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藝林舊事 > 舊時的馬車 >

舊時的馬車

在城市內,舊時的代步物是用轎子,後來也採用了舊式騾車。馬車的使用是從國外流傳過來的,所以最早坐馬車的大多是些洋人,後來逐漸成為皇家的御用品。直到清末,除了一二品紅頂花翎的大官外,其他官員尚不敢乘坐馬車。後來風氣漸漸轉變,一班富商大員都紛紛自備馬車,堂皇據坐,也就無所謂了。

在上海,第一個坐馬車的,是錢塘人程定夷,他是個收藏家。接著坐的是江建霞、沈淇泉兩位太史公,他們都很窮,但為了擺闊起見,認為無馬車進出,則有失身份。當時報上曾載打油詩一首取笑:「闊得如此窮,窮得如此闊,江浙兩翰林,江三沈十一。」原來江建霞是排行第三,沈淇泉排行第十一。國人的馬車在租界內行駛,是不得超越洋人馬車的,否則就是違章,被巡捕鈔了號碼去,要受罰款的處分。可見當時洋人氣焰之盛。洋人看到前清官吏的服裝,都是頭戴纓帽,身穿箭衣,他們就將此作為馬車伕的制服,只是沒有頂珠,以取笑中國官員。日子久了,這種馬車伕的服裝,也就司空見慣,甚至滿清官吏自己乘坐的馬車,那車伕穿的也是這種帶有侮辱性的服裝,等於把它定了型。其時任新衙門會審官的滿族人寶子觀,他的馬車伕穿著玫瑰紫色的箭衣,用黃綢鑲邊,頭上纓帽也是玫瑰紫色的,纓兒是黃的,和箭衣一致,腳上還穿著高統靴,表示威武,真是恬不知恥了。

當時的馬車多為四輪的,後來又從國外傳入一種兩輪的,名「亨斯美」(譯音)。這種雙輪馬車較為精緻,且屬小型,車輪是用橡皮做的,十分輕便,並由阿拉伯種的高頭駿馬牽著,馬身還披著錦毯,頭上戴著小笠,笠上有兩個孔,馬耳可以露在外面。「亨斯美」馬車在當時風行一時,大多是敞篷的,適用於春秋時節。四輪馬車則有敞蓬的,也有轎子式的,後者即名轎車,轎車的名稱即由此而來。「轎車」的內部設備很完美配著晶瑩的玻璃窗,外加淺碧色的窗帷,兩旁且有插絹花的瓷瓶。天寒時在坐墊上覆著狐皮毯子,雖然外面風雪交加,但乘坐的人一點不受影響。那時凡屬公館人家,都有一間馬車間,為停車蓄馬之所。

馬車有單馬的,也有雙馬的。救火車都是用雙馬的。民國初年,袁世凱竊國稱帝,派鄭汝成任上海鎮守使,鎮壓革命,鄭氣派十足,常用雙馬馬車代步。某日,他趨車前往日本領事館赴宴,雙馬馬車經過外白渡橋時,被人擊斃。

後來市上開設了許多馬車行,供客雇喚,可以包租全月或全日。也有個人湊錢買了一輛半新不舊的馬車,專門在馬路上招攬生意,稱為「野雞馬車」。直至一九三七年,上海市內僅剩下八輛馬車,以後便完全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