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噪音 > 從《斷背山》回到西部 >

從《斷背山》回到西部

雖然《斷背山》以美國西部為背景,主角又是牛仔,但恐怕沒有人會因此認為這是部西部片。

從電影的類型上說,所有西部片都有相當近似的公式。用鄭樹林教授新著《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中的說法,西部片的開頭背景總是「有秩序和安穩的處境」,例如一個小鎮或者新開發的殖民區。但不久就有賤黨土豪或者印第安人出現「干擾及破壞」,於是居民們就得「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可是這仍不足以撥亂反正。好在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或約翰·韋恩(John Wayne)般的「獨行俠出現」,歷盡一番血戰或正反雙雄大決鬥,小鎮才「重歸有序及穩定」。雖然不是所有西部片都嚴格遵從這個公式,但它的確總結了大部分西部片的劇情。

「所有的西部片都是同一部電影」,千面一色的西部片既源自也催生了全世界觀眾對美國西部的想像。那就是美國人曾經自誇的拓荒精神,面對沙塵滾滾的峽谷荒山,白人移民們無畏西進,不論是墾殖還是尋金,大家都要以陽剛雄壯的勇邁意志追求新天地。有趣的是,儘管舊金山偶爾也會出現在西部片裡,但這個城市的海岸卻極少被攝進鏡頭裡。西部片是種沒有海洋的電影。

因為20世紀60年代風起雲湧的各種反對運動,歌頌白種大男人沙文主義的西部片變得不合時宜,漸漸衰微消失。但就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卻同時興起了另一股西進運動。這回往西去的不再是為了尋金,而是為了「愛與和平」;移民們帶的不是槍,而是花朵。更有趣的是,嚮往西部的不再是異性戀模式所歌頌的牛仔,而是新興的同志運動。「村人」(Village People)的一首「Go West」成了那個年代的同志戰歌;舊金山從過去的淘金夢中醒來,變成自由、開放和平等的樂園。大海淹埋了荒漠。

但是牛仔沒有消失,他們還活在舊金山許多同志娛樂場所裡面,穿著皮靴帶著手槍在舞台上扭動,不再只是女性的偶像,也是男性的性幻想對象。直到今天,牛仔依然是許多同志色情電影裡面的重要角色,猶如一般主流色情電影裡的女護士,幾成一種「次類型」影片。

在這樣的脈絡底下,《斷背山》作為一部主流電影的角色就格外值得注意了。它在空間上把兩個主角往東拉回不靠大海的懷俄明州內陸;而時間背景正是傳統西部片由盛轉衰、同志大膽西進的60年代到80年代。早就是同志文化裡狂想對象的牛仔身處如此時空,卻要在歧視目光與死亡的威脅下偷偷苦戀,《斷背山》跨越時間的悲情就更加值得細細品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