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心懷野念 > 品性、靈性和慧命 >

品性、靈性和慧命

看電影《死亡詩社》,看到一群17歲的中學生在老師基丁的啟發下,萌動了對詩的興趣。老師對他們說,在座的每一個人最終都會死亡,能讓我們不一樣的就只能抓住此刻,表達生命。此後,老師啟發他們珍視個體的價值,發現內心的聲音,追求愛。

這一群孩子就像心靈被打開了窗子,他們閱讀前人的詩歌,自己也開始寫詩。

電影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就覺得,這群孩子多幸運啊。能在少年時期接受這樣的啟發和教育,有這樣的老師和同學,一起往前走。

這些是能決定人一生是否有對詩對藝術的感覺的。這便是所謂的靈性。

每一個有靈性的人,有藝術感受力的人,在少年時必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只是未必有電影裡的孩子幸運,未必像他們一樣,有個非常了不起的老師來引導他們。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也講述了這樣的故事。

我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他在高中的時候讀的是一個很爛的學校,學生不聽課,老師也不用心,他和他的幾個夥伴也不聽課,但他們自己閱讀,讀哲學、讀藝術、讀文學,讀得比大學生還深,他們互相討論,但也由於跟教育體制完全不合,年少的他們又有很深的絕望。後來,他讀大學學的仍不是自己選擇的專業,工作也不是自己喜歡的。但十多年之後,他還是走上了哲學研究的道路,成為很優秀的學者。

從我們周圍的人來看,也無法想像,一個在十多歲的時候,沒有閱讀,沒有啟開靈性的人,往後能有什麼藝術和心靈的感受力。

但僅有靈性的開啟也是不夠的。在《死亡詩社》裡,也有少年會選擇告密。這不再是靈性,而是人品,是一個人的品性的問題。而這種教育,是早在幾歲的時候就完成的。正如中國傳統所說的「三歲看老」。一個人幾歲的時候,已經決定了,他這一生,是勇敢還是懦弱,是慷慨還是自私,是承擔還是逃避。而這些,最直接的教育者當然是孩子的家庭。

想到了人的品性和靈性的形成,就想到了成長還有一個關鍵環節。這個環節應該是在二十幾歲。

現在回想起二十多歲的時候,就知道,僅有靈性是不夠的,那時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還是非常混沌。我們二十多歲時,周圍的朋友,有的還是非常狂熱的民族主義者,有的動不動就要去抵制這國那國。連岳也提到過他那時也有過這個階段。但王小波改變了他。

連岳說:「王小波性命的結束,這個驚嚇給了許多人慧命。佛家有言,害人性命還可諒,害人慧命不可諒。慧命如此重要,所以,他的死是值得的。」

我覺得連岳這個總結極好。人在二十多歲,需要開啟並成長的,就是慧命。

簡單說,就是一個人選擇信仰、尋找理想,確立了自己的內心信念,不再被以往大一統的教育和虛浮的外界熱鬧蒙蔽。

所以,最幸運的人是這樣的,在幾歲的時候,有良好的品性教育,塑造了健康的性格,十幾歲的時候,開發了靈性,懂得了美,二十幾歲的時候,慧命開啟,尋找到終身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