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文稿拾零 > 阿瑟·梅琴[1] >

阿瑟·梅琴[1]

記者約翰·岡瑟[2]說:「梅琴[3]像戴維·勞埃德·喬治[4],像斯芬克斯,像本達的未來面罩,像喬治·華盛頓,像潘神,像威廉·詹寧斯·布賴恩[5],也像阿瑟·梅琴自己。一頭亂蓬蓬的頭髮,又密又白,藍色的眼睛顯出疲憊不堪的樣子,像蠟一樣的一雙手保養得很好……身穿披風,橫穿下著雨的倫敦街道,軟帽壓在腦殼頂上,活像一隻漂浮在海浪尖上的鳥兒。」

阿瑟·梅琴一八六三年出生於卡利恩一個很古老的鄉村。卡利恩的羅馬名字是「神聖軍團」,那兒保留著亞瑟王的神話。他是一位威爾士教士的獨生子。古羅馬保留到今天的廢墟、森林中凱爾特族人的陰影以及他父親雜亂無章的圖書館,對他孤獨的童年以及他的整個一生都產生了影響。他的生平在他的著作中說得很清楚,特別在《遙遠的事物》(一九二二年)和《近和遠的事物》(一九二三年)中說得明白無誤。在《夢中之山》(一九七年)中又有一些補充。十六歲時,他發表了第一首詩,是關於埃萊夫西斯秘儀的。這首年輕時發表的詩,作者只留下了一份,沒有向任何人展示過,但是它的題材(神靈或魔鬼的起源)幾乎也是他所有作品的題材。十九歲時他去了倫敦,在那個城市西北郊「不透明的迷宮」中,他重讀了另一個孤獨者德·昆西光輝的自白。他勤奮地撰寫了第一本書《煙草的剖析》。一八八七年出版了昂古萊姆的瑪格麗特[6]的《七日談》的英譯本。一八九五年,發表了鬼怪故事集《三個冒牌貨》。一九二年,又發表了美學研究論文集《象形文字》。一九三年,他在一個莎士比亞劇團當演員。一九一四年任《晚間新聞》記者。《偉大的回歸》(一九一五年)也許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恐懼》(一九一七年)是一部寫得較好的合情合理的神怪小說,手法同威爾斯的有些相似。

評論家為梅琴某些作品的寓意不明而遺憾。他們把這種現象歸因於神怪方面的東西寫得太亂了。可是,我卻認為那是一個錯誤。在梅琴的書中,關於罪孽的觀念是最基本的。他認為罪孽與其說是對神聖法律的自願違犯,倒不如說是靈魂令人厭惡的狀態。他人物孤獨的原因就在這裡,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只是受到罪惡的單純誘惑,卻沒有干具體的壞事。

他著作甚豐。我以為《靈魂之家》(一九六年)也許是其中寫得最好的,尤其是題為《白人》的那則故事。

徐尚志 譯 屠孟超 校


[1]此篇及以下兩篇初刊於1938年8月5日《家庭》雜誌。

[2]John Gunther(1901—1970),英國記者、作家。

[3]Arthur Maehen(1863—1947),威爾士小說家。

[4]David Lloyd George(1853—1940),英國政治家。

[5]William Jenning Bryan(1860—1925),美國政治家。

[6]Marguerite d』Angouleme(1492—1549),法國貴婦,那瓦爾的亨利二世的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