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懷野念 > 藝術與現實的邊界 >

藝術與現實的邊界

2009年成都第四屆雙年展,主題定的是「敘事中國」。

但對藝術展,我很久不抱期望了。但還是要看,主要是為了看了說說。看了才有發言權。

邀了西閃同去,他拒絕,他說:能有什麼新意嗎?

這也是我的想法。從2000年以來,混成大佬的那些個,每年各類藝術展,也都拿些相仿的東西出來混一混,的確沒有新意。

去了一看,就發現,今年的成都雙年展,不能說沒有新意了。

首先,大佬很少。全國那些風頭正勁的大佬,幾乎一個都沒有。少了他們,就少了些符號,少了些跟國際接軌的意思。既便他們不來,我也知道他們的作品的樣子。只不過,展覽的檔次顯得掉了一截。呵呵,我無所謂,我又不是愛名牌的人。

其次,因為「敘事中國」,就必然得關注現實。不少作品都與地震有關。但是,關注現實的作品,就暴露了當代藝術的致命傷。一關注現實,藝術感就差了。好多作品直接描繪地震畫面,就跟宣傳畫似的。

當然,我還是支持作品關注現實的。最多顯得膚淺,至少不是無聊。

比如朱成和別人合作的一個作品,淺浮雕,是以很多地震中死難者的照片做成的浮雕頭像,以面孔紀念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這是一個不錯的作品。也讓我聯想到艾未未的統計遇難學生的作品,以及劉家昆為一個孩子建紀念館等作品。

關注現實的作品,太容易流於直白簡單。比如一個叫《上訪者》的作品,就是一組大頭像,底層的愁苦的面容,像標準照一樣,旁邊蓋上紅章,上書「某某信訪辦」「遣返原籍」。

除了現實還有不少的所謂歷史題材。這些年好些二大佬就轉型於此。一方面覺得國際上認這個,另一方面,也覺得自己書寫了歷史。這些畫作,比起關注現實的那類,更是沒有創意。但畫面夠大,所以畫展上的效果就是,很多參觀者跟這些「開國大典」等作品合影,也恍若自己進入了歷史。

也有個別的作品有意思。比如有一個關於在女子監獄裡教人繪畫的作品。在一個帶柵欄的房子裡展示藝術家去教女囚畫畫的錄像,另外三面牆上掛滿了女囚們的作品。

結果這些女囚的畫作很有意思。色彩大膽,想像力很豐富。她們有的畫她們的夢想,也有的畫她們的現實。甚至我看到有一個畫的是她當初遭遇的一起車禍,而那起車禍就是她後來走上犯罪道路的起點。

我老是責怪畫家們遠離現實,倒是她們,一落筆就是現實,而且畫得挺好。

以前有藝術家到精神病院讓瘋子來畫畫,當時我們覺得畫得好。現在看起來,這些女囚們畫得更好。

可惜這個作品還是有缺點,比如,展示的女囚作品只是圖片,而非原件。更重要的是,她們的署名是化名,而非本名。從我的角度來看,這點很不好。這作品也是她們的,她們有署名的權利。因為她們的特殊身份,就需要避諱這點嗎?完全不成立。

這些女囚的作品表達她們的世界,直指內心,也因此有了動人的力量。她們的作品其實也印證了,藝術家和普通的人邊界越來越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