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微暈的樹林 > 早覺 >

早覺

早覺

如果每一社會均是以「年輕階層」作為生產消費的主導方向是一事實,那麼對那座小山頭而言,那裡呈現的是老人社群的特殊風貌。

我相信佈置那座小山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隱於相思林徑之後,突然出現一座小型運動場;有破漁網隔成的羽球場、廢木材搭的搖船、破籐椅在兩樹之間變成鞦韆、樟樹蔭下一排舊沙發可供休息、無門小棚內傢俱安置並然,床、瓦斯台、燻黑的大茶壺齊備,我相信這些都是捐贈者家裡淘汰的。

據說每天凌晨三點至六點是他們的聚會時刻——來自各社區的老人們,年齡約五十到八十歲之間(有一位老者,由媳婦推輪椅上來,不下雨的話),他們說各省鄉音,客家、閩語或夾著日語。他們的衣著五花八門,從老式布襖繡鞋、梳髻到全身愛迪達運動服、慢跑鞋、米粉燙。談話內容從國家大事、股市行情、餐館名餚、大陸探親到你有幾個孫子、白蓮蕉頭燉豬腸對你媳婦真正有好哦!他們每人都有一長串不同的故事,共同的遭遇是:老了,常常收到養老院或靈骨塔的打折宣傳單。

逢到過年,樹幹上還貼著不知誰寫的紅紙墨字春聯,被雨淋濕的殘紙依稀可見「哈哈」二字——也許是某一個老人的綽號,或是這一群體的共稱,或僅是口頭禪:「哈哈,您老還在!」

在我們的社會還未出現為老人規劃的購物街、餐館、雜誌、電影院、醫療診所……時,這座小山所煥發的餘溫,令終有一天會變成老人的年輕人不忍卒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