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 全民開講2.0時代 >

全民開講2.0時代

一個被反覆定義的時代很可能是一個無法被定義的時代,尤其當它被冠上後現代、後革命、後殖民、後東方之類的頭銜,就愈發凸顯出面目模糊和身份不明來。托網絡的福,現在我們有了再次獲得定義的機會,這是一個更加技術化和專業化的說法,叫做web2.0時代,儘管它在形式上仍舊殘留「後web1.0」的痕跡,但是在內涵上卻已獲得了相當實質性的指認。按照web2.0鼓吹者美國人吉姆‧昆尼的說法,從web1.0到web2.0,最根本的變化發生在:「web 1.0的模式是讀,web 2.0則是寫和貢獻;web 1.0是靜態的,web 2.0是動態的;web 1.0的內容創建者是網頁編寫者,web 2.0則是任何人都可以創建內容。」

博客(Blog,又稱網上日誌)、維基百科(Wikis,一種讓任何人能夠即時、匿名且民主地更新和編輯網頁的軟件)是web2.0主導力量,在這樣一個嶄新的互聯網時代,網絡用戶不再只是內容的消費者而是內容的創造者,他們已經從web1.0時代各門戶網站BBS上的二等公民翻身成為擁有博客自留地的包產到戶者。如果說web1.0是少數人說話、多數人旁觀,那麼web2.0就是大家一起說話並且彼此旁觀。一句話,這是一個「全民開講」的時代。

乍看上去,「全民開講」承諾了一個無比美好的願景:它不但可能兌現法國人貢斯當所說的「古代人的自由」,而且還可能實現「現代人的自由」。其中古代人的自由指的是公民直接參政議政的自由,古希臘雅典城邦「參與式民主」是其理想的典範;現代人的自由指的是保障個人獨立空間免於外力騷擾的自由。但是當我們深入瞭解web2.0的真實特性後,就會發現這樣的預期也許過於樂觀甚至天真。

傳媒學大師麥克盧漢曾有名言:「深入一種文化的最有效途徑是瞭解這種文化中用於會話的工具。」波茲曼的觀點比麥克盧漢更加鮮明,在他看來,「某個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對於這個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質重心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波茲曼身處的是電視時代,在他看來,正因為「電視無法表現政治哲學,電視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學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通過電視來探討和傳播「公共話語」以及一切曾經「嚴肅過的東西」,就必定會讓它們成為「娛樂的附庸」。波茲曼雖然極力渲染電視時代對於公眾話語可能造成的戕害,但對電視本身卻並不反感,「為我們提供純粹的娛樂是電視最大的好處,它最糟糕的用處是它企圖涉足嚴肅的話語模式——新聞、政治、科學、教育、商業和宗教——然後給它們換上娛樂的包裝」。所以如果波茲曼親眼看見超女活動,一定會為之大聲叫好,因為它體現了電視的最大好處,卻沒有或者甚少體現電視的糟糕用處。

波茲曼說,電視原本無足輕重,只有當「它強加給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現成重要文化對話的載體」,危險才會出現。同理,儘管web2.0為我們呈現出全民織網、全民開講乃至全民參與的繁榮景象,但如果因此指望博客和維基百科能夠推動人類知識積累、實現現代人的自由、乃至承擔起雅典「公民大會」的政治功能,那就可能產生問題。事實上,就目前所見,web2.0雖然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參與、表達、個性、自由等啟蒙主義價值,但與此同時網絡本身所獨有的「市場效應」和「劇場效應」,也讓「全民開講」越來越有淪為「全民亂講」的危險。

以維基百科為例,匿名制下的全民亂講已經迫使網站編輯在「喬治‧布什」詞條後面貼出如下的官方提示:「為解決最近出現的惡意竄改問題,新用戶或匿名用戶不能對此頁進行編輯。請對有可能進行的改動開展討論,或者提出解除保護。」而一旦全民亂講的趨勢迫使網站對參與編寫詞條的網民進行實名制管理乃至資格認證,維基百科就將喪失全民開講的2.0本質。

在web2.0時代,一個頗具悖論性質的現象是話語權的徹底碎片化與話語權的極易集權化同時存在,這既導致了千千萬萬相對封閉的網絡小社區,從而實現所謂「有限人的有限聯合」(比如豆瓣讀書小組),同時也催生了一茬又一茬的娛樂領袖和網絡意見領袖及其假象公眾和即逝公眾。

「意見領袖」是一個應網絡而生的頭銜,它的有趣之處在於,一方面它是言論自由的直接產物,另一方面它又在某種意義上與自由概念背道而馳。一旦我們把真正的自由理解成不是自由地逃避什麼,而是主動地承擔什麼,不僅是一種權利同時也是一種責任,那麼所謂的「意見領袖」其實就是在做一項免責宣稱,它暗含了這樣一層意思:我的所言所行僅只是個意見,意見只需按照意見的自身邏輯來將之做到極致,除此之外,我不準備承擔更多的責任——因為「意見」無須成為「知識」也不必向「真理」靠近。

當沒有人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之後,全民亂講就會成為主流,我們就會看到許許多多以「冒天下之大不韙」搏出位的個體。然而這是一個邊際效用迅速遞減的做法,由於技術門檻過低,所以賴以成名的手段和工具很快就成為他人模仿的對象,並且被迅速消耗殆盡:一個芙蓉姐姐出名了,就會有千萬個菊花姐姐站起來;一個木子美紅了,就會有千萬個流氓燕搖身出現。可是人類的想像力終歸是有限的,這種瘋狗般追逐標新立異的局面很快就會因為出名資源的過度消耗而回歸平淡。

除去全民亂講的威脅,博客運動的最新尷尬是,隨著老徐(徐靜蕾)、李老大(李冰冰)這些傳統名人對博客的「逐臭而動」,導致曾經以「全民織網」鼓舞了無數網民的博客運動正在喪失其最激動人心的草根性和平民精神。如此一來,剛剛被web2.0定義的這個時代就將再次面目模糊和身份不明。

(200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