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鏘鏘三人行·跟陳丹青聊天 > 現代人演不出清末人臉上的氣 >

現代人演不出清末人臉上的氣

竇文濤:廣美,聽說你看《建黨偉業》竟然看得熱淚盈眶?

孟廣美:五四運動那一段我真感動了啊,還掉了眼淚。後來聽大家說這片子不咋地,可是我大半夜卻看得熱血沸騰!

竇文濤:這部電影有很多明星參演,但很多人說,劉燁一看就是劉燁,不是毛澤東;張震一看就是張震,不是蔣介石……我覺得吧,《建黨偉業》在演員方面比《建國大業》更認真,更注重形似,劉燁為演毛澤東還增肥呢。可為什麼我還是覺得他們跟歷史照片上的人不是一回事兒?好比我感覺民國時候的人是厚的,現在的人雖然形似,但顯得薄。你看陳坤跟周恩來就有點兒形似,但周恩來的長相有一種正、誠、厚在裡頭;而蔣介石,長得真是「中正」,按說張震也有點兒形似,但就顯得單薄;李大釗也是,很敦厚;而陳獨秀,簡直可以稱為「陳風雷」了——臉上有風雷之色。

陳丹青:這種問題世界範圍內都有。我們小時候看《列寧在十月》,裡面不光列寧、斯大林酷似,其他角色也非常像。到美國以後,我至少看了二十部西方美術史上重要畫家的電影,畢加索、蒙克、凡·高……人類總會想辦法找長得像的人再現,這也是一種慾望,但有時成功,有時不太成功。我印象中,中國影視劇裡最酷似像的兩個人,一個是《走向共和》裡演孫中山的演員,太像了,演得也好!還有一個是袁世凱,扮演者孫淳是個很好的人,卻把袁世凱演得神形兼備。

孟廣美:這部電影裡的明星,對我來講,干擾多過興奮,像蔡鍔是劉德華演的。我記得小時候讀歷史書,蔡鍔是一個小臉啊——

竇文濤:小瘦子。

孟廣美:對!怎麼忽然間蔡鍔就成了劉德華呢?看的時候對我特別干擾。還有孫逸仙的扮演者,他不說話的時候,太像了!但是一開口——雖然我也不知道孫逸仙先生說話是什麼樣的,總覺得少了點兒什麼。

竇文濤:這要請教丹青兄,是不是那個時代的人不可能在另一個時代再現?

陳丹青:我這一代人是看革命電影長大的,五六十年代的主流電影裡軍閥、帝王、英雄、烈士這些角色都演得非常像,比今天像得多,為什麼?因為那一代人見過這些人。比如白羽在《風暴》裡演軍閥,他當然沒當過軍閥,但他小時候見過。還有《甲午風雲》裡演鄧世昌的李默然,他可能沒見過清末的海軍官員,但他小時候見過地方官——他們走路時的那種威、那種靜、那種激動。再有趙丹演的林則徐,我聽好幾個年輕演員說,那是無法超越的。我小時候也見過一些清末出生的人,他們天生有一種做派在那兒。

竇文濤:毛主席、周總理,其實從出生年代來說都是清朝人,是清末出生的。

陳丹青:對!毛先生1893年生,周恩來1898年生,論文化身份,他們是清末人。我們現在看清末人的照片,像楊度、梁啟超他們,都有股氣,跟整個時代是在一塊兒的!這個氣過了,你怎麼像都演不出來,沒辦法的事!

眾明星出演《建黨偉業》

劉燁飾演青年毛澤東

陳坤飾演青年周恩來

張震飾演青年蔣介石

張嘉譯飾演李大釗

馮遠征飾演陳獨秀

劉德華飾演蔡鍔

《走向共和》裡的孫中山由馬少驊飾演

《走向共和》裡的袁世凱由孫淳飾演

共產黨那撥人,都是有臉有譜的范兒:朱德是忠厚的軍閥氣,周恩來是輔佐的宰相氣,李大釗是典型的儒相,瞿秋白是刻骨的亡命書生氣,陳獨秀根本就是康梁那代大逆子,生得晚了,氣概一點不輸,猶有過之……二流的角色也是有聲有色:康生那張明末東廠臉,許世友簡直是明初的武夫相……擱在古代,這些臉譜可就進了三國水滸,說書唱戲作演義了。

——陳丹青《新週刊》訪談:赳赳民國

竇文濤:你在台灣有沒有見過一些國民黨元老?

陳丹青:1995年,我在台北見到一些場面。民進黨搞集會,當時他們還在野,台上三五個創始人都蹲過監獄。但我重視的不是他們,而是坐在台下飯桌上的人。地主豪紳、社會賢達,從老太爺、老太太一直到兒子、媳婦、孫子、曾孫輩,整個家族坐在那兒。這種樣子在大陸已經看不見了,只記得50年代在上海偶能看到這樣的人,肥頭大耳,講話非常有禮貌,是士紳、早期民族資本家的後代。有些人已經八九十歲了,坐著輪椅被扶出來,可那氣象真是——跟今天有錢人完全不一樣!所以,50後、60後、70後、80後要演一個清末或民國人,真是困難;尤其70後、80後,他們根本沒見過那樣的人!演員很敏感,只要見過一個人,比如黑社會老大,哪怕裝都能裝得比一般人像,但是沒見過,就很難演出來。

我見過西方傳統紳士,雖然不多,但肯定沒見過他們被迫當眾掃地,所以不好「相對」而比較。在中國電影或電視連續劇中當然見過很多舊時的紳士,服裝不像,神態更不像。索性不扮紳士也罷,一扮演,就不像了,雖然還要做出他以為(其實是導演以為)的紳士模樣。老演員沒問題。趙丹、劉瓊、金焰、金山、孫道臨……他們小時候見過真的紳士。

——陳丹青《荒廢集·紳士的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