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美,一切皆美 > 芒花季節 >

芒花季節

有空去看芒花吧,

那些堅強的誓言,

正還魂似的,

飄落在整個山坡。

朋友來相邀一起到陽明山,說是陽明山上的芒花開得很美,再不去看,很快就要謝落了!

我們沿著山道上山去,果然在道旁、在山坡,甚至更遠的山嶺上,芒花正在盛開,因為才剛開不久,新抽出的芒花是淡紫色,全開的芒花則是一片銀白,相間成紫與白的世界,與時而流過的雲霧相映,感覺上就像在迷離的夢景一樣。

我想到像芒花如此粗賤的植物,竟吸引了許多人遠道趕來欣賞,像至寶一樣,就思及萬物的評價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我說芒花粗賤,並沒有輕視之意,而是因為它生長力強,落地生根,無處不在,從前在鄉下的農夫去之唯恐不及。

就像我現在住在台北的十五樓陽台上,也不知種子隨風飄來,或是小鳥沾之而來,竟也長了十幾叢,最近都開花了。有幾株是依靠排水溝微薄的泥土吸取養分,還有幾株甚至完全沒有泥土,是扎根在水管與水泥的接縫,只依靠水管滲出的水生長。芒花的生命力可想而知了。

再說,像芒花這種植物,幾乎是一無是處的,幾乎到了百無一用的地步,在乾枯的季節,甚至時常成為火燒山的禍首。

我努力地思索從前芒花在農村的作用,只想到三個,一是編掃把,我們從前時常在秋末到山上割芒花回家,將芒花的種子和花搖落,捆紮起來做掃把;二是農家的草房,以芒草蓋頂,可以冬暖夏涼;三是在春夏未開花時,芒草較嫩,可作為牛羊的食料。

但這也是不得已的好處,因為如果有竹掃把,就不用芒花,因為芒花易斷落;如果有稻草蓋屋頂,就不用芒草,因為芒草太疏鬆,又不堅韌;如果有更好的草,就不以芒草餵牛羊,因為芒草邊有刺毛,會傷舌頭。

在實用上是如此,至於美呢?從前很少人覺得美,早期的台灣繪畫或攝影,很少以芒花入圖像,是近幾年,才有藝術家用芒花做素材。

從美的角度來看,單獨或兩三株芒花是沒有什麼美感的,但是如果一大片的芒花就不同了,那種感覺就像海浪一樣,每當風來,一波一波地往前推進,使我們的心情為之蕩漾,真是美極了。因此,芒花的美,美在廣大、美在開闊、美在流動,也美在自由。

或者我們可以如是說:凡廣大的、凡開闊的、凡流動的、凡自由的,即使是平凡粗賤的事物,也都會展現非凡的美。

例如天空,美在廣大;平原,美在開闊;河川,美在流動;風雲,美在自由。

我幼年曾有一次這樣的經驗,那時應該是秋天吧!我沿著六龜的荖濃溪往上游步行,走呀走的,突然走到山腰的一片平坦的坡地,我坐在坡地上休息,抬頭看到藍天藍得近乎純淨透明,河水在腳邊奔流,風雲在秋風中奔馳變化,而我,整個被開滿的芒花包圍了,感覺到整個山、整個天空、整個世界都在芒花的搖動中,隨著律動。

當時的我,彷彿是醉了一樣,第一次,感受到芒花是那樣的美,從此,我看芒花就有了不同的心情。長大以後看芒花,總不自禁地想起樂府詩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是的,芒花之於大地,猶如白髮之於盛年,它展現的雖然是大塊之美,其中隱隱地帶著悲情,特別是在夕陽時艷紅的襯托,芒花有著金黃的光華。其實芒花的開謝是非常短暫的,它像一陣風來,吹白山頭,隨即隱沒於無聲的冬季。

生命對於華年,是一種無常的展露,芒花處山林之間,則是一則無常的演出。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們曾與某人站立於芒花遍野的山嶺,有過某種指天的誓言,往往在下山的時候,一陣風來,芒花就與誓言同時凋落。某些生命的誓言或許不是消失,只是隨風四散,不能捕捉,難以回到那最初的起點。

我們這漂泊無止的生命呀!竟如同馳車轉動在兩岸的芒草之中,美是美的,卻有著秋天的氣息。

在欣賞芒花的那一刻,感覺到應該更加珍惜人生的每一刻,應該更體驗那些看似微賤的瑣事,因為「志士惜年,賢人惜日,聖人惜時」,每一寸時光都有開謝,只要珍惜,縱使在芒花盛開的季節,也能見出美來。

從陽明山下來已是黃昏了,我對朋友說:「我們停下來,看看晚霞之下的芒花吧!」

那時,小時候,在荖濃溪的感覺又橫越時空回到眼前,小時候看芒花的那個我,我還記得正是自己無誤,可是除了感受極真,竟無法確定是自己。歲月如流,流過我、流過芒花,流過那些曾留下,以及不可確知的感覺。

「今年,有空還要來看芒花。」我說。

如果你說,在台灣秋天可以送什麼禮物,我想,有空和朋友去看芒花吧!「嶺上多芒花,不只自愉悅,也堪持贈君」。

某年某月某一天,一起看過芒花的人,你還安在嗎?有空去看芒花吧!那些堅強的誓言,正還魂似的,飄落在整個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