簡單的覆蓋石灰的泥磚結構建築組成的,這些建築的外觀呈方方正正的立方體,旁邊有狹窄矮小的出口、陽台、拱型走廊以及水平通路等。處於城牆外面的夏季「要塞」,從建築看上去都具有防禦的用途。

傑米拉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傑米拉的評價:傑米拉屬於阿爾及亞的宗教聖地,古代名城,座落在北非塞蒂夫省900多米高的山丘上,傑米拉遺址使阿爾及利亞成為了擁有世界上最壯觀羅馬遺址的國家之一。儘管這個遺址本身的佔地面積不是最大的,但它卻被保存完好,而且與之相鄰的博物館裡還收藏有極其精美的鑲嵌壁畫,這些工藝品經常被送到很遠的阿爾及利亞其他博物館展出。傑米拉也因擁有北非保存最完好無缺的古羅馬遺址而被萬眾所矚目。

傑米拉在公元一世紀被建成一個軍事要塞,但是根據傑米拉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土壤的肥沃度,這裡本該被開發成為一片富饒的農業用地,一世紀時,古羅馬人為了擴張領土範圍,顯示威力,開始在這兒建城,終於,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在現在的城南建造了一座廟宇,是一座用於紀念羅馬塞蒂米厄斯王朝的廟宇。走近廟宇,可以看到,這座廟宇三面都被圓柱和簷廊所環繞,院內則是舉行儀式的地方。傑米拉市內的廣場也是用來祭神的地方,西面是大教堂,北側則是供奉朱庇主神、天後朱諾以及智慧之神彌涅樂瓦的神殿。城內古跡眾多,還有保存完好的農神廟、塞維魯家族宗廟、城北大教堂等。

傑米拉城內有兩個廣場和一個可以同時容納3000人的歌劇院,只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由於這座城市的佔地面積實在是過於狹小,因此不得不把歌劇院和廣場建在了城牆外面,這樣看來,不免有點淒涼和被拋棄的感覺。後來,在傑米拉城內又新建了一個漂亮的洗禮池和一個莊嚴的長方形教堂。那個時候,是傑米拉城發展的全盛時期,人口急劇膨脹,而全盛之後往往是衰敗,兩百年後,傑米拉敗落了下來。十九世紀時,傑米拉古遺址的發掘工作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傑米拉博物館的入口相對於博物館內所容納的大量館藏來說顯得非常狹小,極不協調。博物館的三個房間都被裝得滿滿的,其中還陳列著前面所提到的鑲嵌畫和一些精美的大理石雕像,除此之外,還有油燈之類的生活器皿以及烹飪用具。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眾多的建築物之中,有一個名叫歐洲劇場的歌劇院,它的名字來自於劇場內的一幅同名的鑲嵌畫。踏入歐洲劇場的大門,可以看到劇場的場中建有一個精緻的庭院,周圍如同星辰般圍繞著18個小房間,這些房間內都裝飾有一些立柱,看上去並不突兀。除了歐洲劇場外,城中還發現了一個較大的洗禮池,這個洗禮池內的裝飾壁畫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就如新的一般。但是洗禮池的屋頂卻是後來修復的。有一點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洗禮池裡面的大浴室功能保存完好,至今仍能使用,因為在洗禮池內部的很多地方仍然可以見到供熱水循環的導管以及每個導管上帶有的兩個面板。在洗禮池的後邊,有一扇大門,通向先前的基督教區,這樣方便洗禮淨身結束之後,去教堂進行禱告。在傑米拉遺跡發現不久,傑米拉的周圍地區,就開始出現倒賣「古董真品」的現象。當然其中的很多所謂的古董根本就不是真的。

邦克達·阿讓國家公園

世界遺產的邦克達·阿讓公園,面積廣闊,風景優美,公園裡有兩個地帶:海洋地帶以及陸地地帶,這兩個地帶各自佔公園總面積的一半。所以,這也就使得公園內的景觀變得相對更複雜、也更有特色了,公園內的動物種類也更加豐富。

邦克達·阿讓公園處於撒哈拉沙漠與大西洋之間,是從撒哈拉沙漠到大西洋的一個過渡地帶,而該地也是唯一一個代表了撒哈拉大沙漠與大西洋之間過渡區域的典型。它有著星羅棋布的漂亮海島以及綿長柔潤的海岸線,有著大片撒哈拉地區粗獷的風沙地貌,又聯合了廣袤平坦而又濕潤的濕泥地帶以及在提德拉島附近形成的非常獨特、堪稱世界奇觀的潮浦地形。

邦克達·阿讓公園包括了大面積的島嶼以及沿海地帶,從撒哈拉沙漠吹過來的沙子覆蓋了公園的很多地帶,不用懷疑,這就是三毛所提到的「迎面如雨似的狂風沙」。在提德拉島上有許多的潮汐地和海岸沼澤地,被命名的島嶼總共有15個,面積較大的島嶼只有幾個,不算太多,其中提德拉島長35公里寬8公里,是最大的一個島嶼。布蘭克角和提米裡斯角之間的海水則很淺,雖然很淺,去游泳的話還是過於危險了。受旁邊撒哈拉沙漠的影響,公園內貧瘠的內陸地區時常有一些沙丘和沙石山,這些沙丘呈弧形,據說是因為「風吹擊成的」。公園內的懸崖處很高,也是極其危險的。在邦克達·阿讓公園內有一片三千多畝的紅樹林,非常耀眼炫目的紅色,這片樹林是過去這一地區潮濕氣候的見證,當時的邦克達·阿讓公園是撒哈拉地區的內河流入海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邦克達·阿讓公園恰好處於熱帶非洲與古北極雙重地貌的交匯處。從海島地區開始,途中經過濕泥地帶,最後到達海岸沙地的這一過程中,幾種喜光植被都可以在這裡生長,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在公園的陸地區域之中,撒哈拉植被也佔有著一席之地,這都要歸功於地中海氣候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邦克達·阿讓公園內還擁有大西洋東岸最北邊的紅樹生長區,其中有大約一半的沼澤紅樹生長在泥地邊緣,而另一半則生長在本土的海灣之內。

據鳥類專家估計,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鳥類通過大西洋遷徙路線往南飛行,以此來避開嚴寒的直接侵襲。其中,約有30%的大西洋遷徙鳥類會選擇在邦克達·阿讓國家公園內越冬,它們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涉水禽鳥越冬群,場面蔚為壯觀,令人驚歎;除此以外,這些越冬的鳥類還打破了另一個記錄,那就是它們的到來組成了世界上種類最繁多的築巢類食魚鳥群落,這使得在熱帶非洲以及古北極地區出現的至少108種鳥類被記錄在案,在這當中,邦克達·阿讓公園可謂功不可沒。成千上萬的黑燕鷗、紅鶴、灰千鳥等鳥類使越冬鳥的數量超過了三百萬隻,這也是邦克達·阿讓公園吸引旅客前往的原因之一。

最近,在邦克達·阿讓公園內又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遺跡,在屬於公園的一些海島上還發現了阿爾莫拉威德文明的痕跡,這些都將成為邦克達·阿讓公園的另一個魅力亮點,當然,也是吸引更多遊客的一個資源。

迦太基古城

不知不覺之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迦太基古城已有3000年的歷史,對於「迦太基」這個詞只要是稍微熟悉一點突尼斯的人都應該聽說過才是,畢竟,迦太基國際節與迦太基國際電影節的名字都是來自這裡。迦太基古城遺址坐落於比薩山頂,距離首都突尼斯市東北只有十幾公里,根據史料記載,迦太基舊城曾是古代迪鐸王朝的首都。整個迦太基古城的古跡範圍十分遼闊,其中包括了古羅馬人的祭壇、別墅遺址、劇場以及公共浴池和供古代軍用或商用船隻停泊的碼頭等。

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迦太基就發展成為了覆蓋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區的貿易帝國,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孕育出燦爛的文明。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被四處擴張領土、顯示國威的古羅馬滅亡,有失必有得,新的羅馬—迦太基城又在原來的廢墟上重建了起來,成為了僅次於意大利羅馬的第二大城市。現在的古城遺址主要就是這一時期的建築。

歷史上的迦太基帝國曾經勢力強大,是當時地中海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商業和農業的中心。那時的迦太基帝國疆土遼闊,威甲一方,繁榮富庶。迦太基古城的中心更是鳥語花香、景色優美。

迦太基古城遺址內發掘出了眾多的迦太基古建築,古城周圍是一座寬厚的城牆,雖然已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但依舊堅固、厚實、難以摧毀,整座城牆是由巨大的方形石塊砌成的。迦太基神廟由於地位的崇高,位於古城的中心,也是這裡最早的古建築,神廟高大宏偉、設計精巧,隱隱透露出一種莊嚴而不可侵犯的氣勢,是古希臘建築藝術中的精品及典範,如今,在神廟裡還可以看到許多大小不一的石棺以及一層層堆積著的石碑。

夕陽西下,殘日如血。今日的迦太基古城只剩下一堆殘垣斷壁,昔日的繁華風韻早已都被羅馬人付諸一炬而不復存在了。「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如今的迦太基城遺跡多數是羅馬人佔領迦太基時重建的。因此,今天的迦太基古城見證的不是「迦太基的正午」,而是「迦太基的黃昏」。

安東尼浴室是迦太基古城中的重要古跡之一,也許是考慮到汲水的方便,浴室緊鄰海邊而建,面積約0.035平方公里,是非洲最大的羅馬浴池。由於年代的久遠,浴室上部的建築物已蕩然無存,但通過留下來的遺跡可以看出,當年安東尼浴池的奢華與別緻。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位於浴室左側的馬加爾蓄水池至今仍保存完好。這個蓄水池規模巨大,蓄水量一次性可達3萬立方米,至今仍然可以使用。在安東尼浴室的周圍還有許多石砌的渡槽,這些渡槽也沒有遭到破壞,當年安東尼浴室就是通過這些渡槽將需要的浴室用水從60公里以外的扎古旺引渡過來的,說它是一項耗費巨大的工程也不為過。

◎特立獨行到極致

在撒哈拉沙漠定居的人是形形色色的,他們有他們的生活,他們也有他們的習俗,就像三毛在沙漠生活時對鄰居的評價:

「感謝這些鄰居,我沙漠的日子被她們弄得五光十色,再也不知寂寞的滋味了。」

這些人的生活習慣和性格都間接地向我們展現出了沙漠的另一面。

野蠻的婚禮

在撒哈拉,當地的撒哈拉威人結婚都很早,尤其是撒哈拉威的女性結婚更是早到不可理喻,甚至還是小孩的時候就要嫁為人婦:

「我們沉默地又喝了一道茶,最後我忍不住問罕地:『你不覺得姑卡還太小了嗎?她才十歲。』罕地很不以為然地說:『小什麼,我太太嫁給我時才八歲。』」

這種年紀在當時的中國,也只是作為童養媳而已。由此可見,撒哈拉威人的新娘有時候還真是小的離譜。

此外,撒哈拉威人結婚時的風俗也是非常特別的,特別到讓人有些無法理解,但這正是當地特有的民族風俗。首先是結婚前少女壓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誰,見面自然更是不可能(這到和中國古代封建時期挺像),而且通知女孩她要結婚這個消息的並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她的父母委託一個認識的朋友來告訴女孩,因為他們覺得這種事情是「不好直講」的,說這話的時候,不但不覺得自己迂腐,反而非常的理直氣壯。

在中國,男女雙方結婚時,男方應到女方家下聘禮,關於這點,撒哈拉威人也是如此,只不過,他們聘禮的含義要更多一層而已。

「在撒哈拉威的風俗,聘禮是父母嫁女兒時很大的一筆收入。過去沙漠中沒有錢幣,女方所索取的聘禮是用羊群、駱駝、布匹、奴隸、麵粉、糖、茶葉……來算的。現在文明些了,他們開出來的單子仍是這些東西,不過是用鈔票來代替了。」

之所以會收這麼多的聘禮,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婚後新郎是要住進新娘家的,而且要住滿六年才走這也是習俗。

接下來的一個月,撒哈拉威的準新娘就要開始做裝束上的改變了,

「不到一個月,姑卡的裝扮也改變了。罕地替她買了好幾塊布料,顏色不外是黑、藍的單色。因為料子染得很不好,所以顏色都褪到皮膚上,姑卡用深藍布包著自己時全身便成了藍色,另有一種氣氛。雖然她仍然赤足,但是腳上已套上了金銀的鐲子,頭髮開始盤上去,身體被塗上刺鼻的香料,混著常年不洗澡的怪味,令人覺得她的確是一個撒哈拉威女人了。」

這一個月的準備,也算是一種間接的婚前培訓吧。

結婚前一日,新娘是要離家的,只有到結婚的當日才由新郎將新娘接回來。這個時候新娘照例還是要打扮一番的,由新娘的母親以及新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來進行,首先要弄的是頭髮,這可是一項及其重大的工程:

「她的頭髮被放下來編成三十幾條很細的小辮子,頭頂上再裝一個假髮做的小堆,如同中國古時的宮女頭一般。每一根小辮子上再編入彩色的珠子,頭頂上也插滿了發亮的假珠寶,臉上是不用化妝品的。之後,再換上新衣服,也就是新娘裝,這是一條肥大的裙子,等姑卡穿上那件打了許多褶的大白裙子後,上身就用黑布纏起來,本來就很胖的身材這時顯得更臃腫了。」

因為在撒哈拉威人眼裡女子一定要胖才美,這也許和胖的人看上去比瘦的人更能多子多孫也有點關係吧。

結婚當天,新娘家會敲起羊皮大鼓,可能是起到辟邪的作用吧,不過節奏據說有點詭異:

「黃昏了,太陽正落下地平線,遼闊的沙漠被染成一片血色的紅。這時鼓聲響了起來,它的聲音響得很沉鬱,很單調,傳得很遠,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是婚禮,這種神秘的節奏實在有些恐怖。在打鼓的同時,女人們開始唱歌,歌聲實在是不好聽,她們隨著鼓聲開始唱起沒有起伏的歌,調子如哭泣一般。」

而男人們則在旁邊配合著拍手,這個過程會持續好幾個小時,一直到清晨三時就可以隨著新郎去迎親接新娘了。接新娘的時候,新娘要拚命掙扎反抗,拿當地人的話來說就是結婚不掙扎,事後要被人笑的,拚命打才是好女子。直到這個時候三毛開始不喜歡這個結婚方式了,之前的三毛對於這個婚禮是「幻想著,我正跑進天方夜譚的美麗故事中去。」而現在,三毛對這個婚禮是有點憤怒了。之後到了新娘家,還有一個名為「哭叫」的類似儀式一般的過程,說白了,這個過程就是「結婚初夜只是公然用暴力去奪取一個小女孩的貞操而已」,經過這個儀式之後,三毛徹底地憤怒了:

「我對婚禮這樣的結束覺得失望而可笑,我站起來沒有向任何人告別就大步走出去。」

之後就是婚禮的慶祝,要進行六天,六天裡都是同一個節目:吃喝唱歌擊鼓,而在這個期間,新娘是被隔離在屋子裡的,三毛曾去看望過姑卡,她的變化讓三毛驚訝:

「看見她過去胖胖的臉在五天之內瘦得眼眶都陷下去了,我心裡一抽,呆呆地望著她。」

這與未婚以前的姑卡簡直是判若兩人:

「那時的姑卡梳著粗粗的辮子,穿著非洲大花的連身長裙,赤足,不用面紗,也不將身體用布纏起來,常常在我的屋外呼叫著趕她的羊,聲音清脆而活潑,儼然是一個快樂的小女孩。」

相比之下,三毛與荷西的婚禮雖然簡單樸素,但卻溫馨感人。因為是在沙漠,所以舉行中式婚禮不太可能,只能舉行一個簡單的西式婚禮,按照西式婚禮的一般形式來說,結婚當天,新郎應該穿西裝,新娘則穿上純白的婚紗,但是對於三毛來說那一天,她和荷西的打扮實在讓人難以和結婚聯想在一次,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邊:

「我伸頭去看了一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藍的襯衫,大鬍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藍色的。我找了一件淡藍細麻布的長衣服。雖然不是新的,但是它自有一種樸實優雅的風味。鞋子仍是一雙涼鞋,頭發放下來,戴了一頂草編的闊邊帽子,沒有花,去廚房拿了一把香菜別在帽子上,沒有用皮包,兩手空空的。」

婚禮是在鎮上舉行,由於沒有車,兩人只好步行走到鎮上:

「漫漫的黃沙,無邊而龐大的天空下,只有我們兩個渺小的身影在走著,四周寂寥的很。沙漠,在這個時候真是美麗極了。」

婚禮由當地的法官主持,之後交換戒指,婚禮結束。

撒哈拉沙漠附近的城市,有很多不同的結婚習俗,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區的柏柏爾人居住地的「新娘市場」。每年的9月份一到,阿特拉斯山區就要開始為「穆塞姆節」做準備,這個節日的另外一個名字就是聖徒紀念日,同時,也是一個求偶盛會。節日期間,女方的家長或親戚領著準備出嫁的女子來到市場,而小伙子們則睜大自己的眼睛悉心挑選自己的意中人。女子們的打扮各不相同,待字閨中的未婚少女穿著鮮亮,戴著面紗,頭上披著圓形頭飾;而準備再嫁的寡婦則身著肅穆的服飾,也戴著面紗,只是披的頭飾換成尖頂的。求偶的男子可以主動與自己相中的女子搭訕,如果女子對他也很中意,就允許他握住自己的手。隨後,有專門的負責人在帳篷裡為彼此中意的男女填寫結婚申請表,由摩洛哥政府授權的代表簽字之後,婚姻正式生效。

內外兼修——獨特的沙漠洗澡方式

沙漠中居住的人們很少洗澡,通常三至四年洗一次,就連三毛的鄰居姑卡,結婚頭一天也還是不洗澡。

而沙漠裡用來洗澡的公用澡堂也是相當簡陋的,進入澡堂,首先看見的是一個小房間:

「那個小房間大約只有三四個榻榻米大,有幾條鐵絲橫拉著,鐵絲上掛滿了撒哈拉威女人的內衣,還有裙子和包身體的布等等。」

這裡就是脫衣服的地方,脫下的衣服則掛在鐵絲上。之後拿了空的水桶再進到另一個房間,整個澡堂的格局是「一節一節地,好似枕頭麵包一樣」,這個房間裡可以看到一口深井,有水從井口冒出來,洗澡的話用空水桶打水,然後直接往身上倒,這個房間裡的水是涼的,如果覺得冷,可以再往枕頭麵包的下一個房間前進,那裡有熱水。

進到熱水房:

「一陣熱浪迎面撲上來,四周霧氣茫茫,看不見任何東西,等了幾秒鐘,勉強看見四周的牆,我伸直手臂摸索著,走了兩步,好似踏著人的腿,我彎下身子去看,才發覺這極小的房間裡的地上都坐了成排的女人,在對面牆的那邊,一個大水槽內正滾著冒泡泡的熱水,霧氣也是那裡來的,很像土耳其浴的模樣。」

房間內的溫度很高,地面也很燙,三毛的腳被燙得不停地動來動去,她不明白,為什麼這麼燙的地面那些撒哈拉威女人還能直接坐在上面呢。之後,三毛看見這裡面的女人都是在用小石頭來搓澡的,這個過程讓她連吸氣都忘了:

「我看見每一個女人都用一片小石頭沾著水,在刮自己身體,每刮一下,身上就出現一條黑黑的漿汁的污垢,她們不用肥皂,也不太用水,要刮得全身的髒都鬆了,才用水沖。」

房間各處的衛生也不是太好,再加上在房間裡洗澡的女人都是好幾年才來一次,所以她們搓澡的景象實在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每在這個房間裡多呆一分鐘,三毛就越接近崩潰的邊緣:

「這個房間很小,沒有窗,加上那一大水槽的水不停地冒熱氣,我覺得心跳加快,汗出如雨,加上屋內人多,混合著人的體臭,我好似要嘔吐了似的。挪到濕濕的牆邊去靠一下,才發現這個牆上積了一層厚厚如鼻涕一樣的滑滑的東西,我的背上被粘了一大片。我咬住牙,連忙用毛巾沒命地擦背。」

最終,早已到達極限的三毛落跑了:

「我呆看著這可怖骯髒透頂的景象,胃裡又是一陣翻騰,沒法子再忍下去,轉身跑出這個房間」。

而撒哈拉威人的洗澡遠不止這樣,上面的澡堂是用來洗身體外面的,撒哈拉威人還有洗身體裡面的習慣,那麼這個裡面又是怎樣洗的呢?身體裡面的清洗通常是在海邊,那裡也有專門清洗的地方,遠看上去還不錯:

「藍色的海水平靜地流進一個半圓的海灣裡,灣內沙灘上搭了無數白色的帳篷,有男人、女人、小孩在走來走去,看上去十分自在安詳」。

但是近看又讓人震驚了,有點恐怖又有點噁心:

「這些女人將水桶內的海水提到沙灘上,倒入一個很大的罐子內,這個罐子的下面有一條皮帶管可以通水。一個女人半躺在沙灘上,另外一個將皮帶管塞進她體內,如同灌腸一樣,同時將罐子提在手裡,水經過管子流到她腸子裡去……水流光了一個大罐子,旁邊的女人又倒了一罐海水,繼續去灌躺著的女人,三次灌下去,那個女人忍不住呻吟起來,接著又再灌一大桶水,她開始尖叫起來,好似在忍受著極大的痛苦。我們在石塊後面看得心驚膽裂。」

灌一次就感覺很痛苦了,更何況這種痛苦遠遠不止一次:

「這樣一天要洗內部三次,一共洗七天才完畢」。

這種洗澡方式在撒哈拉被稱為「灌腸澡」,是一種在海邊盛行的習俗。之所以要這麼洗澡是有原因的,因為撒哈拉威女人以胖為美,並且這一風俗根深蒂固,所以每一個撒哈拉威女人都一直致力於怎樣讓自己更胖,那麼以胖為美與洗澡又有什麼聯繫呢?撒哈拉威女人認為想要胖就必須要多吃,如果連腸子都沖洗乾淨了,那麼胃口自然就好。肚子空空,也就會多吃,肥胖的日子指日可待。因此,「灌腸澡」在撒哈拉才會越來越流行,撒哈拉威女人的這招兒簡直是種創造!如今,已過去二十多年了,外界以瘦為美的觀念也在逐漸影響著撒哈拉的女人們,但不管是以胖為美還是以瘦為美,撒哈拉依舊是撒哈拉,這是不會改變的。

繁複的面面俱到——沙漠見面禮

雖然同屬撒哈拉沙漠地帶,但由於信仰不同、所屬國家不同、民族不同,使得撒哈拉沙漠附近的見面禮都各有特點,如果想要與沙漠居民們好好相處,學習他們的見面禮就是最佳的捷徑。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人是非常注重禮節和禮貌的。無論是在見面還是在分別時,一般都行握手禮,如果是與摯友見面,有時也行擁抱禮或貼面禮。阿爾及利亞人在與其他人見面時的問候以及祝願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話是:「願真主保佑你。」阿爾及利亞人十分的慷慨、好客,注意禮節。他們見面時,通常要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問候。他們還喜歡別人在他們的頭銜或職稱前面加姓,然後以此來稱呼他們。如果遇到客人來訪,主人總是很熱情地款待。當客人坐定時,主人通常要先習慣性地問一句:「請問要喝茶還是喝咖啡?」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在沒有喝到茶或咖啡時,客人是絕對不能匆忙起身告辭的。

在很多地方都有見面送花的習慣。阿爾及利亞也不例外,他們把花束扎得精緻而悅目,花朵的數目一般為雙數,拜訪朋友或是客人時,鞠躬並獻花,同時祝福一番,所有動作一氣呵成,這種舉動被通常視為是一種對待朋友和客人的熱情而又高雅的舉動。

在這裡,阿爾及利亞人恪守伊斯蘭教規,不吸煙,也不喝酒。因此,作為客人,如果主人不吸煙,也未請吸煙,則最好不要吸煙。

毛裡塔尼亞

毛裡塔尼亞人非常重視見面禮節,即使是一般的熟人見面,也要緊緊握住對方的手,熱情地與客人寒暄一番。

毛裡塔尼亞人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請客人喝茶,稱為「見面三杯茶」。在毛裡塔尼亞的家中沒有多餘的餐具,所有的食物均放在一個大盤子裡。用餐時,必須先洗手,然後用手抓著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手抓飯。左手被認為是不潔淨的,因此一定要切記,不可用左手抓食。

在毛裡塔尼亞,出訪一般不帶家眷,家裡來了客人,女人一般也不出來作陪。除非是非常熟悉的客人,女人才能出來陪坐一會兒。

男女見面,男子不可以主動與女子握手,如果女子認為對方是信得過的人,她會主動伸出9手來的。

與婦女交談時,千萬不要問她有幾個孩子,這個問題會讓她很生氣。

摩洛哥

摩洛哥人與客人相見或告別的時候,一般都習慣使用擁抱禮,握手禮在摩洛哥也是較為普及的。摩洛哥的女人與賓客見面時往往要施屈膝禮。

去摩洛哥的人家做客,在進入家門以前,客人應該主動提出脫鞋,而在進入清真寺時則必須脫鞋。

突尼斯

突尼斯人十分友好。熟人見面總要熱情打招呼,互相問候,經常還要說一連串的問候語。比如:「你好!」、「你身體好嗎?」、「向你致敬!」等等。吃飯以前則經常喜歡說「祝你胃口好!」;飯後則說「祝你身體健康!」等等,對於突尼斯人來說。客套話幾乎是不離嘴的。

在突尼斯東部的尼牙庫茨克姆人,村落與村落之間有著嚴格的規定。外村人進入另一村時,一定要向該村落打招呼,這樣才會免除不必要的誤會。而他們打招呼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竟然是用唱歌來表示,這就是當地人所說的「借路歌」。外村人進村時要一邊唱歌、一邊進村。本村人看到外村人唱著「借路歌」進村時,會禮貌性地點點頭,有時村裡人也會唱起和歌,以表示對外來人的歡迎。

在突尼斯的南部地區,當家裡來了客人時,飯後他們不會讓客人在家裡洗臉的,而是邀請客人去小河邊洗臉。不僅如此,主人還會親自捧一把清涼的河水潑在客人臉上,以此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有時甚至把客人的衣服都潑濕了,這時客人反而要向主人連聲道謝。

突尼斯的詩斐米德人遇到有客人來訪時,主人一定會拿出兩條蛇裝在客人的口袋裡,以此來體現自己對客人的盛情歡迎。這一黑一紅兩條蛇,黑的表示友好,紅的則表示歡樂。身為客人,不僅不能表示出恐懼以及厭惡,還應按照當地的風俗來向主人表示自己的謝意和高興,否則主人會認為你不厚道,甚至產生反感。

突尼斯的女青年,尤其是少女,都很喜歡別人當面誇獎她漂亮,既使是不太熟悉的人,只要讚美她,她也會極為高興的。

突尼斯人還喜歡鮮花,他們認為鮮花是友誼純潔的象徵。其中,他們最喜歡的花朵顏色有三種:紅、藍以及白,因為突尼斯人認為紅色象徵愛情,藍色象徵和平,白色象徵兄弟情誼。

◎戀戀沙漠

持續的旅途能帶給人心靈的成長,以前對此到並沒有任何感慨,但是一路的黃沙蓋地,季風在耳旁呼嘯,那種金色的震撼卻油然而生。有多少個日日夜夜我把自己想像成為一個真正的旅者,沿著駝隊走出的蜿蜒沙道,穿過滄桑而古老的沙漠古城,遊走於古代歷史與現代文明之間,想要像吉普賽人那樣放縱自己的雙腳,輕盈地踩著黃沙,清晰地打著鼓點,這一刻,無人是我的觀眾,讓我的靈魂在這舞步中得以釋放吧!如我,只是一個渺小而又脆弱的生靈,沙漠見證了我用生命灌溉而出的舞之花,沙漠不似海洋,卻滋潤了我在城市中已經乾燥許久的心靈之水,不知不覺間,讓我敢於正視自己的內心與情感,感覺到了自己的成長,於是期待著再次上路!

食之有味

沙漠的美食就如沙漠一樣,粗獷而感情濃重,大氣而又不失精緻,這些都是中國江南那些香軟小點所不可比的。一方水土在養一方人的同時,也在孕育著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三毛,非常直白的坦言自己對做家事的痛恨,但這並不影響她對煮菜的興趣,因為她認為做菜是一種藝術,經過三毛的巧手做出來的各種美食讓荷西欣喜不已,誠然,三毛在承認自己熱愛煮菜的同時,不也承認了自己也是名美食家嗎?如果不是因為遍嘗美食,那又怎能製作美食。撒哈拉沙漠雖然貧瘠,但是它的飲食文化底蘊卻極為深厚,饕餮之宴,現在開始。

烤全羊

「烤全羊」,最盛情的款待,只有在歡迎貴賓時才會出現的高級料理。是整個穆斯林世界的一道名菜,不過,依據地方的不同,還是各有特色的。要做好一道烤全羊,從原料開始就要十分講究,通常是選用兩歲以內的肥羔羊,殺後去羊蹄與內臟,再將各種調料細緻地混合成糊狀物,然後均勻的塗滿羊的全身,最後放入電烤箱,燜烤差不多一個小時左右直至羊肉變成金黃色為止,即可取出食用。有時,在偏遠的鄉鎮沒有電烤箱,可以用「囊坑」來代替,將羊放入其中,不斷翻動,直到烤熟。

薄荷茶

撒哈拉的居民們非常喜歡喝綠茶,他們煮出來的茶濃如咖啡,喝時,茶裡要加入少量的白糖和鮮薄荷葉,當然,加入的量多量少一切以個人喜好為主。這種薄荷茶味道香甜醇厚,略帶苦澀味。名字叫做「納納」茶,「納納」在當地語中就是「薄荷」的意思。

北非的薄荷茶堪稱世界聞名,是與藏族的酥油茶、蒙古的奶茶以及美國的冰紅茶齊名的世界四大特色飲茶方法之一。在撒哈拉地區,不論是在哪裡,上到政府機關或者跨國公司的辦公室,下到簡陋的施工工地或民房,都會看見有人在燒「納納」茶,甚至還有人會熱情地邀請你去喝上三杯,根據當地的禮節,客人一定要當著主人的面,將三杯茶分別一飲而盡,否則會被視為失禮的行為。

薄荷茶的製作也是很有講究的,一般都使用鋁質或銀質的茶壺,將水和綠茶放入後燒煮,水開之後再放入白糖,等到燒煮片刻後,高舉起茶壺往茶杯裡傾倒數次,以此來察看糖量的多少,等到糖量合適準備飲用之時,再放入備好的新鮮薄荷葉,即可飲用。這時茶的味道又香又苦又甜,再加上新鮮薄荷的清新爽口,好喝極了。

在撒哈拉以及附近的很多地方都非常缺水,蔬菜種植甚少,但是薄荷的種植卻是非常的普遍,很多地方都能找到新鮮的薄荷,因為量多,所以商店賣的薄荷也很便宜。

Cous cous

撒哈拉沙漠及周邊地區的一種主食,其實就是俗稱的「中東米」,在一個深口大盤tagine裡裝上北非的米食——粗粒小麥粉,然後用雞汁蒸熟後在上面輕敷陳年奶油再蒸,一直要反覆三次,這樣,雞汁的甜、奶油的香才能滲入,均勻分佈。這時將各式的肉類、蔬果以及湯汁淋上,米飯最後看起來是黃橙橙的,十分討喜,就像小米飯一般,三毛也很愛吃「cous cous」:

「阿里的母親捧著一大盤『古斯古』和濃濃的甜茶上來給我們吃。我用手捏著『古斯古』,把它們做成一個灰灰的麵粉團放到口裡去,在這樣的景色下,坐在地上吃沙漠人的食物才相稱。」

文中三毛所說的「古斯古」與甜茶就是撒哈拉沙漠及附近周邊地區人們的傳統食物之一——「cous cous」與薄荷茶,甚至可以說這兩樣東西是大部分非洲地區的傳統食物,只不過由於地域原因會在做法上有些許差別罷了。

「cous cous」吃到口裡感覺鬆鬆軟軟,沒有特殊的味道和感覺,但是卻十分爽口,不知不覺間就吃下了小半碗。雖然北非很多地區仍舊保持著傳統的「手抓飯」說法,但是現在人們早就已經使用碗碟和刀叉來吃飯了。

羊肉燉蔬菜

這是一道蔬菜和肉類合理搭配在一起的主菜,是在一種特殊的摩洛哥陶制廚具之中烹調出來的,通常都要燉幾個小時直到羊肉酥爛為止。

羊肉燉土豆飯

這道羊肉燉土豆也是在一種特殊的摩洛哥陶制廚具之中烹調出來的,用的是精挑細選的羊肉,通常也都要燉幾個小時直到羊肉酥爛為止,做出來的羊肉原汁原味,口感濃郁,土豆順滑,也是一道常備菜。

鹹橄欖燉雞肉

橄欖是非洲的特產,當作調味品用在肉菜裡可以壓制肉類原本的腥味,讓味道更為鮮美。這道橄欖燉雞便是取自這樣的道理,把精選出來的雞肉同橄欖放在特製的器皿中煮上一段時間,直至把骨頭裡的水都帶到湯裡為止。即可食用,一般的吃法是先吃完雞肉,之後,香濃稠厚的湯汁還可以用來蘸麵包吃。

飛塔(fetta)

摩洛哥式的泡芙餅,是一種餅的中間放上雞肉與牛肉〈或牛肉與羊肉〉,旁邊放置三角形的麵餅,再淋上香濃雞汁與葡萄汁雞肉佐食,製作這個餅時,由於麵粉中添加了無糖的奶水,所以烤好的泡芙餅散發出了一陣陣淡淡的奶香,吃時愈嚼愈有味,可以說完全迥異於其它的料理。

大酥餅

這種餅的外面是一層極薄而又酥脆的面皮,咬上去口感極好,酥脆鮮香,餅上還撒了一層糖粉,酥餅的裡面包有雞蛋、蔬菜、巴旦杏等餡料。一張大餅的直徑約為2尺、厚度2寸,可同時供七之八人食用。

齋月湯

這是一種糊糊狀的濃湯,湯裡面放有大米、肉丁、鷹醉豆以及各種香料,吃的時候再往湯裡擠一些鮮檸檬汁,這樣口感更佳。這種湯味道可口,能潤腸,由於加入了鮮檸檬汁,所以還能增加食慾。

苦中作樂

「一千零一匹馬」節

穿過號稱北非最雄偉古城門的巴博·曼蘇爾門,繞過古色古香、曲折狹窄的老城街巷,來到被宮殿高牆環繞的馬廄廣場,柳暗花明之中你便進入了一個騎士與駿馬的世界。馬是最著名的柏布高頭大馬,騎士是最剽悍的柏柏爾騎士,身穿傳統的雪白長袍,肩扛重達十多公斤的舊式火繩前裝槍,剎那間時光彷彿倒流數百年,回到柏柏爾騎士馳騁撒哈拉南北大地的歲歲年年。

整個賽馬節上最有氣勢的,要屬「組隊衝鋒」了。10人為一組的騎士們,列成一隊整齊的橫隊,在號令下達的同時吶喊衝出,騎馬奔馳一段距離之後再同時舉槍向天射擊,提前或延後開槍的就會被淘汰出局。由於舊式火槍既笨重又難操作,在顛簸的馬背上要想實現齊射難度極大,因此這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項目,最後的優勝者將會獲得最崇高的榮譽。

在歷史上,柏柏爾人曾經創造過盛極一時的馬背帝國。阿拉維王朝的開國君主尤其喜愛駿馬和馬術,豢養名駒500匹,並為這些名駒修建了豪華氣派的大型馬廄。在君主的影響下,原本就酷愛且擅長騎射的柏柏爾人熱情更甚,因此形形色色的賽馬節也應運而生,馳騁、列隊、馬上射擊等等,這些都是騎射民族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絕技。

如今的摩洛哥在非洲也算是屈指可數的富裕國家,在大部分地區,摩托車、越野車等交通工具代替了駿馬,成為了牧民們的日常交通工具,但向來注重傳統的柏柏爾人並沒有把賽馬廢棄,而是把賽馬當成了保持本色的重要形式。在本國,人們的結婚典禮上必須表演「賽馬秀」,這已經成為了一項傳統,「賽馬秀」上,騎士們橫槍縱馬,在新人和貴賓面前表演了馬上齊射的絕技,有幸入選的青年則會引以為豪。

之所以被稱為「一千零一匹馬」節,是因為「1001」這個數字在阿拉伯語裡代表「無數」的意思,實際上參賽馬匹不止1001匹,整個「一千零一匹馬」節一般要持續5天之久。這項活動早在路易十四時期就已經通過法國行吟詩歌的讚頌而廣泛傳播於歐洲,再加上有關方面特意包裝宣傳,賽馬節那天總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旅遊者,甚至就連那些笨重的火槍也成為了旅遊者們爭相購買的搶手貨;如今在歐洲,只有在博物館裡才能看到這種中世紀的武器了。

撒哈拉聯歡節

杜茲,最靠近撒哈拉沙漠的綠洲,被稱為撒哈拉的門戶與入口,這是一個被沙漠包圍的村鎮。到了每年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星期,這個小鎮,將被披上盛裝。綵帶、彩旗、用棕櫚枝搭建的凱旋門,當然還有載歌載舞的人們……國內外大批遊客屆時也蜂擁而來,使小鎮格外熱鬧歡騰。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上一年一次的難得盛會,這是有著死亡之海稱號的沙漠邊緣的狂歡節日——撒哈拉聯歡節。

眼前的沙丘彷彿大海的波濤一般此起彼伏,漫漫黃沙,金黃的沙粒,雪白的雲母,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黃白相間,慵懶地閃動著亮光。當你感到有點睏倦的時候,也許你能看到在低空中,或在天地相連的地平線上,隱隱約約地出現一排像是多層樓房的建築群在烈日下晃動著身影,或者是看到鬱鬱蔥蔥的綠洲以及波光瀲灩的湖泊,這就是傳說中的「海市蜃樓」。當你還沉浸在海市蜃樓幻景中時,所乘的越野車可能已經把你送到了一個真正的綠洲。好客的沙漠主人會熱情地把你請到帳篷裡,讓你品嚐新鮮的羊奶和椰棗。這裡就是杜茲,你將通過撒哈拉聯歡節,來體驗這場一切無極限的盛會。

撒哈拉聯歡節有兩項主要比賽,一個是被稱作杜茲國際能力與耐力比賽的賽馬,一個是被稱做「麥哈里」的駱駝比賽。沙漠的歷史是絕對離不開馬和駱駝的,如果想要重現這段歷史,並且確定它的根源以及復興它的價值,是離不開這兩種動物的。

賽馬比賽開始之前,參賽者要先列隊,就像是電影演員在等待電影的導演發出開始的信號,為了拍攝一個阿拉伯征服其他國家的鏡頭,或者也可以說他們是在經歷一場真正的戰鬥。整裝待發的馬匹都是光彩照人的,唯有它可以與那充滿求勝願望的臉以及燦爛的陽光媲美。比賽開始,賽手們在跑道上策馬奔騰,全程要經過四道「獸醫門」,這四道「獸醫門」是用杜茲當地的優質毛織品做成的。由於比賽跑道坎坷不平,一直延伸到沙漠之中,還要一直穿過黃沙和森林,因此比賽是十分艱難的,但同時,也是驚心動魄的。

為了確保賽馬的健康以及比賽中連續奔跑的能力,狂歡會的舉辦方特意設立了獸醫門以及獸醫診所,專門為比賽選手及其賽馬服務。在比賽的每個回合結束後有時會有40分鐘休息時間,這個時候,國際獸醫委員會的裁判就會淘汰任何不能繼續比賽的馬匹。比賽的優勝者將是在最短的時間裡跑完全程的騎手,在被授予的稱號之中還有給參賽馬匹的,也就是「最佳馬匹」獎。

在比賽的最後一個回合中,騎手們及其馬匹們都竭盡全力,最後一搏。他們運用那比美國西部牛仔還要嫻熟的動作拔槍向空中射擊。你會看到他們一次兩次地向空中旋轉著自己的槍支,動作頗輕鬆自如,又像是在跳拾柴舞。直到通過終點時,騎手們的嘴裡還在吟唱著:「我們緊張,像是騎在風上」。當然,賽馬在比賽中扮演著同樣重要的角色,份量絕不比騎手輕,在這舞蹈般的表演之中,與他們的騎手爭相獻藝。

在第一項比賽表演結束,第二項比賽還未開始之時,場中會有精彩的節目表演,表演結束後,第二項比賽開始,也可以說這是另一場精彩的演出開始了,人們的眼睛又被沙漠之舟的表演吸引住了。駱駝賽跑與賽馬一樣也是撒哈拉聯歡節的傳統節目之一。駱駝平時給人的印象是遲鈍而又安穩的,可是在一決高低、你追我趕的賽跑表演中,卻一反平時的溫和常態,猶如插上了翅膀或者裝上了一個馬達,疾跑如飛,有時時速甚至可達60公里。比賽一開始,身著民族服裝的騎手們就使勁一揮鞭,駱駝們便如離弦之箭一般,向著終點飛奔而去。

還有一種運動項目稱作「法爾加維也」,在阿拉伯語裡是值得一看的意思。這個運動項目的內容是由兩隻經過專門訓練的公駱駝進行格鬥。一隻公駱駝全身都在戒備之中,突然間頸、身並用,想以此擊倒它的對手,觀看比賽的人們圍成一圈為其助威。當兩頭勢均力敵的駱駝碰到一起時,戰鬥一觸即發,比賽開始的號令一響,便彼此不管不顧地開始瘋狂地嘶吼、追逐著,時而頭頂著頭,時而又腳踩著腳,時而脖子纏著脖子,張口互咬,總之一旦交鋒,兩隻駱駝就死死纏住對方不放,頗有一番不見輸贏誓不罷休的架式。幾秒鐘之後,為了不傷害到自家駱駝,在已看出勝負但將要分勝負之前,主人便會把它們架開。別開生面的斗駱駝比賽將聯歡活動推向了高潮。

除了兩場傳統比賽、斗駱駝、捕獵、劍舞、井邊吟唱、米阿加夫球(與曲棍球極為相似的比賽)、杜茲傳統婚禮隊伍、等待在熱灰裡燜熟的麵包等以外,撒哈拉聯歡節還特地邀請了一些傳統的手工業藝人前來為觀眾們獻藝表演。比賽的廣場上懸掛了各種宣傳畫以及標語牌,它們體現著人們的願望、變幻著沙漠的生活,撒哈拉聯歡節用幾個小時表達著數千年。

傍晚,夕陽向西緩緩傾斜而下,歡樂的夜晚延續著賽場上的火熱氣氛,人們的情緒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更加高漲。圍坐在熊熊的篝火旁,用來燒火的樹枝在火焰中啪啪作響,沒有人注意這些,因為人們正在欣賞奔放有力的阿拉伯舞蹈、悅耳動聽的民間音樂,同時,又不忘品嚐阿拉伯的傳統烤羊肉,在這無關風月的殘酷沙漠中盡情享受著這獨有的歡樂。整個杜茲小鎮沉浸在了歡樂與喜慶之中。

三毛的沙漠趣事

懸壺濟世的神醫三毛

當時三毛所在的撒哈拉是一個落後而貧瘠的地方,尤其是醫療設備方面,對於生活在沙漠中的撒哈拉威人來說有病不去看醫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特別是撒哈拉威女人,中國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的思想倒是深深的扎根於她們身上,並且一直努力的貫徹到底。

「想不到此地婦女全是我的同好,生病決不看醫生,她們的理由跟我倒不相同,因為醫生是男的,所以這些終日藏在面紗下的婦女情願病死也不能給男醫生看的。」

於是稍微具備點初級醫療知識,並且藥品配備齊全的三毛成了附近生病婦女的免費醫生。

三毛會治皮膚病,鄰居姑卡在出嫁前半個月出了點小毛病,腿上長了個小東西,而且那個小東西的體積與日俱增:

「初看時只有一個銅板那麼大,沒有膿,摸上去很硬,表皮因為腫的緣故都鼓得發亮了,淋巴腺也腫出兩個核子來。第二天再去看她,她腿上的癤子已經腫得如桃核一般大了,這個女孩子痛得躺在地上的破席上呻吟。」

看醫生是肯定不行的,這裡的女人就算病死也不找男醫生看病。於是,三毛突發奇想,用中國藥方黃豆來為姑卡治療,居然奇跡般的治癒了:

「那一日我將黃豆糊擦在姑卡紅腫的地方,上面纏上紗布,第二日去看癤子發軟了,我再換黃豆塗上,第三日有黃色的膿在皮膚下露出來,第四日下午流出大量的膿水,然後出了一點血,我替她塗上藥水,沒幾日完全好了。」

三毛救活了將死之人,當然,事實沒有這麼嚴重,也沒有這麼誇張。鄰居哈蒂耶的表妹來了,但據哈蒂耶說,表妹正在死去,所以需要三毛的幫忙。看到那個女孩時,的確是一副將死的樣子:「看見一個骨瘦如柴的年輕女孩躺在地上,眼睛深得像兩個黑洞洞。」但是除了比較瘦、比較虛弱以外,這個女孩一切都很健康。三毛知道了,這個女孩只是極度營養不良的典型罷了,餵飽就沒問題了。就這樣,神醫三毛又再次妙手回春。

三毛懸壺濟世了很長一段時間,當過接生婆,做過獸醫,甚至客串牙醫,每一樣都做的風生水起,不過最終,由於荷西的極力反對以及三毛自身條件的限制,三毛終於放棄了醫生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點,只不過多了些愉快的回憶。

蜜月旅行的甜蜜三毛

三毛與荷西結婚了,婚後的蜜月旅行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於是,兩人駕駛著租來的吉普車,出發了。

旅行的第一站是荷西的工作單位——德國克虜伯公司下屬的摩洛哥磷礦廠:

「坐在公司的吉普車上,我們從爆礦的礦場一路跟著輸送帶,開了一百多里,直到磷礦出口裝船的海上長堤,那兒就是荷西工作的地方。」

眼前的情景讓三毛聯想到了007,又把自己比做邦女郎,最後還不忘把荷西及其公司打趣了一番,非常吵鬧,也非常快樂。

終於,參觀完磷礦廠,蜜月旅行開始轉入正軌,真正的蜜月旅行開始了:

「結婚的蜜月,我們請了嚮導,租了吉普車,往西走,經過『馬克貝斯』進入『阿爾及利亞』,再轉回西屬撒哈拉,由『斯馬拉』斜進『毛裡塔尼亞』直到新內加邊界,再由另外一條路上升到西屬撒哈拉下方的『維亞西納略』,這才回到阿雍來。」

三毛把蜜月旅行的內容佈置的極為豐富,幾乎橫渡了整個撒哈拉:

「這一次直渡撒哈拉,我們雙雙墜入它的情網,再也離不開這片沒有花朵的荒原了。」

在蜜月旅行的途中,三毛和荷西遇到了各種各樣有趣的人和事,其中就包括邂逅火烈鳥:

「那個中午,我們慢慢地開著車,經過一片近乎純白色的大漠,沙漠的那一邊,是深藍色的海洋,這時候,不知什麼地方飛來一片淡紅色的雲彩,它慢慢地落在海灘上,海邊馬上鋪展開了一幅落日的霞光。我奇怪極了,細細地注視著這一個天象上的怪現象,中午怎麼突然降了黃昏的景色來呢!再細看,天哪!天哪!那是一大片紅鶴,成千上萬的紅鶴擠在一起,正低頭吃著海灘上不知什麼東西。」

三毛所說的紅鶴其實就是有名的非洲大紅鸛,也被稱為大火烈鳥。沒來得及拍照,紅鸛們就群起而飛之了:

「荷西不等我再說,脫下了鞋子朝海灣小心地跑去,樣子好似要去偷襲一群天堂來的客人,沒等他跑近,那片紅雲一下子升空而去,再也不見蹤跡。」

但是,當時那絕美的景象卻駐留在了三毛與荷西的腦海之中,不可磨滅:

「沒有拍到紅鶴自是可惜,但是那一剎那的美麗,在我的心底,一生也不會淡忘掉了。」

考試第一的忙碌三毛

三毛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子,這一點不僅僅表現在她的文學修養或是廚藝上,應該說她不管做什麼都很有才華,在開車上亦是如此。三毛沒有考過駕照,卻能用自學的駕車技術把車開的風生水起:

「對於開車這件事情,我回想起來總記不得是如何學會的。很多年來,旁人開車,我就坐在一邊專心地用眼睛學,後來有機會時,我也摸摸方向盤,日子久了,就這樣很自然地會了。」

一般很少有人能做到這點,因為別人無意間的縱容以及三毛的自欺欺人,所以她始終沒考駕照:

「這些交車給我的人,總也忘了問我一個最最重要的問題,他們不問,我也不好貿然地開口,所以我總沉默地開著車子東轉西轉……因為車開得很順利,也從來沒有人問起我駕駛執照的事情,我不知不覺就落入自欺心理的圈套裡去,固執地幻想著我已是個有了執照的人。」

終於在父親與荷西的雙重「威逼」下,三毛開始了她的考試之路,一切只為能爬上天梯。

就算是在撒哈拉這樣一個地方,沒有多少紅綠燈,沒有多少汽車,沒有多少交通警察,甚至沒有多少交通規則,但是駕照仍舊還是不好考的。決定考駕照時,首先應該去當地的汽車學校報一個培訓班,教授駕駛技術,之後由駕校來幫你向當地的駕照考核機關申請考試,這點與國內沒有什麼差別。在汽車學校報名學車的人一向是很多的,並且交通警察也會經常在學校裡出現,三毛曾被警察發現她根本沒有駕照,但還一天到晚卻都在開車,不過幸運的是三毛當時沒在車上,警察想罰也罰不了。考試前有兩門科目要學,一門是實際操作課,一門是交通規則學習課,在實際操作課上,如果你原本就會開車的話,你的教練會很輕易地就讓你翹課了,三毛就毫不猶豫地翹課了,因為白天學車真的很不舒服:

「正午的沙漠,氣溫高到五十度以上,我的汗濕透了全身,流進了眼睛,沙子在臉上刮得像被人打耳光。上課才一刻鐘,狂渴和酷熱就像瘋狗一樣咬著我不放。」

至於交通規則學習課,由於老師對中國文化充滿了濃厚興趣的關係,基本上變成了三毛每天教授老師中國文化知識。

考試的第一項是筆試,有十五分鐘的時間答題,筆試過關,才能進行下一項考試,通常筆試過後,只能剩下不到一半的人了。三毛的筆試通過的很烏龍:

「問了兩大張紙,都是諸如此類的瘋狂笑話問題。我看了考卷,悶笑得快嗆死了,閃電似的給它做好了。最後一題,它問:你開車正好碰到天主教抬了聖母出來遊街,你應該(一)鼓掌,(二)停下來,(三)跪下去。我答『停下來』,不過我想考卷是天主教國家出的,如果我答—『跪下去』,他們一定更加高興。這樣我就交卷了,才花了八分鐘。」

第二項是「場內車試」,這項考試的內容又多又雜:

「換檔,再換回檔,停車,起步,轉彎,倒車如注音符號Λ形,再倒車<字形,開斜道,把車再倒入兩輛停著的車內去把自己夾做三明治的心;過斜坡,煞車,起步,下坡,換檔……」

這一項三毛沒這麼好運:

「我這麼高興,一時不知道發了什麼神經病,突然回身去看主考官坐著的塔台。這一回頭,車子一下滑出路面,衝到粼粼的沙浪裡去,我一慌,車子就熄火了,死在那兒。鼓掌的聲音變成驚呼,接著變成大笑,笑得特別響的就是荷西的聲音。我也忍不住笑起來,逃出車子,真恨不得就此把自己給活活笑死算了,也好跟希臘諸神的死法一樣。」

第二次考試三毛順利通過了第二天;接著是第三項:路考。考試內容與國內差不多,考完試之後,會發臨時執照給考試通過的人,一直到下發正式執照為止。

改造住房的主婦三毛

初到撒哈拉的三毛在荷西的帶領下參觀了他們的新家:

「地是水泥地,糊得高低不平,牆是空心磚原來的深灰色,上面沒有再塗石灰,磚塊接縫地方的干水泥就赤裸裸地掛在那兒。抬頭看看,光禿禿吊著的燈泡很小,電線上停滿了密密麻麻的蒼蠅。牆左角上面有個缺口,風不斷地灌進來。打開水龍頭,流出來幾滴濃濃綠綠的液體,沒有一滴水。」

為了不讓荷西傷心,三毛只在內心把這個房子稱為「灰暗的家」,並決定要慢慢地佈置它。首先買了必須的生活用品及小傢俱,「東西貴得令人灰心。」三毛終於知道了在沙漠生活的不易,但沒有退縮:

「撒哈拉沙漠是這麼的美麗,而這兒的生活卻是要付出無比的毅力來使自己適應下去啊!我沒有討厭沙漠,我只是在習慣它的過程裡受到了小小的挫折。」

做傢俱的木料很貴,而且還缺貨,於是三毛就向五金店的老闆討了一堆原本用來裝棺材的木箱,沒花一分錢。最後在荷西的巧手和三毛的努力經營之下,這個家有了很大的改觀:

「我們正式結婚的時候,這個家,有一個書架,有一張桌子,在臥室架好了長排的掛衣櫃,廚房有一個小茶几塞在炊事台下放油糖瓶,還有新的沙漠麻布的彩色條紋的窗簾。」

屋子裡外的牆壁也被荷西都刷成了潔白,乾淨而清爽。

三毛開始發揮她做手工的天分了。首先要做一個沙發:

「我用空心磚鋪在房間的右排,上面用棺材外板放上,再買了兩個厚海綿墊,一個豎放靠牆,一個貼著平放在板上,上面蓋上跟窗簾一樣的彩色條紋布,後面用線密密縫起來。它,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的長沙發,重重的色彩配上雪白的牆,分外地明朗美麗。」

然後再油漆書架,使它看起來更加的厚重而精緻,荷西送的駱駝頭骨放在書架上成為了一個特別的裝飾品。之後三毛又做了許多東西,順便也充分發揮了她的拾荒能力:坐墊、插花的小瓶以及古怪但特別的裝飾小物:

「用舊的汽車外胎,我拾回來洗清潔,平放在蓆子上,裡面填上一個紅布坐墊,像一個鳥巢,誰來了也搶著坐。深綠色的大水瓶,我抱回家來,上面插上一叢怒放的野地荊棘,那感覺有一種強烈痛苦的詩意。不同的汽水瓶,我買下小罐的油漆給它們厚厚地塗上印第安人似的圖案和色彩。」

荷西除了做大件傢俱以外,又被三毛逼著用鐵皮和玻璃做了一盞風燈,甚至被迫與三毛拾荒到了總督家的後院,為了三毛喜愛的綠色植物。

遠方的家人和朋友寄來的東西,也成為了新家的一部分。用來鋪桌子的細竹簾卷、中國棉紙糊的燈罩、陶土的茶具、大卷的現代版畫、大堆的書籍、怪裡怪氣的海報、中國書法以及大堆的衣服。終於,三毛的小家基本成型了。

「這樣的家,才有了精益求精的心情。」

東西越來越多了,錄音機、電視、無意中從墳場買來的個性石刻等等,家也越來越像家了。

「屋頂的大方洞,不久也被荷西蓋上了。我們的家,又添了羊皮鼓,羊皮水袋,皮風箱,水煙壺,沙漠人手織的彩色大床罩,奇形怪狀的風沙聚合的石頭——此地人叫它沙漠的玫瑰。我們訂的雜誌也陸續地寄來了,除了西班牙文及中文的之外,當然少不了一份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

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三毛與荷西的家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藝術宮殿,對於這個家,外邊的人也是好評如潮,諸如「全沙漠最美麗的家」,「你們把美麗的羅馬造成了」等等評價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