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聽余秋雨講文化 > 第四章 提煉人性溫度 >

第四章 提煉人性溫度

人性,實在是個古老的話題,也是個答案眾多的話題。孔子曰性相近,承認有人性,但未說人性是什麼;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告子說無所謂善惡,又說食色性也,等等。人性,顧名思義,就是指人的本性,是指人之所以為人應有的正面、積極的品性,比如慈愛、善良等品性。人性是目的與智慧的統一體,是運用自身智慧以實現自身目的的過程。藝術批評的任務,就是到作品中去發現、命名這樣的人性概念。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精神和體魄總是矛盾,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識和遊戲總是對立,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這顯然是一個具有人類文化普遍性的問題,余秋雨先生正是希圖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人格的尋繹,從中獲得有益的啟迪,不僅在人類文化意義上,更重要的是在現實文化人格的選擇和塑造上,有助於我們走出當前迷亂的窘境。

在人類的眾多情感中,親情總是被列為最穩固和最美好的感情之首。她是情感世界裡最美好的玫瑰,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謹慎財富。「問世上有幾多愛,流露無限美善象,世間舐犢情深,永不改變……俗世幸有這種愛,流露人類至善,能在這哀樂人生,令我心內暖。」《道德經》有云: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大愛不言,最偉大的愛是用言語無法表達的。友誼是一種溫靜與沉著的愛,為理智所引導,習慣所結成,從長久的認識與共同的契合而產生……人生不能沒有朋友,生活不能沒有友情,沒有經歷過友情歷練的人是寂寞的。也許對於友情的渴求正是源自於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寂寞。友情的需要產生於寂寞感,而寂寞感更多地產生於心靈的距離。寂寞賦予了我們太多的靈性,是創作的源泉,也是漂泊的伊始。人一生下來就注定是流浪者,在生命中流浪,在死亡中解脫。離開熟悉的一切去熟悉陌生的一切,將命運做一次放逐,也許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品咂出親情、友情、寂寞的真正涵義;才會明白,在漂泊的日子裡,對家的追問和懷念是永恆的。「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們歷史學家忽視了。」他們就是小人,小人可憎,小人可恨,小人在中國歷史上都佔據了重要地位。他們的伎倆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地「鑒賞」和「領悟」。

我們有很多種詞彙來描繪心靈上的震撼,比如說感動、寂寞、人性……人類一直是在不斷地追求物質和精神中獲得進步,這種追求的過程就是生活。而完整的人生正是把精神和物質的追求都統一起來,從而變得和諧。余秋雨先生正是以這種看似平淡的筆調在闡釋著人性中最深刻的美與醜,出色地完成了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和詮釋。

在親情中品咂愛

◎親情無價,時不我待

大概是教育所致,我一直相信,家庭親情,應該讓位於社會大道。歷盡災難方才明白,家庭親情本是社會大道,尤其在家破人亡、飢寒交迫的時代,更是這樣。

——《那一疊紙條》

余秋雨先生在《借我一生》整本書中,一直在表達他濃濃的感恩之情。感恩的對象,包括父母,包括叔叔,包括遭遇,包括上天,鴻蒙而又偉大。在談到為什麼書名取作「借我」一生,而不是其它的時候,余秋雨先生說「我的一生其實是長輩們不斷地在向上天,向大地,向空間,借取著什麼東西……」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親情,這個看似讓人感覺溫暖的字眼,有的時候,卻很容易被人遺忘。親情是人世間最真切、最樸素、最珍貴的感情。在人類的眾多情感中,親情總是被列為最穩固和最美好的感情之首。她是情感世界裡最美好的玫瑰,是人生必不可少的謹慎財富。在漫長而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它對人一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難以替代的滋潤和營養。因為親情是偉大的,因此我們感恩親情。同時,親情也是非常脆弱的,她往往由於一場災難、一個人、一句話而支離破碎,因此我們珍視親情。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有一次在飛機上接受意大利《機會》雜誌記者採訪。記者問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麼?」比爾·蓋茨出乎記者意料的回答: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蓋茨的回答讓很多人怦然心動,人們沒有想到擁有如此多金錢的他竟會發出這樣的感歎。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非常清楚:時不我待!如果等到你真正擁有了可以孝順能力的時候,可能已經為時已晚。有的父母可能吃不動了、也穿不了了;有的父母也許早已遠離塵世。正如古人的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孝道是建立在人權、平等和人性、親情基礎之上的。「百善孝為先」,孔子對儒家提出的孝道闡述非常精闢,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語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孔子說過要孝對父母,孝對兄長,這是仁的根本。儒家哲學注重人的自身修養,要求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客觀上講,孔子所宣傳的孝來源於奴隸社會,在當時是一種維護奴隸制度秩序的工具。《孝經》裡面曾經說過孝是天經、地義和人的基本行為。天子要維護諸侯地位,老百姓要好好地侍候父母,其中規律顯而易見。孔子在其基礎上,講它發揚光大並有所推廣,便有了所謂的孝順之道。

孔子生活的時代,社會秩序的維持要靠一家一戶的男耕女織,那麼家庭秩序靠什麼維持?孔子認為,那就要靠父母對兒女的慈愛,兒女對父母的孝敬。長幼有序,父親像個父親,兒子像個兒子。父慈子孝,原本就是人的天性。孔子只不過是賦予了它們社會價值,並且反過來作為道德規範,規範著每一個人的家庭行為。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見,孝不是空泛的、隨意的,必須受禮的約束,依禮而行就是孝。子又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可見孝的內容不僅指家庭生活,還應包括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實現人生價值,為父母解憂,為家庭增光。

《新三字經》裡有一句:「能溫席,小黃香,愛父母,意深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湖北省一位因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孩子。他九歲時,不幸喪母,小小年紀便懂得孝敬父親。每當夏天炎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當時有「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讚譽。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長大以後,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傳。

在「孝」這個會意字中,上部偏旁是「老」,下部偏旁為「子」,表示上下連續,無有終始,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所以,中國文化是建立在孝道基礎上的。「百善孝為先」道出了中國文化的核心,一部《孝經》為諸經之經中之經。孔子把「孝悌」置教育之首,《禮記》第一篇「吉禮」講祭祖,談的就是孝道。而「忤逆不孝」在古代刑典中被列為重罪。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在先哲們的情懷和視野裡,人與人、人與天之間的和諧共處就是天地間最奇妙的樂章。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親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只有愛父母,才會愛祖國,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但時代發展到今天,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四處奔波的人們幾乎忘記了古人的遺訓,忘記了親情的意義,親人之間的情感正在被有形無形的代溝所取代,親情正隨著歲月的流逝被漸漸淡忘。

沒有親情的人是可悲的。因為親情和你的生命一起誕生。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再到到伊呀學語……親情一直伴隨著生命成長。沒有親情的人,是讓人不恥的。易牙是我國春秋時期一位著名廚師,齊桓公對他的廚藝非常讚賞。就在齊桓公吃膩了美食而索求人肉時,易牙把自己的兒子蒸了,把肉獻給齊桓公以示忠心。齊桓公很感動,管仲卻嗤之以鼻,認為虎毒還不食子呢,如此毫無親情的人能有忠心嗎?後來,易牙害死了齊桓公,證實了管仲的判斷。

中國人處朋擇友,或欲知一個人對公眾是否真有愛心,傳統做法是先觀察其對父母的態度。《孝經》載有「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親他人者,謂之悖禮」。很難設想,假如一個人對父母都不敬或是留一手,其對社會又有多大誠意!這樣的人即使對朋友顯示出一時的熱情關愛,最終必定受利益驅使。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天道不會變;不管你身份地位或意識形態、宗教信仰如何,孝敬父母這條天道,不可悖忤。

「百行之首,以孝為先」,「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關愛親人,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一個從小就不懂得關心父母、缺乏家庭責任感的孩子,長大後又怎能做到關心他人、對社會盡責。我們的家庭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熱情奔放、對未來充滿希望的青春少年,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有事業心、有責任感、對祖國忠誠的未來建設者。可是,在當前,親情教育處於一種被忽視的地位。為生活而忙碌的父母一直不曾停下腳步,坐下來陪陪子女;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子女們對父母的含辛茹苦視而不見,對於父母的訓導和忠告置罔若聞,媒體經常報道的一些人和人之間缺乏真誠、關愛和信賴的事例,一些不文明、沒有道德的行為等,對他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心理專家胡慎之指出,親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孩子正常人格形成的重要一環。而進行親情教育,最重要的,是對家長的親情教育,家長要首先明白什麼是親情,才能去教育孩子。把太多大人的個人的意願放在孩子身上,或者要孩子違背自己個人意願去迎合大人,這不是親情。親情是在孩子要成為自己時,父母能夠坦然接受,給予足夠的支持和空間。而從孩子這一面來看,親情不是一種技能,它是人的一種自然能力,是一種體驗,一種感受。它要求有一個氛圍、一個環境來成長,所以,親情教育是父母教育,有一對不懂感恩的父母,就很難指望孩子會感恩。蕭伯納有這樣一句格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人們。」親情正如同我們手中的火炬,代代相傳。余秋雨先生曾感慨「母親對我的影響很大」。「我覺得在這位老婦人的身上她曾經有過極奇美麗的文化的夢,所以我看到我的媽媽的時候,我就覺得有的時候產生我的文化的某種使命感就是她這個夢,當然很短暫也很朦朧,但是在我身上有點實現,我也要對得起我的媽媽,所以我的很多事情都和這個有關……」

在災難中,情感是人們得以重新站起、再次團結的重要因素,而親情則是家庭的核心凝聚力。無論是在地震災害,還是在其他災禍之中,親情永遠是人們心靈和肉體的歸宿。我們在災難中看到了親情所展現的最人性的一面。

當年,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背影》,以平樸的文字,洗盡鉛華的筆調,將父愛情深原態原貌地呈現於人眼前,感動了無數的讀者。如今,《背影》發表已經五十多年了,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在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仁」和「孝」是基本的家庭倫理。正如孟子所說:「幼而知愛其親,長而知敬其兄」。加強親情教育,培養孩子做人的素質,在實踐中體驗人性的本質,不僅是孩子、家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關愛親人做起,進而愛他人,愛社會,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予人玫瑰,手留餘香

奉獻與回報無關,就像慈善與金錢無關。毫無利益的付出,才是真正的奉獻。

——余秋雨

余秋雨先生認為,愛不能拘泥於父母之愛、親友之愛,而是一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博愛。也就是對不認識的人也會由衷善待,對不干己的痛苦也會同樣悲哀。

愛作為人類的一種美好情感,它包括的範圍非常廣泛,如親情之愛、朋友之愛、異性之愛、社會大愛等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愛,由於所愛對象的不同,情感的性質和表現方式也就有所差異,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以真純的情感去祝福所愛的人生活得幸福,並以自己的行為參與到這一創造幸福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愛與對方的愛融為一體,在一個真善美的境界中,完成生命的昇華與創造。

愛是人類的美德,愛與善良常常聯繫在一起的。不管是何種意義上的愛都包含著善良的因素。人們常說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這顆善心是愛產生的最基本的條件。莎士比亞曾說過「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在這種善心中對生命自然會生出無限的愛意,去求得人的情感與外部世界共同建構起美好和諧的境界。余秋雨先生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善的承載體,因為點點滴滴的善才有了我們。我們應該來傳遞善良,傳遞大愛。在傳遞中,善和愛的火苗看似點燃別人,實則點燃自己。」

縱觀上下五千年歷史,司馬遷受辱宮刑,奉獻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王昭君出塞和親,奉獻出青春和親情;韓非子被秦拘禁,創作出《說難》、《孤憤》。他們在奉獻、傳遞大愛的同時,也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收穫了人生的真諦。他們也讓我們明白了人類發展的真正動力——愛。它拒絕殘暴,維護美好,它的力量有時能夠變得非常強大,化干戈為玉帛,使邪惡的人受到感化也變成一個富有愛心的人。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中,無數次描述過愛的力量。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慘世界》就有這樣一個片段:主人公冉阿讓因為偷取一塊麵包而被判在法國南部土倫苦役場服役十九年。結束苦難獲釋後的冉阿讓在前往指定城市的途中疲憊困頓不堪,他推開了當地受人尊重的主教大人米裡哀的大門。好心的主教大人收留了冉阿讓,並留他在此過夜,卻不曾想,冉阿讓竟然把教堂的銀器偷走潛逃。當被抓回來的冉阿讓站在米裡哀的面前時,主教大人善意的謊言讓冉阿讓倖免再次被捕。感恩於主教大人的恩惠,冉阿讓來到蒙特勒小城後化名馬德蘭,從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十年後,憑借自己一手辦起的玻璃首飾生產工廠,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以慈善聞名。

米裡哀想過讓冉阿讓做什麼回報嗎?沒有,可是冉阿讓一直記得主教的愛與仁慈,並將其發揚光大。這正如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提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也是社會大愛的實踐途徑。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最大的禮物是寬恕,最善良的行為是奉獻,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給予,原本是快樂的事,而一味渴求著回報,便將這份快樂變成了痛苦。有些時候,我們太過在意於自己的感覺,卻忽略了這裊裊的香氣。

於丹教授的論語心得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人不僅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常說,予人玫瑰,手留餘香。其實,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內心充滿幸福感」。其實,有的時候,你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也許就會在你的人生歷程中種下一個福音,而在你沒有預期的情況下會給你一個回報。這並不是佛家的因果報應說,而是人之常情。

托爾斯泰曾寫過一則小寓言,說有一位國王每天都在思考三個最最終極的哲學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什麼人最重要?什麼事最重要?什麼時間做事最重要?就這三個問題可難壞了舉朝的大臣,沒人能夠回答。國王非常苦悶。

有一天,國王出去微服私訪,走到一個很偏遠的地方,投宿到一個陌生的老漢家。半夜裡,他被一陣喧鬧聲驚醒,發現一個渾身是血的人闖進老漢家。那個人說,後面有人追我。老漢說,那你就在我這兒避一避吧,就把他藏起來了。國王嚇得不敢睡,一會兒看見追兵來了。追兵問老漢,有沒有看到一個人跑過來?老頭說,不知道,我家裡沒有別人。後來追兵走了,那個被追捕的人說了一些感激的話也走了。老漢關上門繼續睡覺。

第二天,國王就問老漢,你為什麼敢收留那個人?你就不怕惹上殺身之禍?而且你就那麼放他走了,你為什麼不問他是誰呢?老漢淡淡地跟他說,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刻不能拖延。

那個國王猶如醍醐灌頂頓時大徹大悟,他那三個久思不解的哲學問題,一下都解決了。老漢是在非常情況下救了別人的性命,而那個人與他不曾相識。他是在隨時、隨地的給予別人以幫助,做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

成全別人,其實也是在成全自己。在成全別人的同時,我們不但能在內心產生一種由衷的幸福,而且也會受到他人的尊重。而我們的幫助也會像接力棒一樣傳遞下去,在我們遇到困難和無助時,我們也會受到他人的成全,我們也能感受到自己成全別人時的那種溫暖。

同情也是一種美德,它是由人們愛的本能中派生出來的一種感情,人們往往是在同情心發揮作用的時候,做出了奉獻的舉動。真誠的同情能給弱者和貧窮者以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這種幫助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在一個人的心靈中撒下了愛的種子,使一個人明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災難、自私、冷漠之外,還有一種溫暖和關懷。這種溫暖可能對給予者來說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對被給予者來說卻能享用一生。正如一首歌裡所歌頌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但是,同情不等於「施捨」、不等於「恩賜」,如果同情沾染上了這種色彩,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同情之愛,反而成為一種表演或炫耀。我們常說「同情心」,同情與「心」相聯,才是一種真同情,與「心」無關的同情是令人厭惡的,因為沒有「心」的同情,往往對被接受者來說就構成了人格上的不平等。雖然有時接受者迫於生存壓力也會無奈地接受這種同情,但在精神上他會感受到強烈的屈辱。此外,同情之愛是一種善良的美好的情感,必須是對真正需要同情的人施用才有意義。如果不分是非,不辨真偽地濫用這種同情,不僅會危害社會,也會危害自己。《伊索寓言》裡農夫和蛇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對於那些惡人、壞人濫施同情,雖然你是發自真心的,但對方卻會借助你的同情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適得其反,失去了同情之心的意義。

在世界上存在著太多的自私、冷漠、殘酷,它們無時無刻不在敲打著我們的心坎,阻礙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時,愛就是克服自私、冷漠、殘酷的有力的內在力量,只有通過它才能真正地走向美。余秋雨先生說過:助人不應隨著他人的沉默而沉默,不能因群體自私的腳步而停步。

人的一生,不可能孤立於社會和他人,他需要有他人的關愛與幫助,同時他也應該為他人付出自己的愛。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沐浴在真正的愛之中,從小有偉大的母愛所籠罩;長大後漸漸被友情之愛、師生之愛、社會之愛所推動、所鼓舞,再成長就會被異性的愛所吸引,會進一步發展為美好的愛情……但你想過沒有,所有的愛中,還有一種與人類互助本能最相關連的——人類之愛。

茫茫人海,大千世界。人類永遠在互相幫助的氛圍中進步和發展,因此,愛作為人類一種美好的情感也不是嘴上說說而已的美好言辭,它應該是更加具體、真切地落實到日常生活的互相幫助行為中去,去關愛每一個你所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同情他們,幫助他們擦乾生活帶給他們的眼淚。如果我們都能向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奉獻我們的一顆愛心,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快樂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別人,如果我們都能用一顆真摯善良的心為全世界的人類祝福和祈禱,這個世界將是多麼地美好!幸福的香味、關愛的美麗將會把我們縈繞。

回望我們生活的社會,生命中有不少匆匆過客。但是人們卻不曾忘記留下自己的一份愛,一份幫助。內心的豐厚積澱來源於愛,美麗便也會因為愛而散發至全身。有愛,才有奉獻;有奉獻,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美麗。這個世界需要愛,需要美麗,她作為人類一種普遍的倫理原則,是一個人對社會、人類、自然最基本的情感態度,它在我們生命中播種、萌芽、生成,使生命具有詩性的美麗光輝。

無所求的真朋友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不管你今後如何重要,總會有一天從熱鬧中逃亡,孤舟單騎,只想與高山流水對晤。走得遠了,也許會遇到一個人,像樵夫,像路人,出現在你與高山流水之間,短短幾句話,使你大驚失色,引為終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注定會失去他,同時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

——《關於友情》

我們生活在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不光有著美麗的風景,同樣也有著不同個性、不同氣質、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會與很多人相識、相遇。有些匆匆而過,有些相交、相知,還有一些是相交過後的老死不相往來。不知道為什麼,每每談到人,總是會想到友情。想到友情,總會聯想到「高山流水」四個字,似乎只有這四個字才配得上純粹的友情,也只有它,才可以稱之為友情。

「高山流水」的故事最先出自鄭國人列禦寇的《列子·湯問》,大約是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成書於大約公元前三世紀的《呂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類似的記載,內容與《列子》的記述大致相當,但交代了結局。《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明朝人馮夢龍所著的《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便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這篇短短的小說中把這個故事講述的更加蕩氣迴腸。

兩千多年前一個細雨淅淅的黃昏,一個被稱作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古琴家——俞伯牙,和另一個可以被稱作是我國最早的音樂鑒賞家——鍾子期,在漢江岸邊邂逅了。荀子在《勸學篇》中曾高度評價過俞伯牙的琴藝,說:「昔者匏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意思就是說:匏巴鼓瑟時,連水裡的魚都要越出水面傾聽;伯牙彈琴時,正吃草料的馬也仰首而聽。可見其琴藝之精湛,而子期竟然能聽懂曲中深意,稱其為音樂鑒賞家亦不過分。

就在那天夜裡,彈琴的是俞伯牙,聽琴的是鍾子期。一個是晉國重臣,一個是山間樵夫。巨大的門第差異、身份差別,並沒有成為它他們聲氣相投、肝膽相照的障礙。相反,他們因為不同的閱歷、不同的際遇而相互啟發、相互砥勵,結為知音。留下「美哉洋洋乎,意在高山!」「美哉湯湯乎,志在流水!」的千古絕唱。留下的,還有那個千古未能實現的一年之約。

第二年,子期因伯牙的賞識而努力學琴,導致英年早逝,未能赴約。為尋找這位知音,不遠萬里而來的伯牙,見到的只是一座孤墳。為了紀念和哀歎這位知音,伯牙在墳前,再一次演奏了他們初遇時的那首曲子。奏畢,伯牙淚流滿面。隨著一聲長歎:「從此知音絕矣!」伯牙摔斷瑤琴於子期墓前的石頭,發誓終生不再操琴。

後人有評,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小重山》一詞中歎道:「知音少,弦斷有誰聽」,非常準確地反應了伯牙當時的心境:「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高山流水》這支琴曲,遂成為歌頌友情的絕響,被後人稱之為琴曲之王:高山者,友誼之崇高巍峨也;流水者,友情之綿綿不絕也。余秋雨先生在《關於友情》中這樣評價,「一個無言的起點,指向一個無言的結局,這便是友情。人們無法用其他詞彙來表述它的高遠和珍罕,只能留住「高山流水」四個字,成為中國文化中強烈而縹緲的共同期待。」面對這樣的友情,我們無法表述出他的高遠與珍罕,能夠留住的,就僅僅只是「高山流水」四個字,它成為所有人強烈而飄渺的期待。

《高山流水》為我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樂譜,最早見於明代朱權成所著的《神奇秘譜》,成書於1425年。裡面對該樂譜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後人根本無法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雖然人們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但完全是「心嚮往之」,對其中的音樂並無切身體會。現在流傳較廣的《高山流水》曲譜,是山東盲人藝術大師王殿玉先生所創,屬古箏曲,與古琴曲《高山流水》有很大的區別。但因為它們的樂曲名字相同,常常被人們弄錯,以至於張冠李戴、混淆莫辨。

據歷史記載,俞伯牙的後輩中,有一個著名的音樂家,叫做高漸離。他精通音律,擅長擊築(古代一種樂器)。當年與荊軻一見如故,結為知己,認荊軻為大哥。後荊軻受燕太子丹所托去刺殺秦王,為表達自己對荊軻的敬意,高漸離在易水河畔親自為其擊築高歌。一首「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成為千古絕唱。相傳該曲音韻鏗鏘,聲震天地,成為《高山流水》的副本。《易水歌》之所以能成為《高山流水》第二,並不是說兩首曲子一樣,而是高漸離與荊軻的友誼堪比伯牙、子期。荊軻刺秦王失敗後,高漸離隱姓埋名,想方設法接近秦王,以完成荊軻刺秦王的遺願。最後他被秦王熏瞎了雙眼,拼盡全力,仍然未能謀刺成功。兩個前赴後繼的知己,用自己的熱血又一次演繹了俞伯牙、鍾子期他們高山流水般的友情讚歌。唐代著名的詩人駱賓王有感於他們的故事,寫下了一首不朽的詩篇——《易水送別》:「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至今水猶寒。」這首詩既詠史又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自己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

山未可嵯峨,水不必泱泱,山傍水而愈顯高,水依山越發溫柔,琴弦可以有滯澀,曲調可以論古今,只要知音,弦斷也能聽。高山有自己的絕唱,流水能聽懂,因她是他的知音,歷經二千年的滄桑,他只消在冷冷的七弦上優雅的一揮手,那洶湧的此起彼伏的流水便會為他敞開心扉。

「高山流水」,把友情推向了一個詩化的高度,而現實生活中的友情,遠遠沒有那麼高貴,人們常常發出「覓得知音難上難」的感慨。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從遠古至今,似乎每個人都在茫茫人海中尋覓著知音。在夜色蒼茫的曠野裡、在風雨飄搖的旅途中,與你同行的,一生中真正能有幾人?誰能真正的找到知音?誰又能真正的與自己共鳴?在每一個人的生命裡,都不可能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就算是我們本人也不可能完全清楚明白自己的心理,又怎敢去奢望別人能懂自己?

在當今的這個社會,世俗與功利往往會使友情蒙塵,於是更多的人紛紛把友情寄托到了虛擬的網絡中。在現實中,「你看雲時很近,你看我時很遠」,而網絡卻拉近了你我之間的距離。走進網絡,天涯海角彷彿咫尺,大江南北猶如比鄰;走進網絡,我們找到了許多似曾相識的朋友。在清醒和虛幻之間,在真實與模擬之間,我們得到了溫馨、快樂和扣人心弦的旋律。在這裡,才發現,原來大家都喜歡真誠唾棄虛偽;才發現,心與心的交流,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才發現,在現實中難以得到的純真的友情,在網絡中伸手可得。可事實上,事情的發展總是有一定規律的。

友情與一般的交情不同。交情更看重的是空間距離,無交則無情;而友情卻可以忽視空間的距離,不能忽視的是心靈的距離。友情可以縮短距離,但距離也可產生友誼。「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就是距離無法隔斷友情,反而使友情更加深遠的一個明證。有了友情,天地可以變小,它被友情所充盈;距離可以縮短,兩顆心千里之外可以相映。真正的友情,追求的是心靈之間的零距離。所謂「道不同不相與為謀」,就含有這方面的意思。

只有恭維的網絡友情會讓理智的人失去理智,糊塗的人更加糊塗;多情的人更加多情。這樣的友情不是友情,更不是所謂的知音、知己。現實沒有那麼完美,網絡也一樣,那一切都是可望而不可求及的,美好的東西只能欣賞,不能強求。正因為你習慣了虛擬網絡密友的恭維,所以現實中言語稍有不慎便容易產生誤會。

不管是網絡中,還是現實中,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都需要經歷生活風浪的鍛打和撞擊,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感情不是靠激情而是靠耐力來完成的,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還是讓我們用一份真誠,兩份執著,三份人格,四份堅持……來經營這份來之不易的友情吧!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麼。不依靠事業、禍福和身份,不依靠經歷、方位和處境,它在本性上拒絕功利,拒絕歸屬,拒絕契約,它是獨立人格之間的互相呼應和確認。它使人們獨而不孤,互相解讀自己存在的意義。因此所謂朋友,也只不過是互相使對方活得更加溫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關於友情》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既說明了朋友的重要性,又表明了朋友的價值在於被依靠。但是,如果沒有了可依靠的實用價值,是否還能成為朋友?一切幫助過你的人,是否都可以算作朋友?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麼,我們的朋友圈子,要麼很大,要麼很小;而我們,要麼很熱鬧,要麼很孤獨。因為,沒有友情的人,就如同生活在寂寞的荒野;匱乏友情的人,最能感到人間的孤獨,如同在荒漠中行走。余秋雨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中提到「有了朋友,再大的災害也會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環境也會風光頓生。」所以,人們不能沒有朋友,更不能沒有友情。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所以人生離不開朋友,維繫朋友間情感的就是友情。古諺道:同師為朋,同志為友。有了友誼和友情才談的上是好朋友、真朋友。朋友間,在品行上的相互砥礪,工作中的彼此支持,學習上的共同切磋,生活間的體貼照顧等等,都是因為有了真誠的友誼和誠摯的友情。

友情既是一種感情,也是一種收穫,但它卻不是刻意能追求到的。若想贏得友情,必須先要敞開你的心扉,吐露你的真情。有時,它只緣於某個瞬間: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動作,便會不經意間播下友情的種子,它會在風中發芽,在雨中抽葉,在陽光中開花,在月色裡吐芳。一切源於機緣,一切順乎自然,不用精心設計,無須刻意追求。它來時,誰也阻擋不了;它去時,誰也挽留不了。友情不是一張契約,但它卻比契約還要牢靠。它不需要許諾,但卻勝過一諾千金。為了友人的到來,五花馬,千金裘,可以「呼兒將出換美酒」,所希圖的不過是與真正的友人一起暢懷痛飲,「同銷萬古愁」。而無友人的時候,再好的美酒換來的只是「舉杯澆愁愁更愁」。是友情,使人的情感從世俗生活中得到提升。因此人的一生不可無友情。

巴金說:「友情是生命的一盞明燈,離開它,生命就不會開花結果。」的確,與志同道合的人建立真正的友誼,能使我們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彼此開拓思路,走向成功。友情常伴,只要我能夠把它藏在深心深處,它永遠活在心中,你也會永遠活在心中。心中有你的真情相伴,不管千里,不管風吹雨打友誼將是我們人生旅途中寂寞心靈的良伴。友誼淡如茶,好茶清香解渴。一生能有機會結識幾個知音益友是人生難得的幸運,「神聖的友誼之情,其性質是如此的穩定、忠實、持久。」

也正因為友情的可貴,所以我們無法奢望處處皆有友情。魯迅有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正是一種得到真正友情後的滿足的感歎。那些自詡「朋友遍天下」的人,可能僅僅是叫上名字的朋友很多,而連一個真正的知己也沒遇到。真正的友情,是不拘於它的表現形式的,觥籌交錯,往往解不開心頭的寂寞;棋牌縱橫,常常填不滿心頭的空虛。友情的可貴之處,在於你絕望時,失敗時,情不自禁想起的那個人,一定是你的朋友。現時他不在你身邊,現時他不一定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但你仍然強烈地想起他,想起他的種種好處,想起他對你說過的每一句話。這時的你才會發現,對於身處逆境中的你,那些遇到的苦難,往往會因友情的存在而減弱。

英國詩人赫巴德對朋友的看法是:「一個不是我們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不錯,真正的友情是發自內心的流露,如果真的變作有所求,那一切就都是外在的附庸了。余秋雨先生說「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麼,不依靠事業、禍福和身份,不依靠經歷、地位和處境。他在本質上拒絕功利,拒絕歸屬,拒絕契約。他是獨立人格之間的互相呼應和確認,他使人們獨而不孤,互相解讀自己存在的意義。因此,所謂朋友,是使對方活得更加溫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友情,也許應該是散落在四處的點點溫馨。很多時候,每當我們想起一個地方,總會想到生活在那兒的朋友,是朋友,決定了我們與各個城市之間的親疏。當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總會感到寂寞與慌亂,那只是因為還沒有找到朋友而已。當我們成功時,最想得到的不是別的,而是朋友首肯的眼神和笑聲。而所謂的遠行,是因為身後有朋友信任和鼓勵的目光,是因為她們的支持與堅信,所以,我們才可以如此坦然,如此堅定。

友情有時往往就在那寂然冷清處,就在你的不經意回首間。只有在寂靜中,才可以給遠方的朋友寫一封直抒胸臆的長信;只有在寂寞中,才能細細品味友人從遠方發來的一聲充滿關切的問候。真正意義的關心,是比金子還要珍貴的,即使是貧賤之交無須刻意追求也能做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次短暫的送行,在友人的眼裡竟比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更有份量。這些歌頌友誼的詩句總是讓人們百聽不厭。蘇東坡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何遜的「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三五出重雲,當知我憶君」,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千古年來,人們念著它們,受著它們的感染,演繹著一幕幕動人的篇章。

二戰時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有的只是利益。對於這種說法一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余秋雨先生也說過,從歷史看,除了少數例外,友情好像不太適宜與過大的權勢、過高的智慧連在一起。有時,高貴的靈魂在關愛天下時也常常忽略了身邊的友情等級和友情秩序,結果總是吃盡苦頭。這句話在漢朝大將韓信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韓信是劉邦的大將,為漢朝大業的開創立下了汗馬功勞。據《史記·卷九十二》記載,韓信起初在項羽手下當一個郎中小官,屢次向項羽獻策,都未被採用。於是就從楚軍逃亡至漢軍,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蕭何是韓信的好朋友,知道韓信有才,力保韓信,在蕭何的大力推薦下,韓信從一名小軍官,一下子被劉邦拜為統率全軍的大將,得以施展才華。在韓信的指揮下,漢軍果然節節勝利。攻下齊後,韓信被立為齊王;最後終於打敗了項羽,又被遷封楚王。因其功高蓋主,劉邦多次欲殺之而不得,最終呂後用蕭何之計,假稱劉邦已平定陳郗,讓群臣皆來拜賀,騙韓信入朝。

可憐韓信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一踏進宮門,即被呂後預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綁,架至長樂宮懸鐘室,身首異處了。一家三族也被誅殺。後民間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講的就是:韓信的成功是由於蕭何的大力推薦,韓信的敗亡也是蕭何出的計謀。

作為「生死一知己」的蕭何,對起兵反叛的英布尚且能從容對待,在劉邦面前為他網開一面,卻為何如此對待韓信呢?宋人洪邁在《容齋續筆》中是這樣解釋的:因為漢高祖劉邦帶兵在外,呂後在朝中把持政權,突然發生了緊急變故,蕭何身為京城留守之任,所以不得不立即殺掉韓信,不像英布的事,還處在似是而非的境地,可以從容謀劃。難道蕭何也是被迫的?這就不得而知了。余秋雨先生說,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變中,猛然發現自己長大了。只是韓信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

余秋雨先生在談到前人是如何捍衛友情時,提到一個比較硬的方法,那就是捆紮友情、結幫。不管儀式多麼隆重,力量多麼雄厚,可是結幫說到底仍然是出於對友情穩固性的不信任,因此要以血誓重罰來杜絕背離。結幫把友情異化為一種組織暴力,正好與友情自由自主的本義南轅北轍。

著名導演陳可辛耗資四千萬美金打造的《投名狀》,所講述的友情就更加讓人感慨萬千了。「納投名狀,結兄弟義,死生相托、生死與共!」這句來自電影中蕩氣迴腸的經典台詞,讓所有人都不禁熱血沸騰。為了防範友情的破碎,前輩們想過很多方法,投名狀就是其一。在古代,投名狀是忠誠的證明,所謂「但凡好漢們入伙,須要納投名狀。」這投名狀大意是指一個人在進入綠林時必須簽署的一份生死契約,有了「投名狀」便落草為寇,而擺脫「投名狀」的方法只有接受官府的招安這一條路。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也有「投名狀」一說。

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可能更全面的闡述了友情,他說,人一生中可能有三種友誼:一種是出自利益或用處而考慮的友誼;一種是出自快樂的友誼;另一種是最完善的友誼,即有相似美德的好人之間的友誼。

那麼,異性之間的友情又是怎樣的呢?異性友誼的性別差異,既可以是對性格缺欠的一種互補,也可以是對美好人際關係的一種潤滑。女性軟弱時,男性對你的鼓舞可以使你堅強;男性暴躁時,女性對你的規勸可以使你溫柔;女性憂傷時,男性對你的開導可以使你樂觀;男性粗疏時,女性的提醒可以使你細緻。性別差異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種多彩,有助於人的冷靜化、理性化,使世界濾掉各種盲動和迷惑。

異性之間的友情是淡淡的思念,就像一杯清釅的茶,它能給你清香,讓你回味無窮;它能喚起你美好的回憶,能鼓勵你更好地直面未來,卻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你的人生軌跡;異性之間的友情是博愛的,你可以與不止一位異性朋友保持和建立友情,你也可以捨棄你認為不適宜與之繼續保持友情的任何人,而無需承受任何道義上的責任或良心上的責備;友情也像愛情一樣是純結的,如果超越了異性友情的界限而兒女情長,那就不是友情了;友情又是平凡而處處體現的,你工作學習的團隊,你身邊的親友,你遙遠的朋友,都會與你建立或保持友情。

也許,我們就是生活在廣袤宇宙中的那只渺小的螞蟻,因為行走的太匆匆,而僅僅是和另一隻螞蟻觸碰了一下觸鬚,沒能彼此擁抱,走了很遠,突然感到心中有些許遺憾。浩淼的空間,在我們看來是如此的廣闊,來來往往的人流中相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夠成為朋友,實在是上天的一種恩賜!如果你已經擁有,那就好好珍惜,好好呵護,不要在自己匆促的人生旅途上,留下遺憾的印痕!

寂寞中驕傲綻放

◎耐得寂寞,超越寂寞

人在寂寞和惶恐中什麼念頭都會產生,連最後一點意志力也會讓位給僥倖。

——《寂寞天柱山》

寂寞,是每一個人都不願與之為伴的,但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就逃不脫寂寞的糾纏。雖然寂寞與孤獨同為一種精神狀態,但寂寞是不等同於孤獨的,孤獨只是生活中一種獨坐一角的、無助的姿態。它的骨子裡有媚俗的一面,有一種渴求人觀賞的慾念,惹得一些藝術家們,喜歡把孤獨的標籤貼得滿身都是。而真正的寂寞的心境不會只是孤單的淒清,這得益於寂寞的秉性。

寂寞是一種狀態,一種自然而然的,無法摻入任何人的主觀成分的天然狀態,一種應該帶有審慎的、細緻的思考的意識。寂寞是柔軟的,寂寞像溫水,像輕風,你感覺不到它,在這個充滿堅硬物質的世界裡,它的確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寂寞本身卻是敏感的,它像個不知疲倦的行者,辛勞地尋找著自己的寄居地。它像一汪清泉似的,不經意地浸潤著你的身體,當你從內心深處發出一聲歎息的時候,你才意識到,寂寞已經無可挽回地侵佔了你的精神世界。

寂寞沒有孤獨那麼不幸,它不能因喜歡或不喜歡而任人取捨。無論凡人還是偉人,只要夜靜更深,或不得不獨處時,寂寞便會悄然而至,使人深切的體會自己,體會人生的意義。也許還可更進一步的觸發思維的靈感,擦亮心靈的火花。

或許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寂寞的,心靈上的寂寞會像一塊乾涸已久的田,希望得到雨露的滋潤,所以人的一生總在尋尋覓覓,患得患失。也許,對於友情的渴求正是源自於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寂寞。友情的需要產生於寂寞感,而寂寞感更多地產生於心靈的距離。天地萬類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不過是求其類,應其友而已。地球是浩瀚宇宙間迄今為止唯一能夠證實有生命的行星,目前還沒有人能夠對此證偽。也許正是這種浸入骨髓的寂寞感使人產生了對友情的追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處境,使得善感的人類常會「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當有一天,人類收到其它星球傳來的智慧生靈的信息,人類的這種寂寞感也許會瞬間消失,雖然兩顆星球之間的空間距離依然存在。

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寂寞。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寂寞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寂寞,讓他們和自己呆一會兒,對於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只要閒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他們的日子表面上過得十分熱鬧,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面對面看見自己。

其實,獨處也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他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閒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古書云:「寂寞者,清靜,無聲」,人生有許多的寂寞,有太多的無奈。寂寞在靜謐中默默的度過,很多時候有許多人是無法忍受的。它時而讓人無聲無息,時而又讓人在空寂的月輪中爆發出歇嘶底裡的吼叫。這種寂寞的體驗,是十分的私人化的,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寂寞;但若想排遣寂寞也不是一件難事,有人群的地方,甚至只要有聲音,即便是那些毫無規律、更談不上美的噪音,都是寂寞的對手,每遇此時,寂寞便悄然而逝。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所有在哲學,藝術,政治上有傑出成就的偉人,無不具有孤獨而憂鬱的氣質。沒有寂寞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能戰勝寂寞的人生才可能是圓滿的人生。人有時是需要學會和寂寞相處的。

辛棄疾在一首詞中自嘲自己居住的屋子是:「門掩草,逕生苔」。這足見他當時身處的環境是何等孤獨寂寞。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讀書寫作,潛心創作,生活雖然看來索然無味但他卻饒有興味:「味無味處求我樂,材不材間過此生。」可見,成大事者大都善於和寂寞打交道,和孤獨交朋友,這是一門藝術,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著名作家姚雪垠一生有三個座右銘,第二個座右銘便是:耐得寂寞,勤學苦練。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姚老解釋說:「這裡還有點辯證法呢!耐得寂寞的目的,是為了勤學苦練。耐得寂寞的人,就能勤學苦練,從而做出成績來。這樣,人們就會承認他、記住他。相反,耐不得寂寞的人,就會心存浮躁,譁眾取寵,熱衷於出風頭、趕時髦。這樣的人就不可能坐下來刻苦學習,更談不上埋頭鑽研,就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績,當然也就不可能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總之,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這是我幾十年的經驗總結。」人性中有一種寂寞的潛質,也許真的美麗只能由自己欣賞、自己感受。寂寞才是佔領大半人生的伴侶,寂寞才是伴隨生命的主旋律,所以每個人都依然寂寞,寂寞也無比美麗。

究竟什麼是寂寞,魯迅在《吶喊·自序》中曾說過:「凡有一個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我寂寞。」民間災難的最大困境是無處投訴、無處求助,連朋友、親戚也變得極不可靠,因此,轟轟烈烈的外像中常常隱藏著大量中國人徹骨的寂寞。

南懷瑾大師對於寂寞有這樣一種觀點,他認為「寂寞是錢財買不到的」。他提到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一句詩,「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認為「獨愴然而涕下」的獨字,是指沒有一個人或者只有一個人空靈地在這裡,這就是大悲的境界,菩薩的大悲心。他還告訴人們一個經驗:當夜深人靜時,一個人跑到高山頂上或大沙漠裡,非常寧靜,自己的眼淚就不曉得怎麼會流下來。這不是悲傷也不是喜歡,那是一種無比寧靜的舒服,身體每一部分都自然打開了,心裡的痛苦、煩惱什麼都沒有了。這就是古人所謂的「空山夜雨,萬籟無聲」。只聽到空山裡雨水拍打樹葉的聲音,別的什麼都沒有。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錢財能夠買得到的。在這種境界中,沒有了身體,人和宇宙合一了。所以,南懷瑾大師最後的結論告訴大家,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不懂得寂寞的享受是沒有用的。

余秋雨先生在《關於名譽》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如果能夠領悟名譽和寂寞之間的關係,兩相淡然,他也就走出了病態,既不會萎縮,也不會囂張了。」一個人的寂寞,不是名譽、地位或是有形的幸福就可以消除的,真正讓我們感覺到寂寞的,是靈魂的寂寞,是那種有苦、有樂、有喜、有悲無處申說的寂寞、任何人都不能真正體諒到內心苦樂的寂寞。

有的時候,生命到了「昇華」,寂寞也會成為一種令人嚮往的美。難道說:因為害怕「寂寞」就不繼續生活了嗎?生活還在繼續、時間還在繼續、生命還在繼續。寂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一切都沒有興趣。能對人生有熱忱,生活才有光亮。人與人之間在有形的親密之下,還是有著無形的距離的,而且這距離有時很遠。但是,我們不必為這距離而覺得悲觀,我們只是必須承認這是一些事實而已。一個人能承認事實,就會有力量去面對事實,能面對事實,就不會覺得寂寞是可怕的了。

對於我們而言,只有學會享受「寂寞」,才能超越寂寞,才能在萎縮的生命中,感受到「不一樣的生活」。只有學會享受「寂寞」,才能把自己融入自然,完美地領略春花的絢麗、夏天的濃烈、秋色的清幽、冬雪的晶瑩,懂得珍惜生命、善待親人、關愛朋友。幸福快樂的生活。學會「享受寂寞」,不僅不會讓你的生活變得乏味,反而還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滋味。當自己真正靜下來的時候,才會發現孤獨的時候人是最冷靜的,也是最自信的,寂寞的世界也有自己,那才是真正屬於自己主宰的世界。

◎寂寞詩文,寂寞帝心

有的文人為了擺脫依附而遠逃山澤,在無所謂尊嚴的冷僻角落尋找尊嚴,在意想不到的物質困境中失去尊嚴,結果,只在寂寞的詩文間呼喚著尊嚴。

——《漢堡殘稿》

文人與書為伴,與紙筆為友,常常獨處一室,沉思默想,也許這看上去有些寂寞,但真正的文人並不以此為寂寞。真正甘於寂寞的文人,不會感到寂寞,因以寂寞為常,反而不覺寂寞。深感寂寞者,往往是不甘寂寞,至少一時想突破寂寞的包圍,但愈是躁動衝突,反而愈加寂寞。泰戈爾說:「快樂像露水一樣脆弱,大笑之際就消失無遺。但悲哀是堅強而持久的。」寂寞是毒藥,慢慢發作,直到痛入骨髓。也只有敏感的心,才能通過筆尖,流淌出精美的詞藻。那些細膩的心靈,一旦被寂寞擁抱,便迸發出千古絕唱!

諸子百家裡最寂寞的,莫過於莊子了,這份寂寞緣於世俗的悲哀,也緣於他的高度。他就像扶搖而上九萬里的鯤鵬,拍起浪頭高達三千里,駕著雲氣,盤旋而上。人們向上望的時候,只見天之蒼蒼,不知哪裡是哪裡的本色。大鵬向下俯視時,就像人們從地面上向上仰視一樣,那時因為他飛得太過高遠,高得使它無法看清地面的本色。莊子就是這只鯤鵬,站在天道的高度,去審視這個紛亂而無寧的時代。他希望無為而治,錯誤的認為:只要順其自然,不治而天下自安,治而天下更亂。這怎麼能為欲以武力征服群雄的統治者所用?這就是莊子有才而無用的悲哀。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為,還有人間大道,天地精神與他為伴。對於精神領域的道的體悟,莊子認為:「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敏感的心是脆弱的,而脆弱,又往往為痛苦的天平增加了砝碼。在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在一個動盪的年代,寂寞,在不知不覺中走入他的生命,縈繞著一顆敏感的心,揮之不去。

看得太透的人容易寂寞。太過寂寞的人則會不快樂。李清照,一位被寂寞消磨得「人比黃花瘦」的女詞人,在那個陸游都認為「辭藻非女子事也」的時代,她錯就錯在了不該擁有如此橫溢的才華,錯就錯在了不該擁有如此之高的覺悟與思想。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她擁有了這些,她將自己推上了寂寞的懸崖,也因此而擁有了難耐的寂寞。她的每一闋詞,每一句詩,甚至每一個字無不滲透了內心的寂寞與淒苦,令人讀後,肝腸寸斷。「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的一聲歎息道出了多少痛苦與無奈,但這痛苦與無奈幾百年後才被人理解。

「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在蘇東坡豪邁豁達樂觀的思想裡,其實,也有著一種情歸何處的悲廖,即使是那「大江東去」的氣魄,也無法掩蓋他在夜深人靜之時無人傾訴的孤獨。在一群政治手段上的大師,文化上的小人面前,皇帝也無能為力。「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蘇轍曾這麼說。蘇東坡自己也曾感歎「高處不勝寒。」是啊,一群小人把當時的文化上的標誌性人物成功地陷害了,這已足以使他們名傳千年之後,哪怕是臭名亦無所謂。蘇東坡被綁著,長途押解。這位自稱「天涯倦客」的大文豪,又開始了自己的茫茫征程。余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裡說得好,「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東坡何許人也!東坡何罪之有啊!東坡在示眾?可悲,是蘇東坡之悲,古代文人之悲,歷史之悲,甚至整個中華民族之悲。美好是那麼脆弱,歷史是那麼蒼白無力。於是他便將寂寞印在紙上,鐫刻在後人的心中。「小舟從此逝,滄海寄餘生」。花前對酒,月下同游。那個把酒問青天的東坡,遂成後人心中永恆的記憶。

張愛玲的寂寞猶如一隻蠶繭的寂寞。她是個穿旗袍的精靈,在無意亦有意之間就編好了一張張網,只要你一碰上,就無路可逃。她冷漠的一個轉身,就能讓你陷進一個世紀的荒涼裡。她,有點世故,有點市儈,但俗到極致,也是一種絕美。在她的文字裡總能讀到月亮,可是卻感覺不到月光的清冽,有的是一盞古舊的老燈所留下的光和影,顏色是昏蒙的黃。讀她的文字,同樣感覺不到生命的喜悅。最華美的地方往往有最深的悲哀。看她的《傾城之戀》,明白了現世的無常與歲月的無奈,卻仍然堅持著等待,這樣的背後是否正是世人所共同的無奈與悲涼?「也許就是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她是戰火撕裂的斷點,她是世俗霖霪的奇葩。她是眾香國裡的王者,她迎風而去,一點淡然,一絲清幽。她搖曳著,飄向更寒冷的絕處,誰也拉不住。她天生就是個孤獨的舞者,胡蘭成,賴雅,都不過是她悲涼人生的過客,是她寂寞生涯的點綴。愛情來了又走,為了讓她留一段傳奇,為了讓後世的人為她猜想不為人知的寂寞。一個女人,如果不曾真正擁有過傾國傾城的喧器燦爛,還會不會甘於日後的寂寞與平淡?

自古才情多寂寞,從來高處不勝寒。往往是越有能力的人,他的內心就越寂寞,越空虛,他們也需要被關心,也需要被愛;然而生活中,他們必須扮演強者,武裝自己,強大給所有人看,這就是帝王的宿命。然而也正是因為這無邊的寂寞,無法驅走的寂寞,成就了古今多少帝王。在歷史書中或隱或現出場的他們,塵土飛揚到只屬於追憶,孤寂冷漠到只能令人揣想。

秦始皇,一個從十三歲就坐上當時最強大王國寶座的人,用10年時間便統一了四分五裂的東周故土,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他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的諸侯為自己利益而將無辜百姓牽連其中的廝殺紛爭場面,是他消除了幾千年的分封制度,建立郡縣制,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就憑這些,他就能稱為一個偉大的帝王,他確實也是一個偉大的帝王。然而在他偉大的背影中,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偉人特有的寂寞。

從他的出身開始就是一個錯誤,一個中華歷史上最美麗的錯誤。他的親生父親是誰?他殺嫪毐是對是錯?殺勞盡天下智士之力苦心編撰《呂氏春秋》的仲父是對是錯?他母親的死於他又是對是錯?面對朋友送上的刺客,他心中僅有的友情與信任被刺穿,他明白在這個世上永遠不可以對任何人太好,傷害你的永遠都是你最親最愛的人。於是,他戴上了冷酷的面具來掩藏他自卑的心。正如余秋雨先生在《關於嫉妒》中所說「突然的寂寞帶來無比的脆弱,脆弱引起對別人強勢的敏感和防範」。秦始皇或許理智,而且理智的可怕。他是王,他要的是天下。這是世人給他的使命,也是他唯一的樂趣,他終究只是一顆心,一個人,一個站在王位上的影子。

公元前221年,天下,終於被他握在了手中!「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古風》)詩仙李白也為這一刻的他喝彩,然而贏得了天下,又如何?這只是天下而已,所有陪伴他的也只有天下。越過歷史的浮雲,空曠的咸陽宮裡,他成就了千古一帝之名,也換來了一生的悲哀。在那個古老的王位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副冷酷無情的面具,還有一顆早已傷痕纍纍、寂寞無比的心。

這寂寞如同一縷薄煙在歷史的上空蔓延,滲入每一位帝王的肺腑。「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見歡》)南唐後主李煜,他首先是一位帝王,其次才是一個詞人,只是前者的工作沒有後者做得好,人們更多的是記住了他的詞而不是他的帝王之才。生於帝王之家的他,不能不說是種遺憾,出色的才華讓他留名千古,出色的才華也讓他失去了江山。

從之前的一個生活奢華的國君,到國破家亡的階下囚,境遇轉變何其大。據說,李煜的愛妃都被宋太宗佔有了。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生活著,還有宋太宗的嚴密監視,李煜不單只是寂寞,還有是落寞、無助、恐慌,小命時刻捏在被人手中。人無回天之力,既不能常護花而不使之零落,也不能擋住風雨對花的摧殘,這便是寂寞的「無奈」二字。無力回天任風雨,自然只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了。骨子裡透出的那種寂寞與傷感,那隨意的三言兩語,便深深剜出千古以來人類內心的寂寞。一個歷史的錯誤,一個人一生的痛楚。本應無過錯,只是順應著心靈,本著一個真我,卻不知政治舞台演繹的是戲,那裡面容不下一丁點的任性。只一夕間,歷史翻雲覆雨,那「雕欄玉砌」,「舞榭歌台」都如「一江春水向東流」。只一夕間,昔日那在「春花秋月」中間沉醉的君主,今日卻在「寂寞梧桐深院」裡垂淚。他飽受了人生的無奈與變幻,生命的苦痛與寂寞。而寂寞與苦痛的永恆,戲弄了李煜,也成全了李煜。歷史讓這個詩人氣質的君主徹底成了詩人,一個道盡世人寂寞痛苦情懷的詩人。南唐的歷史就此泯滅,再也沒有開始。我們不曾記得是何人怎樣在混世中經過多少辛苦艱勞才建立了它。歷史讓我們記住的,只是它的末代君主,一個叫做李煜的柔弱文人。十年才子帝王夢,成也空空,敗也空空。那個時代最富才情的文人以及最失敗的君主,就這樣消逝而去。

一個是開國之帝,一個是亡國之君,還有眾多的墨客文人,無論男女,誰都逃不脫寂寞的羈絆,誰都掙不開寂寞的鎖鏈。興許是「人性本寂寞」的緣故吧,所以人間才會有如此多的寂寞。寂寞總是在繁華之後,伴著餘音裊裊。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不知說的是因聖賢而寂寞,還是因寂寞而聖賢。寂寞到了一個極至的姿態便是落寞了。只剩下那種沉默以對的寂寞,只能用落寞來形容,寂寞成了一種形態,但落寞卻昇華成一種精神,一種陪伴已久的精神。

落寞不同於寂寞。寂寞更像是是一杯白水,了然無味,沒有人會偏愛,但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感受過、經歷著,因為這是生命的旅程中絕少不了的東西。落寞不同,落寞就像是不加糖的咖啡,入口有苦味,但後味卻很香。不是人人都會嘗到,即便是嘗到,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都會欣賞的。落寞也不是失落。失落只是淺層的東西,就像很多人都會喝最普通的茉莉花茶,但好的咖啡又有幾人會品呢?落寞有一種無可奈何的味道在裡面,越是成功就越能體會。當你經過努力奮鬥站在人生的巔峰,卻發現有些東西是你無論多努力,無論付出多少心血都無法得到時,你就能深深的體會它了,這是成功後的遺憾。而失落呢,只是失敗後的懊悔,無奈,垂頭喪氣。二者形似而神不同。

喜歡落寞的人,興許都品味過沙翁的戲劇吧,尤其是那幾部傳世的悲劇,也許只有他們能真正的欣賞悲傷和淒涼的美。喜歡落寞的人,興許都應該是唯美主義者吧,他們追求完美,但又明白完美是凡人所不能達到的,於是就學會了品嚐落寞中的美。落寞有時讓人寂靜得無法再寂靜,沉寂得想要流亡,想要逃離,於是我們有了漂泊。

漂泊的邊際生態

◎輕聲呼喚,永恆鄉愁

我想,諸般人生況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異鄉體驗與故鄉意識的深刻交糅,漂泊慾念與回歸意識的相輔相成。這一況味,跨國界而越古今,作為一個永遠充滿魅力的人生悖論而讓人品咂不盡。

——《鄉關何處》

人一生下來注定是流浪者,在生命中流浪,在死亡中解脫,心也飄泊,夢也飄泊,迷茫中在飄泊,清醒時也在飄泊。只願每個有智慧的生命都在有限的旅程中,像那位詩人一樣,做一個快樂的飄泊者。子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語出自《論語》中的《裡仁》這一篇。大意是說:孔子說:「父母在世,不出遠門。如果要出遠門,必須要有一定的去處。」方,在這裡是指方向,地方,處所。這句話辯證地理解就是表明,孔子既強調子女應奉養並孝順父母,但又並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奮鬥。可見,先賢也愛遠遊漂泊,只是這種漂泊一直離不開汩汩鄉情,濃濃親意。

月是故鄉明,華夏民族是最戀家的民族。這種情結折射到文學作品中,折射出的是濃濃的「鄉土情結」。這種情結幾乎是在外遊子的普遍心態,鄉愁的音響一直在中國傳統詩歌城堡的上空繚繞。從離家的那一刻起,這思鄉的情緒,就如一顆種子種在心裡,生根發芽,日日見長。故鄉與遊子,似乎是一首永遠唱不完的歌。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個「獨」字,兩個「異」字,份量下得很足。對親人的思念,對自己孤孑處境的感受,都凝聚在這個「獨」字裡面。「異鄉為異客」,不過是說他鄉作客,但兩個「異」字所造成的藝術效果,卻比一般地敘說他鄉作客要強烈得多。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正好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作客他鄉者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有時不一定是顯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最常見的是「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佳節,本是家人親友團聚的日子,但卻「獨」在「異」鄉,因而「倍思親」。故而「獨在異鄉為異客」與「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兩重悲緒就交織在一起,凝結出這樣一幅情景:在這重陽佳節,家裡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們一個個唱著跳著,歡快熱鬧。可就在他們插遍茱萸的時候,遺憾地發現還少了一個人。兄弟們也許一下子安靜下來,手執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著遠行的我。這裡,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一個想像出來的情景,卻曲折地表現了王摩詰的鄉愁,顯得婉約動人。在此之前,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這種情境,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余秋雨先生在《陽關雪》裡這樣描寫唐人風範。面對離別,「他們多半不會灑淚悲歎,執袂勸阻。他們的目光放得很遠,他們的人生道路鋪展得很廣。告別是經常的,步履是放達的。」寥寥數筆,即刻畫出了唐代詩人的豪邁、灑脫和自信。處於巔峰地位的盛唐文化,自能造就出一批風采卓然、遺世獨立的文人。

故鄉、故土是長說不衰話題。在「故鄉」這兩個簡單而樸素的方塊字中,蘊涵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積澱下來的哲學思想、民風民俗。中國人走到哪裡,都會在故鄉情結中良久徘徊,別離之愁、思歸之渴,這種情結如同生命一樣古老而常新。人們對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黃土,都懷著深厚的情感,縱使到了天之涯、海之濱,也難以割捨。一紙鄉書,一句鄉音,往往讓人們激動不已。

余秋雨先生認為任何一個早年離鄉的遊子在思念家鄉時都會有一種兩重性:他心中的家鄉既具體又不具體。具體可具體到一個河灣,幾棵小樹,半壁蒼苔;但是如果僅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轉換成回鄉的行動,然而真的回鄉又總是失望,天天縈繞我心頭的這一切原來是這樣的嗎?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詩後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圖,詩意頓消。因此,真正的遊子是不大願意回鄉的,即使偶爾回去一下也會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沒完沒了地思念,結果終於傻傻地問自己家鄉究竟在哪裡。

作家柯靈在講述自己的思鄉情結時,也別有一番心得,他說道「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過節,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風塵碌碌,酒闌燈灺人散後,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陽秋風,巴山夜雨,都會情不自禁地惦念。離得遠了久了,使人愁腸百結:「客舍并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異鄉人這三個字,聽起來音色蒼涼;『他鄉遇故知』,則是人生一快。一個怯生生的船家女,偶爾在江上聽到鄉音,就不覺喜上眉梢,顧不得嬌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訕:『君家居何處?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遼闊的空間,悠邈的時間,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這就是鄉土情結。」

「置身異鄉的體驗非常獨特。乍一看,置身異鄉所接觸的全是陌生的東西,原先的自我一定會越來越脆弱,甚至會被異鄉同化掉。異鄉的山水更會讓人聯想到自己生命的起點,因此越是置身異鄉越會勾起濃濃的鄉愁。鄉愁越濃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願意把自己和故鄉連在一起——簡直成了一種可怖的循環,結果,一生都避著故鄉旅行,避一路,想一路。」余秋雨先生的解釋是那樣的貼近遊子的心境。在一般意義上,家是一種生活,在深刻意義上,家是一種思念。只有遠行者才有對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遠行者才有深刻意義上的家。

三毛在文章裡很少寫到家,總是想走出去,這是她的追求,而家人總是想挽留她。每一次回家,三毛總是要花很大的決心才能重返她的世界,她明白這是對父母的一種傷害。讀多了,便深味出三毛無法釋懷的痛楚。一個真正愛家的人是該為家付出一切的,而三毛又無法割捨漂泊的世界。三毛害怕回家,害怕家的氛圍觸動她心裡最柔弱的部分而放棄自我。她一定在深深地自責:「我為家付出了什麼,而家卻總是那樣寬容地接納我?」

「一切遠行者的出發點總是與媽媽告別,走得再遠也一直心存一個媽媽,一路上暗暗地請媽媽原諒,而他的終點則是衰老,不管是否落腳於真正的故鄉。他們的媽媽當然已經不在,因此歸來的遠行者從一種孤兒變成了另一種孤兒。這樣的回歸畢竟是淒楚的,無奈衰老的身體使他們無法再度出走,只能向冥冥中的媽媽表述這種願望。暮年的老者呼喊媽媽是不能不讓人動容的,一聲呼喊道盡了回歸也道盡了漂泊。」余秋雨先生說過,文人的魔力在於把偌大的一個世界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這些褪色的青衫裡,究竟藏著怎樣的法術呢?

一篇《遊子吟》,雖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在樸實的人與物之間,道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親情。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躍然紙上。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洋洋灑灑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是生命的源頭,沒有母親,這個世界上便不會有我們的存在。母愛是人性中最偉大、最無私的愛。雖然在我們的一生中,也許無法永遠守候在母親的身邊,但是母親一刻也沒有停止過為我們驅散心頭的黑暗,溫暖我們濕潤多次的心尖。兒行千里母擔憂,你可曾注意,千里的路,還未曾邁出一步,母親的淚水便已在眼裡流。讓我們不要再愧疚,愧疚的是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孝順母親;讓我們不要再遺憾,遺憾的是,這一生和母親在一起的時間太有限。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回鄉偶書》)可以想像得出來,離家時的少年英姿和回家時的老態龍鍾,感慨悲傷和喜悅慶幸也盡在不言之中。儘管在空間上與家鄉相隔千山萬水,在時間上相隔半個世紀,但故鄉仍牢牢地維繫著賀知章的感情,讓他無盡地傾吐對人生倏忽的慨歎和對故鄉依戀的深情。葉落歸根,是每一個漂泊者的渴求,但是又有幾人能像陸放翁一樣,有「雲閒望出軸,葉落喜歸根」的機遇呢?

漂泊在外的人啊,讓我們坐下來靜靜地聽一首,被齊秦那極富磁性的嗓音演繹得淋漓盡致的《故鄉的雲》吧,「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歸來吧,歸來喲,別再四處飄泊……」

◎在尋找中,漂泊追逐

他們發覺日常生活更容易使人迷路,因此寧肯向著別處出發。別處,初來乍到卻不會迷路,舉目無親卻不會孤獨,因為只有在別處才能擺脫慣性,擺脫平庸,在生存的邊界線上領悟自己是什麼。

——《壯士》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寂寞地在世上行走,默默地解讀自己、解讀有關自己生命的一切,可肉體是靈魂最大的羈絆,生命總在彼此的不和諧中感受著雙重痛苦,並且這種痛苦無人能懂,所以,注定飄泊。人生本來就注定要到處飄泊的,因為我們有兩隻腳,有一個會幻想的腦子。什麼是流浪的本性,不要把「飄泊流浪」當做是一種可憐的字眼,哥倫布表明了:不在乎腳下,只在乎前方。它正是我們所有人一生的寫照,也是我們應該鼓起勇氣去追尋的一種生活。

古往今來,聖賢常多寂寞,也正是這樣,他們一直都在漂泊中苦苦尋覓歸路,尋覓心之所屬,尋覓魂之所依。他們可能會慨歎命運給予的實在太少,可誰能知曉,這漂泊的歷程才是他們真正的歸路;學著戰勝恐懼,締造自己的性格,成為成長中不可躲避的一部分。正是這一條路成就了他們的人生。

比如中國古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當同齡讀書人都在「充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候,他不為仕途,卻走上了另一段長旅。二十多歲他就在母親的鼓勵下,「周遊名山大川,以闊大心胸,增廣見聞」,他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在遠離人煙的蠻荒之地,嘗盡常人永遠無法想像更無法感受的艱辛。在我們看來,實在是莫大的痛苦與折磨,但這樣的漂泊正是徐霞客所嚮往的逍遙。從完成一段驚世旅行,到著成一部傳世奇書——被譽為「古今遊記之最」的《徐霞客遊記》,對他來說都不重要。奇山異水中,他看淡了流年,看淡了俗世,也已深知遊歷山水即是自己的歸路。他一生行蹤像浮雲般漂泊不定,不停地走向想去的地方,漂泊中他圓了自己的夢,也圓滿了人生。

漂泊是冒險的歷程,拿自己的生命作為賭注,結局或是輝煌或是慘敗。不論是孤獨的曠野,還是無際的黑夜,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希望。

在中國的航海史上,曾經出現一位翻雲覆雨式的人物,他就是鄭和。從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從三十五歲「豐軀偉貌、器宇不凡」的青壯年,到年過花甲的垂暮老人,鄭和先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把後半生交給了碧海巨浪。他經東南亞、印度洋遠航亞非地區,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航海足跡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並鞏固了海上絲綢之路,傳播中華文明,輸出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本來戰火紛紜的亞非世界開創建立了和平秩序,為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七次航行前後綿延時間之久、規模之大、人數之多、組織之嚴密,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海路遙迢,水天茫茫,雲譎波詭中不會沒有桅斷槳裂之苦,風蝕浪損中不會沒有折戟沉沙之災,但鄭和帶棺出海,不畏艱險、百折不撓,表現出非凡的胸懷與氣魄、超人的膽識與勇氣、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以他的勤勞、勇敢和聰明,完成了一漂泊者對國家的貢獻、一個民族對人類歷史的貢獻。征帆如碑,濃縮了中華民族的精華,佇立在五千年如鐵的長風中,雄峙瀚海600年。正所謂思想有多遠,步伐才能走多遠;目光有多寬廣,胸懷才能有多博大。

余秋雨先生在《遠行的人們》中說道,「一切深層溝通都不能僅靠文字資料,而必須以腳步、目光乃至整個血肉之軀作為船筏。」徐霞客和鄭和都是天涯漂泊的旅行家,他們懷著一顆虔誠的心走遍千山萬水,所謂是四海為家。他們有一共同的特點,就是通過身體力行去遠走、去探索,去漂泊,從而完成了畢生的追求,實現了心中的夢想,同時也享受到人生中最大的浪漫情懷。當然漂泊並非單單指一般意義上的旅行,同時它也是一種心靈飄零的歷程,比如去做一件造福人類的大事也是心靈歷經漂泊的過程,它需要百折千回的心靈煎熬與磨難才可能成功,他們一般都知識淵博,閱歷豐富。渴望達到一種漂泊的境界,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人們畢生都在孜孜追逐的夢想。

白先勇是從中國歷史的斷裂處放逐出來的,說到白先勇,人們多半會想到他的父親白崇禧將軍。童年的經歷與閱讀,是白先勇一份不自覺的先天財富。跟隨父母從廣西、重慶、上海、南京、香港、台北……一路漂泊。今朝轉瞬即逝,歡宴眨眼散席,但人生的戲台卻還是在不停轉動著。不管可為與不可為的執著,讓他有了走出平靜的勇氣。如此種種,成為白先勇筆下揮之不去的主題與情緒。他寫盡了一個悲壯的流浪者群體「台北人」,而自己則在更遠的流浪地——美國西海岸品味著群體的流浪和個體的流浪。這種由大陸、台北、美國三度景深所組接成的空間流浪,折射著一場改朝換代、人事全非的時間流浪。

漂泊不僅僅是指流浪於大都市,在異鄉打拼奮鬥,同時也意味著放棄和捨掉,敢於丟下原本擁有的東西,把眼光放長遠,追求理想和未來。漂泊從來不是男人的專利,它靠的不是體力,而是一種意志,一種精神,一種資格。

三毛是一個背負著文學行囊行走的女子,她的作品中記下的不僅是跋涉的行程,也是心靈的軌跡。三毛用個人的冒險遠行,使流浪成為一種生命行為。她的主要流浪地,是撒哈拉大沙漠,不僅是中華文化的陌生地帶,而且也是現代文明的邊緣地帶,這就使一個最柔弱的東方生命接受了最粗獷的挑戰和拷問。可時空的距離並未能隔阻她深切的愛國情結,三毛用她獨到的視角將凝重的愛國之情描述得很舒緩。這種流浪,是從生命斷裂的方式開始,更是以一種真正殘忍的生命斷裂方式結束,道盡了現代派流浪的險峻和悲哀。三毛漂泊的靈魂應是意念的昇華,正如她作詞的《橄欖樹》中所唱「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三毛告訴別人不要問她從哪裡來,她的一生在飄泊,可荷西之死卻讓她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她人生的包袱再也不輕鬆了,沉重的負累折磨得她遍體鱗傷,最終,一根柔韌的絲襪輕輕承載起了一個本來有靈性、有慧根、應該繼續飄泊的生命。真心祝願三毛漂泊的魂靈能夠找到歸宿。

如果說,白先勇的流浪是歷史斷裂處的腳印,三毛的流浪是生命斷裂處的腳印,那麼,余秋雨先生的流浪則是文化斷裂處的腳印。余秋雨先生從不為自己的思維和感受設限。他說,他對數千年的中華文化有一種崇敬和憂傷,但他在談論中華文化的時候從來不受限於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相反,他時時保持著對這些主義的警惕。余秋雨先生說「一路行走一路懷疑,一路懷疑一路行走,這就是我們的宿命。」

我們常常為漂泊不定的心尋找著依托,其實,背起沉重的旅行包獨自的一個人,不需要任何人知道,不要任何人送行。正因為不需要知道到什麼地方,才可以讓心去註釋旅途的目標。漫步在異鄉的街頭,品咂著雜陳的感覺,這時的心是平靜的,沒有世俗的纏繞,沒有生活的蕪雜,喧囂與騷動如一片風景,脫下了虛偽的面具,慢慢的恢復本來的自己。

歐洲在前幾個世紀就出現過一些以流浪、行吟為主要行為方式的藝術家,但是,二十世紀中期之後,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現代派流浪」,更著重於內在的精神流浪,其中包括著在不同時間段落和空間段落中的放逐和衝突。「在路上」,這個概念在現代文學中並不是指旅遊,而是指當代人在遼闊的移動空間中的含淚嬉戲。

總有人注定要一生漂泊,一世行旅。對此,又何必苛求。行者的人生,在路上。只有在飄泊中,才能減輕生命的痛楚;只有在飄泊中,才能讓生命的意義完整;只有在飄泊中,才能將自己融入歲月的河。只是這種飄泊除非心有七竅恐難感知,多數都在麻木與清醒的邊緣莫名的飄泊。

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很簡單,就在起步與落腳之間。當你離開一座城市的時候有人已經到來,當你踏上陌生的地方的時候有人已經離開。擦肩而過的都是城市的漂泊者。有緣也許能重回到同一個地方相逢相識。余秋雨先生曾坦陳自己的漂泊心態:「漂泊的旅途,遠離故土隨心所欲,城市的燈火映照著我寂寞的情懷,我在陶醉自已的浪漫之中,曾為之感動,只要腳下有路,我將會永遠走下去。我可能會失去親情,失去愛和關懷,但我不能失去心中靚麗的風景。」

離開熟悉的一切去熟悉陌生的一切。漂泊的人就是肩負著這樣的矛盾在地球這個圓圈裡兜轉。這兜轉是命運的一種放逐方式,也是命運的必然歸屬。人生何不是如此?

小人的前世今生

◎比而不周,小人特性

美好的事物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災難,但最消受不住的卻是小人的作為。蒙昧者可能致使明珠暗投,強蠻者可能致使玉石俱焚,而小人則鬼鬼祟祟地把一切美事變為醜聞。因此,美好的事物可以埋沒於荒草黑夜間,可以展露於江湖莽漢前,卻斷斷不能讓小人染指和過眼。

——《歷史的暗角》

小人,在古代亦稱「鄙人」與「國人」相對。四郊之外土地為野或鄙。住在田野小邑的人,西周、春秋時稱「野人」。可見,小人的本意並非現代意義上的「小人」,而是指平民百姓,也就是被統治者。《尚書·無逸》中有曰:「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意思就是:一生下來就過得很舒服,不知道農業生產的艱辛,不關心民眾的悲苦,只知道縱情享樂。其次是一種謙稱:對平輩自稱的謙詞或是老師對學生的稱呼。再其次才是我們通常說的,那種貶義的、心口皆非、思想狹隘、人格鄙陋的小人。

對於小人的確切定義,真的很難統一,古今中外,莫衷一是。余秋雨先生對「小人」的研究,可以算是比較完整、深入的了,可是對於小人的定義,他同樣犯了難,「小人是什麼?如果說得清定義,他們也就沒有那麼可惡了。小人是一種很難定位和把握的存在,約略能說的只是,這個「小」,既不是指年齡,也不是指地位。小人與小人物是兩碼事」。

縱觀中國古典文集,對小人的闡述最多的便是《論語》了。在《論語》裡,「小人」共出現了24次,其中19次與「君子」同時出現。《論語》中的24處「小人」是多意的,隨情境而變。其中,多數理解為無德者,用指平民的,僅只四次。(楊伯峻《論語譯注》)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坦」,安也。「蕩蕩」,廣遠之意。「慼慼」,時時憂慮之意。君子通曉事理,故待人接物處世猶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心胸開闊,包容萬物,所以豁達開朗;小人過於關注自己,計較一時得失,所以總是怨天尤人,患得患失,故常有慼慼之心。小人心思常為物役,因其挖去太多心思琢磨他人而總是勞累心神,他們「心中總有他人」。他人的快樂,他人的煩惱,他人的言語舉止,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如果真的能做到為其樂而喜,為其煩而傷,眼波不離,心心相印,那就是知己了。可惜,知己與小人卻是一紙相隔,看上去好像關心莫切,但其心所到之處卻讓人防不勝防,為之心驚,甚於心寒。他們迫切地希望和需要黑暗,卻往往又在黑暗中惴惴不安,惶惶然不知所以。其實,小人因卑而可悲,它們心中裝著太多太沉重的東西。在現實生活中,又有什麼能讓其心動不已呢?無非就是功名利祿、榮華富貴。而我們這些平凡的人群中,也不過是一點點小利益,為了小利益而總是心懷鬼胎,又何必呢!

人的肩膀上扛著兩個袋子,一個是快樂,一個是煩惱,如果你為了填滿私慾,為了讓自己的虛榮心永遠佔上風,那你的袋子將越來越沉重,而你人生心情的天秤將無法保持平衡!於是,小人不懂何為「坦蕩蕩」,他們的「長慼慼」便是他們的可悲之處!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中,一個人的作用往往無足輕重,但是有一些人,他們的作用卻是巨大的,對中國社會有著強烈的影響。這群人便是小人,他們的代表人物便是費無忌。

這個費無忌是楚國的大夫,當時太子的少傅。公元前527年,他奉命到秦國為楚太子迎親,在回來的路上,他看到姑娘長得非常美麗,於是就打起了壞注意,快馬加鞭提前趕回楚國,勸說楚平王先娶了這位姑娘再說,太子年輕,來日方長,過後再找也不遲。楚平王被巧舌如簧的費無忌說動了心,可此事關係社稷形象,只好拜託費無忌小心從事。轉眼間,這位本該成為太子夫人的秦國姑娘,便成了公爹楚平王的妃子。費無忌辦妥此事,楚平王更加賞識。

但做賊心虛的費無忌卻寢食不安憂心忡忡,他知道太子遲早也會成為大王的。大凡小人既有害人之心,也就以他的邏輯來推測別人。於是他對太子說這是大王的意思與己無關,並「好言安慰」,說天下美女如雲,以後尋個更好的。他轉過頭來又對楚平王說太子內握兵權,外聯諸侯,並有老師幫助,準備發動兵變。楚平王自知理虧又經不住費無忌屢屢讒言,遂下令殺死了太子的老師伍奢及其長子伍尚,並追殺逃到吳國的太子和太傅伍奢的次子伍子胥。楚國從此陷入了連年戰火之中。

余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中曾提到,「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於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擠眉弄眼的小人」。孔子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成人之惡」這個名號,費無忌可謂當之無愧,如此膽大妄為,真可謂「無忌」。

余秋雨先生在這裡分析出了小人的幾條重要行為特徵,「其一,小人見不得美好;其二,小人見不得權力;其三,小人不怕麻煩;其四,小人辦事效率高;其五,小人不會放過被傷害者;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其七,小人必須用謠言製造氣氛;其八,小人最終控制不了局勢。」可見,小人猛於虎之特性,甚於苛政。

關於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還有一個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周」就是能夠團結照顧到很多人,君子以道義為準則與人交往,能和周圍的人和睦團結,卻不是結黨營私,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會像空氣裡的氧氣一樣,讓朋友們感覺到很歡欣,感到受到照應;「比」這個字形,像兩個人緊挨著站在一起,小人的特點是你很容易取悅他,因其見利忘義,喜歡拉幫結派,結成小圈子,但他不會融入大集體,難以真正和人們友好相處。

人際關係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能做個君子,希望和自己打交道的人也都是真君子。關於交友之道,於丹教授告訴我們,《論語》中對交友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說人的朋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什麼叫益友呢?叫友直,友諒,友多聞。直是直率坦率,諒是寬容原諒,多聞是博學多才,這三種是好朋友。人處在社會中,朋友是相當重要的。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是我們最好的環境,你從他的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說交什麼樣的朋友,你也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何孟母三遷?就是因為外在的環境對一個人的品性形成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交友要謹慎。

交朋友的好處,沒人不知道,交到一個好朋友,等於交了一個好運。人常說君子之交,恰如那陳年佳釀,天氣越冷,飲之酒越香醇,只有那可以肝膽相照的人才能結下穩固的友情。交朋友,要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要相互理解,相互欣賞,融洽相處,能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

交一個壞朋友,比發一起火災還可怕。朋友失意時就棄而遠之,這就是小人之交。用余秋雨先生的話來說就是:「缺少精神歸宿,正是造成各種社會災難的主因。因此,最大的災難是小人災難,最大的廢墟是人格廢墟。」

◎小人之心,君子之腹

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貼住一具高貴的生命,高貴的生命之所以高貴就在於受不得污辱,然而高貴的生命不想受污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價,一旦付出代價後人們才發現生命的天平嚴重失衡。這種失衡又倒過來在社會上普及著新的恐懼:與小人較勁犯不著。

——《歷史的暗角》

小人,是對那些不具有人格標準的人的泛稱,他們活動很隱蔽,你不用心琢磨,還真難判定得出小人究竟何時、何地,在何人面前出現。在小人尚未耍小人計的前提下,一個公認的君子也可能被罵成俗不可耐的卑鄙小人。所以說,小人就是耍陰謀伎倆的人,這種人平素就生活在我們的圈子裡,和我們有說有笑,貌似大方,只有在背後乘你不備捅你一刀子的時侯,你才會愕然醒悟:哦,不幸遇上了小人。

我們身邊不可能無小人,但是我們要遠離小人。同小人一起辦事若處理不好,常常要吃虧。正所謂「易漲易落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小人沒有特別的樣子,臉上也沒有寫「小人」兩字,有些小人甚至還長得既帥又漂亮。有口才也有真才,一副「大將之才」的樣子,可謂是「人小鬼大」,所以千萬不能小瞧。小人就是那些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惡的手段來達到目的的人。似乎「造謠生事」、「挑撥離間」、「阿諛奉承」、「陽奉陰違」、「趨炎附勢」、「落井下石」、「推卻責任」等等這些詞彙都是為他們準備的,他們就是踩著別人的鮮血前進的那批人;他們就是那些不講法、不講情、不講義、不講道德的那群人。和這些小人相處要小心:既要保持距離,又不要得罪,既要小心說話,又不要有利益瓜葛。只有這樣,才能把他們對自己的傷害降到最低。這種折中的方式,並不是選擇上的左右搖擺,而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原則,引用作家劉墉先生的一句話,那就是:我不是教你詐,我只是想教你做人的道理,免得你被人騙了,還在幫別人數錢……

有時候,在認清小人的同時,也會錯認小人,就是把好人當作小人,這種誤解常常會帶來很大傷害,既傷害了別人,也給自己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要想盡量避免誤解,就要特別提醒自己:千萬要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實際上,這句成語原作「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語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本是褒義。

春秋時期,有一年冬天,晉國有個梗陽人到官府告狀,梗陽大夫魏戊無法判決,便把案子上報給了相國魏獻子。那個告狀的梗陽人便送了一些歌女和樂器給魏獻子,魏獻子正打算收下來,魏戊對閻沒和女寬說:「主人以不受賄賂聞名於諸侯,如果收下梗陽人的女樂,就沒有比這再大的賄賂了,您二位一定要勸諫」。閻沒和女寬便答應了。退朝以後,閻沒和女寬等候在庭院裡。開飯的時候,魏獻子讓他們吃飯。等到擺上飯菜,這倆人卻連連歎氣。飯罷,魏獻子請他們坐下,說:「我聽我伯父說過吃飯的時候要忘記憂愁,您二位在擺上飯菜的時候三次歎氣,這是為什麼?」閻沒和女寬異口同聲地說:「有人把酒賜給我們兩個小人,昨天沒有吃晚飯,剛見到飯菜時,恐怕不夠吃,所以歎氣。菜上了一半,我們就責備自己說:『難道將軍讓我們吃飯,飯菜會不夠嗎?』因此再次歎氣。等到飯菜上齊了,願意把小人的肚子作為君子的內心,剛剛滿足就行了。」魏獻子聽了,覺得閻沒和女寬是用這些話來勸自己不要受賄,於是就辭謝了梗陽人的賄賂。

後來這句成語發展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來指以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不少人遇到問題,最容易犯兩種錯誤:一是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能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問題;二是出現了問題,總喜歡猜疑,甚至只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挑剔別人,但事實往往和自己所想的正好相反。

曹操,被稱為是「亂世奸雄」,幼年的時候就誣師欺父,為人詭計多端,品行十分惡劣,而且陰險凶殘。在《三國演義》第四回裡,曹操刺殺董卓失敗,被董卓通緝,幸好被陳宮所救,得以寄宿於曹操的義伯父呂伯奢家中。呂伯奢令家人熱情款待,但曹操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聽見呂家磨刀的聲音,便懷疑呂氏一家不懷好意,竟將呂家上下八口人全家老少全部殺死。當曹操、陳宮策馬出逃,路遇呂伯奢買酒回家款待曹,陳二人時,才發現之前是誤殺,但他仍揮劍將呂伯奢也殺了。陳宮說:「剛才是不知而誤殺,現在卻是明知而殺之,為什麼?」曹操說:「呂伯奢回家發現家人被殺定會報官追來,於是我們必死。」陳宮抱著呂伯奢的屍體痛哭。曹操大言不慚地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極端的小人唯我主義嘴臉暴露無遺。

為人處世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有用你的心智與慧眼說話。因為世事太險惡,人心隔肚皮,如果用一種被模式化的處事方式與不同的人相處,那麼你一定會遭到現實無情的嘲弄。我們固然可以篤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但溯其過程,也常有正義向邪惡退讓的時候,那些缺乏個人修養,言談粗鄙,儀態猥瑣的人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其根本原因並不在於他們有多大的能量,而是善良和正義的東西使自己缺乏足夠的存活信心和底氣。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如果說邪惡的人們能夠積聚成一股力量的話,那麼善良的人們也同樣應該如此。」君子集聚與小人合群是不同的,這正如《莊子·山木》所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們的交往淡得像清水一樣(不是感情清淡),不含有任何功利之心;小人之間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樣,把友情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礎之上。君子淡泊卻心地親近,小人甘甜卻利斷義絕。大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那麼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他們之間存在的只是利益。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交友之道。

據說在唐朝貞觀年間,名將薛仁貴在尚未得志之前,與他的妻子同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完全依靠王茂生夫婦的接濟。後來,薛仁貴參軍,在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時,因薛仁貴平遼功勞特別大,被封為「平遼王」。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一打開酒罈,負責啟封的執事官嚇得面如土色,因為壇中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啟稟王爺,此人如此大膽戲弄王爺,請王爺重重地懲罰他!」豈料薛仁貴聽了,不但沒有生氣,而且命令執事官取來大碗,當眾飲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後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常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榮華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濃禮不收,卻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後,薛仁貴與王茂生一家關係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也就流傳了下來。有很多人交朋友走極端,要麼如膠似漆,要麼橫眉冷對,不是孤傲得過分,就是倚賴得要命。朋友間不懂得控制和平衡,非冷即熱,很難體會到溫和清淡的境界。如今的飲料為了滿足人們的各種口味,其種類五花八門,然而仔細比較一下還是無色無味的清純泉水最為好喝。

越平淡才能越長久,一個人如果能夠凡事做到心靜如水,他必然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與人交往,也要這樣:親君子,遠小人。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余秋雨先生在交友與遠小人上的觀點是基於一個論點出發的。君子之交是心與心的交流,老子說過:「上善若水」。對朋友要待之以誠,友情應該建立在互相欣賞、互相瞭解的基礎上。因此,在與朋友交往的時候,要堅持自己的主張,不盲從,不隨便附和。這樣的友情,雖然看起來像水一樣平淡,但是卻可以長久不衰,就像一種天地共存的默契,源源不斷,地久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