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聽余秋雨講文化 > 第二章 尋覓中國歷史 >

第二章 尋覓中國歷史

英國詩人雪萊曾這樣寫道:「歷史,是刻在時間記憶上的一首迴旋詩。」歷史,它常常會以驚人的相似度再次出現在我們面前,如何從曾經相似的歷史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如何利用古人的智慧應對今天的現實生活?那便是研究歷史。當一個民族成為能夠從歷史中不斷汲取力量、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反省的民族時,那將是整個地球,乃至宇宙之福。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宛如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每當我們置身其中,耳旁都是金玉珠璣的歷史回音,眼前盡現琳琅滿目的歷史勝景,或厚重或警醒或震撼或多彩,讓我們回味也讓我們深思。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曾說: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余秋雨先生在散文創作中所側重的,並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觀的泛泛描繪、或簡單的借景抒情,而是要通過自己對美的認識和理解將其生命化,並注入人的靈氣和活力。

美就是生活本身,自然的美不能脫離人的足跡,不能脫離歷代的風土人情、名人雅士和人文構建而獨立存在。這一章是展現余秋雨先生「挪移自己的置身位置」,使文章「走向大氣」的一章。他帶領我們走出了書齋,用一種實地考察的嚴謹治學精神,以城市區域為切入點,選取其中最具特色的歷史傳承來關注、發掘,以展示城市的命運和文化積澱;從過去的歲月中尋找與發現現實,探尋其獨具魅力的個性特徵,用人文發現的視角表現人文景觀和自然山水的魅力和文化內涵;用引人入勝的故事體現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風貌,全景式地體現出一個城市的地域性格;並試圖從歷史的隧洞中摸索出點經驗給當今的經濟建設和文化走向提供借鑒。

縱覽名城歷史,彰顯地域特色。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們很少耗散什麼,只知緊緊匯聚,用它強烈的沉澱力,匯聚了中華文明的所有一切。絢麗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具有多元一體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挖掘後,你會發現所謂的「北大荒並不荒」,它有豐富久遠的文化底蘊,具有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資源;黃土文化是中華文化中一個獨具個性的文化體系,也是華夏民族文明的搖籃。就是在這種黃土文化氛圍熏陶下,山西人喝著黃色的水,住著黃色的土地,吃著黃色的小米,唱著那獨特的黃土歌謠,還有那骨子裡激揚著的黃土般的韌勁;一座古塔,揭示了這個城市的命運,背靠黃河,七朝古都,一幅畫卷,一段歷史,如何能重塑這座古城現代的輝煌?留下的不只是歷史還有疑問;落下一個「亡國亡君之地」的名聲,卻成為才子佳人的搖籃,是什麼成就了這座千載寧靜的後院——蘇州?三峽,博大的中華文化意象,是美景,更是歷史與理想、力量與激情的結合體。這片美景外國人不懂,不可能懂,在千百年中歷經滄桑的三峽僅屬於中華民族,這是只有我們才有的驕傲與狂放不羈。

生活在當下的人們,不只要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還應當學會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中發現美、領悟美、受到美的感召。順著S型的城市文化積澱與走向,回望舊時的風貌與輝煌,更多想要表達的是對現實的關注、對現代輝煌的呼喚。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自序中所言:「大地默默無言,只要來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

黑水白山埋忠骨

◎那片神奇的水域

這是一條離我更為遙遠的河流,遙遠得無法憂傷,也沒有必要絕望。它幾乎就是另一個天域的存在,抽像地橫臥在中國地圖的上方。

——《霜冷長河》

水與文化的形成有著直接的關係,最早的生命就是起源於水,正所謂「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而關於水的文化也被稱為人類最古老的文化,四大文明古國無一不是傍河而立。河流與水不僅為人類解決了衣食之憂,而且不管在任何時候,它都將是作家和詩人的靈感源泉。余秋雨先生也不例外,他不僅將自己的一本散文集題名為「霜冷長河」,還在該書的自序中傾情敘述了自己與河流的關係。「我出生的村莊有河,但那河太小,我心中翻滾的一直是從未見過的大河,銀亮亮,白茫茫,並不洶湧,也並不熱鬧,而且不止一條。」余秋雨先生對河流的喜愛,並非只停留在童年的回憶和心中的想像,而是有所踐行。他寫道:「長大以後,我見到了許許多多的大河,每次都會產生異樣的激動。有時,請旅伴們在路邊坐一坐,我要停下來看河。哪怕在再窮困的地方,一有大河,便有了大塊面的波光霞影,蘆荻水鳥,也就有了富足和美麗,而且接通了沒有終點的遠方。後來我著迷游泳,一見大一點的河流就想脫衣揮臂,直到有一年在錢塘江被一個水底漩渦所裹卷,差點上不了岸,才稍稍有所收斂。」其愛河程度,可見一斑。

在中國提到江河,必然會想到長江和黃河,余秋雨先生自然也沒有錯過,只是他提到的不是長江、黃河,而是長江和黑龍江,並且將更多的筆墨留給了後者。長江的雄偉似乎已不需多加塗抹,前有古人,後有來者。而之所以提及黑龍江,余秋雨先生將其歸因於自己與河流的神秘緣分,特別是與黑龍江。他這樣描寫它,「(黑龍江)驚人的安靜,但這種安靜使它成了一條最純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蕩,岸邊沒有熱鬧,沒有觀望,甚至幾乎沒有房舍和碼頭,因此這也沒有降格為一脈水源、一條通道。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讓一件件岸邊的事情全都過去,不管這些事情一時多麼重要、多麼殘酷、多麼振奮,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狀態。它有點荒涼,卻拒絕驅使;它萬分寂寞,卻安然自得。很快它會結冰,這是它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休息時也休息得像模像樣。」

黑龍江,一條神奇、美麗的北方大河,幽靜地橫臥在我國北疆,日夜不息地奔流,從興安嶺的群山走出,一路歡歌奔向遼遠的鄂霍次克海。黑龍江在我國境內的長度僅次於長江、黃河,是我國第三大河,世界第九大河。其年徑流總量達2700億立方米,僅次於長江、珠江,也居於全國第三位。黑龍江水域遼闊,同長江、黃河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孕育了祖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她孕育了祖國北方的少數民族文化。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二萬年以前,黑龍江地區就有了遠古人類活動的跡象。

黑龍江有兩個源頭:南源額爾古納河和北源石勒喀河。兩源在祖國神州北極漠河以西的恩和哈達握手、擁抱後,始稱黑龍江。順江而下,黑龍江沿岸歷史遺存豐厚,古跡眾多;風光奇美,如詩似畫。暢遊黑龍江,也可以欣賞到異域風情。

黑龍江流經的古城島,是古戰場的遺址,是當年雅克薩戰役的清軍大本營。在古城島上,仍可尋覓城堡與炮台遺跡以及銹跡斑斑的箭簇。從箭簇上,我們似可聞聽當年蕭蕭鐵馬聲。收復失地、保衛疆土的勇士用鮮血書寫了兩次雅克薩戰役勝利的捷報,正是因為雅克薩戰役的勝利,才促成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才獲得了中俄邊界170多年的安寧。

黑龍江流經呼瑪縣境,呼瑪縣城是個美麗、幽靜、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附近有白銀納鄂倫春族鄉,它和塔河縣境內的十八站鄂倫春族鄉是黑龍江上游兩個鄂倫春民族定居地,是瞭解少數民族風情的地方。過了呼瑪後則是胡通鎮,龍頭山又展現在面前。狀似巨龍探水的山崖,把一段美麗的傳說講給遊人聽……

相傳,在遠古時期,黑龍江並不叫「黑龍江」,而叫「白龍江」。那是因為有一條白龍住在這裡,並不時地興風作浪,給這裡的人民帶來很大的災難,人們對此恨之入骨,可又沒有任何辦法。山東省有一個美麗善良的姑娘,竟奇怪的生了一條小黑龍,可是姑娘的舅舅卻把小黑龍視為一種怪物,趁小黑龍不注意,無情地把它的尾巴砍斷了。因小黑龍沒有父親,就隨媽媽的李姓,有些人叫他「禿尾巴老李」。被舅舅砍掉尾巴後的小黑龍就跑到現在的黑龍江邊,發現這裡的小白龍在興風作浪,多年來發水鬧災。善良的小黑龍決心替鄉親們消除這個禍害,並且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勇敢的大戰白龍,經過激烈的鬥爭,終於把白龍趕走了。小黑龍還經常幫助鄉親們開墾荒地,負責管轄這條江水永不氾濫成災,這裡的人們在這裡安居樂業,生活越來越美好,為了感激小黑龍的恩情,就把這條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黑龍江」。

在當地有這麼一種說法:人們在江上乘船或打漁作業的時候,如果有險情出現,有人就會高聲吆喝「船上有山東的人嗎?」如果有人回答「有!我就是山東人!」馬上就會風平浪靜。據說原因是黑龍聽到有老家人在,就會保佑。雖然這只是民間類似玩笑的傳說,但也彰顯了這條大江與山東的親密。據考證,黑龍江原始居民與山東半島上的原始人類有著非常悠久的淵源關係,公元前2000年,夏朝初期,龍山文化時期的山東半島的農業傳入東北,經渤海傳入肅慎。帝舜25年(公元前2130年),肅慎氏來朝,貢弓矢,成為我們自豪的、永久性的歷史美談。

當然,黑龍江之所以被稱為「黑龍江」,真正的原因恐怕還是因為其水流沖刷兩岸具有大量腐殖質的黑土,並大量沉積在江底,使江水看上去往往是黑色的,再加上其江流蜿蜒、狀如游龍的緣故。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黑龍江素有黑水、弱水、烏桓河等諸多別稱,公元13世紀成書的《遼史》才第一次以「黑龍江」來稱呼這條河流。可見,黑龍只是人們心目中一個英雄人物的化身而已。

余秋雨先生想念深冬季節已經冬眠的黑龍江;他期待春潮初動、冰河解凍的黑龍江;但他更傾心秋風初起、霜天水影的黑龍江。為什麼如此傾心,余秋雨先生這樣回答:「因為只有那個時候,春天的激情早己減退,夏天的實用也已終結,大地霜降,河水驟冷,冷走了喧鬧的附加,冷回了安詳的本體。涼涼的河水延綿千里,給收穫的泥土一番長長的寧靜,給燥熱的人間一個久久的寒噤。」最後還要補上一句「這是我心中的至高美景。」

迎門砬子是黑龍江的險要航道之一,雖沒有三峽神女峰的動人傳說,卻有其自身獨特的粗獷和綺麗,充滿著原始的野性美,就像北疆的漢子。那絕少土壤的嶙峋怪石上,卻頑強地生長著落葉松、白樺樹,粗獷豪放中透露出秀美俊俏。黑龍江上游一帶奇峽特別多,也特別美,而且森林密佈,正像一位作家說過的那樣:「黑龍江兩岸風光綺麗,可與長江三峽媲美,不遜色於漓江」。

黑龍江流經的五道豁洛島上建有影視城,《黑龍江三部曲》等多部影視劇在此拍攝。距島不遠處的山谷裡,建有一座巨大的古堡,它是曾一度聞名黑龍江兩岸的振邊酒廠。這個擁有當時一流釀酒設備、東北最大、全國也不多見的酒廠,在黑龍江近代工業文明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如今,它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黑龍江流入黑河市區,這條大河給黑河增添了無窮的魅力。沿黑龍江堤防工程修築的帶狀公園,更為城市增色。市區東端的大黑河島,是開展中俄邊民互市貿易、游泳、垂釣、旅遊、度假的好去處,有中俄民貿第一島的美譽。

從黑河順江而下不久,便是馳名中外的歷史名城愛輝。這個已有3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曾是黑龍江流域最大的城市,黑龍江流域最高權力機構——黑龍江將軍的最早駐地。它是中華民族開發黑龍江的榮耀,同時,也寫下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大的恥辱。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就是在此簽訂,游愛輝古城,不僅可發思古之幽情,更可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是每個有良知的華夏兒女參觀、遊覽愛輝古城後的心底呼喚和祈望。過愛輝不久,是坤河,這裡居住著滿族和達斡爾族同胞。過坤河後便是三架山,這裡曾是黑龍江水師營的軍港,參加雅克薩戰役的清軍水兵就是從這裡誓師出發的。游至孫吳縣沿江一帶,可憑弔侵華日軍的龐大工事群,這個建在黑龍江岸邊山嶺上的勝山要塞曾被日軍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遊覽這些明碉暗堡,就等於上了一次國防教育課。

黑龍江邊的嘉蔭縣龍骨山會讓我們眼前豁然一亮,這抹亮色是6500萬年前中生代白堊紀時期棲息在黑龍江邊的巨大恐龍塗就的,從這裡出土的恐龍化石不僅使黑龍江省博物館有了當家展品,也為彼岸的俄羅斯博物館增添了珍貴內容。這裡發掘出土的猛瑪象化石和熱帶植物化石,說明如今的高緯度寒地在幾千萬年前竟然是熱帶雨林氣候。

同江是黑龍江與松花江匯流的地方,著名的三江口在縣城東北8里處,從長白山天池走下來的松花江流到這裡,高興的與黑龍江匯合到一處。人們把兩江匯合的江流叫混同江,我國古代就把黑龍江的下游稱為混同江。在這裡,黑龍江、松花江、混同江像三條不同顏色的飄帶並聯在一起,因而名之三江口。

歷史上「八女投江」的殉難地即為松花江支流牡丹江的烏斯渾河,而松花江作為黑龍江的最大支流,是東北地區的大動脈。站在烏斯渾河畔,也許你會驚歎,眼前這條被白雪覆蓋的河流竟然如此的寧靜,卻不曾想,這冰雪覆蓋之下急湍不息的河水,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它對往事的訴說。1938年秋,東北抗聯的八位女戰士以冷雲為首,為掩護主力部隊突圍,到達牡丹江支流的烏斯渾河邊,準備與日軍背水而戰。「烏斯渾河」按滿語翻譯是「洶湧暴烈」的意思,而此時又正值秋後漲水……當日軍得知,與他們一千多人展開殊死搏擊的,竟然只是幾位抗聯的女戰士時,便輕蔑地開始勸降。而令敵人瞠目的是,八位女英雄竟毀掉槍械、攙傷相扶,一起步入寒冷刺骨的烏斯渾河,隨即消失在洶湧的波濤中……烏斯渾河在嗚咽,嗚咽的烏斯渾河見證了冷雲等八個中華優秀女兒的英勇和悲壯。八位女英雄的事跡一直被人們廣為流傳,就像這烏斯渾河水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流淌。她們中最小的只有13歲,就是王惠敏,最大的也只有23歲,冷雲和安順福。往事並非如煙,現在在牡丹江的江濱公園裡座落著這樣一座雕像,它就是為紀念八位抗戰女英雄而塑的。雕像臨江而立,無論是在一片錦簇花團之中,還是在那滔滔江水之下,它都倍顯巍峨壯觀。無論是在晨曦中仰望,在落日下回望,還是在風雨中凝望,都會有一種肅穆的心情自心頭悄然升起。列寧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余秋雨先生曾用「抽像」來形容這條大河,覺得它與自己心中的那條河特別親近,他曾幻想自己坐著狗拉雪橇行駛在冰封的黑龍江上。「一條夢中的長河,一個同姓的船長,一番奇異的親熱,加上那次幽默的擱淺後的酣暢沉睡,沉睡在中華大地北端界河的中心,沉睡在天蒼蒼、水泱泱的徹底寂靜中,這一切,我都歸因於自己與河流的神秘緣分,尤其是與黑龍江。」黑龍江,這狀如游龍的大江,有著奇美的景色。黑龍江從恩和哈達開始,由西向東不停的奔流。從依西肯開始,自西北向東南流,到蘿北後,又開始由西向東北方向流淌,進入俄境後,由南向北流,直抵大海。如九曲迴腸,蜿蜒曲折。黑龍江,這源遠流長的大界河,有著神奇的魔力。他讓每一個見到她的人,都會產生一種無以復加的敬畏、敬愛和敬仰。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對一條河模糊而神秘的記憶,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也都有一條難以割捨的大河。實際上,余秋雨先生正是將黑龍江比擬為自己的人生長河,原因在於他既留戀霜冷長河的雄偉長卷,又嚮往收穫後的寧靜安詳。也正是因為這種對於河的特殊理解,余秋雨先生才願意以霜冷長河的圖景為背景,來談論人生、探討人性,特別是談談飽經風霜而冷峻的中年人生。他在自序的末尾提到:「到今天早已明白,自己一生是來尋找河流的,一旦找到,就等候那個季節。這種尋找和等候,將會一直延續下去,但我已不再心焦,因為我已經一次次地找到、等到,並把找到、等到的圖景,描繪給別人,贈送給讀者。」

◎一方水土一方人

最讓人動心的是苦難中的高貴,最讓人看出高貴之所以高貴的,也是這種高貴。憑著這種高貴,人們可以在生死存亡線的邊緣上吟詩作賦,可以用自己的一點溫暖去化開別人心頭的冰雪,繼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點燃文明的火種。他們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顧物慾利益,不顧功利得失,義無反顧,一代又一代。

——《流放者的土地》

悠悠的歲月如同滾滾江水,漸漸遠逝。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僅有氣勢磅礡的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有風景秀麗的鏡泊湖、五大連池;還有連綿起伏的大、小興安嶺;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綠草如茵的天然牧場,這些無不勾勒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而最壯美的則是黑龍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勇敢的東北人。

如果你與東北人聊天,你會被他們熱情,磊落,敢愛敢恨的性格所折服,許多人都期望有一天能親自踏上這片土地,感受一下東北土地所蘊藏著的熱血與神秘。余秋雨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裡談到,他在剛踏上這片著名的土地上時,首先帶給他的便是驚喜和甘甜,他打量起眼前的土地,覺得這裡的天藍得特別深,因此把白雲襯托得銀亮而富有立體感。

但這片土地在清朝時並不被人看好,涉獵清史,我們可以發現東北原來是封建統治政權用來流放犯人的地方,這聽上去有點令人毛骨悚然,可要知道,這些流放的犯人以「文字獄」,科場案的名仕居多,大多數是株連者。這些流放者枷鎖千里,一路上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到了流放地,男的做苦力,女的做娼寮,結果並不好。清朝詩人丁介曾寫過這樣兩句詩: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這樣一片美麗的土地竟然與文人的人間煉獄聯繫在一起,聽上去,讓我們的神經有點脆弱,實在不想再過多回顧這段歷史。或許也正是這些文人在苦難中的決絕,為這片土地帶來了堅定的意志。余秋雨先生在《流放者的土地》中是這樣評價東北人的:「今天東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講義氣,一定與流放者們的精神遺留有關吧。流放,創造了一個味道濃重的精神世界,竟使我們得惠至今。」

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也是發生在這片沃土。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侵佔了東北三省,炸死了被稱為「東北王」的張作霖,犯下了滔天罪行:平頂山的居民被無原無故的活埋;七三一部隊的殘酷迫害;白色恐怖下的東北被折騰的血痕纍纍。東北人民抗戰十四年,終於結束了抗戰,趕走了日本侵略者,結束了這段可怕的生活。

提起這段歷史,總會讓我們想起一個人,他在歷史上是一個倍受爭議的人物,諸多罵辭的背後,他分辨是非,認清敵我,力排眾議,堅決維護民族尊嚴和國家的統一。他是現代版的袁崇煥,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他在政治舞台上沉寂了很多年,恢復自由後又流落他鄉。隨著時間的流逝,對他人們本應會漸漸淡忘,但是歲月在這位百歲老人面前似乎失去了作用。他不是罪人,他也不是背叛者,他是功臣,周恩來稱他是「千古功臣」,他就是少帥張學良。

張學良對中國的最大貢獻,莫過於東北易幟。1928年,在皇姑屯事件後,張學良執掌了東北軍政大權。面對日本人的步步緊逼,張學良毅然決定倒向南京,青天白日旗在東北飄起。從此,中國實現了辛亥革命以來的第一次統一。儘管這個統一還有許多問題,但在民國史上卻是劃時代的。易幟以後,張學良積極對抗日本,在他的主持下,東北各省設立了國民黨省黨部,拒絕延長日本的租借地,禁止當地群眾為日本人工作,以制止日本人在東北的礦山開採和森林採伐。在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下,東北有大量日籍朝鮮人失業,山東(特別是青島)的日籍朝鮮人則大量移民東北,加劇了南滿株式會社的危機。正是這一局勢,使日本人把南滿株式會社的危機看作是中國人排日的結果。特別是日本軍隊的極端分子,為了保住日本在東北的侵略權益而挑起了「九·一八」事變。

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正是困擾了他一輩子的奇恥大辱。但沒有任何後盾僅僅靠東北的力量,能同當時如狼似虎的日本作戰嗎?在這一問題上,張學良決定服從大局、服從中央。而此時的中央,根本沒有對日開戰的實力和準備。不論有什麼理由,不抵抗是民族恥辱。抵抗打不過,也是民族罪人,這種兩難之火,烤炙著張學良的良知。後來發動西安事變的原因,也正是基於此。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張學良冒著殺身之禍,與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全民族抗戰局面的最後形成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在西安事變中,張學良曾同周恩來總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周恩來對張學良的膽識和愛國熱情、民族氣節是大為稱頌的,對其思念長達40年之久,曾三次為其淚流滿面。

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張學良請來周恩來,使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1936年12月25日,在沒有通知周恩來的情況下,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周恩來聞訊後親自來到機場,想阻止張學良這一行動,但是當他趕到機場,為時已晚,飛機已經起飛,周恩來仰望天空,淚流滿面,連聲呼喚:「張漢卿、張漢卿!」後來周恩來歎息地對人講:「唉!漢卿是看《連環套》那樣的戲看壞了,現在不但要『擺隊送天霸』,而且還要『負荊請罪』啊!」1946年國共兩黨在重慶和平談判時,周恩來副主席再次提到了被囚禁的張學良將軍:「只可憐那個遠在息烽釣了十年魚的人,他這十年釣魚的日子不是容易過呀!……」當時聽了這番話的人都十分難過,周恩來眼裡更是閃動著悲涼淚花。1961年12月12日,周恩來總理開招待會,邀請在京當年參加西安事變的東北、西北軍的諸位同志,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解放軍海軍參謀長)給周總理敬酒,泣不成聲。周恩來為人最重感情,想到張學良的際遇,熱淚潸然而下,鄧穎超同志舉杯說:「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周恩來說:「我的眼淚代表中國人民,不是我個人的。」

可以說,張學良是現代愛國主義者的典範,儘管在這漫漫的愛國主義征程中也有過挫折,但瑕不掩瑜。1990年,張學良將舊作《謁延平祠》寄給呂正操,云: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義抗強胡;豐功豈在遵明朝,確保台灣入版圖。余秋雨先生在《廢墟》中曾提到「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著。」張學良雖然在西安事變後被囚,但這並不意味著失敗,他本人也沒有在失落中低迷,而是借鄭成功的例子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他對於自己亦有評價:不怕死,不愛錢,丈夫決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餘年。張學良為祖國和平統一,為東北的建設,為抗日復土的民族解放大業所立下的豐功偉績,以及那種心地純潔的愛國主義和舉世罕見的自我犧牲精神將永垂青史。

訴不盡的黃河緣

◎波瀾壯闊走西口

他們把迷惘的目光投向家鄉之外的遼闊天空,試圖用一個男子漢的強韌筋骨走出另外一條擺脫貧困的大道。他們幾乎都沒有多少文化,卻向中國古代和現代的人生哲學和歷史觀念,提供了不能忽視的材料。

——《抱愧山西》

一曲蕩氣迴腸的古老山西民歌《走西口》,據說已經流傳了一兩百年。這首歌不但山西人會唱,山西鄰近的內蒙、陝西,甚至更遠一點的寧夏、青海、甘肅也有許多人會唱。為何這首民歌傳播如此之廣?為何這首歌如此哀傷離愁?這就要扯出一段厚重的歷史,這段歷史包含著成千上萬人的命運,而他們的命運又或多或少地和那個叫「西口」的地方有關係。

萬里長城九重關,到底哪裡是西口?最初的西口,實際上是長城上的一道關隘,位於山西、內蒙古交界處的右玉縣,真正的名字叫作「殺虎口」,這裡就是最初的西口。《清史稿》中也有記載,稱殺虎口為「西口」。在民間殺虎口還有「小北京」的稱呼。

殺虎口關樓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初名參合徑,唐稱白狼關,宋稱牙狼關,明代為防止北方匈奴南侵中原,故更名為殺胡口。歷經千年風雨仍舊巍然的關隘,記載著金戈鐵馬、烽火狼煙、滄桑玉帛、世道興衰……清朝康熙皇帝西征回歸途經殺胡口,為緩和蒙漢矛盾,特意揮毫改「胡」為「虎」,「殺虎口」地名由此而來。從此,殺虎口烽煙散盡,關門開放,成為山西移民和晉蒙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以及通商互市的集散地。

在明代時,為了防止蒙古騎兵南下,這裡曾駐紮了大量軍隊。明朝和蒙古部族關係緩和之後,它又被開闢為雙方貿易的市場。走西口,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開始,截止時間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應該是在明末清初,這個時候數量最大。前後持續了將近三百年左右,而且應該說走西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所以生活比較困難,人口外遷;另一種情況是一部分人走西口,是為了適應內蒙邊際的需要,到口外去發展商業,發展貿易,以至發展成了後來的票號。所以走西口這個現象,實際上就是中國移民的一個部分。

在明清時期,山西的雁北地區地處晉西北高原,人口較多,土地貧瘠,生活比較困難。在當地流傳有這樣的歌謠:「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當時之寒苦可見一斑。明末清初,長城北端是人煙稀少的沙漠荒原,南部中原是連年乾旱,饑荒頻發,迫使無數山西難民背井離鄉「走西口」。於是山西人口外遷,進入塞北沙漠墾荒謀生。內地人把從殺虎口等長城沿線進入內蒙古草原地區叫走西口或走口外。位於晉西北高原黃河大拐彎處的河曲縣,是當時走西口的重要碼頭。山西、陝西、河北等地的農民為生活所迫,遠赴察哈爾、綏遠等地,即今內蒙古中西部乃至更遙遠的地區墾荒、挖煤、拉駱駝、做小生意。據專家考證,明末清初,在歸綏地區定居人口中,有七成來自山西移民,形成了許多以山西地名命名的村落。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先後出兵平定西北叛亂,殺虎口又成了供應大軍糧草的後勤基地。從1690年開始,通往殺虎口的路上熱鬧了起來。路上走著一批批奔赴前線的士兵和跟隨部隊前進的商人。康熙皇帝親率八萬大軍深入草原腹地,軍糧供應成為決定戰事勝敗的關鍵,但是由於戰場與後勤基地之間相隔萬里,運輸線路又要跨越茫茫草原、浩瀚沙漠,在當時的條件下,大宗貨物的運輸完全是靠人力和畜力來完成,運一石軍糧要耗費120兩白銀,開支太大。當朝廷為此事一籌莫展之際,有地利之便的山西商人范毓賓看到這個巨大的商機,主動請纓隨軍挑擔運送軍糧和補給,於是成千上萬正愁沒飯吃的山西農民離開土地,拉開了大規模「走西口」的序幕。

戰爭結束後,這裡成為山西人進入西北地區的門戶。由於來往的客商很多,甚至造成了這個地方一度的商業繁榮。殺虎口的變遷,其實可以看做明、清山西曆史的一個縮影。如果我們站在整個中國的角度打量山西,就會發現,山西北鄰蒙古草原,南邊緊挨著中原腹地。草原上的牧民需要農民種的茶、紡的布,中原的農民種地也少不了牧民放的牛、養的馬。這種相互的需要,必然會造成商業的往來,如果商業往來被人為阻斷的話,就只能以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在這裡,山西的地理位置起了很大的作用,像北京,還有其他地方,一直到西北邊疆去的大通道,山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門戶。在這麼個大形勢之下,山西的走西口的群體就有了方向。

走西口是因為窮。「無平地沃土之饒,無水泉灌溉之益,無舟車漁米之利,鄉民惟以墾種上嶺下阪,汗牛痛僕,仰天續命」。當一方水土,不足以養活一方人時,就只能走出去,民歌《走西口》便在村頭、路邊響起來。它的歌詞其實是妻子送別丈夫,少女告別情郎時說的一些家常話。因為分別之後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見面,所以叮囑的就多一些,生怕有什麼自己想不到的地方。中國有句老話叫「十里不同音」,說的是民歌有很強的地域性。之所以西北許多地方的人會唱《走西口》,是因為許多山西人曾到過這些地方,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唱這首歌,時間長了,當地人也學會了。歌曲反映了舊社會陝西、山西一帶貧苦的勞動人民迫於生計,離鄉背井,到包頭、河套一帶謀生的情形。

余秋雨先生在談論到晉商時說「山西商人本來就是背井離鄉的遠行者」,再捨不得走,咬住牙也還得走,因為想著有一天一定要再走回來。後來有人真的回來了,要麼是因為老了,要麼是回來接走老婆和娘親,甚至還有有去無回的悲慘景象,但是,還有更多的人加入了「走西口」的隊伍。一首民歌竟扯出一段如此厚重的歷史,這段歷史包含著成千上萬人的命運。而今天他們的子孫還在繼續著「走西口」。

晉商走西口的結果之一是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繁榮和發展,使這些地區與內地經濟一體化。這些地區人口劇增,形成商業中心。「先後復盛公,後有包頭城」,說的就是晉商對這些地區開發的推動作用。包頭,現在是內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超過兩百萬。在一百多年前,這裡還只是個叫包克圖的小村子。包頭人說,因為山西人到這裡做生意,才一點一點有了今天包頭城的雛型。復盛公就是山西一戶姓喬的商人在一百多年前開的商號的名稱。

在走西口的過程中山西也形成了一批富晉大戶,除了以前說到的蒲州王崇古、張四維家族外,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喬家、渠家、曹家等富商都是走西口而富的。山西太谷人王相卿和祁縣人張傑、史大學的大盛魁一直繁榮到清末。在關東貿易中成長起來的以范家為代表的八大家,是清代著名的皇商。在走西口中富起來的山西人無計其數,山西成為明代中國之首富。

現在在殺虎口,上百年的老房子已經所剩無幾,年輕人大都外出謀生,全村人口只剩下五六百,大街上難覓人影。殺虎口前用黑石鋪就的西口古道上,深深的車轍仍在,曾經的故事永遠藏在了車轍裡。殺虎堡殘牆外面種著的玉米已有一人多高,瓦藍瓦藍的天空下,綠色的玉米與土色的殘堡對視著,沉默無言。

◎表裡河山山西人

山西商人能快速地打開大局面,往往出自於結隊成幫的群體行為,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個人冒險。

——《抱愧山西》

三晉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三晉大地,表裡河山,人傑地靈。兩千多年來,山西毗鄰皇城,位於繁華富庶之地,雖然從未有人用「山清水秀」來形容過山西,但是山西有山、有水。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片古老的土地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留名史冊的著名人物,他們就如歷史長河中燦爛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這片土地和水源塑造了他們的行為和氣節,締造了他們的才華和成就,他們團結拚搏的精神為當世、乃至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

余秋雨先生在《仁者樂山》中談到,「就人生而言,應平衡於山、水之間。水邊給人喜悅,山地給人安慰。水邊讓我們感知世界無常,山地讓我們領悟天地恆昌。水邊讓我們享受脫離長輩懷抱的遠行刺激,山地讓我們體驗回歸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邊的哲學是不捨晝夜,山地的哲學是不知日月。」而山西這是藏在山水間的一塊寶地。

有「表裡河山」之稱的山西,自然少不了水。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山西流過,在吉縣附近形成了世界聞名的黃河壺口瀑布,該瀑布落差可達30米,水霧澎湃,氣勢磅礡;距壺口十幾公里的河津段又有氣壯山河的「龍門三激浪」;此外還有陽泉的娘子關飛瀑、寧武天池、運城鹽池、陽城蟒河等,這些都構成了「表河」。但山西也確實是少水的。居於黃土高坡的山西水資源極度緊缺,引黃入晉也只能解決少許城市問題,而且黃河在天旱時也是處處斷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晉祠的難老泉,歷經幾個世紀的流淌,打破難老的神話,呈現出龍鍾之態。

晉祠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裡,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歷代勞動人民建築了近百座殿宇樓閣和亭台水榭。而據記載,晉祠最早建於周朝後期,也有人認為始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晉祠最早是用來祭祀晉國之主唐叔虞的。唐叔虞,字子於,為周武王的幼子,周成王的弟弟,姬姓。根據西周「封邦建國」的分封制度,他被封到今山西境內。當時人們把山西一部分稱為「唐」,他先是封在唐地,就以唐為氏,所以又被稱為唐叔虞,國名大概也叫唐國。後來他的兒子燮父遷都於晉水之旁,就改名為晉。所以,山西這一帶後來都稱為晉。而山西人從那時起就被稱為晉人。可以說叔虞是晉人傑出的祖先,祭奠祖先的晉祠不僅是風水寶地,而且還是縈繞著祖先傑出思想和魂魄的地方,啟迪並福佑著後人去開創赫赫偉業。祭奠祖先不僅是為了追緬先烈感昭日月的豐功偉績,更是後人一個反思自身的過程,校正人生未來如何走的過程,因此,這個過程既有莊嚴的儀式感,又有劇烈的思想激盪。

晉祠有三絕:一絕是「宋塑侍女」;二絕是「古柏齊年」;三絕就是「難老泉」。關於這「難老泉」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相傳,在晉祠北邊二十里地的金勝村,有一個姓柳的姑娘,嫁到了晉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婆婆虐待她,一直不讓她回娘家,每天都叫她擔水。水源離家很遠,一天只能擔一趟。婆婆又有一種脾氣,只喝身前一桶的水,不許換肩,故意增加擔水的困難,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擔水走到半路上,遇到一個牽馬的老人,要用她擔的水飲馬。老人滿臉風塵,看樣子是遠道來的,柳氏就毫不遲疑地答應了,把後一桶水給了馬。可是馬彷彿渴極了,喝完後一桶水連前一桶水也喝了。這使柳氏很為難:再擔一趟吧,看看天色將晚,往返已經來不及了;不擔吧,挑著空桶回家,一定要挨婆婆的辱罵、鞭撻。正在躊躇的時候,老人給了柳氏一根馬鞭,叫她帶回家去,只要把馬鞭在甕裡抽一下,水就會自然湧出,漲得滿甕。轉眼老人和馬都不見了。柳氏提心吊膽地回家,試試辦法,果然應驗。以後她就再也不擔水了。婆婆見柳氏很久不擔水,可是甕裡卻總是滿的,很奇怪。叫小姑去看,發現了抽鞭的秘密。又有一天,婆婆破天荒允許柳氏回娘家,小姑拿馬鞭在甕裡亂抽一陣,水就洶湧噴出,溢流不止。小姑慌了,立刻跑到金勝村找柳氏。柳氏正梳頭,沒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綹頭髮往嘴裡一咬,一氣跑回古唐村,什麼話沒說,一下就坐在了甕上。從此,水從柳氏身下源源不斷地流出,流了千年萬年,這就是「難老泉」。

「難老泉」,光聽名字就給人一種年輕的感覺。不必看見,就彷彿已在眼前了。那噴湧的水源,那長流的碧波,永遠是活潑潑的、青春常在的。王勃在《滕王閣序》裡慨歎說,「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相比之下,這難老泉實在值得叫人讚賞羨慕。而如今人們再到難老泉,已看不到汩汩而出的泉水了。據瞭解,這是山西省長期以來超量開採地下水和煤炭資源造成的結果。山西唯一能逮到救命的資源就是煤——黑色的黃金,所以山西的天空常飄著煤屑,透出一種霧濛濛的、淒涼的美;山西人的臉上粘著煤灰,灰色的滄桑寫在眼底眉梢。可山西的災難也來自於煤,一眼眼的煤坑,雖能挖出黑金,淘出生活,但也能埋葬生命,還嚴重威脅著水資源。據生活在晉祠附近的老百姓說,50年代,難老泉的水還很多,人站進去,幾乎沒頂。自80年代以來,水就越來越少,難老泉現在終於「老」了。

山無水而不靈,土無水而不沃。山西的水給人以清新,山西的山則給人一種孤寂蒼涼之感,猶如英雄落寞的姿態站立著。它們多半是石山,呈現出光禿禿的、真實的強韌來。山上沒有蔥蘢的樹林,沒有繽紛的山花,沒有蒸騰著的霞蔚,它的美來源於一種最乾淨、最原始、最震撼,也是最寂寞的美。當然山西也有另一種山,呈現出一種博大情懷,蔥鬱的,有著些許靈秀氣質的山。雄偉挺拔的「北嶽」恆山,山巒起伏重疊,昔人以「恆山如行」來概括它的氣勢。陡峭的北坡遍佈莽莽蒼蒼的松樹林,南坡則有眾多古代帝王為祭祀北嶽修建的廟宇道觀。恆山十八景,卻已沉寂在漸行漸遠的歷史烽火裡。說起恆山當然少不了提到經歷千年風雨甚至地震,迄今卻依然牢牢地緊貼在峭壁上的懸空寺,它就建在恆山腳下的懸崖上,或者說像是粘貼的懸崖上似的,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

在山西山中更為著名的恐怕要數佛教聖地五台山了。它由高聳入雲、氣勢磅礡的五座山峰組成,海拔在3000米上下,素有「華北屋脊」之稱。五峰頂部平坦,如壘似台,故稱五台山。五台各有特色,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秀峰,北台葉斗峰,中台翠巖峰。五台山古剎梵宇星羅棋佈於林蔭之中,山澗之旁。泉流潺潺,鐘聲悠悠,青山綠水,風景秀麗,身臨其境如登梵宇仙山。五台山地勢高兀,夏無怒暑,即便是盛夏時節也清涼如秋。是名副其實的「清涼世界」。

山西的山其實不僅僅是以山的面貌出現,它更內蘊了歷史、文化及傳奇。精衛填海的長子發鳩山、神龍嘗百草的長治老頂山,因春秋介子推攜母歸隱被焚於此而聞名於世二千餘年的綿山;有小五台之稱的蘆芽山、靈空山、太行山……山是山西的命脈,山是山西的屏障,山是山西的奇跡,山也是山西人走不出來的根本。因為山的性格就是山西人的性格。

土生土長的山西人有山一樣博大的胸懷與抱負,也有山一樣的頑固與沉著。他們習慣於沉浸在舊時的驕傲與繁榮裡。他們會告訴你人類祖先舜禹曾長在這片土地;告訴你晉代是怎樣的繁華一世;告訴你狄仁傑是山西出來的宰相;告訴你曾經的李世民是如何雄威絕決地創造出一個令世人驚異的天地;告訴你武則天的絕世風華也算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就連一個小小的上官婉兒也一再在輕愁裡釋放武後的特有氣質;而在以後讓山西人真正揚眉吐氣的則是富賈天下的晉商。追尋許久,我發現從晉商裡面很難找到一個有代表性的人物。比方「徽商」有胡雪巖;南方商人有虞洽卿,甚至於《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與其說晉商留下來的是一個個豪門巨族,不如說晉商是一個群體,一個龐大的群體。這個群體的興盛與衰落在長時間的歷史中,已經顯得不是那麼太重要了,重要的是,由這個群體形成的商業傳統和理財觀念,是一股強勁的力量,矗立於今天每一個山西人的人生背景之上。余秋雨先生在《關於友情》中闡述過「一切吞食個體自由的組合必然導致大規模的自相殘殺,這就不難理解,歷史上絕大多數高豎友情旗旛的幫派,最終都成了友情的不毛之地,甚至血跡斑斑,荒塚叢叢。」而晉商正是悟透了這一點,才得以流傳至今。

只是這種坦蕩與自律,這種堅韌與堅持,有時也恰恰成了他們進步的禁錮。生命本來如河,而他們卻堅持著把自己固守成一座堅鋌而荒涼的山。山西人回望著昨日的驕傲,沉浸在摸不著的迷惘裡,他們堅守著骨子裡的尊嚴,生存著。至於明天或者明天的明天,誰都不知道世界會發生什麼樣的轉變?

站在七朝古都前

◎開封何時才能開封

它背靠一條黃河,腳踏一個宋代,像一位已不顯赫的貴族,眉眼間仍然器宇非凡。

——《五城記》

開封,古稱大梁,又稱汴梁,是我國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位於河南省東部、黃河以南的豫東平原上,與鄭州比鄰,隴海鐵路擦城而過。開封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相傳,五千多年前,在現在開封城附近,就出現了居民點,成為我國最早開發的區域之一。當時在這裡居住的人們,主要是以農牧為生,過著原始社會的生活。到了夏商時代(約公元前21世紀到前11世紀),由於這個地區的生產進一步發展而開始從原始公社進入奴隸社會。到了春秋時期這一帶是鄭國的地方。鄭莊公命鄭邴在這裡築城,作為當時囤糧食的地方,取開拓封疆之意,命名為開封。

根據開封的確切歷史,最早在這裡建都的還應當說是魏國。那時正處在戰國時期,當時在中國領土上,分別存在著一些大大小小的封建諸侯國,魏國就是其中之一。魏國由於任用李悝、吳起等人進行社會改革,成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後來,遠在西方的秦國,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國力也逐漸強大起來,開始和魏國等一些東方的諸侯國爭奪土地和人口。公元前四世紀中葉,魏國一方面為了控制中原土地,另一方面為了迴避秦國的武力威脅,於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2年),遷移至今天開封這個地方,並在這裡建築了一座城,命名為大梁。魏惠王遷都到大梁後,又稱梁惠王,孟子見梁惠王的這段歷史就是發生在這裡。開封作為一個城市的誕生,它的歷史應該說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翻開中國的歷史,可以清楚的看到曾以開封為國都的一共有七個朝代。這就是戰國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後來的北宋和金。另外,西漢時期的梁孝王,也曾把開封作為他的封國——梁國的都城;元末大起義的時候,紅巾軍首領劉福通也曾把開封作為他們所建立的農民政權的都城;明朝初年,朱元璋也一度把開封定為他的北京。至今留有「開封古城,十朝都會」之說。尤其是在北宋時期,借助漕運之有利條件,開封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人口上百萬,富麗甲天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

開封的景點大多圍繞龍亭而建。龍亭坐落於宋都御街上,建造在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周、北宋和金朝末年皇宮的遺址上,氣勢宏大。我們從南門而入,過玉帶橋,就來到了龍亭大殿,龍亭建築雄渾,富麗堂皇,又有碧波蕩漾的潘楊二湖環抱,氣勢壯觀。

到了開封不能不看開封府,就像到了北京不能不去故宮一樣。「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江湖好漢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來開封府為的是那朗朗正氣和剛正不阿。開封府是北宋時期天下首府,威名遠揚,在府內遊走,耳畔彷彿響起包大人升堂時侍衛們氣吞山河的「威武」之聲,餘音裊裊,不絕於耳。

余秋雨先生在《古本江先生》中說過「文化無界,流蕩天下,因此一座城市的文化濃度,主要取決於它的吸引力,而不是生產力。」所以開封也並非總板著臉孔,道貌岸然地對待我們,他也有上至天子下至「三教九流」的愛情故事,也有與開封帝都格格不入的才子、浪子們的故事。諸如風流天子宋微宗與名妓李師師在礬樓交盅吟唱;黑旋風夜鬧東京……開封城每一粒的沙土,都乘載著歷史抖落的一切。

開封有著「一統天下」的豪氣、文化韻味。有如碑文,或遒勁明晰,或斑駁模糊;有如尖塔,根扎大地,上沐天光。據說開封的美好故事幾乎都埋藏在厚厚的黃河泥土之中,只有這天下第一塔——鐵塔,原建於山峰之上,保存至今基座完整。登塔眺望,可見黃河如帶,大地似茵,遊人至此,飄然如在天外,故有「鐵塔行雲」之美譽。歲月荏苒,當初的山巒和鐵塔的基座因黃河數百年來一次次的氾濫而埋於地底,昔日「鐵塔行雲」的盛景已成為過眼雲煙。看它迎著風向東微微傾斜著,是力量也是智慧。千年前建造者真的是絕對的智慧。開封因為大水淹了無數次,開封城下已是三座城,唯獨這鐵塔,立的好正,在陽光照耀下,五彩生輝,具有一種神秘的氣氛。余秋雨先生借開封古塔,來寓意城市命運。將人類發展的進程,比作登塔,「塔頂塔尖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召喚」,「塔身中天地進行著青春和生命的接力賽」,啟示我們只有「進塔」並不斷攀登,登上古人不經意間留下的「物理上和心理上的兩個制高點」,才能真正成為我們祖先有點出息、有點能耐的子孫,那麼我們才有可能重塑古城現代的輝煌。

如現代社會的其他城市,今日的古都開封已不同往日,看上去似乎有些「破舊」,但開封的破舊中卻透著一種古樸和風度。其實,這位被七個朝代留下來的老貴族,正以另一種面目延續著千年前夜晚的燈火。沒有了寶馬雕車,不再是釵頭雲鬢蛾兒舞,「瓏鞋淺出,飄渺身」亦無處尋覓,更不會有塘溪漁船上「紅乍笑,綠長顰」這許多可笑又矯情的做作。遠離了踏在腳底百米以下的文明,燈火依舊闌珊。

面對開封歷史年代的久遠及它燦爛輝煌的過去,余秋雨先生說它曾「腳踏一個宋代」,將其與意大利的龐貝古城作了一番比較之後,就更加凸顯出了開封古城旺盛的生命力。歷史的長河推進到現代,「層層淤泥堆積,把宋代繁密的腳印深深潛藏」,開封「成了一個褪色的遺址」。余秋雨先生正是在感歎古城舊時的風貌、輝煌的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現實的關注及對現代輝煌的呼喚。

◎千秋畫卷洗盡鉛華

在富麗的大觀園裡築一個稻香村未免失之矯揉,農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鄉村裡。時裝表演可以引出陣陣驚歎,但最使人舒心暢意的,莫過於街市間無數服飾的整體鮮亮。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燦燦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們之間。

——《筆墨祭》

開封人最愛之物要算是《清明上河圖》了。連余秋雨先生也要說「開封最驕傲的繁榮,見之於《清明上河圖》」。在開封,宋王朝的汴京,按圖放大的清明上河園成為一個符號,詮釋著千古興盛和衰亡。在《清明上河圖》裡,凝視汴河沿岸店舖鱗次櫛比,行人熙熙攘攘的喧鬧繁華,好像聽到一聲巨大的開山炮響,水的波紋一圈圈向你蕩來,你分明感受到面部的衝擊,它們又轉瞬消失得無影無跡。透過那筆筆玲瓏的畫意,透過人馬喧鬧的大宋都市,恍然間彷彿回到了盛極一時的大宋帝國,但我看到的卻分明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封建王朝。

北宋末年,慶歷新政和熙寧新法早已煙消雲散。神宗皇帝、范仲淹、王安石、蘇東坡等英傑已乘鶴仙去;蔡京、王黼、童貫等奸臣把持朝政。他們狼狽為奸、驕奢淫逸、收受賄賂、賣官買爵,致使朝政一片混亂。他們排斥、打擊異已,極力搜刮財富。徽宗本人不思治國,迷信道教,大造道觀。他縱情享樂,奢靡無度,一年的財政收入尚不足九個月的支出,使「累朝所儲掃地」。

余秋雨先生在《懸崖上的廢棄》中說過「歷史是坎坷,歷史是幽暗,歷史是旋轉的恐怖,歷史是秘藏的奢侈,歷史是雨中的泥濘,歷史是懸崖上的廢棄,因此,不能太輕易地進入。」但是張擇端做到了,他的《清明上河圖》即取材於此時的汴京城。至今,開封民間還流傳著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的故事。傳說當年在北宋東京的相國寺裡,住著一些靠給寺院繪畫謀生的民間畫師,其中有一個青年畫師,他說可以把首都東京城的繁華盛景搬到畫上來,這個青年就是來自山東諸城的張擇端。宋徽宗趙佶駕臨相國寺降香時聽說了張擇端的情況,便命宰相蔡京將張擇端召進翰林圖畫院,並命題讓其繪畫北宋東京的繁華盛景。

張擇端被召進了宮中翰林圖畫院,但是他卻提出要在安靜的農舍中作畫,宋徽宗趙佶同意了張擇端的請求,命宰相蔡京為張擇端在東京郊外,找了一處安靜的農舍,從此張擇端披星戴月潛心作畫。當宰相蔡京將張擇端繪畫的長卷呈給宋徽宗趙佶看時,宋徽宗大喜過望。從此,《清明上河圖》被宋徽宗收入皇宮內府。

「靖康之難」時,《清明上河圖》也被金兵掠獲。張擇端為了讓宋高宗趙構不忘國仇家恨,堅決抗金,他閉門謝客,嘔心瀝血,又繪製出一幅《清明上河圖》長卷,獻給趙構。趙構與父親趙佶不同,他對畫根本不感興趣,並將畫退了回來。張擇端展開長卷,心緒難平,他一氣之下,將自己嘔心瀝血繪製的《清明上河圖》長卷付之一炬,幸好被家人及時搶出一半。在沉痛的打擊下,不久張擇端憂鬱而死。張擇端兩次獻《清明上河圖》的故事是否真實已無法考證,但在民間傳說中,張擇端的確是一位憂國憂民的畫家。

張擇端以精緻的工筆記錄了北宋末葉、徽宗時代首都汴京郊區和城內汴河兩岸的建築和民生,描繪了清明時節北宋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清明上河圖》無疑是巨製,它融入了張擇端畢生的心血,他畫出了平常人世的風光。初夏的午後,汴都的街頭,人們自得其樂,買米賣布拉車嘮嗑,小家碧玉也在小橋上閒庭信步,橋下是一溪流水,一切都是這樣的安逸,這樣的悠然,此時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幅長卷採用散點透視的構圖方法,將繁雜的景物納入統一而富於變化的畫面中。畫中人物500多,衣著不同,神情各異,其間穿插各種活動,注重戲劇性。構圖疏迷密有致,注重節奏感和韻律的變化,筆墨章法都很巧妙。

張擇端是幸運的,他遍悟各家畫道之後,走出了一條以風俗畫反映市民生活的路子,創製出中國繪畫史上的經典之作;張擇端是不幸的,他生活的時代正是北宋的衰亡期。處在這一歷史階段的張擇端無疑是痛苦的,但「國家不幸詩人幸,賦到滄桑句乃工」。張擇端驗證了這句話。在《清明上河圖》中,張擇端以豐富的筆墨反映了奢華逸樂和貧困辛勞對比鮮明的情狀。幸與不幸是辯證的,「逆境造人」卻是千古真理。

這幅張擇端用了七年時間完成的《清明上河圖》,曾五次進入宮廷,四次被盜出宮,歷經劫難,演繹出許多傳奇故事。就連它的名字,至今都還讓人們爭論不休。《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與「上河」究竟是什麼含義呢?

專家對「清明」的含義有三種說法:一是指清明節;二是指清明坊;三是指清明盛世。據《辭海》解:清明,猶治平,指政治有法度、有條理。張擇端從清明時節切入繪製他的長篇巨製並時,是否期望他的王朝能遵法度、復條理、「會朝清明」呢。台灣作家高大鵬曾說,清明節是中國民族的復活節。這一天,把中華兒女緊緊聯在一起,形成一股內在信仰的力量,憑著這個,蕩寇掃凶、綿延無窮;憑著這個,一次次超越歷史的劫難,頑強地煥發出整個民族的大生命。

關於「上河」的含義也有諸多解釋:有人認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人認為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人認為是「上墳之意」;還有的認為是「趕集上街之意」。然而,還有專家學者提出了不同觀點,認為「上河」不能作為動詞解釋,而應該作為專用名詞解釋,如果按名詞解釋「上河」應該是指御河。

或許,它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只是更多的歷史被歲月所掩埋了。古往今來,《清明上河圖》到底還有多少謎團沒有解開?歷朝歷代,有多少人想佔有你,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懂你?走在煙雨之中,傾聽雨落的聲音,思緒透明而滋潤,彷彿游開封就是該在雨中。雨中漫漫地游,雨中靜靜地思索……忽然,前面出現一間農舍,一位青年畫師正在那裡作畫……

千載寧謐的後院

◎翰墨風流才子地

現實生活常常攪得人心志煩亂,那麼,蘇州無數的古跡會讓你熨帖著歷史定一定情懷。有古跡必有題詠,大多是古代文人超邁的感歎,讀一讀,那種鳥瞰歷史的達觀又能把你心頭的皺折慰撫得平平展展。看得多了,也便知道,這些文人大多也是到這裡休憩來的。他們不想在這兒創建偉業,但在事成事敗之後,卻願意到這裡來走走。蘇州,是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

——《白髮蘇州》

素有「水鄉澤國」、「天下糧倉」、「魚米之鄉」之稱的蘇州古城坐落在水網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陸並行;建築臨水而造,前巷後河,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風貌。這裡河網密佈,農業發達,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因其從古至今繁榮發達、長盛不衰的文化和經濟,一直以來被譽為「人間天堂」,載有「絲綢之都」、「園林之城」的美譽。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而有「東方威尼斯」、「東方水城」之稱。

現今的蘇州已經成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山、水、城、林、園、鎮為一體,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古韻今風、和諧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余秋雨先生說,他在對城市文化的研究中,發現很多城市都在尋找一些詞彙描述其城市。當一個詞彙放到任何一個城市都說得通的話,那就是沒有個性。「我們需要尋找的是一個城市的唯一性,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一座城市像蘇州這樣,在對生活素質的追求上歷2500年而不衰。」背負著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蘇州,從出生便與仙界有著難以言喻的牽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裡的一切都美到了極致:流水,鳥鳴,天空,彩雲,還有那撩人的彈唱和精美的典籍。成為了仙人也無比嚮往的淨地。如今,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蘇州再度煥發出勃勃生機。

有謂「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具有25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蘇州,在《紅樓夢》裡被譽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富貴風流之地」必出「富貴風流之士」。與蘇州有緣的古代文人都有以描寫蘇州園林為題材的佳作,如歸有光寫《滄浪亭記》,文徵明作《拙政園記》,翁覃溪的《跋拙政園記》,吳梅村的《詠拙政園山茶詩》等。可見蘇州園林一直被一種文雅之氣縈繞著。蘇州園林何德何能,值得如此多文人為她揮毫潑墨?

實際上,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的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的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的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蕩怡然自得(怡園「畫舫齋」),還有的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現代著名建築師童雋在《蘇州園林》裡這樣寫道:「中國園林實際上…是一處真實的夢幻佳境,一個小的假想世界」。

蘇州園林不以創造呈現在眼前的具體園林形象為終極目的,她追求的是表現形外之意,是園主寄托情懷、觀念和哲理的理想審美境界。這些亭台樓閣間留下了他們對生活的感悟,這些迴環曲折的園林景致常常在不經意間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態度。

蘇州園林雖小,但古代造園家通過各種藝術手法,獨具匠心地創造出豐富多樣的景致,在園中行遊,或見「庭院深深深幾許」,或見「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見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或見曲徑通幽、峰迴路轉,或是步移景易、變幻無窮。至於那些形式各異、圖案精緻的花窗,那些如錦緞般的在腳下遷伸不盡的鋪路,那些似不經意散落在各個牆角的小品,更使人觀之不盡,回味無窮。

蘇州園林是城市中充滿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身居鬧市的人們一進入園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樂」。在這個濃縮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園內的四季晨錯變化和春秋草木枯榮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變化,使人們可以「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樂」。

早在明代中後期,蘇州便成為整個江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真是「說不盡富麗乾坤,話不完繁華景象」(《四傑傳》)。這就為市民文化的勃興提供了適宜的溫床。文化的多元自然少不了狂士的點綴。

余秋雨先生在《白髮蘇州》裡曾這樣詮釋一個文人:「人品、藝品的平衡木實在讓人走得太累,他有權利躲在桃花叢中做一個真正的藝術家。」這個人就是唐寅。

唐寅(公元1470年—1523年),字伯虎,號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別號。「明四大家」之一的唐寅,被譽為明中葉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經歷坎坷,是我國繪畫史上傑出的大畫家。

唐伯虎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很奇怪的存在。一方面,他是如此有名,稱得上是婦孺皆知;另一方面,許多人對他的瞭解並不完全是因為他的文藝才華,而更多的是出於他的風流軼事。在眾多的影視劇中,唐伯虎被塑造成一個輕狂、好色、蔑視禮法的傢伙,一個喜歡講黃色笑話的下流胚子,一個生機勃勃鑽營正統秩序的怪味青年。對於年輕一點的朋友而言,他們樂於接受這樣的唐伯虎,並且很希望自己能成為類似的一位。而對於另一些嚴肅的學問家來說,這些無關痛癢的行為完全掩蓋了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傳言越多,對唐伯虎的傷害就越深一層。

出生於蘇州一個小商人家庭的唐伯虎,其先祖曾是唐朝功臣,其父唐廣德雖為商人卻深知功名的重要,對伯虎的教誨亦可謂不遺餘力,所以,唐伯虎雖然「童髻入學」卻「才氣奔放」,從小就表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個人稟賦,但是,他卻時刻不敢稍忘涉及自己一生命運利祿的功名。無奈剛過鄉試,成為「唐解元」的他便受到了牢獄之災。科舉受挫後的唐伯虎自然在事業上陷入了低谷,但他的仕途無望,卻也無形間為中國文化史貢獻了一位風流才子。對於唐伯虎本人來說,這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當然,也正是從這一時期起,唐伯虎才開始頻頻流連於煙花柳巷、脂粉堆裡,創作了大量有關女色與享樂的詩詞和繪畫作品。

余秋雨先生在《白髮蘇州》中說過,「中國這麼大,歷史這麼長,有幾個才子型、浪子型的藝術家怕什麼?深紫的色彩層層塗抹,夠沉重了,塗幾筆淺紅淡綠,加幾分俏皮灑潑,才有活氣,才有活活潑潑的中國文化」。唐伯虎的詩詞向以「語殊俚淺」名世。他認為創作就是為了抒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聲言「人生貴適志,何用劌心鏤骨,以空言自苦乎?」這種論點在以「前七子」為首的「復古派」把持文壇的當時,無疑具有一種開風氣之先的意義。俚俗入詩對唐伯虎在民間的文名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同時,他的這種創作態度對晚明文壇影響甚巨,非但徐文長、袁中郎等人深受啟發,甚至在清初「性靈派」文人的創作中也仍然能夠看出唐伯虎的流風餘韻。

提到唐伯虎,自然就會讓人想起那個名段「唐伯虎點秋香」。早在明代,嘉興人項元汴的筆記《蕉窗雜錄》上,就載有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稍晚一些,周玄日韋《涇林雜記》一書關於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更為詳細,基本上形成了「三笑」的雛形。而明朝末年,馮夢龍以《唐解元一笑姻緣》為題,又將其編進了廣為流傳的《警世通言》中。明末還有孟舜卿寫的《花前一笑》,單人月寫的《花舫緣》等雜劇,以舞台演出的形式,更使其走進了千家萬戶。實際上,據《茶餘客話》和《耳談》等筆記記載,明代歷史上的確有件為一個婢女而賣身為奴的事,但是一個名叫陳立超的書生,是好事者把它附會到了唐伯虎名下。另據史家考證,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間南京妓女,姓林名奴兒,她的年紀比唐伯虎大十幾歲。而華太師是無錫人,要比唐伯虎小27歲。因而,唐伯虎是與「三笑」姻緣無緣的。

唐伯虎有一篇《伯虎自讚》如是寫道:「我問你是誰?你原來是我,我本不認你,你卻要認我。噫!我少不得你,你卻少得我。你我百年後,有你沒了我。」我們不妨把它看做是民間唐伯虎與現實唐伯虎之間的靈與肉的對話。事實上,民間傳說中的唐伯虎是不是他本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通過這些傳說感受到了民間大眾嚮往自由的精神,同時也捕捉到了他們追求自由的靈魂。所以,能夠在中國文化史上找到一位如此豐滿、鮮明的風流才子形象,哪怕是虛構多於真實,也仍然值得安慰——畢竟,歷史因此變得格外鮮活、動人,不再寂寞。

蘇州在文人的筆下熠熠生輝,文人在蘇州的氛圍熏陶下茁壯成長。蘇州怎樣能得以保存古文明而不被現代文明瘋狂衝擊?文人們怎樣才能真切地觸摸到蘇州這一方水土的芬芳,而不致迷失?日子梭轉而去,對蹉跎歲月的感歎和對生命本真的敬畏,使一切華麗的、虛榮的東西都漸漸失去原有的重量,取而代之的是對生命之初坦誠、透徹的領悟和追尋。

◎情人眼裡出西施

千百年來,勾踐的首府會稽,一直被稱頌為「報仇雪恥之鄉」,那末蘇州呢,當然是亡國亡君之地。

——《白髮蘇州》

西施是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又以西施居首。自古以來四大美女就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的佳話。這「閉月」指的是貂嬋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落雁」,講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而「沉魚」,就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

西施,原名施夷光,天生麗質。有句俗語「情人眼裡出西施」,意思就是說,戀人之間產生了好感,就會覺得對方像西施一樣美麗無比。就像古人詩中說的那樣:「草茅多奇士,蓬蓽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稱心斯為得。」

究竟西施有多美?標準的美人是怎樣的呢?《詩·衛風·碩人》對於美人有一段經典的描寫:「手如柔荑,膚若凝脂,領如蝤蠐,齒若瓠犀,螓首蛾眉。」手指如初生的茅草一樣纖細白嫩,皮膚像凝凍的脂肪一樣潔白柔滑,脖子如天牛的幼蟲一樣白嫩頎長,牙齒如瓠瓜的種子一樣潔白整齊,額頭寬廣光滑如同蟬的腦袋,眉毛修長好似蛾子的觸鬚。接下來還有兩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儀態生動,神韻飛揚。

西施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因苧蘿有東西二村,而她又恰居於西村,故名西施。家裡靠她的父親賣柴、母親浣紗維持生計。西施常幫助母親在水邊浣紗,因此又稱「浣紗女」。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吸引,看得發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故有「沉魚」一說,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都為鄰村女所效仿,故留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西施為人們記憶最深刻的莫過於那場硝煙中成功的「美人計」。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與范蠡設計策,「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準備送於吳王。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和步履、禮儀等。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翩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一位浣紗女成為了修養有素的宮女,一舉指,一投足,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鈴聲和大缸的迴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癡。自此夫差開始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上了亡國喪身的道路。

吳亡後,相傳西施隨范蠡駕扁舟,泛五湖,不知所終。《越絕書》如此記載。唐代詩人杜牧在所作《杜秋娘詩》中有:「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這裡的「鴟夷」指的便是范蠡。在《史記》這部具有權威性的史書裡,並找不到有關西施的隻言片語,但卻有范蠡的詳盡記載。那麼范蠡又是何人呢?

其實,范蠡也是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人物。無論從古代人的標準還是現代人的眼光去衡量,他都算是一個人中之龍。遺憾的是,他沒能與那些功勳卓著的歷史人物一樣佔據史書的重要地位。范蠡,字少伯,春秋楚國人,春秋末年政治家、軍事家、大商人,後世尊稱為「商聖」,「陶朱公」指的也是他。《越絕書》中記載的勾踐小城、山陰大城,就是在范蠡的主持下建立的。他把城郭建設的得山水之利而無旱澇之憂,能攻易守而基業可據,完全無愧於後人所稱之的「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史上的一個傑作」。

范蠡曾在越國擔任主持軍事的將軍,在齊國被人們推舉為主持政務的相國,後來隱居海濱,又成為家有萬金的巨富。因此,司馬遷稱他「三遷皆有榮名」。而他功成身退,攜著西施泛舟五湖,及忠言直勸文種:「越王為人長頸鳥啄,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寥寥數語,個人魅力橫溢。

滅吳之後,勾踐封范蠡為上將軍,范蠡給勾踐上書說:我聽說主憂臣勞、主辱臣死。當年大王受辱於會稽,我之所以沒死,只是為了今日。現在是我該為會稽之辱死的時候了。勾踐對他說:我剛要把越國分一部分給你來酬答你的功勞,你如果不服從,我就殺了你。范蠡知道是急流勇退的時候了,他喟然歎息說:我從計然那裡學到的本領,已經讓越國富強了,我再用在我自己的家上吧。於是在一個深夜,范蠡攜帶金銀細軟、帶領家屬和手下,駕一葉扁舟泛於江湖。

范蠡跳出是非之地,又想到風雨同舟的同僚文種曾有知遇之恩,遂投書一封,勸說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富貴,你為何還不離去?」文種看到書信後,便稱病不上朝。後來有人誣告文種要造反,勾踐便賜劍一把,令其引頸自殺。勾踐賜死的命令也堪稱經典,他給文種下令說:當年你獻給我七條計策,我只用了三條便滅掉了強吳,還有四條在你那裡,你到地下我先王那裡去試試那四條吧。文種便自殺了。

范蠡輾轉來到齊國,改姓換名,親自率領兒子們耕作於海邊,齊心合力,同治產業。由於經營有方,沒有多久,產業竟然達數千萬錢。范蠡的美名不脛而走,齊國上下一致稱讚范蠡。齊王於是下詔,要拜范蠡為相。曾經滄海的范蠡婉辭不受,他迅速將財產分給親戚朋友和鄉里鄰居,從小道離開了齊國,再次隱居埋名來到了陶,變易姓名為「陶朱公」。由於地理位置好,往來的貿易很發達,范蠡便做起了買賣,沒有幾年,又置下了千金的產業。《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天下人都稱讚陶朱公是最會做買賣的人,拜其為文財神。

由於范蠡的出色智慧造就了春秋晚期吳越爭霸的傳奇,而范蠡本人也憑借自己的才能,適度掌握著進退之間的步伐。相比起來,文種的結局就有些悲淒,後人曾有評論說:「文種善圖始,范蠡能慮終」,如此更顯示出范蠡的迷人智慧之光。

西施與范蠡究竟有何瓜葛,一直都無從考證。《史記》中《越王勾踐世家》與《貨殖列傳》都提到范蠡卻沒有提起西施,就更不用說她和范蠡的關係了。有關西施的結局眾說紛紜。是被沉於水,還是跟隨范蠡歸隱於西湖,或者還有其他什麼結局,這仍是有待探索的謎……素有浪漫之風的大詩人李白在詠西施時也不敢過分浪漫,只就她的外貌吟道:「玉面耶溪女,青蛾紅粉妝。一雙金齒屐,兩足白如霜。」

截不斷的三峽情

◎醉裡挑燈觀三峽

過三峽本是尋找不得詞彙的。只能老老實實,讓嗖嗖陰風吹著,讓滔滔江流濺著,讓迷亂的眼睛呆著,讓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啞著。什麼也甭想,什麼也甭說,讓生命重重實實地受一次驚嚇。千萬別從驚嚇中醒過神來,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這三峽。

——《三峽》

三峽,自古是我國自然風光與人文風光結合得比較完美的的文化場所。余秋雨先生在國外時,曾有一個外國朋友問他,中國哪裡最值得去?只說一個。余秋雨先生回答「這樣的提問我遇到過許多次了,常常隨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峽!」據古人類學者研究,早在距今二百多萬年前,三峽地區已有人類祖先的遺跡。巫山大廟區龍骨坡發現的三峽人類化石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這一發現充分證明了三峽地區是亞洲古人類起源地之一。

長江三峽流溢著、澎脹著詩的韻律:神奇俊秀的大寧河,從巫溪至巫山,把山民的祈盼溶入水裡,將一串串精巧的故事告訴長江。位於巫山縣城東約十五公里處的大江北岸有座神女峰,又叫望霞峰,是巫山十二峰之一。因為一根巨石突兀於青峰雲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巒上主雲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之說。每當雲煙繚繞峰頂,那人形石柱就像披上薄紗似的,更顯脈脈含情,嫵媚動人。每天她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後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故名「望霞峰」。

巫山十二峰各有特色,千姿百態,嫵媚動人,以神女峰最為著名。這裡有著宋玉「神女賦」中楚襄王與神女幽會的故事,神女瑤姬下凡助禹治水的傳說;那酷如少女之巧石倩立峰側,使神女峰獨領風騷千年。歷代騷人墨客為此峰寫了許多詩詞歌賦以作歌頌。1956年6月,毛澤東主席在《水調歌頭·游泳》中寫到:「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如果說三峽的洶湧奇險是力量、是激情、是陽剛,那麼神女峰的安靜與傳說則帶著神秘美好陪伴著這力量、這激情、這陽剛。無以為報,三峽只有以湍急的浪與呼嘯的風作為無言的答謝。正好李白等詩人執著游吟,出沒於險山惡水間,找尋這樣那樣的美。神女峰的美好與獨聳千年的落莫也被詩人用銳利的眼與澎湃的情淺淺吟出。一個雖殘破卻仍留在整個民族心中的神話就這樣被描述。「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遠古時代,瑤池宮裡住著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個女兒,名瑤姬。她在紫清闕里,向三元仙君學得了變化無窮的仙術,被封為雲華夫人,專司教導仙童玉女之職。

瑤姬生性好動,哪裡耐得住仙宮裡那般寂寞生活。一日,她終於帶著侍從,悄悄地離開了仙宮,遨遊東海。但是,當她看見大海的暴風狂濤給人間造成嚴重的災難時,便出東海騰雲西去。一路上,仙女們飛越千峰萬嶺,閱盡人間奇景,好不歡快。豈料來到雲雨茫茫的巫山上空,卻見十二條蛟龍正在興風作浪,危害人民。瑤姬大怒,她決心替人間除龍消災。於是,按住雲頭,用手輕輕一指,但聞驚雷滾滾,地動山搖。

待到風平浪靜,十二條蛟龍的屍體已化作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峽,壅塞了長江,使得滔滔江水,漫向田園、城廓,今天的四川一帶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為著治理水患,治水英雄夏禹當即從黃河來到長江。然而,山勢這般高,水勢這般急,採用開山疏水之法,談何容易。正當夏禹焦急萬分的時候,瑤姬為夏禹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感動,喚來黃摩、童津等六位侍臣,施展仙術,助夏禹疏導了三峽水道,讓洪水暢通東海。夏禹得知神女暗中相助,便登上巫山,找瑤姬致謝。上得山來,只見眼前一塊婷婷玉立的青石;不一會,青石化為一縷青煙,裊裊升起;繼而又形成團團青雲,霏霏細雨,游龍、綵鳳、白鶴飛翔於山巒峽谷之間……夏禹正在納悶,美麗動人的瑤姬突然出現在他面前。瑤姬說:「你治水有功,但還要懂得天地間事物變化的道理。」邊說邊取出一部治水用的黃綾寶卷送給夏禹。

水患雖已治理,瑤姬卻並未離去,她仍然屹立在巫山之巔,為行船指點航路,為百姓驅除虎豹,為人間耕雲播雨,為治病育種靈芝。年復一年,她忘記了西天,也忘記了自己,終於變成了那座令人嚮往的神女峰;她的待從也化作一座座山峰,像一塊塊屏障,一名名衛士,靜靜地守立在神女的身旁。神女峰的傳說,在巫山地區流傳甚廣,古代巫山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心目中的神女,尊稱她為「妙用真人」,在飛鳳峰山麓,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觀(即神女廟)。山腰上有一塊平台,就是神女向夏禹授書的授書檯。

三峽,是屬於真正的詩人的,古往今來,從未變更過。余秋雨先生在《三峽》中提到「華夏河山,可以是屍橫遍野的疆場,也可以是車來船往的樂土;可以一任封建權勢者們把生命之火點燃或熄滅,也可以庇佑詩人們的生命偉力縱橫馳騁。」

莊子云:「得至美而游乎至樂,謂之至人。」蜀道三千,峽路一線,歷代文人無論是得意還是落泊,他們都嚮往得「至美」而成為「至人」。一葉扁舟,草鞋一雙,放情三峽,得山水至樂,日夕忘歸,放歌三峽。雄奇三峽的「至美」,在文人的巨腕之下,壘起了三峽散文千年的風景線。從屈原《橘頌》、宋玉《高唐賦》、酈道元的《江水·三峽》,發軔至今,抒寫三峽散文的名篇便浩浩瀚瀚,流淌在文人騷客的遊蹤墨痕之中。歷代文人巨擘,或宦游三峽,或遷謫巴楚,駕言出遊,叩舷而歌,飽餐風月,回舟返棹。出則魚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曠達於一詠一殤的自在之中,放情於猿聲如織的山水之間,捋鬍放歌,把無數璀璨的散文名篇,撒向散文歷史的長河星空之中。僅就一代文宗歐陽修而言,他一生創作了500多篇散文,而記游三峽的散文就有50多篇,部分手跡至今還鐫留在洞壁石碑之上,散文在萬萬年的三峽中攜游同行。

重慶奉節縣白帝城是三峽的起點,位於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氣象蕭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白帝城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並在此屯兵積糧。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認為此乃「白龍獻瑞」,便借此自號白帝,並名此城為白帝城。改城池所在的這座山為「白帝山」。公元37年,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髮兵攻蜀,公孫述不敵,戰死。蜀人為紀念為位「白帝」,特地在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廟宇,並供奉「白帝像」。這就是現在的白帝廟,而白帝廟後來之所以名聲大噪,則是因為與三國英豪搭上了關係。公元222年8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於東吳,兵退夔門之外。從此劉備一病不起,乃於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今四川奉節縣的夔州城)永安宮托孤於諸葛亮。約在唐代以前,白帝廟處就增建了祭祀劉備的先主廟和祭祀諸葛亮的諸葛祠。明代,公孫述的塑像被毀棄,廟內代之以劉備、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的貼金塑像。從此,「白帝城內無白帝,白帝廟祭劉先帝」。

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在這裡可觀賞夔門的雄壯氣勢。繞至廟後,可見蜿蜒秀麗的草堂河從白帝山下入江。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東坡、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門,留下大量詩篇,故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

李白的七絕《早發白帝城》,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寫這首詩的四年前(公元755年)爆發了震撼唐帝國的「安史之亂」。在這次戰亂中,當時的皇帝唐玄宗被迫逃往四川。後來,唐玄宗便把皇位傳給了他的兒子李亨,即後來的唐肅宗。不久,唐肅宗的弟弟永王李粼也起兵東下,想和唐肅宗爭奪帝位。當時李白在廬山隱居避亂,對內情並不知曉,出於報國的熱情,便加入了永王的幕府。公元758年永王遭到了鎮壓,李白也受到了牽連,在潯陽(今江西九江市)入獄,而且被判長期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次年西行至巫山時遇赦,他即從白帝城乘舟返回金陵(今江蘇南京)。這首詩就是乾元二年(759)春天他到達江陵時所作,抒發遇赦後無比歡快的心情。

從白帝到江陵,要穿過七百里三峽。這裡山勢雄奇,林木蒼翠,上有變幻多姿的雲霞煙霧,下有驚心動魄的險灘急流。對這一切,歸心似箭的詩人全不在意,只聽得兩岸山上猿猴的叫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就像在為詩人夾道送行一般。本來猿聲悲哀婉轉,讓人有淒涼的感覺,但此刻詩人並沒有把猿的啼叫放在心上,反而借它來映襯出船的速度之快。這時船已如離弦之箭一般,在此起彼伏的叫聲中掠過峽谷,把一道道巒拋到身後去了。李白以58歲的年齡,被流放夜郎,拋妻別子,走向長途,忽然遇赦,得以回家,心裡自然十分高興。余秋雨先生在《狼山腳下》中說過,「長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階段總是充滿著奇瑰和險峻,到了即將了結一生的晚年,怎麼也得走向平緩和實在」。也許李太白此時的心情就是這樣的吧。

真正的詩人,是在湍急的水和險峻的山之間以一葉扁舟把酒臨風,沉著而激動地吟出心中精神與感動的人,如李白在白帝城悄然登舟,沒有多大事由,沒有多大儀式,卻被傳記千年。而那些馳騁一時的戰將與戰事則隨滔滔江水滾滾東去。三峽,是真正的詩歌的搖籃,有那闕《早發白帝城》為證,有李白為證。請那些在黃卷青燈間搔首苦吟的人們不要寫詩了,那模樣本不屬於詩人。

余秋雨先生說「在李白時代,中華民族還不太沉悶,這麼些詩人在這塊土地上來來去去,並不像今天那樣覺得是件怪事。他們的身上並不帶有政務和商情,只帶著一雙銳眼、一腔詩情,在山水間周旋,與大地結親。寫出一排排毫無實用價值的詩句,在朋友間傳觀吟唱,已是心滿意足。他們很把這種行端當作一件正事,為之而不怕風餐露宿,長途苦旅。結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貴妃,不是將軍,而是這些詩人。」

三峽,將珠淚輕垂的神女、把酒游吟的李白留給了我們,還留下了滿目的熱淚,和那亙古不變的洶湧瑰麗。

◎鬼斧神工都江堰

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並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後輩。

它,就是都江堰。

——《都江堰》

都江堰無疑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跡,與都江堰同時代或晚於都江堰的水利工程都乾涸了、斷流了、淤塞了、廢弛了,甚至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而都江堰不僅是唯一留存於世的無壩引水工程,並且至今還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於公元前256年。而長城最早是由楚國在公元前656年左右修築的。余秋雨先生在《都江堰》中寫道:「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長城半是壯膽半是排場,世世代代,大體是這樣。直到今天,長城還常常成為排場」。這樣的論調雖然有些冒險而備受爭議,但余秋雨先生作了雄辯的論述:「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並且發出「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的讚歎。

這是對於歷史上的物質文化造福於後人的讚頌。這也是對於那些積極獻身於現實生活中的才俊們的文化意義上的審美。端坐於河流之上,懷念一些人的名字,就像懷念他們流水一樣乾淨而透明的身影。都江堰的建成和維繕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千千萬萬在這裡勞動過的人們共同智慧的結晶。李冰、文翁、諸葛亮、高儉、劉熙古、阿爾泰……站在都江堰兩旁的是無數默默的身影,他們身居高位而俯首民間,他們的身影遙遠而清晰……

余秋雨先生對於建造這個偉大工程的秦國蜀守李冰進行了高度的讚揚,這是讚揚都江堰,而非李冰,「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長鍤,站在滔滔的江邊,完成了一個「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長鍤,千年來始終與金杖玉璽、鐵戟鋼錘反覆辯論。他失敗了,終究又勝利了……有了一個李冰,神話走向實際,幽深的天國一下子貼近了大地,貼近了蒼生。」很可惜的是古書上沒有李冰生平的記載,那是因為秦始皇坑儒焚書和秦漢時戰爭的毀壞,使檔案文書損毀太多的緣故。

在兩千兩百多年前,火藥沒有發明的時代,蜀地的太守李冰為了治水,曾刻苦鑽研數載,從而總結出了治水三字經「深淘灘,低做堰」,以及八字真言「遇灣截角、逢正抽心」。他們靠最原始的方式,用大火將岩石燒紅,然後冷卻,利用一熱一冷,將山崖推開一個缺口,稱之為「寶瓶口」。岷江水分流之後,其中一支就是乖順地通過寶瓶口,再去灌溉千里農田,水流量因為這個工程而得到了控制,即使洪水滔滔之時,也不會氾濫成災,淹沒下游的田野和村莊。寶瓶口與飛沙堰、魚嘴,三點成一線,構成了一個天衣無縫、完美無比、令人歎絕的都江堰。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到今天,仍發揮著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都江堰不愧為文明世界的偉大傑作,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能夠如此富饒,被人們稱為「天府」樂土,從根本上說,是李冰創建都江堰的結果。所以《史記》說:「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我們有理由相信,假如沒有李冰的出現,沒有都江堰的修建,就不會有農業豐收、航運便利、豐衣足食、富足安定的成都,漢代中國的五大都會就會因之而少了一個。成都這座城市必將像其他缺水的城市一樣,逐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成都因水而生,因錦而盛。假如沒有都江堰,成都就不會有濯錦浣紗的錦江,也就少了聞名世界的蜀錦,「錦城」也許會成為另一個城市的美譽;假如沒有都江堰,成都就不可能成為「文章冠天下」的文化中心,就不會有「天下詩人皆入蜀」的朝聖似的聚集。而對盛唐的詩人們來說,他們詩意的耳廓將損失慘重,因為他們即使站在潔白的月光下,也無緣聽見那些成都美女們在錦江邊濯錦的水聲與歡笑聲。劉禹錫或許會懊惱地擲筆於地,因為他無法寫出「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這樣美妙的詩句。杜甫或許會剛剛吟哦到「曉看紅濕處,花重——」時就突然卡住,因為他不知道,形容成都還有什麼比「錦官城」更貼切的。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在成都建成後的四十三年左右,李冰在成都的西北地區修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從此,一座影響整個中國歷史的城市在都江堰的潤澤下發出耀眼的光芒。

李冰是—位愛民的地方官,也是一位傑出的科技專家。他在四川任職期間,不僅創建了造福萬世的都江堰,還建了許多有益於民的工程。除了修建都江堰外,他還在成都市建了七座橋,修石犀溪;在祟慶縣修建文井江,在廣部鑿鹽井,在樂山三江江流處治理河道,在宜賓治理水道,在什邡縣疏通洛水河道,引水灌溉。他的功績,可以說是「澤被千秋」,萬古不朽,其科學價值和巨大的經濟效益,在人類史上至今仍是屈指可數的。

當然李冰治水功不只在他一人。除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外,還有他的兒子李二郎。關於李二郎的歷史記載甚少,並且眾說紛雲,有的講確有其人,有的講屬子虛烏有。宋代很有名的理學家朱熹在《朱子語》中說「溜口二郎乃是李冰第二個兒子」,因此,宋貞宗「御刺李二郎神碑」。這樣一來他也就正式成了李冰家族中的一員,成為輔佐其父成就大業的元勳之一,千百年來受到廣大人民的推祟、敬仰和頂禮膜拜。

中國有句名言:創業難,守業更難。創建都江堰的偉績豐功當屬李冰,但要永遠保持也確非一件易事。歷史上連降暴雨,發生特大洪災,決堤氾濫,淹沒農田,白浪滔天,沃野平原汪洋一片的事常有發生。因此,歷代都把維修都江堰作為當時的一件大事。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漢文帝時蜀郡守文翁,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唐貞觀年間孟州長史高儉,武則天時彭州長史劉易從,唐玄宗時章仇兼瓊,唐末四川節度使高駢,宋代趙不白,元朝的李秉彝、吉當普,明代的盧立羽、施千祥,清朝的王來通、強望泰、丁寶禎,民國時期的張沅等都為都江堰修固完善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成為都江堰的有功之臣而載入史冊,名垂千古。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早在一千多年前,一代詩聖杜甫立於挺拔峻美的玉壘山麓、浩蕩奔流的岷江之側,臨江迎風,忍不住豪氣干雲,朗聲吟誦他胸中的宏麗詩篇,脫口而出一首《登樓》,遂成千古名篇,世代傳誦。而激發他靈感的,正是他腳下東流不盡的秦時水,灌溉萬物的都江堰。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肅宗時,官至左拾遺。公元759年棄官,移家成都,築寓草堂。一度任劍南節度使嚴武幕府參軍,嚴武奏為檢校工部員外郎,人稱杜工部。杜甫寓居成都期間,遍游巴山蜀水,因為都江堰與成都相距甚近,便成了杜甫必來之地,也讓杜甫留下了許多傳世名篇。

杜甫看見了李冰用以鎮水的石牛時,曾寫下了詩句「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今年灌口損戶口,此事或恐為神羞。」「修築堤防出眾力,高擁木石當清秋,先人作法皆正道,詭怪何得參人謀。」「安得壯士提天綱,再評水土犀奔忙。」這些都是破除迷信,倡導科學的好詩。在遊覽寶瓶口時,杜甫寫下了「灌口江如練,吞崖雪似銀」的詩句。參觀青城山時,杜甫又留下了千古名句「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杜甫觀看岷山沱江畫圖時寫下了「沱水臨中坐,岷山到北堂」的詩句。

一代詩聖因都江堰而感慨萬千,由此可見一斑。孔子說:「智者樂水。」《淮南子》說:「有象之類,莫尊水。」司馬遷說:「水之為利害也。」宗炳說:「山水質而有趣靈。」都江堰是科技的都江堰,同時又是文化的都江堰,它澎湃了二千二百多年的水文化源遠流長,豐厚凝重,澆灌了天府之國,潤澤了巴蜀文明,甚至永久性地灌溉著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