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噪音 > 名人都是藝人 >

名人都是藝人

劉翔真不愧是大家心目中的新時代英雄,可愛率真而且有傲氣。他最近的代表作還不是在東亞運動會上得了獎牌,而是公開表示:「我是一個運動員,不是一個演員或者歌星。所以我不會再在台上唱歌了。」

他這番話的來由是中央電視台正在籌備春節聯歡晚會,打算請他到時候上台亮一亮相,順帶唱首歌娛樂娛樂大家。劉翔這下表明了態度,如果上台一定要唱歌的話,他寧願不上。要知道春晚這個台呀,可是多少娛樂圈中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它再如何不濟,收視再怎麼下滑,也依然是個年度盛事發生的地方,依然年年吸住了億對眼睛。不過劉翔氣勢十足的這句話清脆地打醒了正在日益香港化的內地社會,運動員是運動員,歌星就是歌星,你不能把一個運動員叫到一個娛樂界的舞台上扮個三流藝人,正如你也不該請李亞鵬去跟劉翔在跑道上賽雌雄。

我所謂的內地香港化,指的是香港社會一種通盤娛樂化的趨勢,正在慢慢地影響中國內地。什麼叫做通盤娛樂化呢?就拿前年楊利偉來香港的經驗為例,港府歡迎他的辦法是把他弄到可坐數萬人的大球場,再請成龍之類的頂級藝人全程陪伴。活動高潮是電視台娛樂節目的主持人慫恿楊利偉高歌一曲,於是我們就看到他和成龍一起舉麥大唱《男兒當自強》的經典場面了。

再看去年一眾奧運金牌得主到港訪問,幾乎和歡迎楊利偉的程式一模一樣,又是大伙鬧哄哄地進了香港大球場,然後分組分隊地逐一上台獻唱,直把向英雄致敬的活動鬧成了超級女聲式的歌唱大賽。第二天報紙上的文章說的都是「某某某歌喉了得,不遜張學友」,或者「某某某球打得不錯,但唱歌就不在行了。然而他落力的演出依然贏得了市民們的掌聲」。

香港確實是個了不起的城市,不只自己全民唱K,任何人來到香港,一樣要入境隨俗唱上兩嘴。不管我是第一個上天的中國人,還是替民族爭光的英雄,只要身在香港就得唱歌。

香港只有一種活動,叫做娛樂活動;只有一種名人,那叫做藝人。所以香港歡迎任何名人的活動都要弄成綜藝節目,把那些名人通通變成藝人。其他地方的金牌運動員回到家,等著他的往往是盛大的花車巡遊,他只需要站在台上面掛微笑左右揮手就行了。其他地方的運動員被自家的副刊記者捉住做訪問,談的是自己刻苦訓練的經過和衝破重重障礙的心路歷程。但是在香港,你最好上機前就練熟一首「飲歌」(最愛的一首歌),免得到時候出醜。而來自娛樂版的記者們一圍上來,就會問你有沒有加入娛樂圈的打算,會不會出碟,什麼時候簽約……因此,田亮和郭晶晶在香港上報的時候,在娛樂版出現的機會要比在體育版出現的機會還高。久而久之,你也就受到熏陶了。看身旁的唱片公司老闆溫良友善頻頻勸酒,見路邊群眾大叫你的名字瘋狂地湧上來索取簽名,再回想自己過去這麼多年來孤獨苦練,渾身是傷,圖的又是什麼呢?這可真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了,不如就改行算了吧。

近年來我看著這股風氣日漸蔓延,不免憂心終有那麼一日,中國出了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要循眾要求舉麥唱首《拜金情人》,那可真是史無前例光宗耀祖的大事了。話說回來,能像劉翔這般堅持專業尊嚴的不少,但有他這般定力的人卻不多。所以如果我說話算數的話,我是絕對不准奧運金牌得主還沒退休就去香港的。誰都可以「自由行」,就他們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