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藝林舊事 > 名醫馬培之入宮診病 >

名醫馬培之入宮診病

號稱御醫的馬培之,本名文植,江蘇孟河人。他懸壺吳中,聲名很盛,因此吳人便把他所設醫寓的一條小街,稱為「馬醫科巷」,至今還是這樣叫著。

一八八年,清慈禧太后患病,服藥無效,於是詔征海內名醫。時江蘇巡撫吳元炳,以馬培之應詔。馬培之時年六十一歲,他平素聽得「伴君如伴虎」這句諺語,診治失當,罪必論死,於是心中惴惴,寢食不安,臨行和家人告別,泣不成聲。這年七月初六日束裝首途。他的四兒紫輝,和兩個僕人隨侍北上,乘舟由孟河赴蘇州,向蘇撫報到,即寄寓其親戚金養齋家。親戚也為他擔著心事,甚至占牙牌數以卜吉凶。然後乘小輪船赴滬,再由海船往天津,謁見李鴻章。既而乘車進京,在景運門外,由忠觀察導見恭親王、王夔石侍郎及太醫院院判李卓軒。李詢問他的年歲和經歷後,便告訴他慈禧太后的病狀,約於二十六日進內引見。先見慈安太后,太后面東正坐,座前供一長几,光緒坐在幾前,馬即行一跪三叩首禮。慈安詢問了他一遍,囑他慎重將事,然後令他退至長春宮候懿旨。有人見他胸前沒掛朝珠,有失儀表,向內監取朝珠一串給他,以符典式。未幾,一太監傳進,至禮元殿,立階下。內殿開啟,他隨太醫院李卓軒進內殿。慈禧太后面東坐,前設小几,垂黃紗簾幕,行一跪三叩首禮,內務府大臣跪在左面,太醫院李卓軒跪在右面,慈禧命他進診,馬膝行至幾前,幾上置兩小枕,太監侍立兩旁,啟簾請脈,細察病情,奉旨後,由馬面奏,隨即退至東配殿處方。先呈內大臣諸侍醫看過,囑醫士用黃箋恭楷進呈太后,太醫院更把所用的藥,根據醫書,用黃箋標記,由總管李蓮英遞進。茲把所處的方劑,錄在下面:

「七月二十六日,臣馬文植恭呈慈禧太后:脈息,兩寸虛細,左關沉而微弦,右關沉小帶滑,兩尺沉濡,緣積鬱積勞,心脾受虧。心為君主之宮,脾為後天之本,二經受病,五內必虛,不能生木,木失暢榮,脾乏生化之源,榮血內損,以致經脈不調,腰痠,肢體倦怠,谷食不甘,寒熱時作,經所謂二陽之病發心脾是也。謹擬養心調脾之劑進呈:當歸、白芍、白朮、淮山藥、生地、茯苓、陳皮、牡蠣、合歡花、紅棗、藕。」(份量漏列)

這樣診治了多次,慈禧病情好轉。一時王公大人紛紛請他診病。他戰戰兢兢,深恐一有失誤,易致殺身之禍,他便自己偽裝有病,故意暈跌於地,才得乞歸田里,釋了重負。

馬培之生前撰有《紀恩錄》,記這事很詳。我友吳綺緣的父親從馬學醫,曾錄一副稿。綺緣生前把這副稿給我閱覽,我當時錄一概況。至於馬的原稿,不知是否保存,綺緣下世有年,恐副稿也不知去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