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男女有別 > 在退行性變化中 >

在退行性變化中

有個詞叫「退行性變化」。

這個詞在醫學界常用,是個不難釋義的詞。

它是指在各方面漸漸失去原有力量或能力的過程。

比如說跳躍力。

人年輕時可以很輕易地跳一米高,過了四十歲就難了,到五十歲就不可能了。

這種隨著年齡增長跳躍力漸漸減弱的過程,也叫退行性變化。

不只是人,各種動物也都無法避免退行性變化,人還是退行性變化最慢、延續時間最長的生物。

實際上,人從二十五六歲開始就出現這種變化,若壽命達到八十歲,我們要在這種退行性變化中生活五十餘年。

這對於理解人在發生退行性變化後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

體力隨年齡下降是無奈的事實,如何延緩這種情況,可以說是保持年輕和健康的秘訣。

其實平時加強運動、鍛煉全身以延緩這種退行性變化的人不計其數。

也有很多人願意從事與體力有關的某些工作,也可以說,這種人喜歡從事不太顯著出現退行性變化的工作。

我認為運動員則不是,如滑冰運動員,尤其是花樣滑冰,還有體操選手。退行性變化特別早地出現,很難長期活躍在體壇。

足球和橄欖球也是這樣,選手的運動壽命很短。

棒球或許比較長一些。

運動員到了四十歲前後,引退的人就會增多,結束運動生涯。

原先主要從體力方面考慮這種退行性變化,其實也出現在智力領域。

舉個例子,比較好懂的是圍棋、象棋,現在圍棋界的頭號明星是井山裕太六冠。

他年僅二十四歲,卻幾乎獨佔了圍棋界的重大錦標,令其他職業棋手望塵莫及。

看看他活躍的樣子,智力世界也是僅限於其技能,似乎二十二三歲就達到高峰,以後就逐漸產生退行性變化。

其實被譽為天才職業棋手、獲得過很多錦標的職業棋手們,也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喪失錦標,最後只有「名譽」稱號。

也就是說,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產生退行性變化,只能成為無冠之王。

這是一種自然狀態,確實如此,應該說很遺憾,也很殘酷。

正因為這樣,才會有世代交替。

假如智力在二十二三歲達到極限,那麼過了這個年齡段,就會迅速地失去活力。

從今以後該如何生活呢?

也許有人會沉思,從今以後也會蠻有趣味的。

人一般從四十歲到五十歲,再到六十歲,隨著年齡增長,基礎體力在下降,智力也會下降,一定會經歷嚴重的退行性變化。

一般認為:年長者在體力和智力上都比不過年輕人,卻也有很多人從容不迫,無所顧忌。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現在人們重新認識到一種東西,稱為「對人力」,或「與人交往力」。

具體地說,就是見到人,首先要熱情地打招呼,互相握手,並和藹地問一聲:你身體好嗎?

然後就要切入對方喜歡或感興趣的話題,統一意見,雙方立刻就會親密起來。

老年人相應地擁有這種與人融合力。

明確地說,如果人還年輕,就沒有這種東西。哪怕是天才職業棋手,這樣與人巧妙地交往也很難的。

或者說,哪怕是一流花樣滑冰的著名選手,也沒有這種與人交往力。

不應該忘記的是,這種與人交往力一般不會產生退行性變化。

四十幾歲或五十幾歲所養成的這種與人交往力,到了六七十歲絕不會迅速消失。

這種東西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步形成,因而不容易消失,而是在他身上很柔韌地保留下來。

人上了年紀,應該珍惜這種力量。

當然,也有人弄巧成拙,與人交往時給人無形壓力,但他會在日後的生活過程中,逐步改善,增長「與人交往力」。

其他東西都處在退行性變化中,唯有這一點需積累養成,且彌足珍貴,所以希望務必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