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文稿拾零 > 喬治·桑塔亞納[1] >

喬治·桑塔亞納[1]

詩人和哲學家桑塔亞納(次序是按他從事的活動先後排列的)一八六三年末出生於馬德里。一八七二年,他父母把他帶到美國。他雙親均為基督徒。桑塔亞納曾為失去信仰而歎惜,「這個美妙的錯誤與靈魂的衝動和野心配合默契」。一位美國作家說過:「桑塔亞納相信,上帝是不存在的,而聖母是上帝的母親。」

他於一八八六年在哈佛獲得博士學位。八年後發表他的處女作《奏鳴曲和詩歌》。之後,在一九六年,發表了著名的理性的傳記五卷本《常識中的理性》、《社會中的理性》、《宗教中的理性》、《藝術中的理性》和《科學中的理性》。

雖然他對英語駕輕就熟,但桑塔亞納骨子裡是地道的西班牙人。他是唯物主義者:「我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也許是唯一的。我不想知道什麼東西是物質。讓物理學家去解釋吧。無論它是什麼,我都堅決地講物質,就像我跟熟人談史密斯或談瓊斯,但並不瞭解他們的秘密一樣。」後來他又說:「二元論是一個機器人和一個鬼怪的拙劣的結合。」至於唯心主義,可能是真理也可能不是,但是既然幾千年來世界就是這樣,好像我們的綜合感覺都是正確的,那麼謹慎的做法是,尊重這種實用主義的認可而寄希望於未來。

基督教(在另一個地方他說)是對猶太人的比喻的逐詞逐句的曲解。

他在哈佛大學教了多年的形而上學後,現定居英國。英國(據他說)是極佳的享受體面的幸福和享受成為自己本身的寧靜樂趣的家。

桑塔亞納的作品很多。包括:《三位哲理詩人:盧克萊修、但丁與歌德》(一九一年)、《學說的風向》(一九一三年)、《英倫獨語》(一九二二年)、《懷疑主義與動物信仰》(一九二三年)、《淨界的對話》(一九二五年)、《柏拉圖主義和精神生活》(一九二七年)、《本質的世界》(一九二八年)和《物質的世界》(一九三年)。

黃錦炎 譯


[1]此篇及下篇初刊於1937年5月14日《家庭》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