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味言道:寫盡天下美食,寫盡人間世情 > 山藥書 >

山藥書

我在江南這麼多年,沒吃過山藥。或許山藥真是生長在山上的緣故,江南少山多水,缺乏山藥環境,水這麼多,但我也沒因此聽說過水藥。江南只有藥水,氣候陰濕,多愁多病,只有藥水。所以山藥不一定長在山上,它長在它喜歡長的地方。

我吃過山藥蛋。山藥蛋不是山藥。山藥蛋像土豆。山藥蛋儘管像土豆,卻與土豆完全兩種味道。人像人,人人不同,脫光了衣服也不同。清代植物學家吳其濬在《植物名實圖考》中說「馬鈴薯黔、滇有之……山西種植為田,俗呼山藥蛋,尤碩大」,他說的山藥蛋是土豆,而我吃過的山藥蛋的確不是土豆。我查一下書,但沒有找到我吃過的不是土豆的山藥蛋。難道記憶有誤?舌頭的記憶卻如此清晰:我曾經吃過的山藥蛋決不會是土豆!腦子是一種記憶,舌頭是另一種記憶;知識是一種記憶,直覺是另一種記憶。或許只能如此說。

後來,據說山藥蛋學名零餘子,零余子又叫珠芽,但我懶得考證。

我愛吃山藥,那種口感像睡在席夢思上,或坐進沙發,燈光乳白而寧靜,讀著山藥書,想著微甜的未來。

日子很好,看怎麼過。怎麼過都好,日子就很好。

我愛吃的山藥,條干長長,我在找山藥蛋(文字材料)的時候,找到了山藥,就在這裡現販現賣: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乾燥根莖,自生於山野的是野山藥,人工栽培的為家山藥。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切去根頭,洗淨,除去外皮及鬚根,用硫磺熏後,乾燥成毛山藥。如再經加工成光條即為光山藥(老車註:這是製作藥材。山藥為常用中藥,性平,味甘,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之功能)。

藥補不如食補,山藥切去根頭,洗淨,除去外皮及鬚根後,切片,汆水,或用番茄醬或用檸檬汁或用……涼拌。我愛把山藥汆得軟爛,蘸鮮醬油,有吃白切羊肉的幻覺。我沒錢吃白切羊肉的時候,就這麼吃。

山藥壯陽,吃多了無師自通會唱山坡羊。山坡羊,流行於明朝正德年間的民間曲調,男歡女愛,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