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悲傷與理智 > 三六 >

三六

到這裡,人物的呈示告一段落。現在,他們可以互動了。不過我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如果我們還在繼續閱讀此詩,原因大約只有兩個:首先,詩人已告訴我們此事將發生在何人身上;其次,我們想知道原因何在。

如前所述,神話是一種富有啟示性的體裁,因為神話能闡明某些力量,直白地說就是那些能左右人類命運的力量。神話中的神祇和英雄們其實就是這些力量或明或暗的替身或傀儡。詩人對他們的描寫無論怎樣立體或清晰,最終獲得的效果仍可能僅僅是裝飾性的,尤其在這位詩人著迷於完美的細節、或是將自己等同於故事中的某個或某幾個人物時;在後一種情況下,他的作品就會變成一首假面真人詩[23]。這時,詩人就會賦予他那些人物所代表的力量以某種失衡性,這種失衡與那些力量所固有的邏輯或不穩定性並不吻合。通俗地說,他的故事成為一則內在故事;而那些力量講述的卻是一則外在故事。如我們之前所見,裡爾克自一開始便避免讓自己與俄耳甫斯過分親近。因此,他面臨的危險就在於過度關心細節,尤其是與歐律狄刻相關的細節。幸運的是,這裡的細節均具有形而上的性質,僅僅由於這一點,它們便能抵禦過度的雕琢。簡言之,他對待其素材時的毫無偏袒近似於那些力量自身所具有的毫無偏袒。再加上這首詩中每個單詞的出現均難以預料,這就幾乎使得他與那些力量具有了某種相似性,如果不是與它們平起平坐的話。無論如何,這能使他成為那些力量的自我表達方式,亦即啟示。他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