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橋的故事 > 史·第23章 雙體道祖神 >

史·第23章 雙體道祖神

想必大家都知道孤零零地端坐在路邊和橋旁邊的質樸的石碑和石像吧。那是道祖神。與寺廟裡被妥善保管的佛像不同,它們因為雨淋日曬或殘缺不全或長滿青苔,但那也別有一番趣味。

關於道祖神的由來,大概是由中國古代保護行人的信仰隨著佛教一起傳入日本,後來與日本本土的塞神信仰融合了。正如「塞」這個字一樣,有堵塞住、阻止等意思,是為了防止不吉利的東西和災難進入的屏風,起著圈界的作用。

在村落邊境、十字路口以及橋旁供奉道祖神也是這個原因。為什麼這麼說呢?自己的生活圈到了村落的邊境就是界限,再往前面就是來路不明的陌生人生活的世界,說不定不知何時就會有某些無法理解的生物越過邊境入侵過來。

十字路也是這樣。道路呈現十字形交叉的十字路口是交通中樞,很多人都聚集在這裡,不僅增加了現實中對人本身產生的危險,而且還有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東西蜂擁而至,可以說是災禍降臨的地點。再者,由於道路的分叉,有些地方容易讓人迷失(在歐洲流傳著魔女、吸血鬼和犯了重罪的人被埋在十字路口的傳說。這麼做是為了讓他們在路上迷失,無法回到現世。)

橋也是這樣。

橋是將原本毫無關係且被隔離開,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人為地及強制性地連接起來的設施。橋無法只是讓人們單方面地在自己想過橋時就能過去的單行道。此岸可以去往彼岸,而彼岸的人也可以隨心所欲地來到此岸。不僅是極惡之人,比那還要險惡的例如魔鬼、災難、亡魂和疾病也會通過橋到來。

重申一遍,橋旁供奉的道祖神並不是保佑橋自身的神,而是作為監視、阻攔和驅逐渡橋而來的邪惡之物被供奉起來的。

很久以前,幾乎所有的農民一生都被束縛在自己所出生的村落裡,頂多只與臨近的幾個村落有交流,而只有在遠走他鄉或者運氣好能作為地區代表參拜伊勢神宮的時候,才有機會離開自己的村落,村落這種共同體——鬧饑荒的時候就不得而知了——是一種像蠶繭一樣守衛著村民和動物。但是,他們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束縛」在這樣的地方吧。

架橋,尤其是河流自然形成村落邊境時,村民架設的橋,肯定讓他們有種蠶繭破開了個洞的不安感。村民們一方面享受著橋帶給他們的便利,另一方面害怕災難降臨或外物入侵,因此,在橋上立了道祖神以求安心。每次經過它前面時都會停下腳步,有時手捧鮮花,屈下身子,真摯地祈禱請求他守護這個村落。

最初神是不加任何人工雕飾的石頭。因為石頭的亙古不變和永恆性成為了神力的象徵。最後,由於人類追求美感,將石頭雕刻成各種石像。這樣就形成了類似神像的形狀。作為塞神,最常見的是「雙體道祖神」。那是一對男女相依在一起的模樣,甚至是色情的男女合體像。

這種現象是受到了農耕民族中常見的生殖器崇拜的影響。這種信仰認為性行為本身意味著富饒和豐收,具有驅趕災難的力量。讓渡橋而來的不明物看到男女交歡像以逐退它們,現在的年輕人聽到這種說法可能會發笑吧。能被那種東西驅逐開的惡靈怕是也沒多大能耐吧?

不不,並非如此。因為性愛所燃燒的能量正是生存的能量,所以才被認為其具有不亞於稻草繩的結界力(防禦力場)。若非如此,為什麼無論文學還是美術,所有的藝術的門類,其根源都深深地扎根於性愛這一主題呢?

真摯的願望因為慾望而昇華也是人之常情。雙體道祖神因為其模樣,還被人們用來祈求良好的姻緣,夫妻圓滿,安產,子孫繁榮等,增加了其顯靈的範圍。

直到現在,還會偶爾看到在新的橋樑建成儀式上,會選三組年老夫婦或者一個家族裡的三代三組夫婦首先渡過這座橋。不僅是希望這座橋能夠像長壽者一樣長久保存,並且還包含著雙體道祖神所意味著的性愛力量這種雙重期待。

雙體道祖神

這種立於路旁的道祖神尤其在關東地區和甲信越等地區居多。在作為新疆域(New Frontier)的北海道,尤其在很早以前就與本州地區有過交流的地方(函館等地)能偶爾看見道祖神,但供奉道祖神這種習俗並沒在此扎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