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八十憶雙親 師友雜憶 > 十五、新亞書院 >

十五、新亞書院

 

一九四九年春假,余與江南大學同事唐君毅,應廣州私立華僑大學聘,由上海同赴廣州。僑大創辦人王淑陶,與君毅舊識。此校創於香港,遷來廣州。其時共軍已南至徐州。余念於人事素疏,上下無交際,一旦戰氛渡江,脫身非易,不如借此暫避,以免臨時惶迫。同事許思遠上海送行,謂,君暫避甚佳,盼九月能在此重晤。是當時人亦知政局可急切轉移,慣於生活在日軍佔領時之淪陷區,意謂此乃國內政權相爭,更無逃避必要,故言之安詳如是也。

 

及共軍渡江,上海戰事日緊,政府大部分機關已遷至廣州。一日,應行政院長閻錫山邀,晤之其官邸。同受邀者,多青年民社兩黨黨員。以學校教授資格者,惟余一人。余即席發言,謂,當抗戰時,軍隊占最前線,政府居中指揮,教育界知識分子最在後方,惟受蔽護。今日形勢已非,前線軍隊在崩潰中,恐不可恃。政府遠退在此,知識分子教育界可以人自為戰,深入民間,當轉上第一線。俟人心有定向,國事庶可挽回,政局可重建基礎,然後軍事始再可振作。余意僅盼政府多方注意國內知識分子,至少在當時負群望為眾情所歸者,須及時多聯絡,設一妥善之安排。惜是日會場中,無人提及此層。余亦僅發一場空言而止。

 

又一日,在街頭,忽遇老友張曉峰。彼乃自杭州浙江大學來。告余,擬去香港辦一學校,已約謝幼偉崔書琴,亦不久當來,此兩人乃余素識。又一人治經濟學,余所未識。今亦忘其名。曉峰邀余參加。余謂,自一九三七年秋起,屢荷浙大之邀,僅赴遵義作一短期停留,有負盛情,每以為憾。此次來廣州,本無先定計劃,決當追隨,可即以今日一言為定。曉峰又告余,近方約集一董事會,向教育部立案,俟事定再告。但此後不久,聞曉峰已得蔣總統電召去台北矣。

 

又一日,余特去嶺南大學訪陳寅恪,詢其此下之行止。適是日寅恪因事赴城,未獲晤面,僅與其夫人小談即別。後聞其夫人意欲避去台北,寅恪欲留粵,言辭爭執,其夫人即一人獨自去香港。幸有友人遇之九龍車站,堅邀其返。余聞此,乃知寅恪決意不離大陸,百忙中未再往訪,遂與寅恪失此一面之緣。今聞寅恪因紅衛兵之擾,竟作古人。每一念及,悵恨無已。

 

又一日,與君毅同去廣州鄉間訪熊十力,君毅乃十力之入室弟子也。十力隻身寓其一學生家。余兩人留一宿。十力亦無意離大陸,後去北平,聞其卒於滬上。又梁漱溟時在重慶,余與某君晤,頃已忘其名,由其作書勸漱溟來粵,亦未得復。又羅倬漢陪余同去訪寅恪,後余在港辦新亞,屢函促其來,亦拒不至。又楊樹達,余晤之於廣州中山大學,亦不久離粵返湘。如此之類,難於縷舉。國家遭此大變,但距抗戰流亡不久,家人生計,顧慮實多。亦證當時一輩知識分子對共黨新政權都抱與人為善之心。果使中共政權成立後,能善體這番心情,亦未嘗不可上下一體,共期有成。

 

 

余在僑大得識同事趙冰,一見如故。秋季僑大遷回香港,趙冰夫婦與余偕行,余即宿其家。後乃借一中學校教室,暑假無人,余夜間拼課桌鋪被臥其上,晨起即撤被搬回課桌,如是為常。

 

嗣又得教育部函邀孔子誕辰作公開演講重返廣州。乃聞幼偉書琴兩人已抵港,進行創辦學校事,而余在香港竟未獲與彼兩人謀面。校名為亞洲文商學院,由幼偉約其友人劉某為監督,派余任院長。余去函聲明,決踐宿諾,返港共事,惟院長一職,萬不願任。一則人地生疏。二則粵語英語均所不習,定多困難。三則與監督劉君素昧平生。懇幼偉書琴另商。不日,幼偉書琴特囑曉峰原邀之第三人治經濟者返粵,攜幼偉書琴函,面告一切,促余速返港。迨余抵港,晤及幼偉書琴,乃知依港例,申請創辦學校,必由監督一人出面負責。劉君夙居香港,與幼偉熟稔,故請其任此職,俾便與香港教育司接頭。並謂院長一職,亦已正式立案,成為定局,極難臨時更動。此後校中一切事,彼兩人必盡力應付。余見事已如此,只有勉允。

 

不久,幼偉忽得印尼某報館聘其去任總主筆。書琴力勸其行,謂狡兔三窟,香港新校究不知若何維持,幼偉去印尼亦可多得一退步,港校事彼當加倍盡力。余見彼兩人已同意,亦無法堅留幼偉。而赴廣州面促余之某君,亦留粵不再返。於是亞洲文商之開學,實際乃由余與書琴兩人籌劃。有時書琴夫人亦在旁預聞鼓勵。余即邀在廣州新識之張丕介,時在港主編《民主評論》,懇其來兼經濟方面之課務。又商得君毅同意,彼隨僑大來港,懇其兼任幼偉所遺哲學方面之課務。書琴則任教務長一職。於一九四九年之秋季十月正式開學。時並無固定之校址,只租九龍偉晴街華南中學之課室三間,在夜間上課,故定名為亞洲文商夜校。又在附近炮台街租得一空屋,為學生宿舍。

 

開學後不久,丕介偕其在重慶政治大學之舊同事羅夢冊來晤面。余抗戰時赴重慶,曾與夢冊在政大有一席之談話。至是亞洲文商遂又獲一新同事。又君毅舊友程兆熊,亦來港,亦聘其任教。惟彼不久即離港去台,在台北代為亞洲文商招生,得新生約二十人左右,由台來港。亞洲文商在港新生僅得約四十人左右,至是乃增至六十人之數。

 

余在港又新識一上海商人王岳峰,彼對余艱苦辦學事甚為欣賞,願盡力相助。遂在香港英皇道海角公寓租賃數室,作為講堂及宿舍之用,安插自台來港之新生。而余等則在日間赴香港上課,夜間則仍在九龍上課。時為一九五○年之春,即亞洲文商學院開辦之第二學期。余與君毅暫住九龍新界沙田僑大宿舍,兩人輪番住炮台街宿舍中,與諸生同屋。

 

 

一九五○年之秋,岳峰斥貲在九龍桂林街頂得新樓三楹,供學校作新校舍。余遂商之監督劉君,擬改學校為日校。劉君似以此一學年來,學校事皆由余接洽主持,彼不欲再虛膺監督之名。乃告余,亞洲文商乃彼所創辦,不欲改日校,亦不願將校名相讓。當由君另向香港教育司申請立案創辦新校。余遂赴香港教育司另請立案。其時書琴夫婦亦因台北來邀,離港而去。新校遂由余一人主持。

 

學校自遷桂林街,始改名新亞書院。桂林街乃在九龍貧民區中新辟,一排皆四層樓,學校佔其三單位中之三四兩層,每單位每層約三百尺左右。三樓三單位中,一單位是學生宿舍,另兩單位各間隔成前後兩間,得屋四間。前屋兩間向南,各附有一陽台,由丕介君毅夫婦分居。丕介後屋一間,余居之,君毅後屋一間,為辦公室兼余及張唐兩家之膳堂。四樓三單位共間隔成四間教室,兩大兩小。夢冊夫婦由岳峰另賃屋居之。

 

同事亦大增,吳俊升士選本為教育部高教司長。教育部自廣州遷台北,彼亦來港,別與數人創一學校,而為況極冷落。至是遂來新亞任課。又介紹該校同事任泰東伯來任英語課。東伯曾任西方某團體英譯漢書事,與余為新識。劉百閔羅香林亦來任課,兩人皆舊識。張維翰蓴漚在滇相識,曾邀余至其家午餐長談。余極賞其屋宇精雅,花木幽茜,有詩人之致。至是亦在港晤面。彼謂,君艱苦創學校,恨無力相助,願義務任教國文一課,以表同情。梁寒操新相識,亦來任國文課。衛挺生曾於某年暑假在廬山晤面,彼詢余留學何國。余告以年幼失學,未獲進國內大學,更無出國機會。彼謂與君雖初見面,然君在商務出版之《論語要略》特在家教子誦讀。我兩人實如故交,幸勿過謙。余謂此乃實語,非謙辭。彼謂,君未受新式教育,於《論語》一書,以如此新的編纂,表達如此新的觀點,更非常情所能想像。至是亦在港再晤,來校任經濟方面之課務。又陳伯莊,在重慶相識,曾書柬往返有所討論。至是亦再晤面。彼家近桂林街,喜圍棋,余亦已破戒,遂常至其家對弈。彼亦來校任社會學方面之課務。兆熊與國民政府行政院長陳誠辭修有戚誼,其返台時,辭修留其居台。但兆熊仍返港,願與余等同甘苦,來校繼續任課。學校無法為彼安排住處,乃舉家住郊區沙田。為省交通費,往返十數里,每日作長程徒步。又有楊汝梅,在大陸金融界負盛名,與余為新識,亦邀其來校任教。

 

當時在香港學校任教者,例必詳列其學歷資歷報教育司。時香港教育司亦特聘國內流亡學人某君任秘書,見新亞所聘各教授,均系國內政界學界知名負時望者。論其人選,香港大學中文系遠不能比,新亞遂因此特受教育司之重視。某日,教育司長高詩雅親來巡視,適余不在校,見樓梯口有新亞書院大學部一匾,囑移去勿懸室外。香港惟有一大學,即香港大學。居民皆徑稱大學堂,不聞有稱香港大學者。自不能破例許人另立一大學。然教育司於新亞特多通融,有所請乞,皆蒙接受,甚少為難。殆亦震於新亞之教授陣容有以使然也。

 

新亞又另組董事會,請趙冰為董事長,亦在學校任課。其他如寒操等,皆邀為董事,多粵人所推敬。而趙冰為香港大律師,尤受港人重視。香港律師職務名利兼高,惟大律師占極少數,業務亦冷落。香港除英國法律外,亦兼行大清律例。趙冰於此方面,乃一人獨擅。然登其門者,如夫婦父子等涉訟,趙冰必先曉以大義,詳述中國倫常大道,勸其自為和解。或竟面斥,不啻如一番教誨,使來者難受。余常親往其事務所,趙冰每一人寂居,攜便當充午餐,門可羅雀。得其允為辯護者,數十案中難得一案。故雖為香港政府所重視,而其家境清寒,不僅為律師業務中所少有,亦知識分子中所稀見也。故新亞董事會亦先與學校有諒解,專為學校法律上之保護人,而絕不負學校經濟方面之責任。

 

學生來源則多半為大陸流亡之青年,尤以調景嶺難民營中來者佔絕大比數。彼輩皆不能繳學費,更有在學校天台上露宿,及蜷臥三四樓間之樓梯上者。遇余晚間八九時返校,樓梯上早已不通行,須多次腳踏襆被而過。或則派充學校中雜務,如掃地擦窗等,可獲少許津貼。而學校亦並無一工友,僅一廚師治膳食,由岳峰家派來。一人管理一切文書繕寫,由廣州教育部流亡來之某君任之,此人亦得暇旁聽課業。有好許學生,一俟其家在台定居,即中途離校而去。至如香港居家者,因見學校規模窮陋,應考錄取後,亦多改讀他校。否則亦隨例請求免費,或求免一部分。總計全校學生不到百人,而學費收入則僅得百分之二十而已。

 

其時學校經費日形窘迫,而同人課務則不甚煩重。不得已乃規定鐘點計薪,任課一小時受酬港幣二十元。同人堅持余必支最高薪,乃任課十時,月薪港幣兩百。依次而下,至港幣八十一百不等,然僅為一時維持之計。

 

時賀光中負責港大中文課務,屢來訪談,勸余去港大兼課。餘力拒之,介紹羅香林去,亦仍兼新亞課務。又由在港之美國亞洲協會介紹菲律賓大學文學院長某君來見。告余,彼校獲美國協款,須成立一東方學系,擬聘能任中國課程而純粹以英語教授之中國學者三人,一人聘自台北,兩人擬在香港遴聘,請余代為推薦。余念新亞在艱困中勉維歲月,薪給難供一家果腹,得有此機會,同人中盡有能勝任者,向外推薦,揚播中國文化亦於國家民族前途有益。因告某君,此事當代為盡力。惟中國規矩,教師當由學校主動聘請。今貴校依西方例,須願去任教者先自具函向學校申請。倘余所推薦之兩君,或為此拒不前往,余亦無以勉強。倘貴校肯依中國例,先具聘函,余必當從旁促成其事。某君請提兩人姓名,當歸後商之。余所薦一為衛挺生,一為任東伯。某君歸不兩月,又來港,攜學校聘函,並謂親來面呈,以表鄭重。兩君去,皆於聘期滿後獲續聘。挺生後赴美國,東伯則仍回新亞,隨又轉來台北。挺生曾熱心詳考徐福入日本故事,逮其在美後,猶曾來書討論。則其時新亞擁有許多國內來港之名教授,已為外國人所知也。今兩君均已逝世矣。

 

新亞初創時,又設一公開學術講座,每週末晚上七時至九時在桂林街課室中舉行。校外來聽講者每滿座,可得六十人至八十人左右。學生留宿校內者,只擠立牆角旁聽。有一老者,每講必來,散會後,仍留三樓辦公室閒談。乃知其為江蘇南通籍沈燕謀,與胡適之同年出國留學,在美學化學,歸國後協助張謇季直在滬辦工廠。以其餘暇,瀏覽古籍,方專意陳壽《三國誌》。在港無事,交談既熟,遂成至友。蓋余等之在此辦學,既不為名,亦不為利,羈旅餘生,亦求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之意。此講會能對社會得何成效,亦所不計。而海外逃亡獲交新友,亦枯寂生命中一莫大安慰也。

 

 

舊識張君勱,又在香港相晤。君勱又提舊議。謂君今當知追悔。彼方欲約集民社青年兩黨及其他人士流亡在港者,共創一新黨,勉余加入。余言,君積年從事政治活動,對國家自有貢獻,鄙意向不反對。特今日局勢大變,欲在國民黨共產黨外另創一新政黨,事非倉促可成。鄙意宜邀合數人,作精詳之商討,從根本上草創一救國家救民族之百年大計。先擬一新政綱,然後本此政綱再邀同志,創建新黨。此新黨之黨員,宜少不宜多。此新黨之活動,宜緩不宜急。務求培養新精神,貯蓄新力量,作久遠之打算。不宜在眼前只求經濟充裕,聲氣廣大。流亡無出路者人數何限,驟謀烏合,僅增擾亂,何期貢獻。倘君有意先邀集此會議,余亦願陪末席,供獻芻蕘。忽一日,在茶樓又晤君勱,彼告余最近即擬赴印度,已曾以余意轉告諸友,盼隨時同商大計。余言,前所告者,乃創建新黨之根本大計,余雖未獲與君深交,然亦略知君之為人,故敢輕率妄言。但此決非築室道謀之事,與余不相熟者,縱不以迂愚相譏,余又將從何處發言。姑俟君印度歸後再談可也。此後在港,即聞有一第三黨之醞釀,並有美國方面協款支持。屢有人來邀余出席會議,余終未敢一赴其會。一日,方將成立第三黨中之某君來訪,告余,有意與余共同辦學。新亞經費彼可獨力支持,並由余一人主辦。彼只求再辦一新亞附屬中學,與新亞采同一方針,同一步調進行,余亦緩卻之。彼後乃辦一雜誌,約夢冊主持,夢冊辭新亞職務。其時新亞同人生活難求溫飽,余亦正求為同人介紹生路,遂無法挽留。

 

王岳峰之經濟能力有限,亦盡能為新亞頂押一新校舍,又維持其前一兩月之日常經費,以後即不再能供給。新亞已達山窮水盡之絕境,同人等皆盼余赴台北,倘獲政府支援,或可再維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