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悲傷與理智 > 三五 >

三五

在這裡,裡爾克給出了我們整個詩歌史上最偉大的三個比喻,這組比喻恰恰與焦點的喪失相關。更確切地說,它們與隱入無窮相關。但首先,它們是彼此相關的:

 

她鬆散開來像披肩的長髮,
她悠遠寬廣像如注的雨,
她已被消耗像各種儲備。

 

頭髮大約仍是金色的,它披散開來大約是準備過夜,夜晚大約是永恆的夜晚;那頭髮大約變得灰白了,變成了雨,像頭髮一樣的雨絲模糊了地平線,最終用遠方的紛紛綿綿取代了它。

總體而言,這一手法與你們在本詩開頭所見的場景以及本詩中間俄耳甫斯那把編織宇宙的豎琴發散出的同心圓如出一轍,只是這一次幾何圖案被簡潔的鉛筆畫所取代。這一描繪一個人最終煙消雲散的場景無與倫比。至少,「悠遠寬廣像如注的雨」(and given far and wide like fallen rain)這一行是無與倫比的。這毫無疑問是無窮的空間表現,但這正是就其本質而言具有時間屬性的無窮通常出現在凡人面前的方式,因為它實際上別無選擇。

因此,只有在我們的終點,也就是陰間,它才能夠得到描繪。裡爾克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善於拉伸遠景:上面幾行詩表明了冥府的無邊無垠,如果你們願意的話,也可以說它延伸進了一種烏托邦的維度,而非考古學的維度。

好吧,至少可以說是一個有機的維度。捕捉住「儲備」(supply)這一概念,我們這位詩人在下一行裡用「她已是樹根」(She was already root)結束了對女主人公的描寫,將她牢牢地植入他的「靈魂礦井」(mine of souls),與許多樹根擠在一起;在那裡,「流向人類的鮮血在湧動」(welled up the blood that flows on to mankind)。這表明此詩即將轉回情節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