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星條旗下的茶葉蛋 > 活出現場感 >

活出現場感

聖誕期間,美國媽媽簡妮爾·霍夫曼給十三歲的兒子買了個iPhone當禮物,可又附加了「使用條款」一十八條,比如不可看色情圖片,丟失了自己負責,媽媽必須知道密碼,每天晚上七點半必須關機上交。智能手機屬聚合文化(convergence culture)的產物,能把諸多功能集合起來,讓人一切盡在「掌握」。如何讓尚未養成自律習慣的孩子使用,家長分歧很大。有的亮紅燈,禁止使用。這做法其實很難,說實在的也禁不了多久。有的亮綠燈,撒手不管,這也不負責。我比較中庸,傾向「黃燈」,覺得可仿照這個媽媽的做法,讓孩子使用,用出名堂來,但要有規矩。大家可以把這種奇技淫巧的使用,轉作教育機會。

教孩子負責地使用技術是好,可我們自己能否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求他人,沒有說服力,也沒有效果。這媽媽的規則之一,是「不要拍攝成千上萬的照片和錄像。沒有必要逮住什麼都記錄下來。去活出這些體驗來。它們會永遠存在於記憶裡」。(Don』t take a zillion pictures and videos.There is no need to document everything.Live your experiences.They will be stored in your memory for eternity.)說來慚愧,我自己就喜歡拿著手機隨手拍。美國地廣人稀,空氣清新,藍天白雲到處是,有些過去只能從國外風景明信片上看到。這環境作為背景,很上相,勾人去拍。我在網上寫東西不少,「一張圖片等於千言萬語」。文字力不從心處,有圖有真相,拾遺補缺。另外,生活在新的國家裡,好多東西我少見多怪,充滿好奇,很想跟遠方的親友分享。到中國的美國人也一樣,很多中國人習以為常的東西,比如新奇的英文招牌,在外睡覺的人,打赤膊在門口逛的老頭,他們也好奇,也去拍。

不過,捉對比拚,恐怕還是中國人拍照多。有一美國人跟我開玩笑,說一百個中國遊客,會帶著一百零一台相機到處拍。最近某地有事,參與的人很多,美媒給出報道,還配發照片。有讀者評論說:「哪裡有多少人參與?怎麼我看到的全是記者在拍照?」我去一看,發現這些人大多並非記者,只是在「圍觀」。「圍觀」的人,通用姿勢是拿著手機拍攝。

手機的鏡頭,於是成了新的盲點。大家舉起手機,擋了視線。只顧事後回憶,不顧當下體驗。我小孩在學校的表演,我在拍攝,只能通過手機屏幕去失真地看,留下的是照片和錄像,或許最終還會刪掉或者遺失。而現場感,說錯過就錯過了。留下一堆照片,如假花,或經久不衰。而鮮花的色澤和芬芳,或留下更深切體驗,在人的記憶裡歷久彌新。

在這數碼時代,日子久了,大家電腦裡裝滿了照片和錄像,倘無隨手整理的好習慣,換電腦時難以處理。用「雲儲存」也是大問題,美國能存的,國內有時候看不到。雲儲存的容量通常也有限,尤其是錄像部分。好多照片與錄像,最後我索性刪了,大腦裡也記不清了。現在,除了有特定目的,比如要寫散步的文章,去拍小徑配圖,否則我盡量節制,多參與,少拍攝,或是拍了使勁篩選,可有可無者,一律刪掉。

中國手機普及率居世界前列。去飯局,一口飯沒下口,一群人圍在桌子邊拿手機拍,然後一個個傳微博。有的「低頭族」吃飯中開小差,拿出手機看這看那,飯也吃不盡興。為了避開這高科技的詛咒,洛杉磯一家餐廳規定:客人餐前將手機交給餐廳保管,餐廳將打九五折。不去拍菜,菜吃起來更香。那個媽媽說得有道理,「去活出這些體驗來」(live your experiences),把記憶交給大腦而不是內存。

萬物有時,人該有不插電的時候。高曉松說他坐牢的時候最開心,恐非矯情,天天做大忙人,日子被電話短信微博切割得一地雞毛,也是一種悲催。手機帶給我們世界的紛繁,讓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實為幸事。可是天下事不論大小,都被推到你的視野裡,不關注也得關注,何嘗不是咒詛?沒有我們的時刻關注,太陽照樣升起。天天看姚晨感冒好了沒有,章子怡和某某某有沒有戲,不過是在低頭看他人的生活。怎捨得讓自己的日子,從身邊悄然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