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美,一切皆美 > 叢林的迷思 >

叢林的迷思

一枝草,

一點露,

一個人,

一片天。

我很喜歡佛教裡把「道場」稱為「叢林」,聽說這叢林的稱呼是來自《大智度論》,意思是和合的僧眾居住在一起,好像樹木聚集的叢林,那樣天然、無為,其中自有規矩法度,草木不會胡亂生長。

唐宋時代,叢林極一時之盛,有的多達數千人聚集,各司其職,在空閒的時候則自在林邊澤下,思維、參究、悟道,百丈禪師為了管理叢林,創製了《百丈叢林清規》,這可以說中國在管理學上的巨著,可惜後來失傳了,只留下法度,而佚失了著作。

《百丈叢林清規》最主要的精神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說生活在叢林的人不可不參與作務,每個人都要有奉獻的義務,才有資格吃飯。

百丈懷海禪師不只是制度的建立者,也是實踐者。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是說他到了九十歲,弟子看到師父年老,不忍心讓他再到田里工作,又不敢去勸師父,只好把他的鋤頭藏起來,找不到鋤頭的百丈雖然不下田,但是也不吃飯,他絕食三日,弟子勸請他吃飯,他說:「我不是規定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嗎?」弟子只好再把鋤頭還給他,傳說百丈活到九十六歲,工作到臨終前的最後一天。

百丈禪師為什麼規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不規定「一日不坐,一日不食」或「一日不思,一日不食」呢?除了是要讓人人奉獻心力之外,是在表達唯有在實踐中所得到的體驗,才是真實的體驗;真正的智者不是從空想來的。那在叢林中參天的巨樹,哪一棵不是歷經風雨而長成的呢?

從前在鄉下,我的父親經營林場,我每次走入林場都會莫名的感動,看到茂林中的樹木,自己形成生長的間距,而不失其法度,互相也無礙於對方的生長,讓我們知道大自然的本身就有規矩與方圓。想到台灣話說:「一枝草,一點露;一個人,一片天。」其中有深意在焉。

人如果是一棵樹,我們至少應該有所期待,期待每個人終有成為棟樑的一天。

人如果是一棵樹,我們至少應該有所立志,志願每個人都能向天拔高。

人如果是一棵樹,我們至少應該有所容忍,容忍別人也有生長的空間。

樹與樹間要互相擋風雨,人與人之間要相濡以沫,因為孤樹容易在風雨中摧折,也易被閃電擊中;霸道自高的人則容易驕狂,失去真情的心。

我們穿的衣服是織工縫製的,我們吃的飯是農夫種的,我們住的房子是建築工人蓋的,就是我正在寫的這一張紙,也不是輕易得來。這樣一想,人生於天地之間,免不了與其他的人發生關係,因此,我們所做的,不管是採桑搓麻的小事或是經世立民的事業,都只是在盡一個人的本分,都像是一枝草上的一滴露水,實在沒有什麼可以驕人的。

這種如叢林一樣的關係,中國的思想家早就說得很清楚了,像「善御者不忘其馬,善射者不忘其弓,善為上者不忘其下。」(《韓詩外傳》)「政如農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終,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左傳》)「商不得通有無以利農,則農病;農不得力本穡以資商,則商病。」(張居正)

在我們的叢林裡,只要有一棵樹病了、倒了,一棵樹燃燒了、長歪了,整個社會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最好是在自己力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社會則有「人人安康,戶戶平安」的期許,才是自然的好事。

有一首流行歌說:「留一點自己給自己」,但居住於水泥叢林的我們,關係比古代叢林更密切得多,是不是也願意「留一點自己給別人」,或「留一點別人給別人」呢?

我願為草而有露,也願草草皆有露;我願為人而有天,也願人人頭頂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