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文稿拾零 > 邁克爾·英尼斯[1]《校長宿舍謀殺案》 >

邁克爾·英尼斯[1]《校長宿舍謀殺案》

愛倫·坡堪作典範的三篇故事中最好的一篇描述的是巴黎的警察,他們全力以赴追查一封被竊的信件,用盡了一切調查手段:鑽頭、羅盤和顯微鏡,卻毫無結果。而坐著不動的奧古斯特·杜賓抽了幾鍋煙斗,考慮了一下問題的方方面面,然後走訪曾經逃過警察檢查的房子,進去後立即找到了那封信。

儘管奧古斯特·杜賓獲得了成功,但是他的效仿者還是不如講究方法卻毫無效率的警察多。每出一個善於思考推理的「偵探」——埃勒裡·奎因或者布朗神父——就有十個收集火柴和辨認腳印的庸人。毒理學、彈道學、秘密外交、人體測量學、制鎖術、地形學以及犯罪學已經糟蹋了偵探小說的純潔。在《校長宿舍謀殺案》中,邁克爾·英尼斯把偵探小說寫成一種心理分析小說。正如你所看到的,這種做法使他更加接近愛倫·坡而不是細緻入微、喋喋不休的柯南·道爾,使他更加接近威爾基·科林斯而不是愛倫·坡(我講的是經典作家。在當代作家中,我寧願把他跟安東尼·伯克萊聯繫起來。後者在其小說《第二槍》的序言中所表達的思想幾乎跟邁克爾·英尼斯通過某個主人公之口說出的一模一樣)。

我發現這本書有兩個優點:一個是作者有關人物性格的研究,要比范達因小說中常常寫到的對於多層大樓平面圖的研究迷人得多。另一個是,「心理學家」邁克爾·英尼斯沒有陷入心理分析的誇誇其談。

陳泉譯


[1]Michael Innes,英國評論家和偵探小說家約翰·斯圖爾特(John Stewart, 1906—1994)的筆名。《校長宿舍謀殺案》在美國出版時,改名為《七個嫌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