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只是眷戀這人間煙火 > 平凡生命的絕唱 >

平凡生命的絕唱

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女突然患了肺癌,發現時已是晚期,死於十六歲半。十年後,她的母親寫了《我們在天堂重逢》這本書,回憶了女兒從發現患病到去世的一年中的經歷。作者不是一個作家,只是一個母親,也許這正是本書的一個優點,用拉家常一樣樸素的筆觸來敘述一個悲傷的家庭故事,自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事實上,我們平凡生活中的一切真實的悲劇都仍然是平凡生活的組成部分,平凡性是它們的本質,詩意的美化必然導致歪曲。

讀完這本書,最使我難忘的是伊莎貝爾臨終前的表現。自從知道自己患了絕症,這個十六歲的少女懷著最強烈的求生的渴望,積極配合治療,經受了多次化療的痛苦折磨,但未能阻止病情的惡化。有一天,她接受了一次肺部透視檢查,結果表明腫瘤已進一步擴散。她當即平靜地做出了安樂死的決定,並要求立即執行。醫生把針頭插進了她的血管,點滴瓶裡的藥物將使她逐漸睡去,不再醒來。在神志還清醒的幾十分鐘裡,她始終平靜而又風趣地和守在周圍的親人交流。她告訴弟弟,當他第一次幽會的時候,她會坐在他的肩膀上悄悄耳語,替他出謀劃策。她祝願家人幸福,並且許諾說,如果他們的生活中出現什麼問題,她會跟親愛的上帝稍微調調情,讓上帝通融一下。她分別與爸爸和媽媽約定每天會面的時刻。她問媽媽,她到了天堂,從未見過面的外公外婆是否會認識她。她的聲音越來越微弱,終於沉入寂靜,而她的生命是在兩天後結束的。

這個臨終的場面是感人至深的。年僅十六的伊莎貝爾能夠如此有尊嚴地走向死亡,她的勇氣從何而來?以她的年齡,她不可能對生死問題做過透徹的思考。她也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並不真正相信死後的生命。在她彌留期間,有人送來幾本關於死後生命的書,她不屑一顧,在日記裡寫道:「我才不會去讀那些破書呢。」她還叮囑過母親,在她死後,倘若牧師想安慰他們,就給他讀她的日記,因為「這樣可以免去一些廢話」。書中收錄了這些日記,而我們讀到,直到實施安樂死的當天,她在日記裡表達的仍是對治癒的盼望和對死的恐懼。不,她沒有找到任何理由使自己樂於接受死。然而,當她看清死的不可避免時,彷彿在一瞬間,她坦然了。關於她最後的勇氣的來源,作者分析得對:「你的坦然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受了那個最重大的決定的影響:我們一直生活在真實中。」在整個過程中,醫生和家人沒有向病人隱瞞任何事情,彼此有著最深的溝通。我相信,正是在這樣一種信任氛圍的鼓勵下,在伊莎貝爾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偉大的自尊悄悄地、以她自己也覺察不到的方式生長起來了,並在最後的時刻放射光芒。

書中還有一個情節是必須提一下的。在準備實施安樂死之時,伊莎貝爾的弟弟從外地趕到了醫院。他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實,請求醫生繼續對姐姐進行治療。這時候,做母親的心痛欲碎,卻用異常堅定的口氣說:「凡是不尊重伊莎貝爾自己的決定的人,一律不准進入她的病房。」讀到這裡,我不由得對這位母親充滿敬意。毫無疑問,在女兒的血管中流著這位平凡母親的高貴的血。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德國故事,我在讀時常常想到,在中國的許多家庭裡,也曾經或者正在上演類似的故事。多麼年輕美麗的生命,突然遭遇死症的威脅,把全家投入驚慌和悲痛之中,這是人世間最平常也最淒愴的情景之一。無論誰遭此厄運,本質上都是無助的,在盡人事之後,也就只能聽天命了。想到這一點,我真是感到無奈而又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