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孤獨的異邦人 > 悼一禾 >

悼一禾

這是一個特別容易忘卻的年頭。大抵因為窮於應付眼前的事物,諸如住房,菜價,國庫券與彩票等等的緣故,對於往事,人們已經不再有從前的那份眷顧的熱情了。記憶如此的不值得信任。甚至連自己參與的有聲有色的街頭劇,在有限的時日中,也都可以消匿得毫無蹤影。

我一樣變得健忘多了。但是,有一位叫駱一禾的朋友,倒也還能時時記得起來。

十年前,由於向冬的推薦,我在所編的短命的刊物《青年詩壇》上,第一次發表他的詩作。大約這是他所願意追懷的吧,幾次來信,都提起所謂的\"<<詩壇》時代\"。其時,他正在北大讀書;到了臨近畢業,攜同另外的同學南來廣州,我們便在向冬做東的宴席間見面認識了。在流花公園的草地上,大家一同傾談,照相,盤桓了許久。

一年過後.我到北京組稿,接送都是一禾。在陌生的京都,我完全恢復了一個鄉下人的呆相,沒有一個嚮導,實在走不出胡同的迷陣。可是,除了一禾,再也找不到一個可依賴的人了。這時,他已經分配到《十月》雜誌社工作;為了陪我,請了整一周的假,即使上班,也沒有一天不去招待所裡看我的。他陪我找人,遊覽,購物,甚至結賬,寄信一類極細瑣的事,也都幫忙著做。臨別時,我看見他的眼圈潮紅了,人也突然變得沉默起來,站在月台上只是不斷地緩緩揚手,我把頭懸在窗外看他漸漸遠去,心裡不無惜別之意。不過,應當承認,告別而無憂傷,無論如何算不得交誼深厚的。

朋友這個詞,對我來說至今仍感陌生。在鄉下,最親密莫過於一起玩泥巴長大的夥伴了;人類最本真的一種關係,卻從來不以\"朋友\"相稱。一旦置身都市,即像一頭野獸從黑森林裡突然來到黎明的河灘,四顧蒼茫,絕無同類。對周圍一切,我不得不懷抱戒備的心理,何敢期待友情呢?

兩年過去,接到一禾收讀我寄贈的《人間魯迅》的來信;這時,我才發現,世上竟然還有那麼一個人,在冠蓋如雲的所在傾聽我。

信用\"十月\"的箋紙書寫,計八頁,密密匝匝全是蠅頭小字。他仔細地撫摩過敲打過我書中的每一頁,每一行,甚至每一句話;或表示同感,或直率地提出反對意見。為了探討魯迅的哲學思想,便寫了整整四頁。他強調魯迅哲學的獨創性,現代性,人格的深度,因而是中國情感本體論哲學的思想者,而不是邏各斯理性哲學的思想者。他援引了我書中的一段話以後,激烈地批評道\"你用了一個『但\'字,對純粹思辨,對體系哲學讓了一步,從而在魯迅的靈魂上疊了一道折痕,對戰士與思想家的區分法做了一個難以覺察的讓步,給了體系哲學一口氣\"\"從而你也就給許多膜拜體系哲學並以此微詞魯迅的研究者一個苟活的餘地。\"批評得何等好呵!我理解他何以如此的小題大傲,他的著眼點在中國。實際上,他已經完全越出了書中的結論,而把挑戰的目光投射到黑格爾及其弟子的體系哲學的巨大的傳統勢力裡去了!他愛朋友,他不能讓朋友的文字存留哪怕是半點瑕疵。

一禾如此看重友情,相形之下,我對於人則未免過於猜疑與淡漠了。而這,是應當得到十倍的詛咒的。

信中還有著對於時下詩壇風氣的批評。這種批評,同反對思辨哲學體系哲學一樣,在他那裡有著很深隱的精神關聯。他說,現在的詩人在精神生活上極不嚴肅,有如一些風雲人物,花花綠綠的猴子,拚命地發詩,爭取參加這個那個協會,及早地盼望豢養起聲名,邀呼嬉戲,出賣風度,聽說譯詩就兩眼放光,完全傾覆於一個物質與作偽並存的文人世界,等等。看得出來,他並不否定理性。戰鬥的批評不可能沒有理性。他所否定的只是\"理性的狡計\"是理念對於個體生命的絞殺而已。

當今時世,才華決不是重要的。作為對小才子的一種對抗,他準備在《十月》辟出一個名為\"詩原\"的專頁。發表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真正有著獻身靈魂,獻身與人格匯通的藝術的中國詩人的詩作\"。

他告訴我說,要找的詩人當大部分是新人,是被忘卻、擠壓在詩界之外,具有獨立精神的、名氣不大或無名的詩人。這種編輯的宗旨,是我所欣賞的。為了表明決心,他決定在相當時間中不把自己的詩拿出去發表。他表白道:\"從一個年輕人的雄心而言,我自然是樂意發的,但我必須保持自己的清醒,以免與時下的風氣同流合污。在我編詩的消息跑出去之後,有人說我專門發熟人詩,也有不少人突然變得非常狎暱,前來把詩塞給我。這種謠言和肉麻的舉止,我惟有以陰沉待之,於是在某幾群『青年詩人\'那裡說我老氣橫秋,像是四五十歲的人,『玩深沉\'的。這種攻擊傳入我的兩耳,使我感到我是對的。\"

誠實,質樸,認真,執著。在有限的接觸中,凡這些,我都有著不算太淺的印象。但是,他那細小的軀體內藏納著如此鬧大的氣魄,憨厚到近乎魯鈍的動作貫穿著如此深澈銳敏的思維,溫和寧靜的微笑背後,霍霍燃燒著如此豎定而熱烈的情感,卻是我過去所未及體察的。

現在,重撿他的遺作,頗驚異於他最早寄來的詩為何都說到死,同一種英雄的死。《先鋒》說了\"在春天到來的時候,他就在長空下最後一場雪…\";<<春之祭》說了:\"我們的隊長,在藍天下美麗地烏黑……\"最後抄寄的《黃昏》,竟有了輓歌般的調子,哀傷得悠長:一一

這黃昏

把我的憂傷

磨得有些燦爛了

這黃昏

為女兒們

鋪下一條綠石子的河

這黃昏讓我們燒著了

紅月亮

流著大陽的血

紅月亮把山頂舉起來

而那些

潔白堅硬的河流上

飄灑著

綠色的五月

命運之神!紅馬兒還在跑呵,青麥子地裡的露水還亮著呵,然而,就在這五月,五月,那只沉重地上升著的「太大的鳥」突然墜落了一一

一禾死了!

一連幾天,我不敢相信這個傳說中的消息,但接著,就收到西川發來的黑色電報。我流淚了。我其實是一個脆弱的人,今天已無力哭號。我知道,他是怎樣結束了他年輕的一生的。他死於大腦,死於熱血,死於憂患,死於疲倦,死於莊嚴的工作…..

他剛剛逝去,《人間魯迅》第二部就出版了。我在悲哀中寫信給他新婚未久的愛人張玞,請求她允許寄去我的新書,希望它能被放置到一禾遺下的藏書之列。感謝張玞的理解,過了若干時日,我終於能夠在寄出的書的扉頁上,一如前次的贈書,工工整整地寫上三個字:贈一禾。

生前每次來信,他都向我催索長詩,且不忘問及《人間魯迅》寫作的進度,說是\"攫心之度,不下於希區柯克制造的不安\"。而今連最後一部也已經面世,然而一禾,無論如何是再也看不到了!......

「讀到你的《人間魯迅》從字裡行間聽到你的自白,我想,這認識的人是可信的,為此應當為之驕傲,這是一本中國人良知的書,而當我讀它時,感到的是由衷的一種同感。你的三卷著作,成為我藏書裡最好的那部分。『文章風義兼師友』,你是我所不能忘卻的。」這是長信中結尾的一段話。過分的期許,使我每讀一遍,心裡都不由得十分感愧。稱「師」,我是不敢當的,倒是他的文字與生命給了我許多的啟示。甚至連\"友\"也不及格,因為在他生前,我實在沒有很好地尋找和傾聽過他的文字,一如他之於我。而且,在他死後,時間從喧嘩到沉寂已流走了長長的五年,我竟然沒有能夠為他寫上一點什麼!

《呂民春秋》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說: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琴曲中的志趣,子期心領神會,高山流水,無不極盡。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的確,知音已歿,聲音有什麼意義呢?

然而,縱然聽者沉默,我亦未敢斷然棄置握中的筆管的。明知道文字實際上沒有什麼用處,但是於我,至少可以借此傾吐,傾吐一些為一禾急於傾吐而終至於未及傾吐的東西。

你是我所不能忘卻的,一禾!

1990年8月 -1994年6月夜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