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鏘鏘三人行·跟陳丹青聊天 > 敦煌壁畫是宗教連續劇 >

敦煌壁畫是宗教連續劇

陳丹青:1949年之後中國最了不起的藝術,一個是連環畫,一個就是連續劇。但是影視一起來,連環畫就沒落了。連環畫在清末民初時正好碰上書刊、報紙發達的時候,又經過民國的醞釀,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後。新中國成立後,連環畫可以繼續服務工農大眾,所以產生了一大批連環畫家,國家也尊重這種藝術形式。如果今天中國還是一個封閉社會,影視沒有這麼發達的話,連環畫還會一代代發展到今天。80年代中國剛有電視連續劇的時候,還很幼稚,但它有一種規模發展,比如《四世同堂》《紅樓夢》等片子上演的時候萬人爭睹,說明這個市場之大,老百姓之愛看。90年代就百花齊放,進入一個爆炸的階段。現在又不太一樣了。我回國之後基本不看連續劇,因為滿大街都是,氾濫了,也就沒興致看了。但偶爾看一點兒後發現,現在連續劇的製作成本開始提高了,因為它把自己當成電影來拍,開始講究影像的質量,甚至有點兒過分講究了。當然,導致電視劇氾濫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個行業裡集中了一大批名頭還沒上來,暫時還沒有能力和資格當導演的人。按他們的資歷應該拿不到投資,但他們拿到了,於是乎一窩蜂地投入電視劇裡,直接拉動了電視劇的紅火。

竇文濤:照你說,現在拍電視劇不就跟拍電影一樣了嗎?

陳丹青:確實如此啊。這也是美國好萊塢、百老匯的傳統,這種傳統其實是鼓勵視覺文化的,連文學和話劇也鼓勵視覺營造,這就使得電視劇產業快速發展起來。

查建英:美國是視覺文化,無論哪個種類都很發達,連脫口秀也是。

陳丹青:他們的視覺文化本身很多元,又沒有斷層,人才傳遞又從來沒有歇過火,所以才那麼發達。

竇文濤:中國人說書也帶有很強的視覺痕跡,說書其實是從講經開始的,用很通俗的白話把佛經的奧義講出來。有時候就是看圖說話,前面有個人說,後面有個人翻動畫頁,前面的人說一節,後面的人翻一頁。

陳丹青:這讓我想起敦煌。敦煌就是當時的一個大型連續劇片場,可以用來進行階級教育、思想教育和宗教教育(笑)。你去過敦煌嗎?

竇文濤:還沒去過。

陳丹青:中國人用繪畫來作教化的傳統歷時已久。我在基督教裡也看過一些連續雕塑和連續繪畫,但它從來沒有變成像中國手卷畫那樣具有連續性的傳統,自然也沒有洞窟藝術。

查建英:它們講點兒故事也就是幾幅畫而已,沒那麼長!

竇文濤:中國壁畫是整個的連續故事,這也是中國人講究連續性的一種表現,我們的傳統非常講究連續性,比如祖先信仰,就是這樣一代代積累下來的。

「藝術就是謊言」,好比《聖經》故事畫成畫、拍成電影,很好看,但是多少人看這些故事,多少人真的信教,不見得。可是你聽聽宗教音樂,多動人!我到敦煌去看畫,非常感動,但我不信佛。我感動,因為這是人家真心真意做的藝術,真心誠意的作品,不管什麼內容,都會打動人。

——陳丹青《荒廢集·訪談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