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味言道:寫盡天下美食,寫盡人間世情 > 立 秋 >

立 秋

天還這麼熱,就立秋了。傳說故都的秋是很肅殺的,現在一點也不肅殺。它只在郁達夫《故都的秋》裡肅殺。因為現在的北京不是故都,是首都。

但「故都的秋」這四個字真好,一部中國散文史。散文的況味,就是故都的秋——令人不無惆悵的懷舊,年華在十分鐘老去。

昨晚看碟,《十分鐘年華老去》的西班牙電影導演維克多·埃利斯的另一部作品《榅桲和陽光》,一位老畫家在自己的庭院裡畫著他親手種的榅桲樹,他要畫出榅桲樹上的陽光,但陽光太短暫了,迅速地照過,老畫家來不及畫。這是一部有關秋天的電影,後來榅桲落了一地,像鐵塊,像石頭,像郁達夫時期的故都。

榅桲有梨的形狀、蘋果的形狀,黃色,味道酸甜。它可以生吃。北京風味的館子裡有涼拌榅桲,但我沒吃過。有一次我問老北京,榅桲是什麼?他說,沒長好的蘋果。於是我也就沒點。長好的蘋果我都不怎麼喜歡吃,就別說沒長好的蘋果了。等我知道榅桲就是榅桲,僅僅有蘋果或者梨的形狀,卻再也沒在北京風味的館子裡見到涼拌榅桲。更沒有在水果店裡見到。

我與妻子看著《榅桲和陽光》,她說這果實多好,看著饞了。我頓時也饞了,就開只哈密瓜吃。哈密瓜與榅桲是鄉親,榅桲原產中亞。

哈密瓜質地細膩、溫潤,彷彿黃玉。切成一片一片,簡直像一艘又一艘金黃的船,帶來整個埃及和威尼斯。哈密瓜是最像秋天的水果,橢圓,飽滿,渾厚,一刀切下去,「砰」的一聲,就像秋天,就像立秋這一天「砰」的一聲,說來就來。江南人在這一天卻只吃西瓜。(為了告別夏天的一個儀式)這是傳統。立秋這一天的西瓜價格再貴,江南人也要吃西瓜。我這幾年在北京,身在曹營心在漢,立秋這一天也往往如此。老北京卻不是如此,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裡說:

立秋以後,幾場秋雨,果然早晚顯出涼意來。院中幾十個蛐蛐、油葫蘆,叫得如一隊雅樂,在人聽來,真是秋意十分了。經過長夏的蒸郁,人們腸胃也寡得少油了,趁此秋涼,大吃大喝,是很有趣味的。

看來老北京吃肉為主。立秋以後,老北京都進加油站,腸胃寡得少油了,加油,加油,再加油!我幾乎能看到他們嘴中都插著一根油乎乎脹鼓鼓的管子。

立秋這一天江南人吃西瓜,而我在江南西瓜卻吃得不多。江南的西瓜不好吃。江南沙地少,水分又大,西瓜也就不甜。即使是甜西瓜,兩三口過後,水氣立馬殺將過來。我只有遇到黃瓤西瓜,才喜滋滋地猛吃一通。我喜歡黃瓤西瓜那種近乎透明的黃色。

到北京,多吃了幾隻西瓜。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所產西瓜,燕趙第一,幾乎是趙飛燕。龐各莊雖隸屬大興區,西瓜卻不是「大興貨」。「大興貨」,吳方言,「假冒偽劣」的意思。