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橋的故事 > 史·第21章 雷瑪根鐵橋 >

史·第21章 雷瑪根鐵橋

橫跨在連接德國波恩以南的雷瑪根市和埃爾普爾的萊茵河上的橋正式名稱叫魯登道夫橋(Ludendorff Bri d ge,德語:Lu den do r f f-B ru c ke)。不過比起正式名稱,更多場合被稱為雷瑪根鐵橋(The Bridge at Remagen,意即「雷瑪根市的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和美軍在雷瑪根上演了橋的爭奪戰。

這座橋與戰爭有著很深的淵源。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向西部戰線運輸軍需物資而建造的,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摧毀,最終沒有再重建。如今在河岸上殘留著令人毛骨悚然的黑色殘骸,只有橋身部分依然屹立著(橋的內部在1980年以後變成了和平紀念館)。

1944年6月,聯合盟軍登陸法國諾曼底,一步步前進並解放了法國,翌年(1945年)3月抵達了天然要塞萊茵河。

德國軍隊為了阻止敵軍的進攻,決定摧毀一些橋樑。杜塞爾多夫的上卡塞勒大橋(Oberkasseler Bru c ke),科隆的霍亨索倫橋(Ho hen zo l l er n B ru c ke)等被依次爆破摧毀。最後只剩下這座雷瑪根鐵橋。德國和美國關於橋的爭奪戰由此拉開帷幕。

不過此時已經是德軍投降前兩個月,已能明顯看出德軍完敗的結局。且不論軍隊高層軍官還是下層士兵,防守兵還是進攻兵都已疲憊不堪,士氣明顯削弱。據說當橋上的火藥爆炸時,德軍欣喜地認為「這樣美軍就無法過橋了」。而美軍也不願意有無謂的死傷,認為「這樣就不必過這條危險的橋了」,反而安心了。但是不湊巧的是,由於炸藥質量問題和炸藥量不足等原因,橋未被炸毀。美軍即使內心很不情願,也不得不渡橋前進了。

位於雷瑪根的德軍守衛軍的情況則比美軍想像的還要糟糕。逃亡兵的數量急速增加,作戰人員都已枯竭,指揮系統極其混亂。美軍發起進攻前鐵橋的守衛指揮官是威廉·布蘭特 (Willi Bratge)上尉。他的直屬部下只有35人,並且全是從前線歸來的傷殘兵。另外,工兵中隊雖然原來有120人,但現在人數也減少了許多。

根據書面記載,這個小鎮上原本應該有500人左右的對空導彈部隊和國民突擊隊,但很多人都逃走了。最後只剩下市民兵、老人、希特勒青年團等完全無法依靠的老弱殘兵。至於威廉·布蘭特 (Willi Bratge)上尉,則是一度退役後在學校任教後,被再次召回來的。

德國總參謀部完全不瞭解現場的實際情況,派遣新的指揮官謝爾少校前來作戰。少校來到雷瑪根後大吃一驚,好幾次向總部要求緊急增加援軍和炸藥,但都遭到拒絕。此時,美軍勢如破竹,蜂擁而至。橋的爆破失敗,最後連通訊都被切斷了。

走投無路的少校只好自己回本部報告,說橋已被敵人奪取。總部的人聽後大發雷霆,以作戰失敗為罪名,少校被當場處決,成為那些害怕希特勒淫威的無能將軍們的替罪羔羊。拒絕緊急求援的將軍們不會被問責,但實際上是他們造成了嚴重後果。

另一方面,留在大橋現場向美軍投降的威廉·布蘭特 (Willi Bratge)上尉,被德國臨時軍事法院判處死刑,但由於成為了俘虜而得以保命。戰爭結束後,他重返學校任教。兩人僅僅因為所處的場所不同,命運卻大相逕庭。

那麼,雷瑪根橋的命運又如何呢?

如前所述,這座橋是為了搬運軍需物資所建,擁有兩條鐵道和人行道,非常堅固。在最初的爆破作業中,只在其中央炸開了一個很大的洞,損傷並不嚴重。隨後德軍讓秘密特工試圖再次炸毀橋樑,甚至動用了V–2火箭這種超大口徑的捲曲自走式掃雷車,但都以失敗告終。

這座被稱為「雷瑪根的奇跡」的鐵橋,在被奪取後的第二天,將八千美軍渡向對岸,為盟軍取得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在僅僅十天後,美軍在開始進行受損橋樑的維修時,雷瑪根橋像是告訴人們「早已厭倦戰爭了,不想再為戰爭服務了」一樣,突然坍塌。而當時正在橋上作業的不是德國軍,而是28位美國工兵……

橫跨萊茵河的橋

雷瑪根鐵橋 雷瑪根(德國)

全長:325米

1916年建造完成 1945年坍塌

鋼孔橋

這座橋的名字因為好萊塢電影《雷瑪根大橋》(Bridge at Remagen)〔導演約翰·吉勒明( John Guillermin)〕而被很多人所熟知。雖然雷瑪根這座城市本身並沒有像在電影中那樣被破壞得那麼嚴重,電影中也有一些與史實不符的片段和情節,對事件和出場人物的描寫都屬於印象派,但仍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戰爭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