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悲傷與理智 > 三八 >

三八

如果它果真押韻,這首詩完全就可以在此結束了。這裡有語音上的終結感,還有「嗚」(oo)音中包含的那種用人聲傳達出的遙遠威脅。

但此詩仍在繼續,並不僅僅因為這是一首無韻詩,一首德語詩,或是因為出於結構方面的考慮還需要一個結局,儘管這兩個因素已足以說明問題。此詩仍在繼續,因為裡爾克還有兩件事情要做。第一件事情完全是個人的,第二件事情則屬於那則神話。

先說他個人的事情。我們在這裡步入推測的幽暗領域。首先,我認為,「她懵懵懂懂,輕聲問:『誰?』」(she took in nothing, and said softly:Who?)這一句是建立在詩人個人體驗的基礎之上的,這一體驗就是——怎麼說呢——情人的疏遠。實際上,這整首詩均可被解釋為一個隱喻,暗指一對有情人各奔東西,提出分手的是女方,渴望破鏡重圓的則是男方,這個男人無疑就是作者的第二自我[24]

可以用來駁斥這種闡釋的理由有很多,其中一些已在前文提及,其中就包括我們這位作者表現出的對自我美化的恐懼。不過,這種闡釋也不應被完全排斥,這恰恰因為他意識到了這樣一種可能性,或者因為我們無法排除另一種可能性,即他倆分手的原因在於男方。

因此,假定這裡的確有某種個人體驗因素,之後我們便能再進一步,想像一下女主人公在這首詩中說話方式的特殊語境和心理內涵。

這不難想像。請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被愛人拋棄的人,想像一下,比如說在一個雨夜,你在分手很久之後偶然路過你昔日愛人的家門,你在那個你十分熟悉的門洞前停住腳步,按響門鈴。想像一下,比如說,門禁裡傳出一個聲音,問你是誰;想像你像這樣答道:「是我,約翰。」再想像一下,那個你熟悉到了極點的聲音卻向你遞過一個輕柔的、蒼白的回答:「誰?」

這個時候的你與其說感覺到自己已被完全遺忘,不如說是意識到自己已被取代。在你此時所處的境地中,這可能就是關於「誰?」的一種最糟糕的闡釋,而這可能正是你打算接受的闡釋。你究竟是對還是錯,這則是另一個問題。但如果你最終發現自己寫了一首詩,主題就是分手,或者就是人類所能遭遇的最糟的東西,比如說死亡,這時你就會從你被人取代的體驗中汲取情感,來為它添加上所謂的個人色彩。再想想你在被別人取代的時候,很少知道取代你的人究竟是誰,這麼做就更有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