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叔本華美學隨筆 > 12 >

12

時至今日,伴隨著文學、寫作水平的低落和古老的語言不再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德國土生土長起來的、日漸普遍的文體毛病就是運用語言時的主觀性。主觀的文體就是寫作者只是滿足於自己知道想要表達的意思,而讀者則盡力去琢磨作者的意思吧。這種作者信筆而寫,而不會理會讀者是否可以讀懂。他們就像在獨白似的。其實,文章應該是作者和讀者的對話;並且,在進行這種對話時,作者應該表達得更加清楚,因為讀者一方提出的問題作者是無法聽見的。為此理由,寫作的文字不應該是主觀的,而應該是客觀的。所以,作者所寫出的文字應該讓讀者直接、確切地想到作者所想到的事情。但要做到這一點,作者就必須時刻謹記:思想從頭腦抵達紙頁總比從紙頁進入頭腦更加容易——在這方面,思想遵循著重力定律;所以,在這過程中,作者必須動用一切手段以助思想一臂之力。如果作者真做到了這一點,那寫出的文字就能產生純粹客觀的效果,就像一幅圓滿完成的油畫作品。而主觀性文字卻不會比牆上的斑點產生更加確切的效果——在看著牆上的斑點時,只有那些想像力被這些斑點偶然激發的人才會看出各種的圖形,其餘的人看到的則只是斑點而已。我們現正討論的主觀性文字和客觀性文字的差別擴展至作者整個的語言表達方式,但甚至在個別的例子中也經常有據可查。例如,最近我在一本新書裡讀到了這樣的句子:「為了增加現有書的數量,我並沒有寫這本書」。但這一句話表達了與作者其實想表達的相反的意思(我寫這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增加現有書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