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風月有痕 > 饅頭的變化 >

饅頭的變化

明朝張岱《夜航船》載,諸葛亮南征孟獲,渡瀘水時河水洶湧被阻。有人建議,要用人頭祭祀,瀘水才能風平浪靜。這個建議被諸葛亮否決:「我仁義之師,怎麼能隨便殺人呢?」他採取的辦法是用面做皮,豬羊肉塞在裡面,「像人頭而祭之」。張岱說,「後之有饅頭,始此」。

可是不對啊,諸葛亮做的這個「饅頭」,裡面有肉餡啊,明明是包子,怎麼能說是饅頭呢?其實這沒什麼奇怪,古代對食物的稱謂和現在多不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饅頭就是指包子,直到宋朝,才進入饅頭與包子稱謂並存的年代。《水滸傳》中說孫二娘開黑店,賣的也是「人肉饅頭」。直到現在,南方一些地方,還把包子稱作饅頭,比如「生煎饅頭」,肯定是帶餡兒的,就是「生煎包子」。

岳飛的孫子岳珂寫過一首《饅頭詩》:「幾年太學飽諸儒,薄伎猶傳筍蕨廚。公子彭生紅縷肉,將軍鐵杖白蓮膚。」這饅頭說的不是包子又是啥?另有記載,北宋太學食堂的主食,春秋是炊餅,夏天是冷淘(涼面),冬天就是饅頭。有天宋神宗突然想知道學生們吃什麼,就叫人拿點學生的飯來嘗嘗。那天正好吃饅頭,皇帝嘗了嘗肉饅頭,說了句話:「以此養士,可無愧矣。」那時的皇帝,還是很心疼知識分子的。「幾年太學飽諸儒」,說的就是學校食堂的伙食:包子。

既然包子叫了饅頭,那真正的饅頭又叫什麼呢?明朝於慎行《谷山筆塵》說,唐玄宗出奔四川的時候,路上沒吃的,是楊國忠自己掏了錢買了胡餅給唐玄宗吃。這胡餅,就是蒸餅。因為上面撒了胡麻,所以叫胡餅。古代把大量麵食稱作餅,比如麵條就叫湯餅、水引餅、素餅。那麼這蒸餅,就是現在的蒸饅頭了。

蒸餅的稱謂一直沿用,可到了宋仁宗的時候,變化了。宋仁宗名字叫趙禎,「禎」與「蒸」音近,老「蒸餅蒸餅」地叫不是犯忌諱嗎?於是就改了,新名字叫「炊餅」。沒錯,就是武大郎賣的炊餅。很多文藝作品把武大郎賣的炊餅理解成燒餅,是完全錯誤的,武大郎賣的,實際就是現在的饅頭。

賣饅頭的小販,也未必像武大郎一樣走背字。唐朝長安城賣蒸餅的小販鄒駱駝,就是個幸運兒。這位鄒駱駝每天推著小車上街賣蒸餅,走到勝業坊拐角的地方,地上有幾塊凸起的磚,把車輪一硌,車子就失控翻了,蒸餅滾一地。偏偏鄒駱駝記性不好,回回走到那兒回回翻車。看著沾滿塵土的蒸餅,鄒駱駝火兒了,回家拿了把頭,刨那幾塊磚。刨了十來塊後,挖出一個瓷罈子來,裡面居然「有金數斗」。鄒駱駝一下就闊了,再也不用賣蒸餅了。

有幸運兒就有倒霉蛋,這位倒霉的人叫張衡,在武則天朝,官已經當到四品,而且馬上就要再進一階,提拔到三品。他倒霉就倒霉在退朝的時候餓了,餓的時候又看見路邊攤新出屜的大蒸餅,還冒著熱氣兒呢。張衡沒忍住,買了一個,騎著馬吃上了。擱現在根本不算事兒,小白領下班餓了,在路上買個羊肉串、煎餅果子邊走邊吃很正常——當然坐地鐵吃東西會出糾紛,要是在香港還能招來警察。但那時候是唐朝啊,人家騎的還是自己的馬。要不怎麼說張衡倒霉呢,他路上吃蒸餅被御史看見了,御史還給武則天寫了個本子,彈劾他,武則天的批示是:「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得,張衡的政治生涯到此為止了。看來在路上吃東西,真不是個好習慣。

有人比張衡的運氣好點,因為他遇到的是英國公李勣。當時李勣已經是宰相了,在家請客吃飯,席間有位客人習慣性地把蒸餅皮兒撕下來。李勣語重心長地批評他:「要吃到這餅,得翻兩遍地,然後下種、除草、澆水、收割、打場,再過碾子過籮成了面,然後蒸成餅。你小子為啥要撕皮兒啊?也就是在我這兒,要是在你爹那裡,看不砍了你的腦袋。」說得那小伙子滿臉羞慚。這麼批評人的,李勣不是頭一個,此前還有隋朝的華州刺史王羆。王羆對喜歡撕蒸餅皮兒的客人是這麼說的:「此餅大用功力,然後入口。公裂之,只是未饑,且擎卻。」看來您是不餓啊,那等會兒再吃吧。

不知道現在吃饅頭撕皮兒的人多不多,其實有人還專愛吃皮兒呢,饅頭皮兒挺好吃的。

饅頭能讓人丟官害臊,也能救命。這個段子是關於婁師德——唐高宗武則天兩朝大臣。婁師德做尚書的時候,到梁州視察,正好趕上當地有個老鄉,也姓婁,因為貪贓枉法要被處死。婁同鄉聽說婁師德來了,覺得看到了救星,趕緊讓人送信給婁師德,希望能說情活命。婁師德對送信的人說:「犯了國法,就是我親兒子也不能放啊,何況他呢?」

第二天,趕上當地都督請飯。婁師德對都督說:「聽說有個人犯了國法,還說這人是我同鄉。其實我和這個人不認識,就是小時候我和他爹一起放過牛。都督千萬別因為我而枉國法啊。」聽話聽音兒,都督立馬把犯人叫來,開了刑具。婁師德開始數落他:「你辭別爹娘出來當官,又不能廉潔,我能有什麼辦法啊?」說著拿起一碟槌餅(也是饅頭,槌是擀面杖的意思)來給同鄉,說:「吃了吧,做個飽死鬼去。」還說啥啊,透著這麼不見外,都督回頭就放了人。

這就叫當官的藝術吧?啥過分的話都沒說,啥事兒還都給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