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悲傷與理智 > >

無論何人下令發行這張郵票,他無疑是想表達什麼。尤其是在當前政治氣候的背景下,如東西方關係的回暖等等。這個決定一準是上層作出的,是在克里姆林宮神聖的會議室裡定下的,因為外交部一準會竭盡全力地反對,更不用說財政部等部門了。你不會去咬那只給你餵飯的手。真的嗎?你會咬的,如果你長著兩排國家安全委員會(即克格勃)的牙齒,這個委員會比外交部和財政部加起來還要大,這不僅是就僱員數量而言,而且也是就其在掌權者和無權者的意識和潛意識中所佔地盤的大小而言的。如果你很強大,你就會去咬任何一隻你想去咬的手,若有必要,也會去咬喉嚨。你這樣幹的理由有很多。或出於虛榮,因為要提醒欣欣向榮的西方注意到你的存在。或由於慣性,因為你反正已經習慣去咬那隻手了。或源自對往日美好歲月的緬懷,那時你的飲食中富含敵人的蛋白質,因為你一直能在你的同胞處獲得這樣的營養。不過,儘管國安會的胃口能吞噬一切,人們仍能在發行這枚郵票的主意之後感覺某個具體的人,如某位局長,或是他的副手,或只是某個職位不高的軍官想出了這個主意。他有可能就是崇拜菲爾比,或者想在他的部門得到提升,或者相反,他快要退休了,像他那一代的許多人一樣,他的確相信一枚郵票的教諭價值。這些原委相互之間並不矛盾。虛榮,慣性,懷舊,崇拜,晉陞,天真,這一切完全能和諧共處,一位國安會普通僱員的腦袋能很好地容納這一切,其效果不亞於包括電腦在內的一切設備。不過,這枚郵票的發行速度卻令人稱奇,其面世與菲爾比先生的仙逝僅相隔兩年。他那雙鞋子和他那副為遮蓋牛皮癬而從不摘下的手套,如俗話所言,還餘溫尚存。在任何一個國家,發行一枚郵票均需經過一長段時間,郵票上的人物通常必須先贏得整個國家的認可。即便忽略這一前提(這個人畢竟是一位秘密特工),這枚郵票的發行速度也是驚人的,何況還有它必須闖過的那一道又一道官僚主義障礙呢。不過,它顯然不曾遭遇這些障礙;它顯然是被匆匆趕印出來的。這會讓你意識到,一定有某個人曾介入此事,在這枚四厘米見方的彩紙後面一定存有某個人的意志。你會暗自思忖,這個意志的動機究竟何在。你會明白,某人想表達什麼。面對本城和世界[12],就像古話說的那樣。而作為「世界」的組成部分,你很好奇他究竟想表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