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文稿拾零 > 弗蘭茨·卡夫卡《審判》 >

弗蘭茨·卡夫卡《審判》

埃德溫·繆爾夫婦剛把這本書寫幻覺的小說譯成英語(原文寫於一九一九年,作為遺著發表於一九二七年,一九三二年譯成法語)。情節與卡夫卡的所有短篇小說一樣,極其簡單。主人公不知怎麼地被一樁荒唐的罪案困擾,他無法查明告他的罪名,甚至不能與審判他的無形法庭相見;法庭則不經預先的審理終審判決他絞刑。在卡夫卡的另一篇小說中,主人公是個土地測量員,應召去一座城堡,但他始終無法進去,統治城堡的當局也不承認有這麼回事。

在另一篇中,主題是講一道一直沒有送到的聖旨,因為人們在信使的路途中設置了障礙,還有一篇中,一個人到死也沒能去走訪一座鄰近的小鎮……

誰也不會說卡夫卡的作品不是夢魘,就連作品的古怪的細節都是。所以,《審判》開頭一章中抓住約瑟夫·K的那個人的緊身黑衣「有許多扣眼、紐襟、扣子、口袋和一條看上去很實用的皮帶,儘管誰也搞不清楚這些東西的用途」。所以,審判廳那麼低矮,擠滿走廊的聽眾好像都佝僂著,「有的人還帶來了大枕頭免得頭撞天花板」。

卡夫卡的感染力是無可爭辯的。在德國,許多人用神學來詮釋他的作品。這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知道,弗蘭茨·卡夫卡對帕斯卡和克爾愷郭爾是很虔誠的——但也不一定非那樣做不可。一位朋友給我指出了他那百試不爽又充滿無數細小障礙的虛構作品的先驅:埃利亞學派代表人物芝諾,阿喀琉斯與烏龜的沒完沒了的比賽就是他創造的。

黃錦炎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