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普通讀者 > 風雅的捷徑 >

風雅的捷徑

首先我得承認,我是一個附庸風雅的人。風雅往往不可企及,於是附庸風雅就成了風雅本身。這並非一件令人難堪的事。起碼從我三十年來長期附庸風雅的個人經驗來講,利大於弊。並且,我覺得我個人的經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畢竟,風雅是值得附庸的。

在我看來,風雅是一種評價。一個人躲起來喝悶酒可能很傻,但是如果另有一個人闖進門來看見你在獨自喝酒,那麼你的行為立馬就能和風雅沾上邊。當然,這是一個笨辦法,而且重複使用的話,評價就可能不是風雅而是脂肪肝了。同樣道理,一個人踏雪尋梅本只關個人情趣,但是若沒有人知道你的這個行為,那麼這個行為便不能叫做風雅,只能稱為衣錦夜行。可見,風雅者必須具備暴露狂的某些素質。

當然,風雅畢竟不等同於暴露。自暴其短只需要低於60的智商,而所謂風雅,顯然不僅僅需要智商,還需要一些技巧。就我的經驗而言,高妙的談吐常常可以換取風雅的評價,而非同一般的談資通常都來自於書本。所以,與人談論書是通往風雅的捷徑。可是,並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能成為風雅之士,相反,倒有不少讀書人成了言辭乏味的道德家和滿腦糨糊的書獃子。他們不知道哪些書才是值得談論的。

不合時宜地談吐也會得到別人的關注,但那只是笑柄。所以我認為風雅還具有某種時尚的特質。但是把風雅和時尚等同起來卻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讓我想起我認識的一個記者,為了加入一家財經類報社,用了兩個月惡補張五常的《經濟常識》,哪曉得時過境遷,當他在報社的招聘處滔滔不絕地談論博弈論時,換來的只是別人眼中充滿的憐憫。

有必要向所有附庸風雅者提幾點忠告。第一,絕對不要談論中國文學,尤其是當代文學。當你對身體寫作發表意見的時候,你要考慮會不會被人當作器官走私者?第二,不要談論科技和經濟。大眾傳媒如此普及,連三輪車伕也能就土星探測以及軟著陸發表看法,你又有何風雅可言呢?第三,不要談論流行音樂。這一點,我的一個朋友深有體會。儘管人到中年的他自認為很能把握時代脈搏,還能輕鬆地吟唱樸樹的《生如夏花》,但是還是被他七歲的兒子輕蔑地稱為「老土」:他的兒子喜歡林俊傑已經快瘋了。

那麼什麼樣的話題可以談呢?這裡我向大家推薦幾本書。我想,這些書足以把人提升到接近風雅的境界。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有人說,遠方的詩人是一個傳奇,隔壁的詩人則是一個笑話。只要熟讀本雅明的這本書,我相信你和傳奇之間將會產生一種隱秘的聯繫。

《扎根》——注意,這本《扎根》不是作家韓東的那本長篇小說,而是一個被評為「心靈遠遠高於才能」(愛略特語)的法國瘋女人在1943年寫的一本書。而韓東把他的小說題為《扎根》,正有向這個瘋女人致敬的意思。他把她的《扎根》稱作「他的《聖經》」。

《20世紀的書》——這是《紐約時報書評》的精選集。此書實在是附庸風雅者必看的基礎書。要反覆讀,直到可以把其中每一篇評論化作自己的語言為止。

《多重立場》——德裡達著。解構主義哲學雖然人人都搞不懂,但是其中一些基本觀點還是要常常拿出來唬人的。所以這本小冊子一定要看。

《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著。一個人的姿態太重要啦。我認為,一個人的姿態決定一切。哈耶克的東西就是讓你的姿態很正確。

《杜尚訪談錄》——怎麼樣才可以讓憤世嫉俗和風雅掛上鉤呢?這是一本讓人學習其中技巧的書。

還有幾本書也應該看看,比如伯林的《反潮流》、斯特勞斯的《憂鬱的熱帶》、薩義德的《文化與帝國主義》以及《知識分子論》。

以上所列的書單並非權威之選,而是我的個人體會。如果你有更好的點子,不妨告訴我一聲。咱們共同進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