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噪音 > 哼一段勳伯格 >

哼一段勳伯格

勳伯格曾經有點憤恨地說過:「總有一天,連一個送信的小孩都會哼我的歌。」這一天來到了嗎?很可惜,還沒有,甚至說不定永遠都不會來。

關於古典音樂的最大神話,可能就是貝多芬曾經很流行,而莫扎特的歌就像風靡一時的F4,當時的歐洲人朗朗上口。這麼說來,今天的流行歌曲也會是他日的「古典」?當然不是,這只是音樂教師和古典音樂發燒友騙人聽古典音樂的說辭。巴赫、貝多芬和莫扎特,即使是在他們的時代,也只不過是一小撮上流社會人士的喜好。貝多芬的確曾把當時民間的流行歌曲重新編排,加以整理,但是很諷刺,他這批作品也正是今日最少人演奏、最沒人願意錄音,因此也是聽眾最陌生的。

就算我們不加考究,接受這個古典音樂也是昔日流行音樂的神話,我們也會很自然地接著想到:那麼今天的古典音樂又是什麼?怎麼斯特拉文斯基和理查·施特勞斯之後就再也沒有大眾熟悉的大作曲家?難道貓王就是明天的古典音樂?

事實上,站在20世紀的門檻上,使得今天一般聽眾在浪漫主義的音樂之後就只知道爵士和搖滾的,就是20世紀其中一個最偉大的藝術革命家勳伯格。他曾誇下海口,在勃拉姆斯和瓦格納之後,他的音樂手段將使「德國音樂可以再保持一百年的優勢」(還好他不是說「永遠」)。結果,在他之後的嚴肅作曲家,就幾乎失盡市場,無人問津。情況有點像和他同一時代的畢加索,到了今天還是有人覺得看不懂,分別只在於能夠欣賞畢加索的人無論如何還是比勳伯格多得太多。

許多人以為勳伯格之後的「現代音樂」,就是沒有旋律,忽快忽慢,時而高如鬼泣時而低至幾不可聞,要麼只有失常的人才喜歡聽,要麼適合用作恐怖電影的配樂。話說回來,如今大眾最常接觸現代音樂的場合,的確是在看恐怖電影的時候,我就在一部B級好萊塢鬼片裡赫然發現勳伯格的合唱作品。

其實現代音樂不是沒有旋律,而是不講調性。在勳伯格以前的作曲家,和其後大部分的流行音樂家都遵循調性固定的作曲手法。也就是選定一個音調作為整首曲子的「家」,然後發展變調,但最終還是會回到原來的音調。勳伯格捨棄調性,離家出走,所以他的作品也就總像走了音似的,不合人類的聽覺習慣,自此之後再也無家可歸。可是勳伯格始創的「序列作曲法」,實際上又是特別理性的作曲手法,在音符之間建立起一種數學式的模型。所以受到他的影響,以後大學音樂系訓練出來的學生所寫的曲子,又被歸作「學院派音樂」,彷彿在此之外的傳統調性音樂,盡皆俗品。

最近英國的BBC音樂雜誌有一篇妙文,作者拿自己兩個唱合唱團的兒子做實驗,看他們能不能哼勳伯格的曲子。他的辦法是在家裡重複播放勳氏的一首鋼琴協奏曲,放足五天,最後再把其中一段填上歌詞,逼兩個無辜小孩練唱。結果呢?兩個小孩覺得這首歌「一團糟」,「捉不住它的旋律」,但到底還是記了下來,能哼個兩段。可是這個世界又哪裡找得到一個郵差會先在家苦聽苦練五天,再在送信的時候輕輕鬆鬆地把勳伯格用口哨吹出來呢?可憐的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