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相忘於江湖:高建群傾心精選散文集 > 六道輪迴圖與成吉思汗秘葬之地 >

六道輪迴圖與成吉思汗秘葬之地

有一個大秘密,我想趁活著的時候把它告訴給世人,從而給成吉思汗研究提供一些參考。我想這個秘密,肯定許多人是知道的,起碼,那些每年成吉思汗忌日之時,迢迢千里去到賀蘭山塔寺口祭祀的人們,他們是知道的,但是,大約是因為一種約定或規定,他們秘而不宣。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不知道我寫這篇文章合不合適。猶豫了兩年,我才決定寫它。

這項研究成果也不是我的,它出自兩個人,一個是在寧夏銀川居住的王先生,一個是在內蒙伊克昭盟居住的巴圖吉日嘎拉先生。這是他們用畢生的時間研究、求證,實地勘察得出的一項成果。他們同意並且慫恿我將他們的研究公之於世。

世界的偉大征服者,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死後葬身何處,這一直是一個大謎。現今的位於內蒙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僅是一個衣冠塚,這是得到大家公認的事情。

2004年的時候,我曾經出過一本書,名字叫《胡馬北風大漠傳》,《成吉思汗的上帝之鞭》是這本書中的一節,它被單獨挑出來在許多報刊發表,並獲得2004年度的中國散文十佳,後來又獲得郭沫若散文獎。

在該文中,我寫了成吉思汗在率兵攻打西夏王城時,不幸中箭,半月之後不治而亡的事情,寫了圍繞如今的成陵而產生的許多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寫了烏蘭夫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去拜謁成陵的情景。守陵人對我說,烏蘭夫出來後,神情肅穆,一言不發。於是他也就不敢再問。

記得那時(1989年7月)我問這位年邁的守陵人,那麼棺木裡到底放著什麼聖物呢,守陵人告訴我,裡面放著成吉思汗東征西討時的兩隻馬鐙,大約還有一些王妃們的衣物。而這次(2008年9月)在銀川,王先生和巴圖先生則告訴我,靈柩中放的是駱駝毛,大約是大汗行軍歇息時御寒用的。

關於這具空的靈柩,當年日本人侵略中國時,為保護它,靈柩曾被從成陵啟出,先運往延安,再運往黃陵,再運往西安的廣仁寺(廣仁寺是西藏活佛的行宮,慈禧太后西行的避難處)。靈柩原先的計劃,是運往青海的塔爾寺秘藏,後來由於西安一直沒有失守,所以靈柩一直在這裡,直到抗戰結束,重新搬回成陵。

既然成陵裡安停的是一具空棺,那麼,這位偉大人物,他的安寢之處到底在哪裡呢?這件事成為這幾年史學界、考古界以及民族史研究者們熱議的一個話題。按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汗無論葬身何處,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人們總希望多瞭解一些歷史,多瞭解一些這位一代天驕。即使是出於普通人的好奇心,人們也想知道。

下面我先談談巴圖吉日嘎拉和阿爾寨石窟,以及成吉思汗六道輪迴圖,再談談王先生,賀蘭山,以及賀蘭山口的塔寺口和臥佛山——這推理出的成吉思汗秘葬之所。

現今的成吉思汗陵地面,屬伊金霍洛旗,而阿爾寨石窟,屬鄂托克旗,它們都屬於當年的伊克昭盟,現今的鄂爾多斯市管轄,兩地相距應該在100多公里範圍,都屬於鄂爾多斯台地的腹心地帶。

「鄂爾多斯部」按照蒙古人的說法,是「祭祀者集團」的意思。而「鄂爾多斯」這個地名,是不是得之於此,我不太知道。鄂爾多斯台地,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地理概念。小學地理課本上說,我國的地理,西高東低,共分三級,西邊最高,是青藏高原;第二級則是鄂爾多斯台地;第三級最低,叫東南丘陵。

鄂爾多斯這個地理概念,其實還可以有另外一個叫法,叫黃河大河套地區。自青海,而甘肅,而寧夏,而內蒙,而陝西,而山西,黃河流經的這一片豐饒的沖積區平原,有個殺氣騰騰的名字,叫「大河套」。

巴圖先生寫了一本書,叫《阿爾寨石窟》,為了敘述的省力和準確,我在下面引用他對石窟的描述。

「阿爾寨石窟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的阿爾巴斯山中。石窟又稱百眼窟,處於北緯39.7度,東經107.3度之點上。當地人稱為『阿爾寨烏蘭烏蘇』『阿爾寨烏裡雅蘇』『阿爾寨阿貴』等。阿爾寨一詞,蒙語中意為『隆起的』『平地突起的』。整個阿爾寨是一座紅色砂岩小山崗,高約40米,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50到80米。山頂海拔高度1460米。

「被稱阿爾寨的山崗共有三座,即『蘇美圖阿爾寨』『伊克阿爾寨』和『巴嘎阿爾寨』。三座山崗相接,以前者為最大,『蘇美圖』是蒙語『有廟的』,『伊克』是大,『巴嘎』為小。

「石窟群分佈在『蘇美圖阿爾寨』山崗上。洞窟多分佈在崖頂以下高約30米左右的範圍內。目前得到確認的有67個石窟,集中分佈在山崗的南壁上,可分為上、中、下三層。山崗巖壁上還存有20座浮雕石塔,其中一座為密簷式塔,其餘為覆缽式塔。此外,山崗的平頂部有6座建築遺址。

「『伊爾阿爾寨』即『大阿爾寨』山頂上有一座察哈爾蒙古部的『鄂博聖地』。每年陰曆5月13日舉行盛大祭奠,由居住於鄂爾多斯地區和阿拉善地區的蒙古人參加,當地鄂爾多斯蒙古人不能參與其獨特的祭祀活動。此外,在『巴嘎阿爾寨』即『小阿爾寨』的南壁上鑿有兩個石窟,雕有4座佛塔。在『蘇美圖阿爾寨』的南坡上有兩個蒙古包的地基,直徑為355厘米,均由灰色磚鋪成,每個磚的尺寸長為38厘米,寬為18.2厘米,厚為6.5厘米。另外,在『蘇美圖阿爾寨』西兩公里處有一座塔基,出土大量泥塑小佛塔等。

「一條叫察哈爾的季節河在阿爾寨石窟的西南處。平時是一條干溝,雨季時會出現滔滔洪流。從察哈爾河向北,居住有大約二十幾戶察哈爾蒙古人,據說,他們是十七世紀三十年代左右,蒙古最後大汗林丹汗經過鄂爾多斯西進青海時,留居鄂爾多斯者的後裔。也有人認為,他們是林丹汗在青海地區長逝之後,由其統帥的察哈爾部不得不東歸的遺民。有著如此背景的察哈爾人在鄂爾多斯七旗皆有分佈。

「阿爾寨石窟位於一處通往東西南北的交通要衝。北渡黃河可以直達十三世紀蒙古帝國之首都哈剌和林與庫倫(即今烏蘭巴托),南越長城可以過榆林府及延安府而奔西京長安,往東則可以抵呼和浩特而控大同和宣化,赴西即可據寧夏而望青海。」

感謝我們的朋友巴圖,他是如此詳實地為我們描繪了阿爾寨的情景。在我的印象中,他大約是這一帶的人,所以話語中充滿鄉情色彩。這位文化學者好像還是個文化官員,在旗的文化局或文物局供職。

阿爾寨石窟像中國地面上的大部分石窟一樣,它的最初的啟動工程是在魏晉南北朝,後來歷朝歷代都在修繕和擴展,而在成吉思汗大行之後,這座石窟被擴建和改造成成吉思汗紀念堂,以作祭祀和禮佛之用。其主旨是:

成吉思汗在世時,鎮守蒙元汗室,是政教合一的最高統治者。成吉思汗大行之後,經過六道輪迴,升天化作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多聞天王的形象,繼續鎮守世界的北方,成為社稷守護神。

阿爾寨石窟是佛教傳入中國,從克孜爾千佛洞而敦煌莫高窟,而雲岡石窟,而龍門石窟,其中間的一個跳板。阿爾寨雖然是在曠野上,但是有一條重要的道路從它旁邊穿過,這就是自長安城而九原郡(今包頭)的秦直道。在那個年間,秦直道兩旁建有許多的石窟,它們當為北魏拓跋燾時期所建。

阿爾寨這塊大河套的腹心地帶,這塊成吉思汗當年曾鞍馬勞頓,多次歷經的地方,這塊他曾在此摔傷和養傷的地方(據《蒙古秘史》)。在他長逝後,人們將這座石窟,擴建和改造成寄托哀思之所。

阿爾寨28號窟內畫有成吉思汗御容圖。圖中,成吉思汗以阿爾寨石窟為背景端坐中央,環繞在他周圍的三女子則是右手依次為孛兒帖哈頓與忽蘭夫人,左手為耶速干夫人。成吉思汗左方的四男子當為皇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和拖雷。

阿爾寨石窟第32窟,描繪了眾多的度母形象,並用回鶻蒙古文刻寫了許多經書,諸如:《懺悔三十五佛之讚歌》《聖救度佛母二十一禮讚經》《十六羅漢頌》《男居士達摩達拉讚歌》《四天王讚歌》等。

阿爾寨石窟第31號,是一個內容更為豐富的窟,裡面有成吉思汗鎮守蒙元汗室壁畫,有宰相八思巴為蒙元汗室成員舉行灌頂儀式壁畫,有八思巴講經圖,有諸多的綠度母故事,有供養菩薩像,有輪迴圖。而其中最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或者說啟動了王先生和巴圖先生智慧大腦,展開推測和想像的,當是這31號石窟中的《成吉思汗六道輪迴圖》。

該圖自下而上共有7層,彷彿有七重天一樣。第一層,斑駁的畫面上,隱約可見居於畫面中央的山門,以及山門旁邊的佛塔,佛塔之側,似有小山崗一樣的敖包。

第二層,斑駁中,可以看見許多的房子,它們大約是寺院,還有人們禮佛的情景。

第三層,一座隆起的綠色的山,正中央是一個端坐的千手觀音形象,左邊是一座高高的三層建築,像威嚴的城堡,右邊也是一座城堡,房屋錯落。那千手觀音極具妖媚之狀,似乎有犍陀羅風格。

第四層宛若仙境,出現有五座山頭,每一座山頭上都有佛在靜修,生靈萬物沐浴在仙樂中。

第五層有許多的建築,石砌的山門,山門左側是兩個碩大的蒙古人帳篷。畫面左側有著高大的建築,彷彿輝煌樓閣。畫面右側,是蒙元喪葬場面,三個蒙古大漢抬著棺木,兩個大漢的頭髮垂下來,一個大漢則戴著蒙古式的寬簷禮帽。那棺木與我們在成陵中看到的棺木十分相似,長條形的,棺蓋與棺身連接處,打三個扣。棺木的後方,是倒斃在地的戰馬,前面則是一位綠度母在引魂,下方端坐的正在誦經的大約是女薩滿。

第六層正中端坐的,是一位通體烏黑的大佛。畫面下方,是依山而築三溜或四溜佔滿畫面的房子。畫面上方,則是為成吉思汗歌功頌德的戰爭場面。佛的左右兩側,各有兩匹馬,馱著輜重,嘶鳴而來。佛的下方亦有馬在奔馳。

第七層,《成吉思汗六道輪迴圖》的頂端一層,是高高的山頂,山的頂端,那端坐的應當是已經經過六道輪迴,升天成為北方之神多聞天王的成吉思汗本人。山頂祥雲朵朵,樓閣輝煌巍峨,宛如幻境。

這就是阿爾寨石窟第31窟那幅著名的《成吉思汗六道輪迴圖》的實景描寫。

我的學識有限,所以在這件聖物面前,我唯一能做到的,是亦步亦趨地描寫,把我看到的告訴大家。

我想當年的王先生和當年的巴圖先生,一定也像我今天這樣細緻地觀看過,但是他們比我高明,他們是專家,他們是有備而來,所以他們能從這《六道輪迴圖》中,看出創作者當初那隱秘的暗示和昭示。

這暗示和昭示是說,這《六道輪迴圖》並不是虛構的東西,也不是想像的產物,它是對真實發生的一件重要事情的記載。這件事情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秘葬場面。

也許,那描繪這幅圖畫的人是在等待有一天有人來看出這圖畫中的秘密,結果他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報。他等到了這個人,而且一次等來了兩個。

天開一眼,王先生和巴圖先生面對《成吉思汗六道輪迴圖》,激動不已,他們認定,這幅圖畫並不是虛構的六道輪迴圖景,而是真實的成吉思汗秘葬場面。繼而,他們便開始了在大河套地區,尋找與圖案中相近似的山崗地貌的漫長過程。

他們後來找到了,這地方就是銀川城附近的賀蘭山塔寺口。

2008年的9月初,銀川城鋪滿了陽光,處於巴丹吉林沙漠與黃河挾持下的賀蘭山,逶迤地伸向地平線的遠方。在銀川城,我見到了王先生。

我那次銀川之行有兩件事。一件是央視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要拍一部專題片《賀蘭山》,邀我做文學顧問。該片的創作意圖是,說小,就是以賀蘭山崖畫為依據,反映整個大河套地區的歷史文化,說大,則是以賀蘭山崖畫為依據,反映人類的祖先從非洲開始,而環大西洋沿岸,而環太平洋沿岸的遠古遷徙史——人類在這充滿想像力的遷徙歷程中,雁過留聲,給路途上的崖石上刻下了許多神秘崖畫。

第二件事情則是參加自治區政府舉辦的賀蘭山崖畫節。

這樣我見到了居住在銀川城的王先生。

我曾經說過,我此生注定將會遇到一些重要人物,那麼這次銀川遇到的王先生,就是其中一個。他是東北人,大約是錫伯族,高大,爽朗,有著野外工作者那樣的體質和面孔。他大約已經退休,賦閒在家。

他的家中有許多的收藏。他像小孩子玩積木一樣,將這些收藏從裡屋拿出,讓我們觀賞後又搬進去。他在茶几上擺滿了藍田玉,然後告訴我們說,這是籽玉,這是老玉,他用光譜儀測試過,這新玉並不是當年那種意義上的藍田玉,當年的藍田玉,當采自驪山。

他說,驪山是一座寶山,那地下因采玉而掏空,當年他曾經扛著儀器,在山腰間女媧廟附近,探測到這坑道的入口。《山海經》中說,共工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這句話不是傳說,真正的事實的確是這樣的。從崑崙山(南山),再到喀喇崑崙山(美麗的南山),再到南山到此終結的終南山,山在結束的時候向東北伸出了一條「腿」,這條「腿」就是驪山,寶物就藏在這山中。

他說,他的推測,秦始皇並沒有埋在現在公認的秦始皇陵,而是埋在這因開採藍田玉而掏空了的驪山中,然後封閉了坑道。他說現在被認為是秦始皇陵的地方,那個大土包應當是阿房宮東門的巨大樓闕的土基,古詩中說,西北有高樓,這「高樓」就是指的這地方。或者這巨大土包是阿房宮與秦陵合二為一的東西,但是,秦始皇並沒有埋在這裡。

看來,這位地質工程師出身的人,是一個帝陵方面的研究專家。關於西夏王陵,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現在公認的那六七個大土包,並不是西夏王陵,而是王陵區門迎前面的樓閣,真正的王陵要靠後,往賀蘭山方向再走二十多公里,那條公路轉彎處的峰巒之下。為了加強他的說法,王先生還帶領我們攝制組,來到那個地方。「唐承漢制,宋承唐制,以山為陵,」王先生說。他領我們來到一條低窪的從山腳通下來的地溝前,告訴我們,他曾經扛著可以探測到地下六米的地質探測儀,細心地探測過,證明他的推斷是正確的。如果說王先生關於秦陵的推斷,筆者尚有一些疑問的話,那麼他關於西夏王陵的推斷,我則是完全同意的。因為我每次去看西夏王陵,也都有這樣的疑惑:西夏諸王是不會這樣坦然地把自己的陵墓裸露地建立在這一馬平川上的!我在《胡馬北風大漠傳》中說,西夏王朝是一個為戰爭而生的國家,從李元昊稱帝后,戰爭一直伴隨著這個可憐的國家,此其一;其二,西夏的文字、禮儀等等,都是在亦步亦趨地效仿宋朝,以山為陵這件事,也是應在效仿之列的。閒言少敘。記得那天在王先生家中,當我們從藍田玉談到和田玉時,先生顫巍巍地,從裡屋抱出了個牛頭大的兩塊,告訴我們說,這種籽玉,現在已經採不到了。他的夫人,還抱出一塊好像裡面裝有水膽的寶石,藍汪汪的,她說,中國地質博物館也有一塊,比我家這塊小一些。記得,王先生還拿出兩副用玉做成的眼鏡,讓我們戴。那眼鏡對著太陽直視過去,一副發出一圈一圈的菩提光,一副則發出一束束的蓮花光。記得,當聽說我們劇組在拍《賀蘭山》時,他用腳踢了踢床下。他說,這是一塊翡翠,前天一個廣東人來,兩千萬我沒有賣,你們劇組拿去做經費吧。不過王先生最好的私藏,卻還不是這些,而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護身符。那是一件用純金做出的手掌大小的圓形物件,中央部位鑲有一枚大拇指大小的祖母綠寶石,環繞寶石,鐫刻著藏傳佛教「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當年,這位天才的詩人,命運多舛的傳奇人物,大約就是佩著這護身符流浪四方,最後倒斃在額濟納的一棵胡楊樹下的路旁的。

王先生是在劇組的一再請求下,有些不情願地拿出來讓我們看的。不過好東西總要示人的,所以他後來也高興了。這件聖物是如何到他手中的呢?他說,倉央嘉措過世之後,他的遺體被塗以泥巴,塑成真身,供奉在額濟納地面的一座廟裡,前些年地震,真身垮塌了,牧民撿了這護身符,然後幾經倒手,到了他手裡。

我想由於有了上面的描述,你們對這位王先生大約也就有了一些瞭解,從而也明白了,由這樣的一個人物來發現和揭示成吉思汗秘葬之地的秘密,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不過王先生說,還有一個人,比他更具智慧,這個人叫巴圖吉日嘎拉,他這次也來參加賀蘭山崖畫節,我們已經相約,明天去塔寺口,實地勘察。

第二天上午,秋陽燦爛,在賀蘭山口那個新建的「賀蘭山崖畫博物館」門前,參加完崖畫節開幕儀式後,王先生,巴圖先生,我,專題片導演,策劃,編輯,攝像,我們一同驅車去賀蘭山塔寺口,實地勘察這阿爾寨石窟《成吉思汗六道輪迴圖》所向我們揭示的成吉思汗秘葬之地。

山很高。這大約是賀蘭山行駛到這一段後,最高的幾座山峰了。遠遠望去,山峰隱現在藍天白雲中,那最高的一座山峰,彷彿「輪迴圖」中那座睡佛一樣,橫臥在山巔之處:鼻樑,眼睛,嘴唇,下巴,隆起的雙乳,肥厚的臀部,長舒的裙裾,活靈活現。

往下一層一層,站在山腳下,用我們的肉眼判斷,果然像「六道輪迴圖」中所描繪的那樣,從山頂到山根,有那麼六階到七級的樣子。

不過這山階之上,六道輪迴圖中所描繪的那琳琅滿目,擁擁擠擠的建築物,已經像被一場風刮去了一樣,蕩然無存了。王先生手捧著巴圖的這本書,打開「六道輪迴圖」這一頁,對著圖,指著這眼前的大山,與巴圖先生指指點點。我們的攝影機作為資料,錄下了這些畫面。

那寺院,樓閣,一道一道的山門,都已經經過八百年滄桑而蕩然無存,只有這山坡的輪廓,這山巒的走勢,對照地圖,能看出這臥佛山與「六道輪迴圖」的酷似。山腳下,還有兩座白色的塔,兀立在那裡。據說,這地方原來有一百零八座白塔,從山腳一直排列而上,直到山腰。如今,不知道是因為風雨剝蝕,還是人為破壞,只剩下這孤零零的兩座了。這地方叫「塔寺口」,大約就是因此而來。

唯一沒有發生變化的,就是這倚著白塔的左側,順賀蘭山山腳堆起的那九座敖包。它們像九座小山一樣,順著川道排開。據說,當年這九座敖包的堆砌,是三萬蒙元大兵,一人從戈壁灘上撿一塊大石頭,堆砌而成的。我們注意到了,別處的戈壁灘上,有著許多的鵝卵石,獨這一處川面,平展展的,大一點的石頭一顆也沒有。

王先生和巴圖先生在交談,對證那每一層上當年建築物的位置。王先生說,在他的記憶中,白塔之側那座山門,「文革」期間還在,而那寺廟群的坍塌,好像也應當是不算太久遠的事情。

王先生說,臥佛山塔寺口這一塊地面,十分地奇怪。蒙元帝國結束後,從明到清,到民國年間,這塊地面好像得到了某種默許,或達成了某種默契,它一直沒有被佔領過,或者換言之,一直由已經消失的蒙元帝國統治著。

他還說,自成吉思汗大行之後,每年的某個季節,都會有一支從東北方向過來的蒙古騎兵,殺開一條血路,來到這塔寺口山門前,舉行祭祀活動,祭祀者所燒的紙灰竟有一尺多厚。他在小的時候,見到過這祭祀的場面,還看到祭祀活動結束後,當地人揮舞著鐵掀,收拾紙灰的情景。

王先生說,這樣一支已經消失的帝國的騎兵,他們迢迢千里,長途奔襲,為一場祭祀而來,這說明這臥佛山下,一定有一位重要人物的安葬。而他們年年如此,如期而赴,說明他們在遵從著一種古訓。

王先生說,這樣一支祭祀的隊伍,也許知道這臥佛山上所祭祀的是誰,也許不知道。不過,他的推測,他們中起碼有些老人是知道的,但是遵照古訓,守口如瓶,向世界保守著這個巨大的秘密。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來,知道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葬在這賀蘭山塔寺口臥佛山下的人們,不止是我們幾個,那些年年前來祭祀的人中,一定也有人知道,只是他們秘而不宣而已。

透過層層為歲月所遮掩的歷史塵埃,我們在試圖走近和試圖揭開一個巨大的歷史秘密。我們做到了嗎?也許做到了,也許沒有做到。

站在山腳下,望著那睡佛安詳地躺在山峰之巔,它身上那藍色的岩石(賀蘭石)、白色的岩石(賀蘭玉)、金黃色的岩石(賀蘭麻黃石)閃閃發光,而母親河黃河,在我們的身後,發出千年不改的歎息。我在那一刻這樣想——

《金枝》的作者,英國人弗雷澤說,以現代人的思維方式,來推測那些遙遠年代的事情,你的推測也許距離真實很近,也許是謬之萬里。

我同意弗雷澤的話,但在同意的同時我明白我們還是要繼續推測。出於一個普通人的好奇心也罷,出於一個文化人試圖揭開一樁歷史大奧秘也罷,或者,出於為中華文明的建樹,增加一些資料和史料也罷,都應該這樣做。

我在鳳凰世紀大講堂講演時說,世界上幾個文明古國都消失了,我中華文明能一直鬱鬱蔥蔥地直到今天,它的原因之一就是中華文明靠兩條腿走路,一左一右倒著步子前行。這兩條腿一條是農耕文化,一條是遊牧文化。

我還說,我是一個世界主義者。當某一年的夏天,我沿著中亞地面的額爾齊斯河前行的時候,流域兩側有著許多的各民族的墳墓。我脫帽向每一座墳墓致敬,那一刻,我覺得他們是我的共同祖先,而我,是他們打發到二十一世紀陽光下的一個代表。

這篇文章有些冗長了,那麼就此打住吧!我把我所知道的,誠實地報告給了這世界。我是真誠的,如果這篇文章,能給我們認知的領域,哪怕增加一點點新的東西,那就是對我的報償了。當然最後,請允許我和親愛的讀者一起,在這裡感謝王先生,感謝巴圖先生,沒有他倆,就沒有這一篇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