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文稿拾零 > 亨利·巴比塞[1] >

亨利·巴比塞[1]

亨利是個混血兒,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英國人,一八七四年年中他出生於巴黎。他在霍林學院念過書,當過多年報人,當過(誰會懷疑呢)百科全書式的通俗畫報《我全知道》的主編。傳記辭典和各種加注的選集中,都沒有忘記記載他娶了博學而令人厭惡的詩人卡蒂爾·孟戴斯[2]之女為妻。

他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詩集《泣婦》發表於一八九五年。他的小說處女作——《哀求者》——發表於一九三年,而第一部有份量的小說——《地獄》——則發表於一九八年初。在《地獄》混亂的書頁中,巴比塞嘗試寫作一部經典的作品、一部超越時間的作品。他只想寫出人物的主要行動,避開了對空間和時間等的渲染。他想把在所有書中搏動著的一本書展示出來。但無論是情節——散文詩寫就的對話和敘事者從旅館隔牆的縫隙中窺視到的淫蕩或死亡的場景——還是寫作的風格,都或多或少模仿了雨果,但都不能使他順利地實現他那柏拉圖式的目的,再說,那實際上也是完全無法實現的。我在一九一九年以後就沒有再讀過這本書,但依然記得他對散文的這種認真的追求,還記得他很好地揭示了人們共同的孤獨感。

一九一四年,亨利·巴比塞進了步兵團,瞭解了什麼是殘酷、責任、順從和模糊的英雄主義,並兩次受到表彰。後來他受了傷,在醫院裡創作了《炮火》。巴比塞(與埃裡希·雷馬克不同)並沒有隨心所欲地譴責戰爭。這是《炮火》遠勝於轟動一時的《西線無戰事》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亨利·巴比塞的文學技巧更勝一籌。《炮火》發表於一九一六年,並獲得了龔古爾文學獎。

《巴黎和約》簽訂以後,巴比塞當過《人道報》的記者,後來又當過《世界報》的主編。

他加入了共產黨。他主動地讓他的作品——《光明》、《深淵上的曙光》、《鐐銬》和《耶穌》——服從教育和論戰的目的。他去世前不久,在巴黎創建了一個反法西斯聯盟。在那段時間裡,他曾與詩人馬爾科姆·考利交談過幾個小時,後者說他:「有英國文學家那極其瘦削的模樣和過分高大的身材,但一雙手卻是細長的、法國式的和富有感染力的。」

他於一九三五年八月的一個早晨在俄羅斯去世。他患有肺病,死於疾病的消耗和勞累過度。

巴比塞的不朽和死亡都要歸因於一九一四年的戰爭。他一九一四年在戰壕裡得了肺結核,二十年之後,在莫斯科一家為他精心治療的醫院裡,這個病要了他的命。但也是從戰壕生活中,他寫出了那沾滿泥巴和鮮血的光輝的著作。

黃錦炎 譯


[1]此篇及下一篇初刊於1937年3月19日《家庭》雜誌。

[2]Catulle Mendes(1841—1909),法國詩人、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