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悲傷與理智 > 二三 >

二三

其實,具有現代感的並非這位詩人而是讀者,出於對讀者注意力持續時間的考慮,詩人才給出這一提示。同樣,由於這整個故事對於這位讀者的意義尚不確定,這個務實的括號提示便可能很有益處。因為括號就是人們的意識角落在印刷品上的等價物,亦即文明在現代人心目中的真正處所。

因此,這一提示越是漫不經心,讀者(而非詩人)就越易將自己等同於詩人筆下的主人公,讀者彷彿身臨其境,一切似乎就發生在這個星期,鮮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古代氣息。而這裡的反諷,即「如果回頭一看/不會毀滅這有待完成的壯舉,/該有多好」(if only looking back/were not undoing of this whole enterprise / still to be done),其磕磕絆絆的散文般調性和累贅的移行同樣充滿強烈的嘲諷意味,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此外,這些詩行是描寫這位始祖詩人外貌的最後筆墨(不是他的實質,對其實質的描寫在六行之後才展開),因此,他看上去越像凡人,便越有利於之後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