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民主的細節 > 托克維爾的那場旅行(9) >

托克維爾的那場旅行(9)

最後一個制衡路徑是投票選舉本身。如前所述,*從功能上講是制衡的一個維度。"*不僅僅是選舉"這個道理,幾乎已經家喻戶曉,不過有些人似乎把這句話詮釋成了"*不需要選舉"。我以為,對選舉的認識不能矯枉過正。對於真正的*制度而言,"選舉"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選舉是萬萬不能的。選舉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給民眾一次機會將他們不滿的政治家趕下台,同樣重要的是選舉動員過程所激活的公共生活:它帶動公眾對公共政策的討論----比如08年美國總統競選過程,奧巴馬、希拉裡等人的一言一行帶動媒體、公眾討論合理的貿易政策是什麼樣的、合理的環保政策應以什麼為重、美軍從伊拉克何時撤軍合適、資本收入該不該加稅……等等重大公共政策;它向政治家傳達民間的聲音,迫使他們根據民意的風吹草動來調整自己的議程;它給民眾提供一個參政的渠道,每次美國大選都有無數普通人通過捐款、志願者行動等方式捲入選舉進程("目擊美國大選");它促進公民的公共意識,訓練公眾的組織能力-----選舉帶動了政黨的產生,政黨帶動了草根民間組織的產生,草根民間組織將普通人捲入公共事務……總之,"真正的*不僅僅選舉",但是真正的選舉也不僅僅是投票,而是一個無數公民向公共生活凝聚的動態過程。

當然權力制衡也有失效的時候。歷史上而言,制衡失敗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奴隸制問題的長期懸而不決。1857年最高法院以黑人不是公民為理由,在案中駁回了一個黑奴DredScott爭取成為自由民的訴訟請求,從而使黑奴問題失去了在憲政體制內得以解決的機會。後來雖然奴隸制在南北戰爭中被廢除,而且1868年的憲法第14修正案賦予了黑人公民地位,該修正案卻長期得不到實施。甚至在1896年的案例中,最高法院判決種族隔離政策並不違憲(該判例直到1954年才被推翻),再次說明權力的層層關卡和制衡並不總能產生保護*和自由的結果。當然,當各個權力機構、公民社會、媒體都不能啟動閘門糾正一個錯誤時,很可能是因為整個社會的"覺悟"還不夠高,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說這到底是政治的失敗,還是社會的失敗了。

今天我們還是能看到不少制衡"失靈"的地方。比如很多人認為03年國會批准伊戰以及後來的批准大額戰爭撥款,就是立法機構對布什政府失去制衡意識的表現。又比如由於相關利益集團的強大力量,美國的軍費開支匪夷所思地龐大----比如,一項分析表明,美國政府每年用於能源研發的費用,僅僅相當於軍費一天半的開支-----但沒有足夠的體制制衡力量去糾正這種荒唐。巨額農業補貼,在巴以衝突上的"拉偏架"……都可以說是*制度失靈的表現。雖然這些失靈值得批評,但因此把*制度說得一文不值卻是一種"智力上的懶惰"。承認*既給美國社會帶來很多切實的進步和改善,同時也承認它還是有無力解決的問題,才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承認杯子不是滿的,同時也承認半滿的杯子總比全空的杯子要好,才是一種智力上的承擔。

權力制衡的意義在於促進利益均衡。通過充分制衡做出來的決策,一般不至於"贏者全贏,輸者全輸",各方利益都能沾點光,從而緩和政治矛盾。比如,07年提高最低工資的通過,經過參眾兩院、共和*兩黨、國會政府經過多方博弈,最後一方面提高了最低勞工工資,另一方面也附帶了給小企業減稅條款,雇工和僱主的利益同時得到了一定限度的保護。又比如06年那次紐約地鐵工人大*,最後一方面工人的養老金低貢獻率得以維繫,另一方面工人又必須略微提高對醫療保險的貢獻率,同樣是"鬥爭雙方"都必須做出妥協。第三個例子,新澤西州政府與州議會為消費稅增加鬧僵之後,最後的結果是:議會同意增稅,但是政府必須同意將部分稅收返回老年貧困群體。無數這樣的例子表明,充分制衡的結果就是,在不同利益集團博弈的過程中,誰也不能全面得逞,在有所得的同時也要有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