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京都古書店風景 > 書、茶、貓與舊家:町家古本屋與茶房 >

書、茶、貓與舊家:町家古本屋與茶房

剛來京都時住在銀閣寺道旁,那時交通便利,出門幾步就是公交車站,去哪處景點都很方便。或往東步行一段,即是銀閣寺、哲學之道。當時常逛的舊書店也在那一帶。後來搬到北白川附近,離人文研究所很近,卻遠離景區,周圍都是民居,極靜謐。一百年前還都是村落,周邊地名到現在仍有「村」字殘留。叡山電車隆隆而過,走幾步就能看到民居間散落的田地,雜植白菜、大蔥、茄子等物。此地古來多花農,籐原定家有歌云:「若雲春至,徐波清風,花滿白川裡。」過去這裡的女孩兒到十五歲即要去城中賣花,著草鞋,純白下裳,藍色衣衫,頭頂籐編花籃,沿途叫賣。有菊花、金盞花,亦有山中採擷的野花和自家炒制的粗茶,人稱「白川女」,同負薪售賣的大原女、賣魚的桂女一樣,是昔日京都一景。如今只能在博物館和時代祭中見到。

這一帶倒有不少舊書店,如萩書房Ⅱ、紫陽書院、歐文堂等,還有被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評為「世界最佳書店前十名」之一的惠文社。北白川、一乘寺一帶並不是京都傳統舊書店的聚集地,在這裡落腳的多半歷史不久,根基較淺,未能在丸太町、寺町一帶扎根,倒也自成一格。周邊也有許多有趣的點心店、咖啡店,頗有些新興文藝聚居地的意味。在我的空間概念裡,這一片屬於自家門前的區域,非常親切。去便利店交電費買食物,順便就可以去書店瞧一瞧。京大周邊自然也是極熟悉的。若要到同志社一帶,就有「出遠門」的感覺,雖然同志社距京大實在不遠。同志社寒梅館近旁有萩書房總店、澤田書店、獺祭書房等,都很有趣。只是不怎麼常去。

被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評為「世界最佳書店前十名」之一的惠文社

某日下午有暇,沿東鞍馬口通向西,跨過高野川上的石橋,沿下鴨神社原始森林「糾之森」的外牆走一段,流水淙淙,竹林清幽。每年5月15日,上賀茂、下鴨二處神社要舉行賀茂祭,是京都三大祭之一。祭祀行列、車馬、傘蓋均飾以葵葉,因又叫「葵祭」。隊伍自御所迤邐而來,經下鴨神社至上賀茂神社。《源氏物語》中六條御息所的牛車與葵姬的牛車在此爭路,葵姬佔上風,六條妃子惱恨不已,終於化作怨靈糾纏辛苦分娩的葵姬。葵姬雖平安誕下一子,終因過於孱弱而香消玉殞。想到《後拾遺集》有和泉式部一首和歌:「若為相思,可見心魂亦如川澤流螢,游離我身。」似乎是戀人音信杳無之際,獨往貴船神社拜謁,見御手洗川中流螢飛舞,因有此歌。貴船神社是鴨川發源地,清泉石上,山川秀美,密林蔽日。進山途中有「戀之道」,有和泉式部此句歌碑。

繞過糾之森,又過賀茂川,於小巷民宅間穿行,到了小川町通與寺之內通交叉處。此屬上京區。平安京時即以朱雀大路為中心,東側為左京,西側為右京,又將北部呼為「上京」,南部作「下京」。在京都人的方位概念中,「北」是「上方」。如今還能聽到略上了些年紀的人有這樣的對話:「您這是去哪裡?」「到上面去。」

路過妙顯寺門前,西面不遠是表千家的茶室不審庵,其名來自「不審花開今日春」,是表千家的象徵。表千家、裡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均由千利休所創茶道沿襲而來,只是各成派別。妙顯寺是日蓮宗大本山,曾受後醍醐天皇敕封。

寺門南面的小巷裡有一家舊書店,乍一看很不起眼。典型的町家民居,木格窗,推拉門,二樓的「蟲籠窗」——町家建築二樓的通風窗口,飾以塗過灰漿的縱向細木條,好似蟲籠。廊下擺著幾隻裝滿特價書的木箱。簷下有一塊木牌,寫著店號:町家古本。若不是門口掛著「營業中」的招牌,我真不敢拉開木門,打擾這樣靜謐的民宅。

這家舊書店很年輕,2009年7月開業,由三人共同經營。他們原本都有自己的網絡書店,因趣味相投,就租下一間町家房屋,改造成一家舊書店。三家成員曾有兩人中途退出,剩下的一位是中村明裕,又招募來兩位同好者。這位中村先生出身福岡縣的北九州市,畢業於同志社大學,因為喜歡京都的寧靜閒散,遂定居於此,已經過去十二年。這日我打開木門,櫃檯裡側身坐著看書的人正是他,朝我點頭招呼,又低頭閱讀。

玄關狹長空間內有幾排書架,有各類文庫新書,無甚特別,定價也不低。倒是關於舊書收藏的一系列單行本、文庫本很有趣,也比別處見到的全面。譬如福武文庫版青木正美的《古本屋四十年》,作者是東京人,高中退學去開舊書店,專志搜集近代作家的原稿、書信以及名不見經傳的作者們的親筆日記,曾在《新潮》連載自己的經營心得,辦過季刊《古本屋》,寫過《昭和少年懷古》一類的書。

町家古本屋的木構門窗、鐵皮書箱,與寂靜的街區很相契

往內間有一道很高的門檻,搭了塊木板,邁步進入,雖然兩處並無隔阻,卻覺空間感大有變化。內間是店面正廳,靠牆有三排書架,中間一排,疏朗有致。書籍擺放得整齊別緻。窗邊一排書架是全通透式,並不妨礙細長木格窗外的陽光照進屋內。架上滿是關於貓的書籍,光影交錯,朦朧溫馨,如伊麗莎白(Elizabeth Marshall Thomas)的《貓的秘密生活》、池田葉子的《流浪貓日記》、大佛次郎的《有貓的每一天》。

大佛次郎(1897-1973)是明治昭和年間的小說家,生於橫濱,東大畢業,一度任職外務省,也曾翻譯過羅曼·羅蘭的作品。成名作《鞍馬天狗》問世後開始從事專業寫作,曾游離歐美、印度各地。極愛貓,寫過一篇叫《螽斯貓》的童話,《有貓的每一天》中亦收錄此篇。講的是秋天的夜裡,一隻小貓對院裡的鳴蟲興味盎然,母親告訴它,不要吃蟲子,那樣肚子會痛。小貓卻想,這麼好聽的聲音,吃下去一定也很美味。在草叢裡等著捉蟲子時開始犯困,一個哈欠,一隻螽斯蹦進嘴裡,就這樣完全吞了下去。貓肚子裡一片漆黑,螽斯以為是漫漫黑夜,鎮日長鳴不已,惹得兄弟姊妹十分不滿。小貓也沒法入睡,母親只好帶它去醫院。大夫說要做手術把蟲子取出來。小貓一聽就嚇得大哭,母親只好作罷。螽斯繼續叫著,忽然有一天早晨,卻突然安靜下來。也許是時已初冬,即使在貓肚子裡,螽斯也感覺到季節的變化。小貓終於又可與兄弟姊妹一起玩耍。關於這個故事,大佛次郎說「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文章,卻是發自內心創作的東西」,並好不吝惜地評價「是我一代之傑作」。他一生照顧過的貓不下五百隻,留給夫人的遺言是家裡的貓不要超過五隻,不要太過靡費。而夫人也極愛貓,並沒有遵此遺言。夫人過世後,貓們又轉托朋友照顧。大佛次郎紀念館有一張昭和二十九年(1954)的照片,他含笑蹲在門邊,無限慈愛地望著八隻顏色各異的貓埋頭大快朵頤。

日人愛貓者甚眾,也常遇到愛貓的舊書店主人,譬如紫陽書院的鐮倉先生。最初與他聊天,就是看店裡貼了不少貓的照片,問他是否喜歡貓,對方喜道,是啊,你也喜歡?真是愛貓者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挑了巖波書店版松村紀代子的《貓的書架》和淡交社版田中貴子的《可聞鈴音——貓的古典文學志》,到櫃檯邊問:「您也喜歡貓麼?」看起來很酷的中村先生臉上頓時亮起笑容:「是啊!你也是?」又順利打開話題。他十分和氣,為我端來一張木凳,對坐談天。

他說這間店三人輪班,有一位女生,自己的網店叫「滑落鼻尖的眼鏡」,專注童書、昭和時代的食譜書、懷舊的繪本和小說,以及各種女性相關的書,可愛且神秘。另一位也很神秘,網店叫做「思考之外」,熱心舊書展賣會等活動,常有些意想不到的創意。中村先生的網店叫「舊書蒲公英」,興趣在日本文學、哲學、思想、美術、電影、海外文學方面。他說很喜歡張愛玲的作品,惜乎尚無日譯版全集。還喜歡莫言。

「舊書店生意雖不好做,但還是想開一家實體店。三個人一起開,各自把喜歡的書拿出來,書店的風格也更綜合多樣。個性鮮明,又能奇妙融合。」

午後的陽光照進木格推拉門,影影綽綽,極安靜,看得見空氣中細細的灰塵

問他如何想到租這間町家民居開店,他笑說因為喜歡這種老房子,「最有京都的感覺」,最初對京町家也一無所知,去參加「京都·人與地區交流館」的「景觀·地域設計中心」舉辦的「町家研究班」,才瞭解了一些。京都町家成型於江戶中期,大多數燒燬於蛤御門之變(1864年)的大火。選定的這座舊宅已有一百五十年歷史,衰朽不堪。不要緊,一點一點來。從安裝新鎖開始,擦拭每一寸窗欞、牆壁,請來有二十餘年工作經驗的町家建築職人設計改裝方案。那是2009年3月末,料峭春寒,有大風。挨家挨戶跟附近人家打招呼,說要努力經營一家令周圍人都喜歡的舊書店,歸來看到中庭綻開的蒲公英花已闌珊。一日一日努力,清水洗淨的窗玻璃重又安好,灑進室內的陽光初生般明淨。春天已經到來,過些時日櫻花就要開,京都最美的時候。將原先泥土糊的牆壁全部撤去,換成更結實的竹骨架。舊土以水化開,混入乾草屑、砂子,可以重新糊上竹牆。工程浩大,汗水滴在新土裡,與這間屋子漸漸有親近的感覺。嶄新的面目益發清晰:多餘的竹片劈開裝飾四圍牆壁;固定廊柱,刷新門框窗欞;將新寫的招牌掛到門前;信箱上也可以寫上店號;安裝書架,佈置圖書……填補各處細節。女生心最細,書架空餘處擺放一系列木頭小娃娃。窗台上擱一隻舊打字機,一把古老的算盤。和所有舊書店一樣,在門口擺出特價書箱。某個瞬間清楚感知,這處空間流動的某種氣息,獨立生命已誕生,令他們興奮不已。

他說,房租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貴,靠網店支持,實體店生意也能維持。還沒有加入京都舊書店協會,某種意義上還沒有得到同行認可,也沒有融入某個圈子。問他為什麼不加入,他笑道,入會費用很可觀,暫時不太承擔得起。爭取明後年加入,以後就能參加集體活動啦。

原來京都一年三度的舊書市只有舊書店協會的成員才有參加資格。

交談間有兩位客人開門進來,一位大叔在牆角書架翻閱小說,一位婦人在食譜跟前流連不去。店裡有很全的《生活手帖》,我也很喜歡這本雜誌,細述日常生活種種細節,教你做菜、縫紉、園藝、手工,很符合我對未來家庭生活的想像與要求。

雖然店裡書並不多,文學方面的書籍也有明顯的私人喜好傾向,我卻對這裡懷有極大的好感。也許是處處用心的細節打動我,也許是木格窗篩進的陽光過於美好,也許是三位年輕人趣味迥異卻能走到一起的因緣際遇令我心折。離開前說,一定再來,哪怕什麼都不買,只是坐一坐,曬會兒太陽,像貓一樣打會兒盹也不錯。

平時逛舊書店,都只為買書,目的單純。有喜歡的書就如獲至寶,若價格合適,則如撿了便宜一樣樂不可支。想來真是缺了許多趣味,也失了許多和店家談天的機會。舊書店主人常有一肚子掌故,如果有幸聆聽,真一點不遜於淘得好書。不知這間年輕的町家古本屋還將經歷怎樣的變遷,積累怎樣的故事。

既然提到町家舊書店,不妨寫一寫離這家一公里左右的另一間町家茶房。沿小川通繼續往南,到京都府廳西側的油小路通,有一家叫做「詞語之羽音」的茶室,店號標著「舊書與茶房」,只是這裡的舊書不出售,僅供客人閱讀。店家是一對夫婦,舊宅也有一百五十餘年歷史。如果不留神,幾乎要忽略店門口小小的標誌。和京都許多老店一樣,這家門廳極樸素,也沒有起眼的招牌,還以為是尋常人家。拉開木門,玄關寂靜,左側尚有一道進入內室的拉門。遲疑著是不是應該進去,會不會打擾門內的人?太安靜。

離町家古本屋一公里左右的另一家茶房

木門內有一隻竹風鈴,拉動門時即叮咚作響。眼前是溫馨家常的一幕。小方桌邊圍坐的人們或輕聲交談,或讀書,或寫作,或喝茶。有父親和孩子來,在廳內長條木桌上做軌道模型。小孩子在草蓆地上滾來滾去,一會兒問父親有沒有完工,一會兒又湊上前幫忙。牆邊靠著若干木質書架,擺滿雜誌、文庫本、漫畫,與私人書房無異。小音箱上擺著與貓相關的各色飾物,廊柱上掛著的手繪日曆畫的也是貓。屋子西首面朝庭園,在走廊內可以看到院內修剪得很隨意的松、柊、山茶。青苔盆景蹲在水台邊,竹筒內有水滴落下,漾起石缽清水的漣漪。陽台推拉門底部有很小的活動門,想是為方便貓的出入。廊內指向洗手間的方向畫著小小的貓爪印,十分可愛。又是一家極愛貓的主人家,說是養了一隻叫Okaki的女貓。

光陰靜謐,好像已忘記如何到達這裡。隔壁廚房杯盤響動,傳來熱油煎炸食物的滋滋聲。鄰桌男人與友人笑談某本畫集。在書架上取了小林秀雄的《近代繪畫》翻看,似仍未在中國大陸見到小林秀雄的譯本。台灣翻譯過他一本《讀書與人生》,還沒有讀過。

既是茶房,自然有茶水和點心,咖啡也好。一保堂的抹茶與牛奶,草莓熱奶與手捏的小雪兔,貓臉冰激凌,都好。小桌留言本上有旅人們的字句,讚美店家的食物美味,店裡氣氛親近怡人。

2011年12月22日有人寫道:木頭老屋、榻榻米、書籍、咖喱、咖啡、綠意……充滿我喜歡的元素。如此令人安心的空間。一見鍾情。廊下的貓足印太可愛。想到了許多,愛貓的友人,愛書的友人,在舊家度過一生、已經離世的祖父母,等等等等。也想住在這樣的屋子裡,木頭做的,有榻榻米。

町家茶房喝茶讀書的人們

茶房的書架,都是主人的收藏

主人愛旅行,喜歡鐵道,「像旅行一樣生活」。店裡常舉行各種讀書會、講座、攝影展。剛剛結束的一個是「我們的貓們」,展覽所得都用於流浪貓救護。

問店家,貓呢?店家笑指樓上,今兒天冷,躲在上頭睡覺呢。

非常溫柔的一對夫婦。做很好吃的東西,養一隻貓,喜歡讀書,願意與各種各樣的人相遇,熱愛旅行,會買青春十八的票踏上遙遠漫長的路途。旅中見到大山大河,極為感動。回到家中,看到小小的庭園,做簡單的飯菜,泡一杯茶,覺得很安心。

問店家可有想過也經營舊書,店家笑道,不是沒有想過,但精力不夠,到底還是只做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不過也好,在同一屋簷下歇腳,陌生的旅人也有一瞬恍惚如在家中。看過的書,喝過的茶,走過的路,都會記得。

不知是不是巧合,這兩處町家舊宅靠得這樣近。雖然不都是舊書店,卻有相似的空氣,令我著迷。黃昏離開時,在長巷裡緩緩走著。月季和薔薇填滿樓頭屋角的每一處空隙,牡丹和芍葯將要開放。有老人在門前花圃澆水,豌豆已結莢。哪一日再來喝茶吧。看書,寫日記,等著樓上一直睡覺的貓醒來。

町家古本

602-0065 地址:京都市上京區小川通寺之內以南挽木町518 Email:[email protected]營業時間:12:00~19:00 不定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