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芸編指痕 > 《古今》與《文史》兩種同類刊物 >

《古今》與《文史》兩種同類刊物

《古今》雜誌創刊於一九四二年三月,第一期至第八期為月刊,第九期起改為半月刊。主持者朱樸,主編和主撰者為周黎庵、冒廣生、瞿兌之、徐一士、周作人。一九四四年十月停刊,共五十七期,最後一期為《休刊特大號》。一般的雜誌,到結束時,總是草草了事,該刊卻是例外。

該刊十六開本,封面大多是書畫,有前人的,也有今人的。發刊辭說明這個刊物的宗旨:「自古至今,不論英雄豪傑也好,名士佳人也好,甚至販夫走卒也好,只要其生平事跡有異乎尋常,不很平凡之處,我們都極願盡量搜羅獻諸今日及日後的讀者之前。我們的目的在乎彰事實、明是非、求真理,所以不獨人物一門而已,它如天文地理、禽獸草木、金石書畫、詩詞歌賦諸類,凡是有其特殊的價值可以記述的,本刊也將兼收並蓄,樂為刊登。總之,本刊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容的。」當時上海的雜誌有三個形式,一是《萬象》型,二是《雜誌》型(《雜誌》是一種月刊的刊名),三是《古今》型。那《古今》的形式和取材,竟成為一時的風尚。除第一期為《創刊特大號》,五十七期為《休刊特大號》外,尚有十九期的《週年紀念特大號》,第四十三、四十四合刊的《兩周紀念號》,第二十七、二十八合刊的《夏季特大號》。

該刊刊載的文章,較長的有冒廣生的《孽海花閒話》《孽海花人名索引表》,陳乃乾的《上海書林夢憶錄》,知堂的《舊書回想記》,趙叔雍的《人往風微錄》,紀果庵的《孽海花人物漫淡》,龍沐勳的《苜蓿生涯過廿年》,羅振玉的《雪堂自傳》,楮冠的《蠹魚篇》,何挹彭的《讀緣督廬日記》,張江裁的《崇效寺楸陰感舊圖考》,吳昌綬的《甘遁村居日札》,陳寥士的《海藏樓詩的全貌》,庚持的《四庫瑣話》,吳詠的《朱竹垞的戀愛事跡》,楊鴻烈的《記郭嵩燾出使英法》,蕘公的《書林逸話》,袁殊的《拙政園記》,謝剛主的《三吳回憶錄》,謝興堯的《水滸傳作者考》,文載道的《京海篇》,沈志遠的《袁世凱與張謇》,徐一瓢的《記通州范伯子》,五知的《堪隱隨筆》,吳湖帆的《梅景書屋雜記》,鄭秉珊的《八大與石濤》等。其他如曼昭的《南社詩話》,瞿兌之的《賓虹論畫》,拙鳩的《記吳北山先生》。刊成單行本的有好多種,稱為《古今叢書》,如《蠹魚篇》《往矣集》《一士類稿》都是。

《古今》停刊後,一九四四年十一月,《文史》創刊,由文載道主輯,風格和《古今》相仿。封面為漢武梁祠畫像,彌饒古澤。內容有紀果庵的《臥讀瑣記》,陳旭輪的《關於黃摩西》,何挹彭的《讀澗於日記隨筆》,何梅岑的《讀書曝談》,傅芸子的《讀東京夢華錄隨筆之一》,包天笑的《釧影樓日記》,聽禪的《譚良賚臣及其他》,顏不違的《垂虹橋史話》,瞿兌之的《銖庵札記》等。可是,只出三期,又復以折耗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