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東京夢華錄 > 卷之十 >

卷之十

冬至

十一月冬至1。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註釋〕

1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古代習俗非常看重這個節氣,認為它的重要性僅次於過年。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十八引《歲時雜記》云:「冬至既號亞歲,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為冬除,大率多仿歲除故事而差略焉。」

〔譯文〕

十一月份冬至。京城裡的人們最看重這個節氣,即使是最貧窮的人,一年當中,即使是用家中所有的積累,甚至是借貸,到這一天也一定要添換新衣,置辦飲食,祭祀先祖。冬至這一天,官府要開放關撲這一禁令,人們熱情地往來慶賀,如同過年一樣。

大禮預教車象

遇大禮1年,預於兩月前教車象。自宣德門至南薰門外,往來一遭,車五乘,以代五輅2。輕重每車上置旗二口,鼓一面,駕以四馬。挾車衛士,皆紫衫帽子。車前數人擊鞭。像七頭,前列朱旗數十面,銅鑼鼙鼓十數面。先擊鑼二下,鼓急應三下。執旗人紫衫、帽子。每一象則一人裹交腳帕頭紫衫人跨其頸,手執短柄銅钁,尖其刃,像有不馴,擊之。像至宣德樓前,團轉行步數遭成列,使之面北而拜,亦能唱喏。諸戚里、宗室、貴族之家,勾呼就私第觀看,贈之銀彩無虛日。御街遊人嬉集,觀者如織。賣撲3土木粉捏小象兒,並紙畫,看人攜歸,以為獻遺。

〔註釋〕

1大禮年:大禮即盛大的禮儀,一般是指皇宮有大婚、添子、新改年號等較大喜事的年份。這裡是指在有大禮的年份中舉行大禮的慶賀活動。2五輅:古代帝王使用的五種車子。《資治通鑒》卷一三七南齊永明九年(491年)五月記云:「魏初選五輅。」後有注云:「五輅,玉、金、象、革、木也。」又捲一七四南朝陳太建十二年(580年)二月記云:「又以五輅載婦人,自帥左右步從。」後注云:「五輅,謂首輅、夏篆、夏縵、墨車、輚車也。」3賣撲:買賣及關撲。關撲,見卷六「正月」一節注1。

〔譯文〕

遇到有大禮之年,預先在兩個月之前就要開始準備好車輛和馴象。從宣德門到南薰門外,每天往來一趟,用車五輛,用來代替五輅的儀規。每輛輕車和重車上都設有兩面旗和一面鼓,用四匹馬駕車。護車的衛士,全都是身穿紫衫,頭戴帽子。車前面有數人擊鞭,趕著七頭大象。像的前面排列著幾十面紅旗,銅鑼和鼙鼓十幾個。行進時,先敲鑼兩下,鼙鼓立即回應三下。舉旗的人全都身著紫衫,頭戴帽子。每一頭象則由一名頭裹交腳帕頭、身穿紫衫的人騎在背上,手裡拿一短柄的銅橛子,橛子的刃很尖利,像若有不聽話的行為,就用橛子打它。大象行進到宣德樓前面,繞著原地行走幾圈後排成行列,之後再讓大象面朝北行拜禮,大象也能唱喏。朝中那些皇親國戚、宗室親王及達官顯貴人家,就互相招呼著到府中觀看,並贈送銀兩彩帛,每天連續不斷。御街上的遊人聚集玩樂,觀看車象的人絡繹不絕。街上關撲生意都出售各種泥塑的、木雕的、面捏的小象兒,以及紙畫的象,遊人就買上一些帶回作為小禮物贈送給他人。

車駕宿大慶殿

冬至前三日,駕宿大慶殿1。殿庭廣闊,可容數萬人。盡列法駕2、儀仗於庭,不能周遍。有兩樓對峙,謂之「鐘鼓樓」。上有太史局生測驗刻漏3。每時刻4作雞唱,鳴鼓一下,則一服綠者執牙牌而奏之,每刻曰「某時幾棒鼓」,一時則曰「某時正」。宰執百官皆服法服5,其頭冠各有品從。宰執親王加貂蟬籠巾九梁6,從官七梁,余六梁至二梁有差。台諫增廌角7也。所謂「梁」者,謂冠前額樑上排金銅葉也。皆絳袍皂緣,方心曲領,中單環珮,雲頭履鞋。隨官品執笏。余執事人,皆介幘8緋袍,亦有等差。惟門9御史台加方心曲領爾。入殿祗應人給黃方號。余黃長號、緋方長號,各有所至去處。儀仗車輅,謂信幡、龍旗、相風烏十、指南車、木輅、象輅、革輅、金輅、玉輅之類。自有《三禮圖》可見,更不縷縷。排列殿門外,及御街遠近禁衛,全裝鐵騎,數萬圍繞大內。是夜內殿儀衛之外,又有裹錦緣小帽、錦絡縫寬衫兵士,各執銀裹頭墨漆杖子,謂之「喝探兵士」。十餘人作一隊,聚首而立,凡數十隊。各一名喝曰:「是與不是?」眾曰:「是。」又曰:「是甚人?」眾曰:「殿前都指揮使高俅。」更互喝叫不停。或叫雞叫。又置警場於宣德門外,謂之「武嚴兵士」。畫鼓二百面,角稱之。其角皆以彩帛如小旗腳裝結其上,兵士皆小帽,黃繡抹額,黃繡寬衫,青窄襯衫。日晡時、三更時,各奏嚴也。每奏先鳴角,角罷,一軍校執一長軟籐條,上系朱拂子,擂鼓者觀拂子,隨其高低,以鼓聲應其高下也。

〔註釋〕

1大慶殿:皇宮中的正殿。見卷之六「元旦朝會」一節注1。2法駕:皇帝車駕的一種。《史記·呂後紀》:「乃奉天子法駕,迎代王於邸。」「集解」引蔡邕語云:「天子有大駕、小駕、法駕。法駕上所乘,曰金根車,駕六馬。」3刻漏:古代計時的器具。用銅製作大壺,壺底穿孔,壺中儲水並豎一支刻有度數的箭形浮標。壺中的水從底孔漏出而逐漸減少,箭上的刻度就依次顯露,這樣就可以知道時辰。皇宮中設置刻漏,有太史局的專職人員觀測記錄並報時。4時刻:古代的計時單位。一天當中有十二時,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一天當中有一百刻。按照節令,一年中不同的季節晝夜的刻數不同。冬至日晝四十五刻,夜五十五刻;夏至日晝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春分與秋分日晝五十五刻半,夜四十四刻半。這樣的規定沿用到清代,清初即開始使用西方傳來的時鐘,以一天為二十四小時,每小時為四刻,即十五分鐘為一刻,直到現在。至於開始使用時鐘的年代,未見有詳細的考證。今知明清之際朱素臣所撰傳奇《未央天》中,第十八出「法場」寫一位市民百姓上場時說:「我家書房裡,掛著個自鳴鐘,直報到午牌時分了。」這個作品大約寫作於清初,可知這時普通民眾家庭中已有了自鳴鐘這樣的先進報時工具了。5法服:古代禮法規定的官員不同等級的標準服。《孝經·卿大夫》云:「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注云:「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言卿大夫遵守禮法,不敢僭上逼下。」6貂蟬籠巾九梁:「貂蟬」,古代王公官冠上的飾物,始於漢代。《後漢書·輿服志》云:「武冠,一曰式弁大冠,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黃金鐺,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趙惠文冠』。」此冠在唐宋時皆通行,因此也常用「貂蟬」一詞稱謂達官顯貴。「籠巾」,即貂蟬冠在北宋時的名稱。《宋史·輿服志四》云:「貂蟬冠一名籠巾,織籐漆之,形正方,如平巾幘。飾以銀,前有銀花,上綴玳瑁蟬,左右為三小蟬,銜玉鼻,左插貂尾。三肥、親王侍祠大朝會,則加於進賢冠而服之。」「九梁」,北宋時王公大臣的官冠上又加梁來表示官階品級,從二梁到九梁不等。參見卷之六「元旦朝會」一節注2。7廌(zhi)角:「廌」即「豸』的本字。「豸」即「獬豸,豸角」,代指豸冠,又稱獬豸冠,古代朝廷執法的大臣頭戴此冠。《後漢書·輿服志》云:「法冠,一曰柱後……或謂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8介幘:一種長耳的裹發巾,流行於漢魏,後來稱為進賢冠。這裡用「介幘」一詞是沿用古代的說法。9門:即內宮官名,唐時稱門使。高承《事物紀原》卷六云:「《唐會要》:昭宗天祐元年四月敕有門使。《五代會要》:梁諸使亦有東西二上門使,疑亦唐官也。」十相風烏:原本作「相風鳥」,實應作「烏」。相風烏是古代宮廷中皇帝乘坐的一種車,車上裝有長竿,竿上有烏鴉形狀的風向儀。《宋史·輿服志一》記云:「相風烏輿上載長竿,竿杪刻木為烏,垂鵝毛筒紅綬帶,下承以小盤,周緋裙繡烏形。」木輅、象輅、革輅、金輅、玉輅:合為五輅,見上節「大禮預教車象」注2。《三禮圖》:書名,原為東漢鄭玄、晉阮諶、唐張鎰等人所撰,皆名為《三禮圖》,一共六種,都已失傳。現存世的有北宋初大常博士聶崇義所撰作的《三禮圖》二十卷,這是聶氏在五代後周時奉詔參照前朝的幾種《三禮圖》重新編寫的,北宋時沈括《夢溪筆談》和歐陽修《集古錄》等書都認為它多與「三禮」的註解不合。《文獻通考》卷一八一「經籍考八」云:「《三禮圖》二十卷。晁氏回:聶崇義周世宗時被旨纂集,以鄭康成、阮諶等六家圖刊定,皇朝建隆二年奏之。賜紫綬犀帶,獎其志學。竇儀為之序。」日哺(bū):即申時,相當於現在的下午3點到5點。

〔譯文〕

冬至前三天,皇上住宿在大慶殿。殿堂非常寬敞,可以容納幾萬人。即使將車駕和各種儀仗都擺放在大廳中,也不能將廳堂裝滿。殿外有東西兩樓相對峙,叫做「鐘鼓樓」。樓上有太史局的官員觀察、記錄刻漏。每一時、每一刻都要如同雞鳴一般擊一下鼓,這時就有一位身著綠色衣服的人手執象牙牌進行奏報,每到一刻,則要說「某時幾棒鼓」,若是整時就奏報說「某時正」。宰相及百官,皆身穿官服,而他們戴的帽子則表示了他們各自的官位級別。宰相和親王戴貂蟬冠加九梁,從官為七梁,其餘各官從六梁到二梁不等,台諫官就要戴獬豸冠了。所謂的「梁」,是指帽子前額橫樑上排列著的金或銅的葉片。朝官皆身著絳色官袍並鑲有黑邊,官袍為圓領、胸前有方形圖案,腰間繫有玉珮,腳上穿的是雲頭朝靴。官員們根據各自官位的級別的不同而手執不同的朝笏。其餘當差的人,都是裹著頭巾,身穿紅袍,也有等級的差別。只有內官門使和御史台的官員,才能穿圓領、胸前有方形圖案的朝服。進入殿內當值的人員,每人發給一個黃色方形的號牌,其餘在殿外當值的人員都發給黃色長條號牌或紅色長方形號牌,牌上標明各自應去的位置。皇上的儀仗和車駕,包括有信幡、龍旗、相風烏、指南車、木輅、象輅、革輅、金輅、玉輅等,這些在《三禮圖》一書中都可以瞭解到,這裡不再一一詳述了。排列在大慶殿門外及御街上遠近各處的禁軍兵士全都裝束整齊,戰馬達數萬,圍繞著皇宮周圍。此夜,殿內除衛隊之外,還有頭戴錦邊小帽、身穿錦絡縫寬衫的兵士,每人手執一根銀裹頭黑漆的木棍,這叫做「喝探兵士」。十幾個人作為一隊,聚集站在一起,共有幾十隊。每隊有一名隊長喝道:「是與不是?」眾兵士皆答:「是。」又問:「是什麼人?」眾兵士又答:「殿前都指揮使高俅。」這樣互答似的喊叫不停。或者模仿雞叫聲。又有在宣德門外佈置警戒地段,其中的士衛叫做「武嚴兵士」。門外有畫鼓二百面,都配有號角。這些號角都是用彩帛製作如小角旗樣式的裝飾物繫在上面的,兵士都是頭戴小帽,黃繡巾裹頭,身穿黃繡寬衫,裡穿青窄襯衫。申時和三更時,分別奏樂戒鼓。每次奏樂前先鳴號角,號角響罷,一名軍校手執一根長而彈軟的籐條,上面繫著一團紅纓子,擊鼓者望著拂塵,隨著拂塵的高或低,用鼓聲的高低頓挫進行呼應。

駕行儀衛

次日五更,攝大宗伯1執牌奏「中嚴外辦」2。鐵騎前導番袞3,自三更時,相續而行。像七頭,各以文錦被其身,金蓮花座安其背,金轡籠絡其腦,錦衣人跨其頸,次第高旗大扇,畫戟長矛,五色介冑。跨馬之士,或小帽錦繡抹額者,或黑漆圓頂帕頭者,或以皮如兜鍪4者,或漆皮如戽斗5而籠巾者,或衣紅黃罨畫6錦繡之服者,或衣純青純皂以至鞋褲皆青黑者,或裹交腳帕頭者,或以錦為繩如蛇而繞系其身者,或數十人唱引持大旗而過者,或執大斧者,胯劍7者,執銳牌者,持鐙棒者,或持竿上懸豹尾者,或持短杵者。其矛戟皆綴五色結帶銅鐸,其旗扇皆畫以龍、或虎、或雲彩、或山河。又有旗高五丈,謂之「次黃龍」。駕詣太廟青城8,並先到立齋宮9前,叉竿捨索旗坐十,約百餘人,或有交腳帕頭、胯劍、足靴如四直使者千百數,不可名狀。余諸司祗應人,皆錦襖。諸班直、親從、親事官,皆帽子、結帶、紅錦,或紅羅上紫團答戲獅子、短後打甲背子,執御從物。御龍直皆真珠結絡短頂頭巾、紫上雜色小花繡衫、金束帶、看帶、絲鞋。天武官皆頂朱漆金裝笠子、紅上團花背子。三衙並帶御器械官,皆小帽、背子或紫繡戰袍,跨馬前導。千乘萬騎,出宣德門,由景靈宮太廟。

〔註釋〕

1大宗伯:即禮部尚書。《周禮·春官》有「大宗伯」,掌邦國祭事典禮。其職權即同後來各朝的禮部之職,大宗伯即是禮部尚書。少宗伯即是禮部侍郎。2中嚴外辦:皇帝離開皇宮外出活動時的一種禮儀規制,北宋時成為朝廷事務中所用的套語。意思是宮中要嚴加防護,並要隨聖駕外出辦事。3番袞:詞義不詳,疑有誤字,或即是「番裹」。吳自牧《夢粱錄》卷五「駕詣景靈宮儀仗」一節云「護衛角騎自四更時接續番裡導行」,「裡」為繁體的「裹」字,疑即是「裹」字。4兜鍪:古代武士的頭盔,也叫「兜鞪」、「兜鉾」、「兜牟」。5戽斗:古代汲水灌田的工具,即水車上的水鬥。這裡是說武士的一種帽子形狀像水鬥。6罨畫:雜色的彩畫,也常用來指衣服的色彩特徵。《唐會要》卷三十一「內外官章服·雜錄」記云:「其女人不得服黃紫為裙及銀泥罨畫錦繡等。」這裡是指禁軍士兵服裝的雜色。7胯劍:「胯」指大腿部位,胯劍意為將劍懸在胯處,即帶劍或佩劍。8青城:北宋時皇帝祭祀天地時的齋宮所在地。有兩處:一在南薰門外,為祭天齋宮,又稱南青城。二在封丘門外,為祭地齋宮,又稱北青城。9齋宮:封建時代皇帝祭祀天地時的臨時住所,要在這裡進行齋戒,故稱齋宮。《國語·周語上》云:「王即齋宮。」可知春秋時已有齋宮的設置。至北宋時仍沿襲古制,京城裡建有齋宮兩處,其地名為青城。直到清代,在北京的天壇和地壇中都建有齋宮。十叉竿捨索旗坐:意思是把所持的長槍、長竿原地架起來,把所帶的繩索、旗幟等物放在地上,坐下來休息。四直使者:「四直」,即禁衛軍的編制內殿直、散直、御龍左直、御龍右直之類。「使者」,即被派出執行公務的人。參見卷之四「軍頭司」一節。天武官:禁衛軍的軍官名稱。見卷之四「軍頭司」一節。三衙並帶御器械官:皇帝的近身侍衛和三衙的護衛。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五十八「職官考十二」記云:「宋初嘗選三班以上武干親信者,佩橐鞬御劍,或以內臣為之。初是職止名御帶,鹹平元年,改為御帶器械。」這裡「帶御器械官」應即是「御帶器械」官。「三衙」,即樞密院、中書省、門下省,見卷之六「十四日車駕幸五嶽觀」一節注6。由景靈宮太廟:疑「宮」後脫一「詣」字,應是「由景靈宮詣太廟」。

〔譯文〕

第二天五更時,現任禮部尚書手執笏牌上奏「中嚴外辦」,禁軍的鐵騎為前導開路,從三更時就相繼出發了。另有七頭大象,各用帶花紋的錦緞搭在背上,之後將金蓮花的座位安放在它們的背上,頭上戴上有金飾的轡頭,身穿錦衣的馴象師騎在象的脖子上。跟在後面的依次是高舉的大旗和碩大的扇子、畫戟、長矛等,身穿五色盔甲的武士。騎馬的武士,有頭戴小帽身穿錦繡並有絲巾纏頭的,有戴黑漆圓頂帕頭的,有戴著皮革頭盔的,有戴著漆皮如犀角酒杯形狀的武官帽的,有穿著紅、黃等雜色錦繡的服裝的,有穿著純青純黑甚至鞋和褲子都是青黑顏色服裝的,有頭裹交腳帕頭的,有用錦繩像蛇那樣纏繞在身上的,有幾十個人一起喊叫著舉著大旗而過的,有手執大斧的,有腰間帶劍的,有拿著尖牌的,有拿著馬鐙和棍棒的,有手持長竿上面掛著豹尾的,還有手拿著短棒槌。那些長矛、大戟上都繫著五彩結帶的銅鈴鐺,那些大旗和扇上面都畫著龍、虎、雲彩或山河等圖案。又有一面大旗高約五丈,這叫做「次黃龍」。在皇上的聖駕前往太廟青城前,這些禁軍兵士們都先期到達,百餘人將叉竿、含索旗座立起。還有那些頭戴交腳帕頭、腰間帶劍,腳蹬靴子像「四直」武士那樣的人數以萬計,容貌難以用語言形容。其餘各官署的當差人員,都身穿錦襖。禁軍各班直,皇帝的親從、親隨官,都戴著帽子、結帶、身穿紅色錦袍,有的紅袍上繡有紫團答戲獅子,或者是後襟較短的打甲背子,隨身帶著應用之物。御龍直的衛士們都是頭戴珍珠結絡的短頂頭巾、身穿紫底上有雜色小花的繡衫、腰間束金色束帶及條帶、腳下蹬絲面布鞋。天武官都是頭戴紅漆鑲金的氈笠、身穿紅底上有團花的背子。三衙及帶御器械官都是頭戴小帽、身穿背子或紫色繡花戰袍,騎馬做前導。千乘萬騎從宣德門出發,經景靈宮前往太廟。

駕宿太廟奉神主出室

駕乘玉輅1,冠服如圖畫間星官2之服,頭冠皆北珠裝結,頂通天冠,又謂之卷雲冠,服絳袍,執元圭3,其玉輅頂皆鏤金大蓮葉攢簇,四柱欄檻縷玉盤花龍鳳,駕以四馬,後出旗。常輅上御座,惟近侍二人,一從官傍立,謂之「執綏」,以備顧問。挾輅衛士,皆裹黑漆團頂無腳帕頭,著黃生色寬衫,青窄襯衫,青褲,系以錦繩。輅後四人,擎行馬4。前有朝服二人,執笏面輅倒行。是夜宿太廟,喝探警嚴如宿殿儀。至三更,車駕行事,執事皆宗室。宮架樂作,主上在殿上東南隅西面立,有一朱漆金字牌曰「皇帝位」。然後奉神主出室,亦奏「中嚴外辦」5。逐室行禮畢,甲馬、儀仗、車輅、番袞6出南薰門。

〔註釋〕

1玉輅:皇帝的車駕「五輅」之一。參見本卷「大禮預教車象」一節注2。唐朝曾造玉輅,傳至後世,北宋時又曾重新製造,但不如唐朝原造玉輅堅固。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九云:「大駕玉輅唐高宗時造,至今進御。自唐至今凡三至太山登封,其他巡幸莫記其數,至今完壯。乘之安若山嶽,以措杯水其上而不搖。慶歷中,嘗別造玉輅,極天下良工為之,乘之搖不安,竟廢不用。元豐中復造一輅,尤極工巧,未經進御,方陳於大庭,車屋適壞,遂壓而碎。只用唐輅。其穩利堅久,歷世不能窺其法。」這裡記述的徽宗所乘的玉輅,當是後來又重新製造的。2星官:即星神。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論婦人形相」云:「歷現古名士畫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官,中有婦人形象者,貌雖端嚴,神必清古。」3元圭:即玄圭,用黑色的玉製成,古代帝王舉行典禮的時候所用的一種玉器。《尚書·禹貢》云:「禹賜玄圭,告厥成功。」後世帝王沿襲古法亦用玄玉。4行馬:用交叉木條製成、阻攔行人通行的木柵,古稱梐枑。《周禮·天官·掌捨》云:「設梐枑再重。」後有東漢鄭玄注云:「梐枑,謂行馬。」行馬常用來設置在宮殿或官府衙門前,作為隔離的路障,這裡是由人用手舉著,隔離行人和車駕。參見卷之一「大內」一節注4。5中嚴外辦:見前節「駕行儀衛」注2。6番袞:見前節「駕行儀衛」注3。

〔譯文〕

皇上乘坐玉輅,所戴皇冠和御服如圖畫中星官的服飾。皇冠都用北方產的珍珠鑲嵌裝飾,頂上通天冠,又叫做「卷雲冠」,身穿紅色龍袍,手執玄圭。所乘玉輅的頂上都為鏤金的大蓮葉叢聚在一起,玉輅的四柱及欄檻上都裝飾有玉雕的盤花龍鳳作為裝飾。玉輅由四匹馬駕馭,車後緊隨畫有日月、蛟龍的旗隊。玉輅上設有御座,只有兩名近侍服侍皇上,另外還有一名侍從官站立在一旁,稱為「執綏」,以備皇上的隨時呼喚。護送的衛士,都是頭戴黑漆團頂無腳帕頭,身穿黃色寬衫,內穿青色窄襯衫,下身是青色褲子,腰繫錦繩。玉輅後邊隨行四人,舉著阻攔人馬通行的行馬。玉輅前面,有身穿朝服的兩個人,手執笏板面朝著玉輅倒退行走。這天夜晚,皇帝住在太廟,喝探、警戒與聖駕宿大慶殿的規矩一樣。到三更時分,皇上開始舉行祭祀儀式,陪同的官員都是皇室宗親。皇宮樂隊開始奏樂,皇上在太廟正殿的東南角面向西站立,有一個紅漆金字的牌子上寫著「皇帝位」。然後奉請先皇神靈走出正殿,禮儀官奏報中庭戒嚴、廟外禁衛。皇上逐一對各先皇的神位進行拜禮,禮畢之後,甲馬、儀仗、車輅及一行人等由南薰門出發。

駕詣青城齋宮

駕御玉輅,詣青城齋宮1。所謂「青城」,舊來止以青布幕為之,畫砌甃之文,旋結城闕殿宇。宣、政間悉用土木蓋造矣。鐵騎圍齋宮外,諸軍有紫巾緋衣素隊約千餘,羅布郊野。每隊軍樂一火2。行宮巡檢部領甲馬來往巡邏,至夜嚴警喝探3如前。

〔註釋〕

1青城齋宮:見本卷「駕行儀衛」一節注89。2一火:是古代的兵制單位,十人為火。《木蘭詩》云「出門見火伴,火伴皆驚忙」,所謂火伴即是在軍中時同火的戰友。3喝探:見本卷「車駕宿大慶殿」一節中關於「喝探兵士」的記述。

〔譯文〕

皇上乘坐玉輅,前往青城齋宮。所謂「青城」,本來只是用青色布製作的帷幕,在青色布上畫上磚砌條紋,並紮成城闕殿宇的形式。到了宣和、政和年間,全都改為用土木建造了。除鐵甲騎兵圍繞著齋宮進行警戒之外,禁軍各官署還帶著頭戴紫巾、身穿紅衣的軍士大約一千多人,分佈在近郊野外,每一隊禁軍還帶著軍樂隊十人。行宮巡檢部率領著鐵甲馬隊來往巡邏,到了夜晚,警衛戒嚴、喝探查詢的程序和前面的聖駕宿大慶殿、聖駕宿太廟的規矩一樣。

駕詣郊壇行禮

三更,駕詣郊壇行禮,有三重壝牆1。駕出青城,南行曲尺西去約一里許,乃壇也。入外壝東門,至第二壝裡,面南設一大幕次,謂之「大次」,更換祭服2,平天冠二十四旒3,青袞龍服,中單4,朱舄,純玉珮。二中貴扶侍,行至壇前,壇下又有一小幕殿,謂之「小次」,內有御座。壇高三層,七十二級。壇面方圓三丈許,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階,東曰卯階,西曰酉階,北曰子階。壇上設二黃褥,位北面南曰「昊天上帝」5;東南面曰「太祖皇帝」。惟兩矮案,上設禮料,有登歌6道士十餘人,列鐘磬二架,余歌色及琴瑟之類,三五執事人而已。壇前設宮架樂,前列編鐘、玉磬。其架有如常樂,方響7增其高大。編鐘形稍扁8,上下兩層掛之,架兩角綴以流蘇。玉磬狀如曲尺,系其曲尖處,亦架之,上下兩層掛之。次列數架大鼓,或三或五,用木穿貫,立於架座上。又有大鐘,曰景鐘,曰節鼓。有琴而長者,如箏而大者,截竹如簫管兩頭存節而橫吹者,有土燒成如圓彈而開竊者,如笙而大者,如簫而增其管者。有歌者,其聲清亮,非鄭、衛之比。宮架前立兩竿,樂工皆裹介幘9如籠巾,緋寬衫,勒帛。二舞者,頂紫色冠,上有一橫板,皂服,朱裙履。樂作,初則文舞,皆手執一紫囊,盛一笛管結帶。武舞,一手執短槊十,一手執小牌,比文舞加數人,擊銅饒響環,又擊如銅灶突者。又兩人共攜一銅甕就地擊者。舞者如擊刺,如乘雲,如分手,皆舞容矣。樂作,先擊柷,以木為之,如方壺,畫山水之狀,每奏樂,擊之,內外共九下,樂止則擊敔,如伏虎,脊上如鋸齒,一曲終,以破竹刮之。禮直官奏請駕登壇,前導官皆躬身側引至壇止,惟大禮使登之,先正北一位拜,跪酒,殿中監東向一拜,進爵盞;再拜,興;復詣正東一位,才登壇而宮架聲止,則壇上樂作,降壇則宮架樂復作。武舞上,復歸小次。亞獻、終獻,上亦如前儀。當時燕越王為亞終獻也。第二次登壇,樂作如初。跪酒畢,中書舍人讀冊,左右兩人舉冊而跪讀。降壇,復歸小次,亞終獻如前。再登壇,進玉爵盞,皇帝飲福矣。亞終獻畢,降壇,駕小次前立,則壇上禮料幣帛玉冊,由酉階而下。南壝門外,去壇百餘步,有燎爐,高丈許,諸物上台,一人點唱,入爐焚之。壇三層,回踏道之間,有十二龕,祭十二宮神。內壝外祭百星。執事與陪祠官皆面北立班。宮架樂罷,鼓吹未作,外內數十萬眾肅然,惟聞輕風環珮之聲,一讚者喝曰:「贊一拜!」皆拜。禮畢。

〔註釋〕

1壝(wěi)牆:圍在祭壇四周的矮土牆,也叫壝宮。《周禮·地官·封人》云:「掌詔王之社壝。」又《周禮·天官·掌捨》云:「為壇、壝宮、棘門。」周朝制度,天子祭祀時,白天吃飯休息,設帷宮;平地住宿,設壝宮;宿險地,設車宮;隨時地而不同。後世歷代帝王祭祀時沿用古法,祭壇四周也築矮牆為壝宮。2祭服:祭祀時所穿的禮服。《禮記·曲禮下》云:「無田祿者,不設祭器;有田祿者,先為祭服。」皇帝在祭祀時所穿的祭服與正規的朝服又有所不同。3旒:古代皇帝所戴冠冕前後懸垂的玉串,也稱冕旒。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詩有「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見《全唐詩》卷一二八)之句。天子的冕為十二旒,這裡所記為二十四旒,是祭服的規制。4中單:祭服、朝服的裹衣。古稱中衣。自唐代以後,漸趨於簡易,變通其制,腰無縫,下不分幅,故稱中單。5昊天上帝:「昊」或「昊天」即是「天」。如《詩經·小雅·巷伯》云「投畀有昊」、《詩經·小雅·蓼莪》云「昊天罔極」等。「昊天上帝」即天帝。6登歌:本意為升堂奏歌,指古代舉行祭典及大朝會時樂師登堂而歌,而且其所奏的歌即名「登歌」。《周禮·春官·大師》云:「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前人註解說:「登歌,歌者在堂也。」7方響:古樂器名。見本書卷之九「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一節注十。8扁:原本作「褊」,應即是「扁」字。9介幘:見本卷「車駕宿大慶殿」一節注8。十槊:矛一類的兵器,同槊《釋名·釋兵》云:「矛長丈八尺曰槊,馬上所持,言其槊,槊便殺也。」這裡跳舞者所持的是短槊,只是形狀如槊的道具。灶突:即灶上的煙囪。這裡是說像煙囪形狀的銅製樂器。柷(zhu):「柷」與「敔(yǔ)」俱是樂器名。樂開始時擊柷,樂終止時刷敔。柷與敔都是非常古老的樂器,《尚書·益稷》篇云:「下管鼗鼓,合止柷敔。」「柷敔」,也寫作「柷圉」。大禮使:天子祭祀時主持禮儀的朝廷大臣,有大禮使、儀仗使、頓遞使、禮儀使、鹵簿使,共五使。大禮使為最高最隆重的級別。宋費哀《梁浪漫志》卷一云:「本朝郊祀五使,沿唐及五代之制。大禮使用宰相,儀仗使用御史中丞,頓遞使又增橋道之名用京尹,禮儀使及鹵簿使則以學士及尚書為之。大中祥符中東封,五使皆命輔臣,以重非常之禮。」亞獻、終獻:古代祭祀,第一次奠爵為初獻,第二次奠爵為亞獻,第三次莫爵為終獻,合稱為三獻。《舊唐書·禮儀志三》云:「初獻亞終,合於一處。」燕越王:即宋神宗第十子燕王趙俁、第十二子越王趙偲。宋哲宗趙煦是宋神宗第六子,宋徽宗趙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飲福:飲下福酒。福酒即古代祭祀時祭余之酒。《宋書·禮志一》云:「太祝令各酌福酒,合置一爵中,跪進皇帝,再拜伏。飲福酒訖,博士、太常引帝從東階下,還南階。」回:疑是「四」字,因前文有「壇面方圓三丈許,有四踏道」。十二宮神:古代音律有十二宮調,分別對應於一年中的十二個月,其主管之神即十二宮神。高承《事物紀原》卷二引《宋朝會要》曰:「開寶新定和,所增大饗明堂記曰:『十二神輿,載十二月之神像。』」

〔譯文〕

三更時,皇上聖駕前往郊壇進行祭祀。祭壇四周有三重矮土牆。聖駕出了青城,向南行進再折向西去大約一里多路,就是祭壇了。從外圍牆的東門進入,到第二道矮土牆裡邊,面朝南設置一個大帷幕,叫做「大次」。皇上在大次裡更換祭服,頭上戴有二十四旒的平天冠,身穿青色袞龍朝服,外罩中衣,腳穿紅鞋,腰帶純玉珮。皇上由兩名太監攙扶著,行至祭壇前。祭壇下面又有一個幕殿,叫做「小次」,裡面設有皇帝御座。壇高三層,共有七十二級台階。祭壇頂端的平台方圓約三丈多,有四條台階可登壇:正南的叫午階,東邊的叫卯階,西邊的叫酉階,北邊的叫子階。祭壇上設置有兩方黃褥,位置在北面偏南的是「昊天上帝」的靈位,面向東南的是「太祖皇帝」的靈位。壇上設有兩個較矮的桌案,上面擺放著祭祀貢品。有登歌的道士十幾人,排列著鐘磬二架,其餘為歌色及琴、瑟樂器等。當值的侍衛不過三五人而已。祭壇前還設有宮廷樂架,前面排列的是編鐘和玉磐,懸掛編鐘和玉磬的架子和平常的樂架差不多,只是方響架子更加高大一些。編鐘的形狀稍扁,分上下兩層掛在架子上,架子的兩角綴著流蘇。玉磬的形狀就像曲尺,用繩子繫在它的拐角的尖上,也用樂架,分上下兩層掛著。其次還排列著幾架大鼓,或三面或五面為一組,用木條連接起來,安放在架座上。還有大鐘,名叫景鐘,又有大鼓名叫節鼓。還有像琴而比琴更長些的,像箏而比箏更大些的,還有用截斷的竹管像簫管似的但兩頭保存著竹節而橫吹的,還有用泥土燒成如圓球模樣而上面開孔的,還有像笙而比笙更大一些的,像簫而多加管的。有歌者正在歌唱,那歌聲清脆嘹亮,不是那種鄭、衛之音所能比的。宮廷樂架前豎著兩根高竿,樂工都是頭裹像官帽似的頭巾,身穿紅色寬衫,用帛束腰。兩名舞者,頭戴紫色冠,冠上面有一塊橫板,穿黑色上衣,紅色的裙子和鞋子。音樂奏響,開始時文舞者手拿一個紫色的布囊,囊中裝著一個有結帶的笛管。接著是武舞者一手拿著短槊,一手拿著小盾牌,比文舞又增加了幾個人,伴奏樂器是敲擊銅鐃和響環,然後又擊打一種形狀像是銅煙囪的樂器,又有兩個人共同帶一隻銅甕模樣的樂器就地敲擊。舞者的動作如用刀劍互相擊刺,如同乘雲欲仙,又如斷腸離別,這些都是舞蹈動作。音樂奏響,先擊柷,柷是用硬木製成的,像個四方形的壺,上面畫著山水圖案,每次奏樂時就敲擊它,內外共九下。樂曲終止時就擊敔,敔的形狀如一隻伏地的老虎,脊背如一條鋸齒,一曲終止時,演奏者用破開的竹片刮一下這鋸齒。主持祭祀的官員奏請聖駕登壇,前導官都躬著腰,側身在一旁引導皇上到祭壇跟前為止,只有大禮使一人隨皇上登上祭壇。皇上先向著正北邊的「昊天皇帝」的靈位拜祭,跪下敬酒,跟隨的殿中監面朝東下拜,給皇上遞送酒杯,皇上再拜一次,起立。再往東邊的「太祖皇帝」的靈位拜祭。皇上登上祭壇時,宮廷架樂的音樂聲停止,而祭壇上的音樂奏響,皇上走下祭壇時宮廷架樂又開始奏響。這時武舞表演上場,皇上回到小次中。亞獻和終獻時拜祭的程序也和初獻相同。當時燕王趙俁進行亞獻的拜祭,越王趙偲進行終獻的拜祭。皇上第二次登壇時,音樂的演奏和第一次相同。跪下敬酒之後,由中書舍人讀祭文,左右有兩人捧舉著祭文文本而由中書舍人跪著朗讀。皇上走下祭壇之後,又回到小次中,亞獻和終獻同前面的程序一樣。再次登壇,有官進奉玉杯,皇上飲下杯中福酒。亞獻與終獻禮畢之後走下祭壇,皇上到小次前站立,而祭壇上擺放的祭祀用品如冥幣、紙帛、玉冊等,從西邊的西階送下來。在南矮牆門外,距祭壇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座燎爐,高約一丈左右,各種祭祀的物品送上高台,一個人依次拿起並高聲報告,放到燎爐裡面焚燒。祭壇三層四條台階之間,共有十二座神龕,用以祭祀十二宮神。在內矮牆之外祭祀的是眾星神。祭祀主管官員和陪同祭祀的官員們都面向北按部就班地站著。宮廷架樂奏罷,鼓吹樂還沒有響起的時候,祭壇內外參與祭祀大典的幾十萬人都肅然靜立,只聽見輕風吹動環珮叮噹作響之聲。一位掌禮官喊口令道:「贊一拜!」於是所有的人一齊下拜。祭祀大典到此結束。

郊畢駕回

駕自小次祭服還大次,惟近侍椽燭1二百餘條,列成圍子。至大次更服袞冕,登大安輦。輦如玉輅而大,無輪,四垂大帶。輦官服色亦如挾路者。才升輦,教坊在外矮士東門排列,鈞容直先奏樂,一甲士舞一曲破2訖,教坊進口號。樂作,諸軍隊伍鼓吹皆動,聲震天地。回青城,天色未曉,百官常服入賀,賜茶酒畢,而法駕、儀仗、鐵騎,鼓吹入南薰門。御路數十里之間,起居幕次,貴家看棚,華彩鱗砌,略無空閒去處。

〔註釋〕

1椽燭:如椽之燭,形容蠟燭的粗大。2曲破:唐宋時的樂舞曲名詞。大曲的第三段稱為「破」,單獨演奏這一段稱為「曲破」。《宋史·樂志十七·教坊隊舞》記云:「太宗洞曉音律,前後親制大小曲及因舊曲創新聲者。總三百九十。凡制大曲十八……曲破二十九。」參見本書卷之九「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一節注。

〔譯文〕

皇上從小次身著祭服回到大次,只有近侍們手持椽燭二百多根,排列成儀仗隊形。至大次,更換為皇袍皇冠,然後登上大安輦。大安輦形如玉輅而更大一些,沒有車輪,四邊懸掛大帶。陪輦官穿的服裝,如同警戒夾道軍士的服裝。皇上登輦之後,教坊樂隊在外矮土牆的東門外排列等候,軍樂隊先奏樂。一名身穿盔甲的武士舞一段「曲破」之後,教坊司上前進獻頌詞。音樂奏響,禁軍隊伍中的樂隊一起吹奏,聲音震天動地。聖駕回到青城時,天還沒亮。百官身穿常服進殿中,道賀皇上此次祭祀順利完成,皇上賜百官茶酒。之後,皇上的法駕、儀仗以及禁軍的鐵騎、鼓樂隊等一行由南薰門入城。聖駕經行的幾十里御路當中,百官迎接皇上的幕帳、富貴之家搭起的看棚,花團錦簇,鱗次櫛比,真是沒有一點空閒的地方。

下赦

車駕登宣德樓1,樓前立大旗數口,內一口大者,與宣德樓齊,謂之「蓋天旗」。旗立御路中心不動。次一口稍小,隨駕立,謂之「次黃龍」。青城、太廟隨逐立之,俗亦呼為「蓋天旗」。亦設宮架樂作。須臾,擊柝之聲,旋立雞竿,約高十數丈,竿尖有一大木盤,上有金雞2,口銜紅幡子,書「皇帝萬歲」字。盤底有彩索四條垂下,有四紅巾者,爭先緣索而上,捷得金雞紅幡,則山呼謝恩訖。樓上以紅綿索通門下一綵樓,上有金鳳銜赦而下,至綵樓上,而通事舍人得赦宣讀。開封府大理寺排列罪人在樓前,罪人皆緋縫黃布衫,獄吏皆簪花鮮潔,聞鼓聲,疏枷放去,各山呼謝恩訖,樓下鈞容直樂作,雜劇舞旋,御龍直裝神鬼,斫真刀倬刀3。樓上百官賜茶酒,諸班直呈拽4馬隊,六軍歸營,至日晡時,禮畢。

〔註釋〕

1車駕登宣德樓:本節所記宣佈大赦的儀式,在北宋時是一種傳統的做法,皇帝親自登上宣德樓,以示皇恩。江休復《江鄰幾雜誌》云:「肆赦宣德門,登降用樂懸,又排仗盡如外朝之儀。」2金雞:古代舉行頒詔宣赦儀式,設置金雞於竿頭,以示吉辰。雞用黃金飾首,故稱金雞。這種儀式或認為始於北魏時。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四「金雞」一則云:「按金雞,魏晉以前無聞焉。或雲始自後魏;亦云起自呂光。……(北齊)武成帝即位,大赦天下,其日設金雞。宋孝王不識其義,問於光祿大夫司馬膺之曰:『敕建金雞,其義何也?』答曰:『按《海中星占》,天雞星動,必當有赦。由是王以雞為候。』」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詩云:「我愁遠謫夜郎雲,何日金雞放赦回。」(《李太白詩》卷十一)《水滸傳》第七十二回「柴進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鬧東京」,寫宋江會見李師師所寫《念奴嬌》詞一首,中有句為「六六雁行連八九,只等金雞消息」,表達他等候朝廷招安的心情。明清之際朱素臣的傳奇作品《翡翠園》第十三出有唱詞云:「盼不到,躲不到,金雞銜赦。」可見在歷代文學作品中,金雞已成為皇帝進行大赦的典故。3倬刀:即掉刀。卷之五「京瓦伎藝」有「雜劇、掉刀、蠻牌」,可參照。4呈拽:即安排。見卷之六「元宵」一節注6。

〔譯文〕

皇上登上宣德樓,樓前豎立著好幾面大旗。其中有一面最大的旗,豎起後和宣德樓一樣高,叫做「蓋天旗」。大旗立在御路中心,風吹也不晃動。其次一面旗稍小一些,隨著皇上位置豎立在皇上身後,叫做「次黃龍」。青城、太廟那邊也隨著皇上所到之處而豎立旗幟,世俗也將它們叫做「蓋天旗」。同樣也設置有宮廷樂架。音樂奏起,不一會兒,又響起擊柝之聲,便立即豎立起雞竿,此竿高約十幾丈,竿的頂端有一個大木盤,上面有一隻金雞,金雞口裡銜著一條紅幡子,上面寫著「皇帝萬歲」四個大字。木盤底下垂下來四條綵帶,有四個頭裹紅巾的人沿著繩索爭先而上,最先登頂並得到上面的金雞和紅幡者,高呼萬歲並謝恩離去。宣德樓上用紅色布衫連接到樓門下的一座綵樓,樓上有一隻金鳳,口裡銜著皇上的赦詔並沿著繩索慢慢而下,降落至綵樓時,由通事舍人接過赦詔並高聲宣讀。開封府和大理寺將被赦免的犯人帶來排列在宣德樓前,犯人都身著有紅、黃色的布衫,獄吏們都頭戴簪花,衣著乾淨整潔,聽到鼓聲響起,就打開犯人所戴的木枷將犯人釋放。得赦的犯人一起高呼萬歲後謝恩離去。此時,宣德樓下的軍樂隊奏響音樂,演出雜劇歌舞,禁軍御龍直武士表演裝神鬼,並用真刀表演對打。皇上在宣德樓上賞賜百官茶酒,禁軍的各部署安置馬隊,六軍各自返回營地。至下午申時,宣赦儀式結束。

駕還擇日詣諸宮行謝

駕還內,擇日詣景靈東、西宮,行恭謝之禮三日。第三日畢,即游幸別宮觀或大臣私第。是月賣糍糕鶉兔方盛。

〔譯文〕

聖駕回到宮內,選擇吉日前往景靈東宮和景靈西宮,行恭謝之禮三天。到第三天禮畢之後,就前往遊玩巡幸其他的道觀或者大臣的私宅。此月京城內賣糍糕和鶉兔的生意十分興盛。

十二月

十二月,街市盡賣撒佛花、韭黃、生菜、蘭芽、勃荷1、胡桃、澤州餳。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楊枝灑浴,排門教化2,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臘日,寺院送面油與門徒,卻入疏教化上元燈油錢。閭巷家家互相遺送。是月景龍門預賞元夕3於寶菉宮,一方燈火繁盛。二十四日交年4,都人至夜請僧道看經,備酒果送神,燒閤家替代錢紙,貼灶馬5於灶上。以酒糟塗抹灶門,謂之「醉司命」。夜於床底點燈,謂之「照虛耗」。此月雖無節序,而豪貴之家,遇雪即開筵,塑雪獅,裝雪燈雪□6,以會親舊。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7、桃板、桃符8,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帖子。賣干茄瓠、馬牙菜、膠牙餳之類,以備除夜之用。自入此月,即有貧者三數人為一火,裝婦人神鬼,敲鑼擊鼓,巡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9,亦驅崇之道也。

〔註釋〕

1勃荷:即薄荷。2教化:僧人尼姑進行化緣並宣傳佛教教義感化世人。3預賞元夕:即元宵節賞月慶賀活動的一次預演,一般是在十二月二十一日舉行。王明清《揮麈後錄》卷四云:「徽宗室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就睿謨殿張燈,預賞元宵,由燕近臣。」4交年:宋時稱十二月二十四日為交年,意思是新年與舊年交替。後來又稱此日為小年。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十九引《歲時雜記》云:「每歲十二月二十四日,新舊更易,皆焚紙幣,誦道經咒,以送故迎新,而為禳祈雲。」5灶馬:灶神的畫像,祭灶時把它貼在灶門之下,稱為灶馬。古代祭祀灶神為五祀之一,相傳灶神即是炎帝。《淮南子·泛論訓》云:「故炎帝於火而死為灶。」漢高誘注云:「炎帝神農,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於灶神。」6雪□:原刊本這裡脫一字。7鍾馗:古代傳說,唐明皇曾病瘧,夢見一大鬼捉小鬼啖之,此大鬼貌醜而穿戴破帽、藍袍、角帶、朝靴,自謂是終南進士,曾應舉不第而觸階死。明皇醒而病癒,詔吳道子畫鍾馗像。後世遂成為風俗,端午或過年時就畫鍾馗像貼於門首,用以驅除鬼魅。這裡所記即是鍾馗畫像。8桃板、桃符:古代過年時驅邪的畫符。相傳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其下有神荼、鬱壘二神,能食百鬼。故舊俗在農曆大年初一用桃木板畫二神於其上,懸於門首,稱為桃符,其板稱為桃板。後來,桃符逐漸演變為春聯。王安石《元日》詩云:「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挑換舊符。」可見北宋時這種風俗普遍流行。9打夜胡:又稱為「打夜狐」或「打野胡」,古代風俗於臘月底舉行的驅鬼儺戲。楊彥齡《楊公筆錄》云:「唐敬宗善擊球,夜艾,自捕狐狸為樂,謂之打夜狐。故俗因謂歲暮驅儺為打夜狐。」又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九云:「世俗歲將除,鄉人相率為儺,俚語謂之打野胡。」

〔譯文〕

十二月,京城的街巷集市到處都是賣撒佛花、韭黃、生菜、蘭芽、薄荷、胡桃、澤州餳等物的。初八那天,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一夥,結隊念佛,用銀製或銅製的沙羅或者是其他質地優良的盆式器皿,裡面安放一個坐姿的金、銅或木雕的佛像,浸泡在香水中,並用楊枝蘸著香水灑在佛像身上,如為佛像沐浴,挨家挨戶化緣。京城各大寺院都舉辦浴佛會,並且送七寶五味粥給信徒們,叫做「臘八粥」。京城裡的人們在這一天,各家也都用乾果、雜糧等煮粥吃。臘八這天,寺院還會送面、油給門徒,又寫成文告向民眾宣講教義並募化元宵節的燈油錢。街巷之間,各家各戶也互相饋送臘八粥等。這個月裡,景龍門外的寶菉宮提前點亮元宵節的燈火,供行人觀賞,此時這一帶燈火通明。二十四日是交年,京城裡的人們到夜晚要請僧人、道士誦經,準備酒品、水果等送神,燒一次閤家替代錢紙,將灶王爺的畫像貼在灶台上。又用酒糟塗抹在灶門上,這叫做「醉司命」。夜裡要在床底下點一盞小燈,這叫做「照虛耗」。此月雖然沒有什麼節日,但是達官顯貴之家,每逢下雪天便擺酒宴,堆雪獅子,掛起雪燈,以此會親朋故舊。臨近新年,集市上到處都有人印製並出售門神、鍾馗、桃板、桃符,以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帖子等過年需要張貼的東西。還有賣干茄瓠、馬牙菜、膠牙餳之類的食品,以備除夕夜之用。自進入臘月,便有窮苦人三五人為一夥,裝扮成婦人、神鬼模樣,敲鑼打鼓,挨門乞討錢物,世俗稱之為「打夜胡」,也是驅鬼除邪的一種形式。

除夕

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1,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畫2,繡畫色衣,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3身品魁偉,貫全副金鍍銅甲,裝將軍。用鎮殿將軍二人,亦介冑,裝門神。教坊南河炭醜惡魁肥,裝判官。又裝鍾馗小妹、土地、灶神之類,共千餘人,自禁中驅崇,出南薰門外轉龍彎,謂之「埋祟」而罷。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凡大禮與禁中節次,但嘗見習按,又不知果為如何,不無脫略,或改而正之,則幸甚。孟元老識。

〔註釋〕

1大儺儀:「儺」是古代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商、周時已有這種習俗。《論語·鄉黨》有「鄉人儺」一語,可知孔子時代此習已形成。《呂氏春秋·季冬紀》云:「命有司大儺旁磔。」後有前人注云:「大儺,逐盡陰氣為陽導也。今人臘歲前一日擊鼓驅疫,謂之歲除,是也。」這裡寫禁中大儺儀,可知北宋時儺儀的習俗不僅存在於民間,而且宮廷中亦如此。2假面:即面具。古代儺舞必戴面具,春節時的儺戲也如此。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四十引《歲時雜記》云:「除日作面具,或作鬼神,或作兒女形,或施於門楣。驅儺者以蔽其面,或小兒以為戲。」3孟景初:參見卷之六「收燈都人出城探春」一節注3。又捲之九「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內上壽」一節「第五盞,御酒」一段中,有孟景初出場。

〔譯文〕

到除夕那天,宮中要舉行儺戲驅邪的儀式。並且由皇城親事官、禁軍各部武士等人戴著面具,身穿錦繡彩色衣服,手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材魁梧高大,穿著一套全副鍍金銅製盔甲,打扮成將軍模樣。又有禁軍的鎮殿將軍兩名,也頂盔戴甲,裝扮成門神。教坊司的南河炭相貌醜惡、身材肥胖,裝扮成判官。又有人裝扮成鍾馗及其小妹、土地爺、灶君爺等神的模樣,共有一千多人,從宮中驅逐邪祟,又從南薰門出發到外面的轉龍彎,這叫做「埋祟」,這才結束了。此夜,宮中爆竹轟響與眾人的歡呼聲交織在一起,聲音之大響徹天空,在宮外都能聽到。一般士大夫以及普通百姓人家,除夕夜在火爐邊團團圍坐在一起,一直到天亮都不睡,這叫做「守歲」。

凡是重大的儀式與宮中一些活動的禮儀程序,只是曾經看見演練,卻不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裡的記述難免有遺漏或省略,如果有人能夠指出或糾正其中不合適的地方,那就太慶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