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 特裡莎修女:我是上帝手中的一支鉛筆 >

特裡莎修女:我是上帝手中的一支鉛筆

上帝就喜歡玩這樣的遊戲,它讓絕大多數的人生忙碌、喧鬧而豐富,卻讓個別的人生那麼的簡單、純粹而了無雜質。我們都滿頭大汗地擠在前面的那一大堆人裡,唯有特裡莎孤單地走在另外一邊。

這些年,每年的8月我總會懷念起一個已經去世的女人。

9月5日,是特裡莎修女(Mother Teresa,1910-1997)去世的紀念日,我不知道忙碌的人們還有幾個記得她。每年到這個時間的前後,很多媒體大概都在忙著為艷麗而惹人同情的戴安娜王妃作專輯吧。在1997年,這兩個女人的去世只隔了6天。

特裡莎從小在克羅地亞讀書,19歲那年由愛爾蘭來到印度加爾各答,在喜馬拉雅山下的達耶林城開始初學訓練。後來成為終身職的修女。1952年,特裡莎修女開始了最引人注目的善行,就是為快要死亡的窮人服務,她在加爾各答市的伽黎神廟旁一間空房子裡,建立窮人得到善終的收容之家(垂死之家)。有快死的窮人,因為修女們的細心照顧而起死回生的。除了給予適當的照料之外,修女還教給他們謀生的技能。1979年,特裡莎修女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她到瑞典領取和平獎時,希望取消為她準備的國宴,因為「一頓國宴,只讓三五個人吃飽,但這筆錢交給仁愛傳教修女會,便能夠讓15000個印度人得到一日的溫飽。」在獲獎致辭時,修女謙卑地說:「我是上帝手中的一支鉛筆。」

在特裡莎修女創辦的加爾各答「兒童之家希舒·巴滿」裡,都是被遺棄的病童、弱智兒、受虐兒或淪為雛妓的孩童,他們是弱者中的弱者。特裡莎修女把自己變成最窮的人,當87歲去世時,她的遺產只有兩套衣服、一雙鞋、一個水桶、一個鐵造的飯盤和一張床鋪蓋,她相信唯有如此——變成最窮的人——被照顧的人才不會感到尊嚴受到損害。

下面這首詩歌《不管怎樣,總是要……》,抄自「兒童之家希舒·巴滿」的牆上:

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

不管怎樣,總是要愛他們;

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

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之後,身邊儘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敵人,

不管怎樣,總是要成功;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遺忘,

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

誠實與坦率使你易受攻擊,

不管怎樣,總是要誠實與坦率;

你耗費數年所建設的可能毀於一旦,

不管怎樣,總是要建設;

人們確實需要幫助,然而如果你幫助他們卻可能遭到攻擊,

不管怎樣,總是要幫助;

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你可能會被踢掉牙齒,

不管怎樣,總是要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

這首詩歌我很多年前從報紙上抄了下來,現在我常常用它來鄙視我熱鬧而喧囂的生活。在最近這幾年,我才漸漸領悟到,原來付出比得到能夠給人帶來更多的快樂,而這正是特裡莎的啟示。

好的詩歌從來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它必定很直接,用最簡捷的方式到達你的心靈。好的人生也是這樣,它應該很純粹、很簡單,它的意義應該用一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特裡莎修女的一生都很簡單,她忠誠於一個信念,並用最淳鈍的方式日復一日地去實現它。她安居在貧困的社區裡,每天去街上撿回一個又一個病童,然後把他們一一治好。不管怎樣,數十年來,她總是如此。

上帝就喜歡玩這樣的遊戲,它讓絕大多數的人生忙碌、喧鬧而豐富,卻讓個別的人生那麼的簡單、純粹而了無雜質。我們都滿頭大汗地擠在前面的那一大堆人裡,唯有特裡莎孤單地走在另外一邊。

8月,我們懷念天堂裡的特裡莎修女。

這個世界在商業的漩渦中已經變成越來越缺乏快樂,那些古老的傳承和信持已經變得十分遙遠和荒謬,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被生命感動。此刻,我們唯一能做的或許就是,念一遍「兒童之家希舒·巴滿」牆上的那首詩歌,然後在這個聲音中默思一下自己如雜花般開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