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明窗小札1963 > 從明報起價說起 >

從明報起價說起

一九六三年二月五日

新春假期中,大批香港客到澳門去玩,其中有不少是本報的「死黨」。結果澳門的明報被炒起了價,一般是賣到三毫子一份,最搶手時更炒到每份五毫。這是好幾位讀者寫信來告訴我們的。他們說,一般的香港報都沒有起價。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這種情形是很普通的,那便是經濟學中簡單的「供求律」。顧客的需要增加了,但供應量沒有增加,商品的價格自然會提高。但馬克思的理論卻不是這樣。他認為,每件商品的價值,由勞動量來決定,以一份報紙為例,其中的勞動量包括排字工人、印刷工人、造紙工人、造印刷機工人、造油墨工人、寫稿者、記者、編輯、校對、報販、經理等等的勞動總和,報紙賣得貴了,超過了它本身的勞動量,所貴的部分,便是「剩餘價值」,便是被人剝削了。

因此在實行共產主義的國家中,貨物的價格不是由供求關係來決定的。當局認為一斤米、一匹布應該值多少錢,便定多少價。供應不足便沒有貨,人民便買不到。他們用行政命令來限制,而不是用起價的辦法來限制。

資本主義方式的經營企業,以追求利潤為目的。明報希望銷得多,固然是報紙的影響擴大了,在經濟上,那便是每一份報紙的成本減低,利潤增加。「利潤」這兩個字,看起來似乎不大清高,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除非你不經營企業,否則自街邊的鹹脆花生檔,以至「某某學校有限公司」,都非注重利潤不可,否則便是破產和執笠收檔。

但「利潤」這兩個字,最近在蘇聯經濟學界也討論得非常起勁。去年九月間,蘇聯卡爾科夫工業學院的經濟學教授李勃曼,在《真理報》上發表文章,批評蘇聯各種企業管理不得當,主張應當根據「利潤觀點」來經營。他提議,每一間工廠的生產,其成功和失敗,須以是否得到利潤來計算。在共產國家中,每一間工廠為了完成生產計劃,總是只求產品增多,至於人力的浪費、原料的浪費、人民是否歡迎,那是根本不加考慮的。他們往往用一元二角的成本,來製造一件只值一元的商品。因為由政府規定價格,這件只值一元的商品,便被定價為一元三角。李勃曼抨擊這種辦法。他的意見還沒得到政府的採納,但蘇聯經濟學界已展開了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