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美,一切皆美 > 心靈的護岸 >

心靈的護岸

只有媽媽的愛,

像清晨的陽光,

像清澈的河水,

是我們心靈永久的護岸。

吃晚飯的時候,我對媽媽和哥哥說:「明天我想帶孩子去護岸走走。」他們同時抬起頭來看了我一眼,點一下頭,又繼續吃飯了,那意思於我已經很明確,就是護岸已經不值得去了。

護岸是家鄉的古跡之一,沿著旗尾溪的岸邊建築,年代並不久遠,是日據時代堆成的。築造的原因,是從前的旗尾溪經常氾濫成災,高達一丈的護岸,在雨季可以把溪水堵住,不至於淹沒農田。

旗山的護岸或者也不能算是古跡,因為它只是由許多巨大的石頭堆疊而成,它的特點是石頭與石頭之間並沒有黏結,只依其各自的狀態相互疊扣,石頭大小與形狀都各自不同,但是組成數公里的護岸,卻是異常的雄偉與平整。

旗山原是平凡的小鎮,沒有什麼奇風異俗,我喜歡護岸當然是感情因素。

在我幼年的時候,護岸正好橫在我家不遠的香蕉園裡,我時常跑去上上下下地遊戲,印象最深的是,春天的時候,護岸上只有一種植物「落地生根」,全數開花時,猶如滿天的風鈴,恍如聞到叮叮噹噹的響聲。

在護岸底部沿著的溝邊,母親種了一排芋田,夏天的芋葉像菩薩的傘蓋,高大、雄壯,有著堅強的綠色,坐在護岸上看來,芋頭的葉子真是美極了,如果站起來,綿延的蕉樹與防風的竹林、檳榔交織,都有著挺拔高挑的風格,個個抬頭挺胸。

我時常隨父母到蕉園裡去,自己玩久了,往往爸媽已改變工作位置,這時我會跑到護岸上居高臨下,一列列地找他們,很快就會找到,那護岸因此給我一種安全的感覺,像默默地守護著我。

我也喜歡看大水,每當暴雨過後,就會跑到護岸上看大水,水浪滔滔,淹到快與護岸齊頂,使我有一種奔騰的快感。平常時候,旗尾溪非常清澈,清到可見水裡的游魚,澈到溪底的石頭歷歷,我們常在溪裡戲水、摸蛤蜊、抓泥鰍,弄得滿身濕,起來就躺在護岸的大石上曬太陽,有時曬著曬著睡著了,身體一半赤一半白,爸爸總會說:「又去煎鹹魚了,有一邊沒有煎熟呢。還未翻邊就回來了。」

護岸因此有點像我心靈的故鄉,少年時代負笈台南,青年時代在台北讀書,每次回鄉,我都會在黃昏時沿護岸散步,沉思自己生命的藍圖,或者想想美的問題,例如護岸的美,是來自它的自身呢?或是來自小時候的感情?或是來自心靈的象徵?後來發現美不是獨立自存的,美是有受者、有對象的,真實的美來自生命多元的感應道交,當我們說到美時,美就不純粹客觀,它必然有著心靈與情感的因素。

我對護岸的心情,恐怕是連父母都難以理解的,但我在護岸散步時,常會想起父母作為農人的辛勞,他們正是我們澎湃洶湧的河流之護岸,使我即使在都市生活,在心靈上也不至於決堤,不會被都市的繁華淹沒了平實的本質。

這一次我到護岸,還徵求了三位志願軍,一個是我的孩子,兩個是哥哥的孩子,他們常聽我提到護岸是多麼美,卻從未去過。他們一走上護岸,我就看見他們眼裡那失望的神色了。

旗尾溪由於上游被阻絕,變成一條很小的臭水溝,廢物、餿水、糞便的傾倒,使整個護岸一片惡臭。岸邊的田園完全被剷除,鋪了一條產業道路,路旁蓋著失去美感、只有殼子的販厝。有好幾段甚至被圍起來養豬,必須要掩鼻才有走過的勇氣。大石上,到處都是寶特瓶、鋁罐子和塑料袋。

走了幾公里,孩子突然回頭問我:「爸爸,你說很美的護岸就是這裡嗎?」

「是呀,正是這裡。」心裡一股憂傷流過,不只護岸是這樣的,在工業化以後的台灣,許多有美感的地方不都是這樣嗎?田園變色、山水無神,可歎的是,人都還那樣安然地,繼續把環境焚琴煮鶴地煮來吃了。

我本來要重複這樣子說:「我小時候,護岸不是這樣子的。」話到口中又吞嚥回去,只是沉默地、一步一步地走向護岸的盡頭。

聽說護岸沒有利用價值,就要被拆了,故鄉一些關心古跡文化的朋友跑來告訴我,我不置可否,「如果像現在這個樣子,拆了也並不可惜呀。」我鐵著心腸說。

當我們說到環境保護的時候,一般人總是會流於技術的層面,或說:「為子孫留下一片樂土。」或說:「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些只是概念性的話;其實保護環境要先保護我們的心,因為我們有什麼樣敗壞的環境,正是來自我們有同樣敗壞的心。

就如同鄉下一條平凡的護岸,它不只是石頭堆砌而成的,它是心靈的象徵,是感情的實現,它有某些不凡的價值,但是粗俗的人,怎麼能知道呢?

我們滿頭大汗回家的時候,媽媽正在廚房裡包扁食(餛飩),正像幼年時候,她體貼地笑問:「從護岸回來了?」

「是呀,都變了。」我黯然地說。

媽媽做結論似的:「哪有幾十年不變的事呀。」

然後,她起油鍋、炸扁食,這是她最拿手的菜之一,是因為我返鄉,特別磨寶刀做的。

契——,油鍋突然一聲響,香味四散,我的心突然在緊繃中得到紓解。幸好,媽媽做的扁食經過這數十年,味道還沒變。

我走到鍋旁,學電視的口吻說:「嗯,有媽媽的味道。」

媽媽開心地笑了,像清晨的陽光,像清澈的河水。

只有媽媽的愛,才是我們心靈永久的護岸吧,我心裡這樣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