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山之四季 > 開墾 >

開墾

我可不敢真誇口稱自己做的這點兒小事是「開墾」,這也是有點悲哀的。從去年開始,我就在小屋周圍挖了塊巴掌大小的地,並在那裡種上了土豆。今年,我又把菜地擴大了一倍,仍舊準備拿來種土豆。我還在外面佔了三畝地,用來種植其他農作物。我的種植計劃現在就只有這些了,因為不想勉強自己,所以今後也只打算做些適合自己的時間與體力的農活。如果為了拿出成果而逞能的話,在過度消耗了體能的同時,也會影響到我的文學創作,所以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度」。過度使用體力這件事,有的人覺得是非常有益的。要是放在農村的話,勞動和過度消耗體力就是畫等號的,甚至於人們還有「如果不耗盡體力,就不能算是勞動」、「如果使用了便利的農業器具,就是逃避勞動」這樣的想法,簡直太荒謬了!我們當然應該在合理保持體力的前提下,去做一些必需的工作。一味地擴大計劃,過度消耗身體機能,到最後卻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承受這些辛苦,從而變得絕望,想要毀滅一切。這樣的例子不是很多嗎,真是讓人感到可惜!我始終認為,一開始做某件事時,還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再減少一點工作量的為好。

基於這些理由,自去年冰雪融化之後,我就開始了我的開墾工作。雖然不怎麼專業,卻也樂在其中。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就算這點程度的活,對於新手的我來說,也夠可怕的。我的手掌上有著長年使用鑿子留下的繭,自己對於體力活兒還是很有自信的,但鑿子和耙子所留下的印記是不同的。僅僅是開墾種土豆的田地,就讓我的右手上長了三個血皰。血皰破了以後,暫時看起來是痊癒了,但這時皮下組織已經開始化膿。最初只是有點癢,不久以後就會感到一陣陣的疼痛,大約一周都沒法睡好覺。手腕上腫了一片,快要波及前臂,看上去十分嚇人。我趕緊到花卷鎮上讓花卷醫院的院長幫我看看,當天夜裡他就為我的右手做了手術,把膿給引出來了。那以後差不多一個月,我每天都要到醫院去換紗布,因而不得不借住在院長家。那時剛好是五六月,正是壟作、播種、施肥和栽培的重要階段,由於我沒在家,開墾田地的工作也大大推遲了。六月末我回到山裡的時候,發現青豆、四季豆、土豆等作物總算是長成形了,但稗子的幼苗完全被雜草侵吞了。我的右手還不是很方便勞作,所以很難除盡已經蔓延開來的雜草。這樣一來,我只能任憑其他作物也在雜草間生長著,實在是有點慘淡。

北上川以西的土壤呈強酸性,是眾所周知的貧瘠地帶。這我早先就知道,所以才萌生了搬到這邊來住的想法。北上川以東是一片廣闊的沖積平原,土壤十分肥沃,但我聽說那邊風氣似乎不太好。農民的習慣是,種的蔬菜如果有剩餘的,就把多出來的部分拿去賣掉。這樣一來,人們自然就會覺得那邊土地的風氣不好了。我住的這一帶由於土地貧瘠,連自給自足都不能保證,幾乎沒人過來採購農產品。因此,農民們也都還老老實實地保持著勤勉、果敢的性情。事實上,太田村山口的居民性格都很好,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當真是世間少有。但相應的,這裡的土壤也是強酸性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通常會使用碳酸鈣。碳酸鈣是宮澤賢治先生還在世時,東北碎石公司的產品,屬於石灰一類。宮澤先生本人也曾為這款產品的銷量而四處奔走。如今,碳酸鈣的功用逐漸廣為人知,在東磐井郡的長阪村附近也有了接班生產的公司。碳酸鈣被簡稱為「碳鈣」,在市面上廣泛流傳著。我經宮澤家之手,為村子配給到了一車份量的碳酸鈣,並把它們一點點分給了各家各戶。多虧了這東西,村裡的菠菜總算是長起來了,大豆、紅豆等作物也生長得很好。

去年大旱,村裡好幾戶人家的水井都枯竭了,田地裡的蘿蔔也因為缺水而雙葉枯萎。紅豆也鬧革命,收成很是不景氣。倒是我的地裡還有點濕潤,紅豆、茄子、芋頭、番茄都長得不錯。紅豆收穫得比想像中還要多,茄子和番茄的表現也令人矚目,一直到霜降前都還在繼續結果。

我在新開墾的田地和旱地裡都種了土豆。新田里的土豆收成要好些,味道也更可口;種在旱地裡的表皮有點粗糙。我打算今年再接再厲,爭取能夠增產。這邊的土壤底部是黏土層,所以白蘿蔔和胡蘿蔔不能盡情伸展,一般是長成兩股,或者呈鉤狀彎曲。也有一個勁兒衝上長的,每每見到這種,總讓我感到驚訝。我也試著種過南瓜和西瓜,但卻不盡如人意。黃瓜長得很好,我每天早上都把江戶前的節成黃瓜摘下來,就著味噌和鹽吃,或是做成米糠醬醃菜。種地的農戶總要做大量的鹽漬黃瓜,以備一年的需求。我從今年剛去世的水野葉舟先生那裡拿到的田口菜、塌棵菜、日野菜和芥菜種子,現在也都茁壯成長著。

太田村附近有一片叫「清水野」的廣闊原野。去年開始,有一群四十戶人家左右的先鋒隊來這裡開發,現在已經熱火朝天地建設起了家園。我私心希望來的是從事乳畜業的農民,最好能帶來一些乳製品、棉毛織物,再傳授一下他們的草木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