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風月有痕 > 飲食 >

飲食

水厄

和搖滾樂、露臍裝之類時尚一樣,喝茶從一開始也不被人接受。不過凡事都在堅持,堅持下來,那非主流就成了主流了。

北魏的《洛陽伽藍記》裡說,有個琅琊人王肅,和大家飲食習慣不同。不吃羊肉,不喝奶,平時就喜歡吃個鯽魚湯,渴了就喝「茗汁」。當時這做派又小眾,又先鋒,把給事中劉鎬給崇拜的啊,五體投地。於是,劉鎬也學起了王肅,開始喝茶了。喝茶在那時候非常不為人理解,彭城王就擠對他:「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蒼頭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裡內有學顰之婦,說的就是你這樣的人。」這句話一出口,以後宴會上就算有茶,士大夫們也不喝了。可見,在南北朝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喝茶是個怪癖,相當裝。

這裡說的「蒼頭水厄」,就是指喝茶了。水厄這詞兒,原來是說鬧水災淹死人,到了晉朝的時候,多了個意思,就是喝茶。為啥呢?因為晉朝有個司徒王,特別好茶,不僅自己喝,還命令別人喝,不喝還不行,「士大夫皆患之」。所以,每當大伙要見王了,都會愁眉苦臉地說:「完了完了,今天要遭水厄。」

這個典故流傳下來,可還真有人不知道。有一次,南方梁朝的西豐侯蕭正德叛變,投降了北魏。北魏的權臣元義請他喝茶。蕭正德是南方人啊,元義還客氣地用了「水厄」的典故,問:「卿於水厄多少?」意思是你喝茶行嗎?誰想到蕭正德壓根兒不懂,張嘴就答:「下官雖然生長在水鄉,可從來沒有遇到過水災。」話一出口,哄堂大笑。沒學問啊,丟人了。

實際上,那個時候南方人已經比較流行喝茶了。北魏有個順口溜,就是說他們的:「吳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短製衣裳。自呼阿儂,語則阿傍。菰稗為,茗飲作漿。呷啜蓴羹,唼(讀殺,形容吃東西發出的聲音像鳥)嗍(讀梭,就是現在的吸吮)蟹黃。手把豆蔻,口嚼檳榔。乍至中土,思憶本鄉。急急速去,還爾丹陽……」

這順口溜是北魏大臣楊元慎接見南齊使臣陳慶之的時候說的,可見他們多瞧不起南方人,覺得人家是土老帽兒。可仔細瞧瞧,人家南方人吃的、喝的,全都是好東西,現在看來也不知道誰土。

不過話說回來,這順口溜也說明那時候南方喝茶相當普及了。

要說茶是怎麼成為時尚的,《封氏聞見記》倒是有詳盡的記載。這本書講到,三國時期吳主孫皓,喜歡逼著大伙喝酒。大臣韋昭不善飲酒,孫皓就暗地讓人命韋昭以茶代酒。按現在的觀點看,這孫皓還是好心呢。不過,最後韋昭還是死在了孫皓的手裡。總之,那時候就有喝茶的記載了。

到了唐朝開元年間,泰山靈巖寺有個大師,在那裡傳授佛教。學禪當然要刻苦,夜裡不能睡覺,按理說過午不食,晚飯還不能吃。那得有多疲憊啊。於是,大師就允許大家喝茶。其實這麼喝,精神是有了,可也越喝越餓啊。但不管怎麼說,這次宗教活動,讓茶在老百姓中有了名氣。「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相傳效仿。」喝茶之風,從山東、河北,逐漸蔓延到京城長安,城市裡也逐漸開了很多茶館,專門賣煎茶。茶葉多來自江淮,數量和品種都相當多。

說到品種,那個時候,茶葉是有區分的,一種叫「茶」,一種叫「茗」。陸羽的《茶經》說,早采的叫作茶,晚采的叫作茗。不過到了現在,人們已經不這麼劃分了。

唐朝就有茶道了,不過陸羽並不是茶道高手第一名,第一名叫常伯熊。從理論上來說,陸羽是個開拓者,他寫了書,講了茶的功效,煎茶炙茶的方法,還造了二十四式的茶具,放在「都統籠」中,引得風起效仿,幾乎人人家中必備。這其中就有常伯熊。常伯熊相當有心,把陸羽的理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無意之中,陸羽和常伯熊還PK了一次。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走到臨淮縣,當地人說常伯熊善茶。老李立刻把他請來。這常伯熊,身穿黃衫,頭戴紗帽,手持茶器,口通茶名,熟練流暢還挺優美。老李看完表演,喝了兩杯,啥都沒說。

等到了江南,又有人向李季卿推薦陸羽。陸羽來的時候,只穿著「野服」,隨身帶著茶具,操作起來,程序和常伯熊的差不多。也許是因為先入為主吧,也許是因為陸羽穿得寒磣,李季卿有點瞧不起他,喝完茶,讓手下取了三十文錢賞陸羽。陸羽受打擊啊,以前都是跟名流混的,這次難過了,「及此羞愧」,回家又寫了篇《毀茶論》,數落喝茶的種種不是——其實,這也沒必要,是真名士自風流,當官的審美往往有毛病,你管他怎麼看你呢。

至於常伯熊,因為飲茶太多,「遂患風氣」,生病了,晚年也不勸人多喝了。

總之,茶道興起在唐朝,到了宋朝更是大行其道。宋朝京城汴梁滿街都是分茶館,所謂分茶,類似現在的花式咖啡,是要在茶杯裡用茶做出花樣圖案的。可惜,現在這一手,會的人少了。

哪兒的茶好呢?陸羽做過闡述,不過按他的排名,現在的人也得大跌眼鏡: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潤州、蘇州又下。合著出碧螺春的蘇州被他排在末等,出龍井的杭州也不好。但細想也難怪,那時候還沒有那麼好的茶嘛。

可以注意到,唐宋時說到茶,多說煎茶、煮茶。那是因為,當時大家都喝團茶、餅茶,類似於現在的普洱茶、沱茶,是要連茶帶水煮的。什麼時候開始沏茶喝呢?有一種說法,是明太祖發明的。明朝的《萬曆野獲編補遺》中說,明初四方貢茶,以建寧、陽羨為上品,仍然按照宋朝的方法,「碾而揉之,為大小龍團」。朱元璋認為這太勞民傷財了,於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下令,罷造龍團,采的茶芽就能進貢。慢慢地,人們就都習慣了「汲泉置鼎,一淪便啜」,煮水與泡茶分開了,這叫作「淪茗」,類似於現在的沏茶了。當時比較好的茶分四品,依次是探春、先春、次春和紫筍。

世事總無絕對,就算言之鑿鑿也會有人拿出反駁的證據來。有人找出唐代劉禹錫一首詩來:「山僧後簷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你瞧,這茶不僅不做茶餅、茶團,還是現摘、現炒、現煮、現喝的,能說是朱元璋開頭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